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歷史演化過程中為什麼會成為帝王的象徵和專利

2021-03-09 05:28:05 字數 4587 閱讀 9098

1樓:張家港租房買房

在原始時代,以龍為圖騰的氏族部落成員無疑都以龍作為標誌和象徵,在身上或衣服上繪龍。如古代哀牢夷以龍為圖騰,幫"刻畫其身,象龍文,衣皆著尾"古越人亦斷髮文身,以像龍子。

龍為帝王壟斷之前,所有崇龍的氏族部落均可自由地使用龍的影象,沒有任何限制。龍成為帝王和王權的象徵之後,儘管龍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但龍形象的使用卻逐步受到限制。特別是在宋元之後,龍紋為帝王所獨佔,成為個人的私有物,平民百姓不能濫用龍紋,不準穿有龍紋的服飾,龍袍,龍袞只帝王一人能穿。

因為在統治者看來,皇帝即龍,龍即皇帝,興有帝王可能使用龍紋。限制龍紋的使用,目的是維護帝王和龍的神聖性。在統治者看來,如果誰都可以像帝王一樣可以穿龍袍,那麼就沒有神聖和凡俗之別,那就難以樹立帝王的絕對權威,王權也就難以鞏固。

據現有資料,最早穿龍袍的帝王大概是周天子。不過,龍袞可能性不是僅天子一人可穿,其他王族成員也可穿。宋代以後,限制使用龍紋更為嚴格,規定越來越多。

到了元代,對龍紋的壟斷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明文規定龍紋的使用範圍。元世祖忽必烈曾明令市街商店不得織造或販賣日月龍鳳紋的緞匹,違者除沒收其緞匹外,"仍將犯人痛行治罪。"仁宗是曾定服色等第,除蒙古人外,其他人"不許龍鳳文"。

此外,器皿不得使用龍鳳紋,帳幕"不得使用赭黃龍鳳文",車輿亦"不得用龍鳳紋"。

明代龍紋的使用和控制更為嚴格。明代初期的皇帝袞服,飾十二章,其中以龍紋為最重要。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明文規定:

"官吏衣服、帳幔,不許用玄、黃、紫三色,並織繡龍鳳紋,違者罪及染造之人。"清代皇帝服飾的龍紋亦有定製。據《清史稿。

輿服志二》記載:皇帝"朝服色用明黃,惟祀天用藍,朝日用紅,夕月用白。披領及袖皆石青,緣用片金,冬加海龍。

"總之,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帝王都是"真龍天子",帝王的子孫被認為是"龍子龍孫",帝王的後代被稱為"龍種"。龍,尤其是黃龍,是帝王的象徵,皇帝即龍,龍即皇帝,兩者不可分離,龍成為帝王個人的私有物。皇帝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全都是有龍的標記。

皇帝本身及有關的一切都與龍拉上了關係。

由上可見,在中國歷史上,王權的取得和鞏固與龍有密切的關係。古代帝王藉助龍的威力,利用人們對龍虔誠崇拜的心理,編造種種謊言,充自己說成是"真成天子",與傳說中的具有無窮威力的龍無異。

實際上,在中國,龍的象徵意義遠遠超出習俗,它影響到中國的建築、雕塑、繪畫、書法、文學等很多方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並且影響到與中國地緣相近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隨著華人華僑在全球範圍內的遷徙流動,龍的概念和美學意義也傳播到世界各地。

今年是人類進入新千年的第一年,又恰是中國農曆龍年,所以有關龍的話題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這不僅因為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非常特別的地位,而且在於,中國龍年作為一個新千年的頭一年的情形,三千年才能遇到一回。

在北京西郊的北京動物園,舉辦了「龍生肖文化科普展覽」。這個展覽包括了二十五個專題。主辦者收集了三百多張與龍相關的實物**,包括北京故宮中的九龍壁,山東曲阜孔廟中的龍柱,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中的石支柱,以及皇家編鐘,民間風箏等等。

這些**展示了從古自今龍形象在中國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各方面。北京動物園工程師、展覽負責人居龍和說:

