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賽龍舟的活動是怎麼來的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端午節賽龍舟的活動是怎麼來的?

2021-03-05 09:16:08 字數 5684 閱讀 7028

1樓:紫薯餡的湯圓

說到端午節的賽龍舟,最廣為流傳的說法就是

為了紀念屈原而產生的。每年的五月五日,百姓們在河流中划起龍舟,驅散水裡的魚兒,避免吃掉屈原的身體。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一直忠心耿耿。奈何君王被人蠱惑,下令驅逐屈原。後面,在得知楚國京都被攻破的訊息後,屈原心灰意冷,塵世間再無牽掛,投身於汨羅江中。

百姓們得知這一訊息,紛紛趕來江邊哀悼。漁夫們嘗試打撈屈原的身體,在江上來回行船。後面這一舉動就逐漸演變成了一項賽事,也就是賽龍舟。

各地都有賽龍舟的習俗,只不過現在這項活動的意味有了很大的改變。

而除了紀念屈原的說法,不同地區有關賽龍舟也有不同的傳說。比如湖南省沅陵縣,當地族人為了紀念始祖盤瓠,逐漸形成了龍舟活動。傳說中,盤瓠死後,為了招其魂魄,當地的巫師就讓各族打造一隻船,沿江而行,呼喚尋找,最後演變成為龍舟。

而在浙江的一些地區,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曹娥。曹娥是東漢時期的孝女,相傳她的父親在五月五日紀念伍子胥的活動中溺於舜江,不見蹤跡。曹娥當時才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得此訊息後大哭不止,晝夜都沿江尋找,後面投入江中。

五日後,曹娥的屍體浮出水面,懷中抱著父親的屍體。百姓為之動容,從而在端午節這天以龍舟紀念曹娥。

端午賽龍舟的來歷有許多,都帶有自己的神話色彩。不過這些已經不是最重要的,經過漫長時間的演變,如今的端午是一種文化的延續,賽龍舟不再僅僅是節日的紀念活動,更代表著一種競技精神、團隊精神,變成了一項實實在在的體育賽事。

2樓:親絲絲

划龍舟的起源是古時候吳越地區的人崇尚龍圖騰,所以每到端午節這天便會舉行圖騰祭,圖騰祭的其中一項活動就划龍舟祭龍神。在古代,古人經常會遇到一些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因為以當時落後的科學知識無法對這些自然現象進行解釋,所以久而久之古人就對大自然產生了敬畏之心。

不過現在大部分人都認為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出現的。當初屈原不忍看楚國被秦國所滅,所以在汨羅江投河。當地百姓念其愛國,不忍見他的屍首被河中魚啃食,於是紛紛駕船進行打撈。

這便是這個故事中划龍舟的起源。

3樓:逆天進行中

東周時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岳陽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龍舟競渡的起源,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所以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

4樓:王王王小六

端午節屈原投江,人們爭先恐後划船去打撈他的屍體,為紀念他,以後的每年端午節都要進行賽龍舟比賽。

5樓:霄瑤

端午節賽龍舟活動主要是紀念古時候一心為民的屈原所舉行的。一開始只是因為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了救他而在船上尋找他的屍首。到後來演變成了紀念他的專項活動。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端午節賽龍舟的活動是怎麼來的?

6樓:**跳舞的小妞

他是一種競技體育,主要在南方比較多。

到了端午節的的時候他們就會比賽,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

小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

端午節是我國很重要的一個節日,各地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在眾多習俗中,最重要的就是划龍舟習俗了。

龍舟,龍頭船身,船頭像高高昂起的龍頭,船舷和船腹分別塗上不同顏色。龍舟大小不一樣,槳數也不同,有六對,有十二對的,有十七對的,也有五十二對的。如果是一樣參賽,那麼龍舟的大小一定要相同。

如果是新船,那麼還必須舉行祭龍頭的儀式。過去,潮州人賽龍舟還要舉行開賽儀式:分別把龍舟劃到媽祖廟前祭拜「龍尾爺」。

龍首朝廟門,划進劃退參拜三次,謂「三參燈」,祈求神靈保佑旗開得勝。

當發號槍一響,龍舟上的司鼓聞聲起鼓,健兒揮臂划槳,那龍舟就如同離弦之箭,在水面疾飛。圍觀的人為自己的隊員吶喊助威,有的甚至跳到水裡,為隊員潑水,使其精神抖擻。所有人一起使勁,然後划龍舟。

