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哪兩句運用了什麼和什麼的修辭手法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2021-03-19 17:03:08 字數 5368 閱讀 8105

1樓:匿名使用者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空曠的野外,夜幕低垂,襯托著樹的剪影非常醒目,平靜的江水映著一輪孤月,陪伴著羈旅中的詩人,演繹著鄉愁和孤寂。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望採納

2樓:匿名使用者

俞建德江當然是後兩句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用了這樣的修辭方法。

宿建德江是宋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後兩句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3樓:葛薇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方法和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4樓:匿名使用者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 用了對偶和借景抒情的修辭手法。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宿建德江》的最後兩句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5樓:黛妮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空曠的野外,夜幕低垂,襯托著樹的剪影非常醒目,平靜的江水映著一輪孤月,陪伴著羈旅中的詩人,演繹著鄉愁和孤寂。語言清新,造景自然。

抒發了作者客居異鄉的孤獨寂寥,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宿建德江這首詩寫了什麼,表達了什麼.詩的前兩句是什麼,後兩句是什麼

6樓:威小人物

宿建德江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把船停泊在暮煙籠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給遊子新添幾分鄉愁。曠野無垠遠處天空比樹木還低,江水清澈更覺月亮與人意合情投……

註釋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

2、移舟:漂浮的小船。

3、煙渚:瀰漫霧氣的沙洲。

4、泊:停船靠岸。

5、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6、曠:空闊遠大。

7、近:親近。

8、客愁:為思鄉而憂思不堪。

9,客:指作者自己

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家鄉鹿門山隱居,四十多歲時曾往長安、洛陽謀取功名,並在吳、越、湘、閩等地漫遊。晚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聘他為幕僚。該詩作於730年(開元十八年)漫遊吳越之時。

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它雖然露出一個「愁」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到景物描寫上去了。可見它在選材和表現上都是頗有特色的。

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這裡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一面是點題,另一面也就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顯然和上句的「泊」、「煙」有聯絡,因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為裡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王風·君子于役》)這裡寫一位婦女,每當到夕陽西下、雞進籠舍、牛羊歸欄的時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藉此,我們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時旅人的心情嗎?本來行船停下來,應該靜靜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勞,誰知在這眾鳥歸林、牛羊下山的黃昏時刻,那羈旅之愁和思念家人的情感又驀然而生。

接下去詩人以一個對句鋪寫景物,似乎要將一顆愁心化入那空曠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潛說:「下半寫景,而愁情自見。」第三句寫日暮時刻,蒼蒼茫茫,

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低」和「曠」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第四句寫夜已降臨,高掛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麼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種極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領略得到的。詩的第二句就點出「客愁新」,這三四句好似詩人懷著愁心,在這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過一番上下求索,終於發現了還有一輪孤月此刻和他是那麼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藉,詩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雖止,意未盡。試想,此刻那親近的明月會在詩人的心中引起什麼呢?似有一絲喜悅,一點慰藉,但終究驅散不了團團新愁。

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

詩人曾帶著多年的準備、多年的希望奔入長安,而今卻只能懷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尋吳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對著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湧上心頭。「江清月近人」,這畫面上讓人們見到的是清澈平靜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著船上的詩人;可那畫面上見不到而應該體味到的,則是詩人的愁心已經隨著江水流入思潮翻騰的海洋。

這一隱一現,一虛一實,相互映襯,長地表現出「日暮客愁新」嗎?「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孟浩然的這首小詩正是在這種情景相生、思與境諧的「自然流出」之中,顯示出一種風韻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美。

這是一首刻劃秋江暮色的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

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州兩首詩運用了什麼什麼什麼等修辭手法

7樓:課文你來說

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兩首古詩都寫了月亮,都借月抒發感情。但抒發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發詩人旅途寂寞、孤獨之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抒發了詩人陶醉於黃沙道的美景之中,並流露出喜愛與興奮之情。

《宿建德江》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8樓:秋桂花城君

《宿建德江》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全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

9樓:匿名使用者

《宿建德江》表達了詩人對家鄉故人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複雜心情。

10樓:匿名使用者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書法

移舟泊煙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這首詩寫作者對官場的失望和隱居山林之樂,表現出作者恬靜淡泊、樂山樂水的情懷。

2、山水之樂是不可言傳的,只有親自嘗試才能懂得困窘和通達的道理,領悟人生的真諦。詩人通過寫暮宿建德江畔所見之景,抒發自己的孤寂情懷。全詩的藝術特色 :

此詩寫羈旅愁思,情景相生,風韻天成,富有藝術美。

11樓:簡淑敏邢淑

《宿建德江》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客居異鄉的孤寂、愁悶之情。

12樓:匿名使用者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感情的歸宿,寫出了作者羈旅之思。

第一句點題,也為下面寫景抒情作了準備;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後兩句,因為「野曠」所以天低於樹,因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樹、人和月的關係,寫得恰切逼真。此詩前兩句為觸景生情,後兩句為借景抒情,描寫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現了細微的景物特點。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它雖然露出一個「愁」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到景物描寫上去了。可見它在選材和表現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這裡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一面是點題,另一面也就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顯然和上句的「泊」、「煙」有聯絡,因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為裡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詩經·王風·君子于役》)這裡寫一位婦女,每當到夕陽西下、雞進籠舍、牛羊歸欄的時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低」和「曠」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第四句寫夜已降臨,高掛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麼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種極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領略得到的。詩的第二句就點出「客愁新」,這三四句好似詩人懷著愁心,在這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過一番上下求索,終於發現了還有一輪孤月此刻和他是那麼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藉,詩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雖止,意未盡。「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

詩人曾帶著多年的準備、多年的希望奔入長安,而今卻只能懷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尋吳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對著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湧上心頭。「江清月近人」,這畫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靜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著船上的詩人;可那畫面背後卻是詩人的愁心已經隨著江水流入思潮翻騰的海洋。

「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孟浩然的這首小詩正是在這種情景相生、思與境諧的「自然流出」之中,顯示出一種風韻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美。

此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

《宿建德江》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3樓:金牛咲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感情的歸宿,抒發了作者客居異鄉的孤獨寂寥,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宿建德江》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原文為: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孟浩然於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離鄉赴洛陽,再漫遊吳越,藉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宿建德江》當作於作者漫遊吳越時,與《問舟子》是同一時期的作品。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邯鄲冬至夜思家說說最後兩句運用了什麼手法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運用想象,正面寫 思家 後兩句筆鋒一轉,來個曲筆,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 思家 使這種思鄉之情擴大化,真實感人。其感人之處是 他在思家之時想象出來的那幅情景,卻是家裡人如何想念自己。這個冬至...

古詩辛夷塢此詩前兩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這兩句用的是對偶的修辭手法,起到深化全詩意境,烘托氣氛的作用。詩句發過來,忘了詩句 秋夜將曉行出籬門迎涼有感前兩句詩寫了什麼景物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前兩句寫了 黃河 華山 使用了 誇張 的修辭手法。這樣寫展現了祖國奇偉壯麗的山河。秋夜將曉...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後兩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明月 有了人性,能夠把 愁心 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與無奈,以及對朋友的關切之情。麻煩採納,謝謝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後兩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明月 有了人性,能夠把 愁心 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