「龍的形象可以說在中國無處不在。龍文化淵遠流長,歷史可追溯到一萬年以前,六七千年前龍的形象就出來了。現在來看,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精神力量的體現。

象中國的第一枚郵票,大龍郵票,就是龍的形象。龍命名的現象在中國也是很多的,象植物,用龍命名的有幾十種,用龍命名的地名、人名的就更多了,這是一種歷史的淵源。」

這位學識廣泛的工程師說,龍作為一種中國人喜愛的形象,經歷了數千年而不衰,並被不斷賦予吉祥、和諧、積極進取、不怕困難等精神含義。在今天,「龍的傳人」已經成為流傳在中國人當中最有親和力和號召力的字眼。

與龍生肖文化展同時,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龍文化藝術特展」,則以珍貴的歷史文物展示龍形象在中國文化中的深厚積澱。這裡陳列的一條由蚌殼組成的龍,已經有6000多年的歷史,它是在中國河南的一座古墓中發掘出來的,被稱為「中華第一龍」。展覽中還陳列了許多精美的珍貴文物,從三千年前的青銅器、玉器、到一百年前的中國古代皇帝穿的龍袍、皇家藝術品象牙龍舟、民間龍紋漆器等等。

此外,展覽中還展出當代藝術家的雕塑作品。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孔祥星說,展覽不是純學術性的,而是充分注意到龍形象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源流,把龍文化悠久的歷史和現實一起展現出來。

「應該說中國龍有久遠的歷史,在中華民族的發展中從沒有間斷過。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龍的形象,是象形文字。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徵。」

早期的龍的形象類似魚、蛇、鱷、豬等動物,它被看作通天的神獸,能夠幫助人們實現願望。但到了後來,龍象徵吉祥的寓意越來越強烈,龍的形象也脫離現實動物,被附加許多傳說和神話,龍成為綜合了多種動物特點的奇異動物。在公元前二世紀漢代以後,龍的形象與皇權聯絡起來,成為皇家的徽記。

皇帝自稱「真龍天子」,他的後代稱為龍子龍孫,他的服飾被稱作龍袍,他的一切用品都刻畫上龍的形象。在以後一千多年的封建時代裡,龍的神祕性和權威被絕對化,並滲透到國家意識形態中。但在中國民間,龍始終保留了它原始的象徵意義,即龍代表了喜慶、祥和與富足。

直到今天,龍的形象還廣泛運用於建築、藝術、文學、宗教、繪畫、雕塑、服飾、剪紙、瓷器等各種領域,寄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願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有中國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龍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種動物的特徵)的樣子,這種複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萬能之神。

而帝王一方面是想擁有龍一樣的力量和權力、另一方面要藉助龍的形象是自己的權力合法化,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龍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用來比喻皇帝

3樓:感性的我是

商周時期。

商周時期,龍紋正式作為天子紋章與權力象徵。這時候的商周天子懸掛九旒龍旗,並且穿著龍袞祭祀先王。秦漢時期,中國大統一,要求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龍崇拜進一步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

中國古代帝王把自己說成是龍神的化身或龍神之子,或把自己說成是受龍神保護的人,藉助龍樹立威信,獲得人們普遍的信任和支援。這樣,龍獲得了更為顯赫的地位,對中國龍文化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樓:請教者

龍的崇拜是由圖騰發展而來的,龍一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從歷代龍形象的嬗變歷程來看,中國文化中的龍形象,始終都不是對自然實物的模擬,而是多種形象綜合想象而成的。在遠古龍蛇是不分的,龍的形象是吸取了蛇、馬、鹿、鳥、兔、獸等等的內容拼湊成一個龍的形象,可推測為古代先民合併多個圖騰崇拜的民族而形成統一的龍的民族的結果。

據《漢書·高帝傳》說劉邦的母親與龍交才生下劉邦,劉邦是龍的子孫。龍是吉祥的象徵,可以興雲致雨,調和陰陽,所以神仙也往往騎龍上天,漢武帝一心夢想有朝一日坐六龍駕馭的車**成神,所以龍車在漢畫中是有重要的地位。古人把東、西、南、北、中分別用青、白、赤、黑、黃的「青龍」為「蒼龍」為鎮東之神靈。