考驗的是大家的配合性。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這個歷史的人物,也是考研大家的團隊精神的一種遊戲。

7樓:孫麗

在古代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呢,才有在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的

8樓:小晨

就是在紀念屈原的日子,要賽龍州,吃粽子,喝酒。

9樓:baby忘記了

賽龍舟是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而舉行的,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吃掉屈原的屍體

10樓:大洋孩子

這是一種活動的紀念,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而已

11樓:過濾嘴小七

就是活動沒什麼來歷的,就是為了紀念屈原來賽龍舟。

12樓:可靠的櫻桃小碗

是為了屈原而舉辦的,為了紀念他,所以我們才過端午節。

13樓:這些年

端午節最早主要是紀念屈原,後來又衍生了很多活動

14樓:匿名使用者

是為了紀念端午節而組織的一系列的娛樂活動

15樓:張小爽歪歪

源於屈原,屈原死在水中,龍可以嚇跑魚,所以要晒龍舟

請問端午節賽龍舟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16樓:泜水布衣

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這是最普遍的說法。民間傳說,屈原投江後,當地老百姓順江打撈,一直到洞庭湖也未見屍身。此時,正遇瓢潑大雨,湖上漁舟爭相回到岸邊。

漁夫聽說岸上百姓想渡船到湖中尋找愛國賢臣,便爭先恐後地相幫,這便是龍舟競渡的起源。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藉以驅散江中的魚,免得吃掉屈原的屍體。樑代吳均《續齊諧記》就有記載:

「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其他史籍也多見類似說法。

其他則有紀念越王勾踐說。史載,越王勾踐為了要報吳王夫差滅國之仇,領導人民借嬉水競舟之名,而操演水師,暗練水戰。又有紀念吳國大將伍子胥說。

伍子胥因遭佞臣誹謗,被吳王夫差所殺,屍體被裝進皮袋投入錢塘江後,隨波逐流而不沉沒,當錢塘江口江潮翻騰之時,人們就駕舟逐潮,希望能見到伍子胥顯靈。還有紀念東漢時入江尋找父屍被溺死的孝女草娥的說法。還有一說是紀念介子推的。

但以上種種說法,多是以後人為了紀念先人而加以附會的。對龍舟競渡的起源,以下的的解釋則更為科學,更合乎情理。

據現代學者研究,對端午節和龍舟競渡的起源有三種說法。

一是認為龍舟競渡乃為祭祀龍圖騰。聞一多先生在《端節考》中說:「端午節本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而賽龍舟便是祭儀中半宗教、半娛樂性節日。

」原始社會的水鄉部落人民,為了抵禦水患威脅,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龍作為自己的祖先兼保護神,便把船建成龍形,畫上龍紋,每年在端午舉行競渡,以表示對龍的尊敬,同時表明自己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據考,龍船在西周周穆王時就已經有了。如湖南長沙出土戰國楚墓的帛畫上,就畫有一男子站在龍船上。

二是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農曆五月五日,在遠古民俗中是個惡日。古人在夏季裡有許多驅疫的習俗,都是因五月初五這個「惡月」、「惡日」而來,像以角黍(粽子)投江,就是一種巫術的做法。

既然端午節不是起源於紀念屈原,那麼,賽龍舟也就與此無關。

三是認為賽龍舟是夏至節的娛樂活動。有人以為有文字可考的端午始源應該是夏至。其理由是,在《荊楚歲時記》中,端午的風俗並無吃粽子,而吃粽子卻是在夏至中。

隋人杜臺卿在《玉燭寶典》一書中說,競渡是夏至節的一項娛樂活動。

17樓:匿名使用者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划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

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2023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2023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2023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

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

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節賽龍舟的來歷是怎樣?

18樓:匿名使用者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划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

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2023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2023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2023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

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

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節賽龍舟的作文,端午節賽龍舟作文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裡。每逢端午節那天,人們都包粽子吃。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被別人殺害了並且扔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裡,人們知道了,怕江裡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

端午節賽龍舟怎麼回事,請問端午節賽龍舟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端午 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賽龍舟源於打撈屈原。還有吃粽子 做香包,源於投粽子入河好讓魚吃了粽子不吃屈原的屍體 投香包入河為保持屈原的屍體不發臭。這些是老夫小時侯聽老人們傳下來的,今我老了,有責任再傳下去讓後人們也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

端午節賽龍舟的意義,端午解賽龍舟的寓意是什麼

週末期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殺。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 投身於岳陽汨羅江 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