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詩歌鑑賞表達技巧有哪些

2021-03-06 20:11:40 字數 5742 閱讀 5920

1樓:丹誠禹賦

1、表現手法:

託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以上是答題精煉!)

滿意請採納!

2樓:假日欣研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採取的特殊的表現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類表現手法和藝術構思上的巧妙使用。

對錶達技巧的鑑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錶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古詩鑑賞表述程式: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覆等。

表現手法有:象徵、襯托、對比、想象、聯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託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體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遠 意境優美 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注意: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必須結合原詩內容、詞語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

方法點撥:

藝術技巧的鑑賞一般包括三個方面:表達方式的評析、藝術手法的賞析、修辭手法的體味。

(一)表達方式的評析

表達方式包括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所謂表達方式的評析就是指能辨析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1、記敘。

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紹。如「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過古人莊》),「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越王勾踐滅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李白《越中覽古》)等。

2、描寫。

用形象的語言對人、物、環境等的形態、特徵作具體生動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如臨其境。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等。

3、抒情。

在作品中抒發主觀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同是天涯滄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等。

4、議論。

在作品中直接闡述觀點、表明態度。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江東**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等。

這四種表達方式在具體運用時並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經常交融在一起,我們需要注意這一點,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一句,融合了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式。

(二)藝術手法的賞析

1、有關描寫的藝術手法:

從描寫角度看,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從描寫用筆看,有工筆和白描;從描寫的內容看,有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

2、有關抒情的藝術手法: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古詩詞大多借助景物來抒情,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景與情的關係通常有四種: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

3、襯托手法:涉及到正襯和反襯。

4、對比手法。

5、賦比興手法。

6、用典。

7、虛寫與實寫。

8、象徵手法。

(三)修辭手法的體味

古詩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借代、對偶、設問、反問、雙關等。在鑑賞詩歌時,我們要能辨別這些修辭手法,並能分析他們的藝術效果。

3樓:木雨霏霏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定懸念(**,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記敘類文章文、**)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物件+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物件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物件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物件+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七)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鑑賞中佔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託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覆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

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複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侷限性等。

總之,鑑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註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絡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絡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範。

易混術語區分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

①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手法 :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託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③修辭 :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覆。

(二)「情」、「景」關係區別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三)描寫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

答題舉例(06浦東新區模擬)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為題,以擬人化的手法鋪寫了眾多山的不同性情,賦予其以人的靈性:

無論是南方的山靈秀不失狂野,還是北方的山健壯而不失嫵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嚴而沉默……總之,作者在對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風格的描述中筆意縱橫,令人飽覽山之情味,行文大氣而穩重。回答2:同意。

首先,運用了大量擬人、比喻等修辭格,把山所表現出來的形態賦予豐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選材大氣,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個性,給讀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後又以山與人之關係昇華作結,拓展了思考空間:大氣盡顯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為學生服務的,是為學生升入高校服務的,而不是站在學生的對立面、設立難題,為難學生,它會為學生提供了舞臺和機會,所出的題應該能夠解答,但必須是有道理、有準備、有基礎的。

4樓:劉家小唄

最簡單的方法是 圍繞主題寫 一般都不會扣分

語文詩歌鑑賞表達技巧有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1、表現手法:

託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寓理於事:

詩歌分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種,其中還有一種說理詩,雖數量不多,但影響頗大。這些詩都是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幾大詩人如杜甫、陸游、蘇軾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說明陷在裡面不能跳出來,往往被各種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觀書有感》裡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陸游的《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修辭:詩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其作用大體和其它文體中的修辭作用一樣。要發現修辭,直接說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擬人——把事物人格化(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反問——強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誇張——強調和突出(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對偶——增強詩詞的**美,表意凝鍊,抒情酣暢,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詩句——精煉含蓄;擴充套件內容;富有文采。

(這方面對課外閱讀量和歷史知識要求較高,但有時十分明顯。)

例如:姜夔《揚州慢》中杜牧的詩句;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拓跋燾的故事;

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溼。」明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修辭中有一點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襯。專用術語「以靜襯動」,「以響襯靜」。

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正襯(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以美襯美。)

對比(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與最後一句)

通感,感覺器官的溝通。(李白「瑤臺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此時的雪花彷彿是春風中盛開的梨花,香飄萬里。視覺與嗅覺溝通,詩人的情意飽含其中。)

語文高考中詩歌鑑賞的答題技巧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的答題技巧!!!

1 從選擇題選項入手,一般是4選1個錯誤的 把選項一個一個分析好起碼有3個是對的 錯的哪個也是細節錯。大體應該沒問題。如果分析的好對於下面的一道表述題很有幫助 2 明確修辭手法 表現手法 一般表述題打出這個給你1分 3 如果有叫你簡要分析的 你最好一句話一句話分析 老師會挑你對的給你分的,不要大體概...

古代詩歌鑑賞的表達效果有哪些針對詩歌鑑賞,一般出題會問什麼

首先必須要熟讀古文,能夠弄清古文詞義與現代的差異或相同之處。然後根據詞義一般便可大體弄清詩歌所表達的意思。最後掌握重點的詞彙來會打及鑑賞即可!急求中國古代詩歌鑑賞方法 答題步驟。愈詳細愈好!是 選修課 用嗎?呵呵 你不用著急 在網上 查些資料 隨便 填寫一下 就能 過的,只要你交作業就行了。我是 理...

賞析詩歌的方法技巧有哪些,詩歌鑑賞的方法有哪些?

典故引用 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鑑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 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辭手法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 起興 擬人 誇張 對偶 反覆,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