龍是歷代帝王的象徵和中國的象徵,它的形象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鹿角、獅鼻、牛脣、虎眼、鷹爪、魚鱗和蛇身的騰雲駕霧、張牙舞爪的威武形象。皇帝自稱為「真龍天子」,中國人稱為「龍的傳人」。

白虎。虎的崇拜應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虎一直受到漢民族的崇拜,是正義、勇猛無適度、威嚴的象徵。

據考證,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現,但在我國西南地區最為流行。新石器時代良諸文化中的玉琮的獸面和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國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稱虎是其祖先。漢代人把虎看作是百獸之王。

白虎是五百年才能變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是鎮西之獸。

自漢代以後虎一直成為勞動人民喜愛的保護神,而沒有成為帝王的象徵,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與發展,崇虎的文化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觀念。

朱雀。朱雀也就是鳳凰。晉人郭璞在《爾雅·釋鳥》中注曰鳳凰:

「雞頭、蛇頸、燕頜、龜背、魚尾、五硃色、高七尺許。」上古之時,關於鳥的神鳥傳說就有許多;在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鳳作為一種具有多元化文化現象的綜合想象而形成的神鳥,像龍一樣,具有多種動物的特徵。

《山海經·南次三徑》雲:「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朱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

」在民間的藝術塑造中,鳳越來越變成了具有人的思想品格的神奇形象了。因為《史記·殷本記》講,簡狄的妃子吞下玄鳥的卵而生契,契是商族的祖先,所以鳳凰是商的圖騰。楚文化中就有尚巫崇鳳的習俗。

因為鳳凰的相類者孔雀產於南方,它是百鳥之王,是具有豔麗的五彩花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象徵吉祥、美好的神鳥,為南方之神。在《論衡》、《淮南子》等書中說:「日中有三足鳥」,漢畫中常將三足鳥叫做瑞祥之鳥列於西王母旁。

其實三足鳥與神鳥朱雀是一致的。因龍體現著陽剛的威力,多象徵男性,鳳體現出陰柔婉麗之美,多象徵女性。龍與鳳並列被稱為最吉祥之物,故有「龍鳳呈祥」之吉語。

玄武。認為玄武是龜,龜壽千年,所以在漢畫上多出現龜的形象,而龜又是夏族的圖族,因為夏禹的父親是鯀。《史記·夏本紀》張守節正義:

「鯀之羽山,化為黃熊,入於羽淵。熊,音乃來反,上三點為三足也。束晳曰:

『《發矇記》雲:鱉三足曰熊。』」鱉龜是夏族的圖騰,又是長壽之物。

漢人又用它占卜吉凶、未來,是鎮北之神,可以說四方之神是漢代民族大融合的產物,帶有濃郁的神話色彩,後來與漢之陰陽五行發展而成為「五帝」。東方太昊帝庖犧氏,也稱東方帝。

由上所述,可知四方之神是民族大融和的產物,帶有濃郁的神話色彩。

為什麼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龍為什麼會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龍是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精髓的所在。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和文化標誌,龍的形象早已滲透入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對於每一位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不僅僅是一種紐帶,更是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和信念的標誌。正因為如此,不但海內外的華人都熟悉 龍 的形象,而 龍...

藏戲為什麼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得以保留?面具是怎麼運用象徵和誇

王妃的面具是綠色的,綠色代表柔順。在藏戲裡,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顏色和形狀基本相同。面具運用象徵 誇張的手法,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突出 性格鮮明,這是藏戲面具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具運用象徵,誇張的手法,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藏戲面具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得以保留...

地球在公轉過程中為什麼會出現季節變化?

因為在公轉過程中,會經歷一個離太陽從遠到近再遠去的過程,所以就出現了四季。這就與地球的傾斜有關了,正是由於地球是傾斜著繞太陽旋轉的,才使得太陽光的直射以赤道為中心,以南北迴歸線為界限南北掃動,每年一次,迴圈不斷,從而形成了地球上一年四季,順序交替的現象。季節變化與地球公轉的關係是什麼?季節變化與公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