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時期的科舉考試主要考些什麼古代科舉考試都考些什麼

2021-03-05 09:17:29 字數 5891 閱讀 3039

1樓:貞觀之風

隋煬帝設定明經科、進士兩科,當時的明經、進士兩科考試的內容主要是策問。策問即出一些有關時事政務、經義等方面問題,由士子做答,這時候的科舉的考試內容還比較少。

隋文帝去世,煬帝楊廣繼位。煬帝大業三年,下詔文官武將中出色的,孝敬長輩出名的、品德高尚的,氣節高尚的的人可以參加考試。

大業五年(609),又下詔諸郡,選舉品學兼優的讀書人和勤政愛民的地方官參加科舉,此時的這幾次科舉,雖然只是朝廷偶爾為之,但卻為後來的科舉制度定了名。

2樓:蔚藍的晶瑩

隋唐開始,中國出現了開科取士的科舉制度,使中國社會低下層的知識分子有了成為上層官僚的途徑。

隋朝時當時的明經、進士兩科考試的內容主要是策問。策問即出一些有關時事政務、經義等方面問題,由士子做答,這時候的科舉的考試內容還比較少,朝廷也只是意在選拔一些能夠及時為朝廷出力的優秀人才,因此科舉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還不夠大。

唐代的科舉分常舉、制舉兩種。主考四書五經。

唐高宗永隆二年開始,要求考生當場作雜文兩篇,主要指箴、銘論、表等實用文體,後逐漸改為專考詩賦。科舉考試的內容在盛唐時期考的是詩歌.

3樓:舍瓦

首先說八股文是明朝才盛行的,你不要被誤導

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叫試策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

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

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4樓:稀飯

科目和內容大都不出乎儒學經義的範圍,具體的沒怎麼聽說過。

ps:八股取士是從明朝開始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也不用答得這麼詳細拉,必然是抄某些網頁的拉,這樣也可以拿到分嗎,呵呵!

隋朝主要考四書五經拉。八股文好似還未到呢。

6樓:王大陸

科舉制(才學),以才學,成績為主。——平民官僚政治

古代科舉考試都考些什麼?

7樓:地下水汙

法令、算術、書法、文才、政論,這些都曾是科舉考試的題目,到了後來的明清時期則考八股文。

在我國唐朝時期,科舉制度相對完善,當時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 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

所謂的明經,考的就是背書。開啟四書五經任意一本,任意翻開一頁,蓋上其他字只漏出一行,然後讓補全這一行後邊的幾個字。然後隨意挑一句話,讓考生解釋其中的意思。

想考過這一科,基本上得把所以課本都全文背下,想靠運氣過關是很難的。

而進士是最重要的一科,這一科考的是寫詩做文章,還有對時政的點評。這一科也是最難得的,最能考察出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到底如何。想過這一關,光靠死讀書死背書是不行的。

到了宋朝科舉進行了改革,把背書和作詩給取消了。只考時政問答,提出對時政的想法然後給出解決辦法,最後再從四書五經中挑一句話讓考試寫一篇作文。

到了明朝,是科舉制度最鼎盛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科舉是最嚴密,難度最高的。這個時候八股文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成了最重要的考試手段。

所謂八股文,就是要求考生寫文章的時候嚴格按照要求來。對文章的字數、句子長短,每一句的聲調等等都有嚴格要求,這種情況下寫文章就沒那麼簡單的。

8樓:歷史奇聞匣子

古代科舉考試有鄉試、會試、殿試,「高考」放在古代是哪個級別?

9樓:地煞

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裡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係到一個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升官。所以在**中說:

「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極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以及西歐國家啟蒙影響深遠。

10樓:匿名使用者

1.童生

經解、史論、

詩賦、性理、孝經論、算術、時務。(基礎語文,基礎算數,男女區分,孝順,歷史,時事)

2.秀才

八股文、詩賦、小論。(初中語文)

3.舉人

四書、五經、孝經、太極圖說、通書、西銘、正蒙、策論。(高中語文)4.貢士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經、春秋、詩經、尚書、禮記。(大學語文,為人處世,道德禮儀,歷史)

5.進士

帖經、墨義、詩賦(研究生語文)

6.探花

經義、論、和策、武術(政治,格鬥,騎馬,射箭,劍術,破案推理)7.榜眼

孫子兵法、管子·輕重、鹽鐵論。(經濟學,辯論,外交,兵法)8.狀元

禮、樂、射、御、書、數(整體的一個考察,除了語文,禮儀,算數,射箭,還多加了**和駕駛戰車)

11樓:晴天小諸

科舉考試的專案和內容,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側重。進士科重在考雜文詩賦和策論,明清時特重經義。明經科,以五經為主。

明法科,以律令為主。明書科,以書法為主。在考試方法和考試組織方面,科舉考試可謂集古代考試之大成,其中的經驗教訓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科舉的考試方法,主要有口試,帖經,墨義,策論和詩賦。帖經,就是主考官任擇經書中一頁,遮蓋全文,僅留一行,再裁紙為帖,蓋上

三、五字,令考生念出或寫出這

三、五字。帖經是唐代科舉的主要考法之一,各科考試,均須帖經。墨義。

就是從經書中編出若干個問題,要求考生用經書原文回答、策論,就是按策問臨場撰文回答問題。這是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的考法。最後一種考試方法詩賦,即令考生臨場按文題和規定的格律創作詩賦。

唐自開耀元年後,規定進士科必須試雜文二篇(一詩一賦),然後試策。科舉考試中的帖經、墨義、詩賦,是考試方法的重大發展,是現在的填空、簡答、論述、作文等考法的源流。

外語開始學是在洋務運動期間

【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

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

」《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漢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

【徵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徵,是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闢,是**官署的高階官僚或地方**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

《張衡傳》:「連闢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詩話二則.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裡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

《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釋出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階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

」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裡「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

」「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據統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749人。

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狀元】參見「殿試」條。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

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會元】參見「會試」條。舉人蔘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

【解元】參見「鄉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諮」,陳堯諮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貢士】參見「會試」條。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舉人】參見「鄉試」條。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

《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後,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範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範得了訊息,高興得發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後便可升官發財。

【生員】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

隋朝科舉考試有什麼積極意義,隋朝時期科舉制度有哪些積極作用

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讀書一考試 做官三者聯絡,把權 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

請問古代科考都考什麼麼,古代科舉考試都考些什麼科目?

看下面一些朝代的學生必讀 必考 書目,就知道古代的學生負擔有多沉重了 唐 凡 禮記 春秋左氏傳 為大經,詩 周禮 儀禮 為中經,易 尚書 春秋公羊傳 穀梁傳 為小經。通二經者,大經 小經各一,若中經二。通三經者,大經 中經 小經各一。通五經者,大經皆通,餘經各一,孝經 論語 皆兼通之。凡治 孝經 論...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有什麼樣的危害

任何制度都是有利與弊的,至於是利還是弊,那要看所在的立場。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一種選才的制度,用這種制度使政治的貴族化變成了政治平民化。從而打破了魏晉時期門閥與軍閥政治的傳統,過度到了平民政治。如果從這點來看,科舉制度是一個偉大的進步。科舉制度始於隋唐興於宋,唐朝前期,可以說科舉制度還不成熟,從選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