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字的由來

2021-03-05 08:34:27 字數 4930 閱讀 5899

1樓:小胖子不愛洗澡

安徽建省於清朝康熙六年(公元2023年),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

它位於中國中東部,是長江三角洲組成部分。全省南北長約570公里,東西寬約450公里。總面積14.

01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45%。2023年年末全省戶籍人口7082.

9萬人,常住人口6323.6萬人。

截止到2023年安徽現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滁州、六安、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黃山16個地級市,7個縣級市、54個縣、44個市轄區。

擴充套件資料

安徽風景名勝:

1,三河古鎮

三河古鎮,古名鵲渚、鵲尾(渚)、鵲岸,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南端,地處肥西、廬江、舒城交界處,古鎮總面積2.9平方公里。三河古鎮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積,漸成陸地。

南北朝後期稱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鎮。

2,黃山

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誌,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2樓:要當技術宅

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

於該地而得名。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該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秦置合肥縣。

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 、又名「廬陽」,境內名勝古蹟眾多,如逍遙津、包公祠、李鴻章故居、吳王遺蹤等。合肥還誕生了周瑜、包拯、李鴻章等一批歷史名人。

3樓:匿名使用者

安徽省名緣於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它始於順治三年(1646年)改江南省安廬池太巡撫為安徽巡撫。據《清史稿·疆臣年表五》載,順治二年七月乙卯出任安廬池太巡撫(駐安慶府治)的劉應賓至三年十月甲申罷於安徽巡撫任上。

說明三年已改安池太巡撫為安徽巡撫了,安徽作為地區名稱已經開始。這個最初出現的臨時差遣性安徽巡撫在順治五年就撤銷了。但順治二年七月丁丑就設的操江巡撫存在時間較長。

十三年十月丁丑,接任提督操江巡撫的蔣國柱兼安徽巡撫事,管理地方事務。十六年八月癸巳,接任的宜永貴已徑稱安徽巡撫了。康熙元年(2023年),在安慶府再次設安徽巡撫。

安徽巡撫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5個府及廣德直隸州。作為安徽區域名稱的安慶、徽州兩府在清江南省的上江地區位置重要,安慶府為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徽州府在明清兩代已是江南地區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因此,康熙六年建省,正式以兩府首字合成為新置的省名。

安徽建省後,主要變動是在清末。太平天國以安徽省為主要根據地之一,仍建安徽省,仍以安慶為省會,而只佔領安徽部分地區的清**把江南地區暫劃入浙江巡撫管轄,把安徽臨時省會遷往廬州府治(今合肥市)。抗日戰爭期間,安徽省會遷往立煌縣城金家寨(今已沒入梅山水庫)。

因日軍淪陷長江兩岸及津浦、淮南鐵路沿線地區的城鎮,國民**被迫劃江分設皖北、皖南行署區。與此同時,日偽在蚌埠成立偽「安徽省」。中國共產黨(以下簡稱「中共」)在皖北、皖東、皖中地區建立3塊鞏固的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後期至建國初(2023年4月15日至2023年8月7日),因皖南、皖北地區解放有先後,在長江以北的安徽境內分別設皖西、鄂豫皖、江淮3個行署。**38年(1949年)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報告備案,撤銷上述3個行署,組建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隨著渡江戰役進展,至皖南地區全部解放,組建皖南人民行政公署。

安徽地區分屬皖北、皖南兩個與省平級的行署區(人民行政公署)。2023年8月7日,**人民**正式批准恢復安徽省,定省會於合肥市,至今不變。

安徽省為什麼簡稱為「皖」呢?

安徽省簡稱「皖」,緣於皖西有綿亙的皖山,皖水繞流其間,古為皖國,漢以後沿建皖縣、皖城、皖陽等縣,安慶府舊治潛山為其中心,後古皖又為安慶府境而名。以皖命名,表示安徽歷史悠久,山川壯麗。「皖」又作「睆」。

始見於《詩經·小雅·大東》的睆彼牽牛」句,《毛傳》解釋為「明星貌」,唐陸德明解釋為「明貌」,《字彙·目部》釋為「美好貌」。因此,「皖」就是明亮美好的意思。古皖國就地處山清水秀的皖西地區。

4樓:嶽一無法解釋

合肥之名稱的由來就不

能不說到淝水。淝水源出自城西南七十華里的紫蓬山(又名李陵山),出山後分二支,一支東下經城南繞到東關,稱為南淝河;一支向北,與雞鳴山龍井的水匯合後,又分二支:一支折向東流,穿城而過,稱為金斗河(今天已不存在了),另一支向北經壽縣,注入淮河,稱為東淝河,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即發生在此。

晉·謝玄在此地以少勝多大敗符堅。按《爾雅》釋義:「歸異出同」曰肥,這是肥水得名的依據。

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在此匯合而得名(一說因古時廬州由合州改名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脣齒」「三國舊地、包拯故里」聞名於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現在史學家司馬遷《史記》中,《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意思是合肥作為長江淮河兩大流域水運的節點,是南北皮革、鮑魚、木材的轉運站。

在當時大運河未開通,邗溝經常淤塞的情況下,地處長江、淮河兩大水系運輸節點的位置使得合肥成為貨殖列傳中記載的十八個商業都會之一。

史記裡記載當時的大都會,東南地區只有壽春(安徽壽縣)、吳(蘇州)、番禺(廣州)和合肥。當時為漢置九江郡隸屬縣。合肥之名見於史書為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改淮南王國為淮南郡,轄合肥等縣。

可見合肥得名還應早於此。東漢光武帝元年(公元25年)改合肥縣為合肥侯國。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廢合肥侯國,恢復合肥縣。

