從心理學的角度應如何觀察人?譬如眼神,動作,揭示了人的什麼樣的心理和目的,體現了

2021-03-19 20:47:50 字數 4336 閱讀 6472

1樓:十惡是惡

心理學的話,通常看眼神比較準,假如一個人開始有點斜視著你或者眼睛開始變

得有點咪咪地然後瞧著你那說明他開始懷疑,或者是有點不滿。如變得柔和,柔和的時候眼睛也是開始變細,但是瞳孔是正視的.字數有限....md

2樓:匿名使用者

「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不能以貌取人啊。一個人的外表只能看出一部分內在的東西。不可能看出全部的內涵。

3樓:蓮花二十一葉

學習去吧~~~

可以看看別對我說謊那個電影~~~~~

還有行為心理學~~~

4樓:匿名使用者

感覺就是最高的智慧!

關於心理學與眼神的問題。

5樓:匿名使用者

盯著對方看,我個人覺得首先能看出你會否很慌張。

而且,犀利的眼神和快速的問答式交談讓普通人在短時間內只能快速應答,沒有受過專門訓練或者律師之類的人在快節奏和壓力壓迫的時候是很難掩飾真是的內心。

另外,作為心理學的後輩,我比較反感像樂嘉或者什麼姚sir之類的人。

心理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自己和他人。他們當成一種工具了。

6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人在說謊的時候眼睛都喜歡向右上看!

7樓:匿名使用者

有時間你看看美劇別對我撒謊就明白了。

怎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個人? 5

8樓:心理醫生艾歆偉

從他的言行、舉止 結合他的成長環境 來分析他的心理活動

還可以做心理分析和測試

9樓:匿名使用者

買書來看,fbi有這種書的,讀心術,微表情等等,可是fbi都是通過分析錄影來判斷的,還是需要真正的嘗試,並且一眼就能分析一個人需要很多練習的

10樓:求有大志的朋友

身體面貌、語言、聲音、環境、朋友家人、行為動作、興趣愛好、所學知識、思維方式…

11樓:屋頂上看

好深奧的問題 可以多買些書來看看那

12樓:原淑琴盤戌

你在ta的心理活動中表現得同其他人明顯的區別,而這種區別是帶有明顯的善意和好感

13樓:暴怒沸騰

第一眼神,第二舉動,第三聲音和語氣,就這3點第一點最重要。。。

從心理學的角度怎樣看出一個人在撒謊?

14樓:匿名使用者

1,如果是小孩,看他說話時手和腳的細微動作(不自主的小動),2,說話時看

眼睛對方的眼睛,撒謊時眼神遊離不定或不敢直視你,當遇到撒謊老手,在對視對方時要偷偷觀察一下他的耳部是否在微動(最好有旁人來觀察,老手最不易判斷

15樓:匿名使用者

很難,現在人很會偽裝,想一下子就看出他的謊言,有困難,但是你可以在相處中,密切的觀查對方,可以旁敲側擊的問你想知道的事,但是一定要在對方的思想放鬆時,再問,然後看他是什麼樣的反應。你要好好的偽裝自己。

16樓:匿名使用者

要看一個人有沒有說謊,就得關注他/她的眼神,如果眼珠往左飄,就是說謊,往右就是真話.

17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人撒謊其實應該有他的原因。或許牽扯了利益方面, 或許牽扯到關係方面。 反正原因很多的,其實每個人都有時候也是這樣。

也不一定要撒謊就不好。 當然也有善意的撒謊。對不對朋友。

因為撒一個謊就要拿另外一個謊言去圓之前哪個謊言,所以說不能說人總愛撒謊

怎樣從眼神、動作、行為知道一個人內心真正的想法?

18樓:滄海浩波

你可以讀一下《社會心理學》、《身體語言密碼》、《人格心理學》,《人際關係心理學》《行為心理學》、《心理學與生活》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這些是有關揣測他人和通過外表和表情瞭解心理、提高人際溝通技巧的心理學方面的最主要的書。

19樓:匿名使用者

這樣的功力可不是一朝一夕的能達到的,需要豐富的閱歷和機智敏銳的頭腦,我只知道,說話的時候眼睛總是逃避對方視線的人通常都比較內向或者含蓄,撒謊的時候對方的眼睛總是愛往左右移動,說話的時候肢體動作比較多的人,通常佔有慾強,脾氣急,心機不是太重,肢體動作少表現淡定的,相對就冷靜沉穩,心裡能藏住事~

20樓:匿名使用者

人的心很深的,可以研究一下心理學的書籍,但是很難實際用的很熟練

從心理學的角度,怎樣衡量一個人的注意力了?