三國時期,合肥縣屬魏國淮南郡。吳王孫權曾多次想奪取合肥但未成功,但為合肥留下了不少千古故事和地名,如張遼威震逍遙津,曹操練兵的教弩臺,數兵的斛兵塘,孫權逃跑時躍馬飛過的飛騎橋等等,只是可惜的是名稱仍在,但歲月已磨去了它們的原貌。

南朝宋置南豫州,於舊合肥縣地置汝陰縣,為南豫州南·汝陰郡的郡治之地。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置合州,汝陰屬合州汝陰郡,為州、郡治之地。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合州為北周佔領。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改汝陰縣為合肥縣,改合州為廬州,合肥屬廬州,為州治之地。從此,合肥縣之名就固定下來未再改過。

5樓:匿名使用者

安徽於公元2023年(清康熙六年)始建省(由原江南省分為安徽,江蘇兩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七府,及滁、和、廣(德)三州,官方文書便簡稱為「安徽寧池太廬鳳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其後又成為「安徽布政使司」,最後從安慶[2]、徽州[3]各取兩個首字,簡稱「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皖」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為「錦繡河山」,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

6樓:匿名使用者

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得名。

7樓:豫

「安徽省」是公元2023年時才出現的一個概念,安徽是中國建省較晚的一個省。

說起「安徽省」就不能不提及「江南省」,「江南省」設於公元2023年(清順治二年),省府駐地江寧(即今南京)。清江南省的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隸省」。「江南省」的所轄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上海市、江蘇省和安徽省的所轄範圍之和。

無論是明朝的「南直隸省」,還是後來清朝的「江南省」,皆為當時全國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清初時,每年僅江南一省上繳的賦稅額就佔了全國所收賦稅總額的近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數則佔了全國的近一半,於是民間便有了「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說。

由於清朝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統一,東南有朱氏南明,西南又有吳氏等三藩勢力,再加上滿清皇室內部派系矛盾尖銳,爭鬥不斷,而作為清廷主要的財源和人材庫之一的江南省,其穩定性和安全性就至關重要了。因此,順治皇帝決定將江南省分而治之,一來以便更強有力的管理,二來以防再有其它勢力利用富碩的江南省作大作強而危及朝廷。公元2023年(清順治十八年),清廷將江南省一分為二,分為:

「江南右布政使司」(治所蘇州)和「江南左布政使司」(治所江寧)。公元2023年(清康熙六年),取「江寧」和「蘇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右布政使司」為「江蘇布政使司」,建「江蘇省」;取「安慶」和「徽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建「安徽省」。

8樓:搗亂づ楊楊

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七府,及滁,和,廣三州,官方文書便簡稱「安徽寧池太廬鳳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其後又稱為「安徽布政使司」,最後再稱「安徽省」。安徽地名由此出。

可見,「安徽」之名,應為當初七府三州之名的簡稱,並非人為取「二府首字為名」

9樓:匿名使用者

遠在新石器時代,六安就有人類活動。上古時,這裡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動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於六(音lù)。

禹封其少子於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稱「皋城」。至西周,境內形成英、

六、蓼、群舒諸方國。春秋、戰國時期屬楚。秦屬九江郡。

公元前 121年,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國,「六安」之名沿襲至今。三國時由魏控制。兩晉時,分屬豫周的安豐郡,揚州的淮南郡、廬江郡。

隋時,分屬淮南郡和廬江郡。唐時,分屬壽州和廬州,其間置舒城縣和盛唐縣。兩宋時,大致與唐相當。

元末,始設六安州。明時,北屬壽州、南屬六安州。清初,屬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轄的壽州和六安州。

江南行省改為江蘇、安徽兩省後,屬安徽省鳳潁六泗道的六安州。中華**初年,壽縣、霍邱屬安徽省淮泗道,其餘縣區屬安徽省安慶道。2023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縣一部分)和英山、羅田、**五縣成立工農民主政權,曾稱「五星縣」。

2023年,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2023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 2023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區專員公署,隸屬皖北行署。

2023年,皖北行署與皖南行署合併為安徽省。此後,廬江縣一度劃入六安專區,後劃歸巢湖專區;肥西縣曾兩度劃入六安專區,後劃歸合肥市。2023年,以六安縣城關及近郊組建縣級六安市。

2023年12月,六安市與六安縣合併,稱六安市(縣級)。2023年9月,***批准六安撤地設市,原縣級六安市分設為金安區、裕安區。2023年3月,省轄六安市成立。

名字的由來小故事,名字的由來小故事

1996年12月在中國文聯第六屆代表大全期間的一次晚會上,演唱了 祖國歌 即東關小學校歌 這首歌是李叔同根據民間音調 老六板 填詞而成的。在我國廣為流傳的 送別 是李叔同根據一首美國歌曲 夢見故鄉和母親 填詞而成的。這些歌是20世紀初在我國形成的 學堂樂歌 的一部分,李叔同是學堂樂歌的主要編寫者之一...

孫悟空的名字由來,孫悟空的名字的由來

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 西遊記 孫悟空,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西遊記 人物,是真正的主角,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但是吳承恩在寫 西遊記 的時候給這些人物起名字是根據什麼呢?他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像我們很熟悉的其它天庭的官職這不需要講。那麼孫悟空 豬悟能 沙悟淨這三個法名分別代表了什麼...

「丹霞」名字的由來,張掖丹霞地貌名字的由來

1928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質學碩士學位的礦床學家馮景蘭,在我國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丹霞山注意到了分佈廣泛的第三紀 6500萬年 165萬年前 紅色砂礫岩層。在丹霞山地區,厚達300 500米的岩層被流水 風力等風化侵蝕,形成了堡壘狀的山峰和峰叢 千姿百態的奇石 石橋和石洞。馮景蘭意識到這是一種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