21樓:杜丹丹

注意力有四種品質,即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移,這是衡量一個人注意力好壞的標誌。

1、注意的穩定性

指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比較穩定地把注意集中於某一特定的物件與活動的能力。也就是聽課質量;例如當孩子在聽課時大部分時間處在「溜號」狀態或者偶爾會出現「溜號」狀態。導致孩子知識斷點比較多,直接影響聽課質量。

2、注意的廣度

也就是注意的範圍有多大,它是指人們對於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間內清楚地覺察或認識的物件的數量。研究表明,在一秒鐘內,一般人可以注意到4—6相互間聯絡的字母,5—7個相互間沒有聯絡的數字,3—4個相互間沒有聯絡的幾何圖形。

當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注意廣度。一般來說,孩子的注意廣度要比成年人小。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及不斷地有意識訓練,注意廣度會不斷得到提高。

3、注意的分配性

注意的分配是指一個人在進行多種活動時能夠把注意力平均分配於活動當中。比如,孩子能夠一邊看書,一邊記錄書中的精彩語言;你能夠一邊炒菜,一邊聽新聞。

人的注意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東西都關注。如果要求自己什麼都注意,那最終可能什麼東西都注意不到。但是,在注意的目標熟悉或不是很複雜時,卻可以同時注意一個或幾個目標,並且不忽略任何一個目標。

能否做到這一點,還和注意力能夠持續的時間有關,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逐漸培養有效注意力的能力。

4、注意的轉移性

注意的轉移是指一個人能夠主動地、有目的地及時將注意從一個物件或者活動調整到另一個物件或者活動。注意力轉移的速度是思維靈活性的體現,也是快速加工資訊形成判斷的基本保證。例如,在孩子看完一個有趣的**後,讓隔壁的姐姐給孩子來講解數學的解題思路,如果孩子能迅速地把注意力從**中轉到解題當中,孩子的注意轉移性就不錯。

注意力集中和轉移注意力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孩子每天都在這兩種狀態下學習或生活,每天要上好多節課,每一節課的內容都有所不同。上語文課的時候全神貫注,上數學課時無法讓注意力從語文課轉移到數學課上,那麼數學課的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可見,對學生來說,學會轉移注意力和注意力集中對提高學習成績同樣有益處。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如果一個人做了一件事或者說了一句話與他平時的性格行為完全不符,且此事沒有任何合理 20

22樓:匿名使用者

人的異常言行,未必是偶然的。

或許此人異常的言行正是他(她)的本來面貌,只不過他(她)長久以來,刻意掩飾,壓抑了本性。在周圍的人看來,那個異常的言行似乎不符合他(她)一貫的品性。

人,是複雜的。

沒有合理的解釋,那是因為,周圍人對他(她)的瞭解不夠全面。

他(她)的異常言行,未必是頭腦一熱。

凡事總有因果。

23樓:

每個人的反應是要根據每個人的性格來判定。有些人性情寡淡,就算是被冤枉,也會沉默不語,不做解釋。因為他們認為如果你相信他,你就不會冤枉他,如果你不相信,解釋又有什麼用處?

但是一般人還是會做出一定反應的。他可能會生氣,憤怒,甚至在氣頭上忘了解釋,只是衝你發火,繼而會傷心。而,如果沒有被冤枉,他不會出現憤怒的情緒,但是會一直不停的辯解,不停的說話,以掩飾自己的不安。

24樓:孤影丶

差不多就是一時腦熱了……

想要知道一個人的說話語氣、動作代表了什麼,應該看什麼樣的心理學的書。

25樓:匿名使用者

心理書不清楚,

但我有一本書,書名是5分鐘和陌生人成為朋友裡面講了很多關於心理的書

推薦你看下

26樓:風流v逆天

那要看你和他熟不熟悉,

熟悉的人看他的習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所以表現的方式都不同,熟人的。情緒變化你可以和他他以前的情緒做比較。

不熟的人你要以自己為標準,自己的情緒都會發生變化,別人也肯定會發生變化,唯一的差別在於他會發多大的脾氣

27樓:心肝情人山親水

官方答案:

看自己,就跟看別人一樣

這從心理學角度怎麼解釋

我覺得應該是這樣。正是由於甲乙一組,而乙人的特殊使得人們將目光多數的放在了這個組的身上,也正是由於乙的特殊,讓人們只得迴避他,從而趨向於甲!人們關注於這個組,他們一定要有一個理由,即他們所做的歸因,由於乙與其他人格格不入,人們為了保護自己,就會出現歸因偏差,即說自己並非是因為乙而關注這個組的,而是因...

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假裝快樂,就真的快樂了」這一說法

看了樓上的幾位的說法,我實在忍不住站出來說幾句 1首先,這句話的主要原理就是心理暗示,以及身心的互動作用 例如你皺眉,你會覺得原本愉快的心情也變沒了 同理,你做茄子的姿勢,似乎真的會是你愉快那麼一點。這是別人根據實驗做出來的,是真的。但你一定要明白前提,實驗的前提是,這些人是在平靜下作的實驗。也就是...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男人不敢正面看你

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個人不敢正眼看你,說明這個人是很在意你的生怕一點點的,讓你不如意。男的看到女的會緊張,尤其是看到漂亮的女孩子或者是自己喜歡型別的女孩子,會緊張是很正常的,因為男孩子會覺得盯著人家看太久會不好意思。說明這個男人屬於那種比較膽小內向的,他明明有些喜歡你,但是又不敢正視你。也許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