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死有哪些看法,古代人對生死的看法

2021-03-03 22:10:32 字數 5013 閱讀 3532

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未知生焉copy

知死。又曰:事死如事生。

大抵儒家對於死也是順其自然不大強求的。但是對於死後的葬禮和祭祀卻又非常重視。所謂「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子也說:「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對於壽命也不要太在意。

但是對於父母的壽命,卻又比較注重。孔子曾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老子:「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主張道法自然,超脫生死,或者認為個人的生死對於天地或者自然來說其實是很渺小的。

莊子更提出齊物論的觀點,所以生命的長短其實沒有太大意義。所以有「齊彭殤」的說法。

當然,對於個人來說,古人其實也有不少貪生怕死之徒,但更多的是提倡死得其所。

佛家則又有輪迴之說,生死是一個輪迴的過程。因果報應,生死有命,此命乃命運,由前定即前生之果今生之因,今生之果來生之因。

古代人對生死的看法

2樓:古成彩霞

中國古代之生死觀

儒家是中國文化的正統和主流,對中國影響也最大。儒家很重視人德生命,《尚書·洪範》中說"五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其中關於壽命就有兩條,即"壽"、"考終命",除此,還有"六極"(凶短折、疾、憂、貧、惡、弱),直接涉及身體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他們認為身體的善終是福,而身體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

但他們認為還有比生命更為重要的東西,即"德"。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任,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朝問道,夕死可矣。

"(《里仁》)。在孔子看來,人最重要的是"道",是"仁"。孟子更明確地論述了這一點,他說: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孟子·告子上》),這就是說,人生在世,有比生更為重要得東西。

所以他常用"性命"來代"生命"。當時和他辯論得告子認為"生之為性",即認為生命就是性命。孟子認為如果從生命上講,則人與犬、牛沒有什麼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區別。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離婁》)正因為"幾希",才是人與動物有了區別。所以在生命與"仁義"做取捨得話,要"捨生取義"。

但他們並不是否定生和不重視生,不過在兩者只能取其一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後者。在他們看來人活著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對於將來之死,不必關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

漢代揚雄認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他反對神仙之說。

王充也說:"夫人,物也,雖貴為王侯,性不異於物。物無不死,人安能仙。

"(《論衡·道虛》)南北朝範縝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神滅論》)宋代朱熹說:

"人之所生,精氣聚也。人只有許多氣,須有個盡時。盡則魂氣歸天,形魄歸於地而死矣。

人將死時,熱氣上出,所謂魄降也。此所以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終。"(《朱子語類》卷三)明儒羅倫說:

"生必有死,聖賢無異於眾人。死而不亡,與天地並久,日月並明,其惟聖賢乎!"(《文集》)。

明末王夫之認為應該"珍生",因為生才可以載義。他說:"聖人者人之徒,人者生之徒。

既以有是人矣,則不得不珍其生。"(《周易外傳》卷二)"生以載義,生可貴;義以立生,生可舍。"(《尚書引義·大誥》)

2、道家及道教之生死觀。

道家亦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他們關於生死的看法也非常重要。老子談論生死的不多。

他認為一個人不太重視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較好的儲存自己。"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7章)。老子似乎發現,如果一個人如果太顯露自己,就會遭到外界的損害。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76章)。所以儲存生命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處眾人之所惡"。太注重自己的身體,反而有害。

"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50章)"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75章)。

養生貴在於"嗇",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對於死亡,老子認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死而不亡",王弼解釋"身沒而道猶存",蓋一個人與道同體,才可不朽。老子說:"從事於道者,同於道"(38章)對於生死,莊子做了詳細而深刻地論述。

他認為,生、死都是大化執行中的一個階段,所以對於死亡亦不必恐慌,要順其自然。人是"氣"的一種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知北遊》)。他認為生死不過是形式的變化。

他說:"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成玄英疏曰:

"夫處生而言,即以生為得;若據死而語,便以生為喪。"(《徐無鬼》)。可見,以生觀死,則死為死;但以死觀生,生者也是死。

即生死是相對的。何況從另一方面講,死也未必是一件壞事,"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也邪?

""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齊物論》)。當人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生死時,死生的界限也就消失了。

"彼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肒潰癰,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大宗師》)"以無有為首,以生為體,以死為尻;孰知有無死生之一守者,吾與之為友。"(《庚桑楚》)"明乎坦途,故生而不悅,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

"(《秋水》)"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至樂》)"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我死也。"(《大宗師》)。所以他主張齊生死。

無論生死,都要順其自然。後來郭象亦認為,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他認為死生都是"命"。

"其有晝夜之常,天之道也。故知死生者命之極,非妄然也,若夜旦耳,奚所繫哉?","夫死生晝夜,人天常道,未始非我,何所繫哉!

","死與生,皆命也。無善則死,有善則生,不獨善也。故若以吾生為善乎?

則吾死亦善也。"(以上見《大宗師》注)所以不應喜生而惡死。

道教產生於東漢末年,他們對於生死的主張主要是長生。認為人們只要善於養生,則可以成仙,從而長生不老。道教雖然有許多派別,但這一點是他們都認同的。

他們認為形神同質,都是由"氣"構成的,如《太平經》說:"夫物始於元氣",《抱朴子內篇·至理》說"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以至萬物,無不須氣以生者"。神形皆氣,故養氣可以長生。

《太平經》中說:"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神明精氣,不得去離其身,則不知老,不知死矣。

"他們認為,"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糜則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抱朴子內篇·至理》)所以要保養身體,這樣才能儲存精神。

他們認為,人只要"以藥物養身,以術數延命,使內疾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而舊身不改"(《抱朴子內篇·論仙》)道教認為人的生命權在我不在天命,"我命在我,不在天地"(《西生經》),所以只要自己由決心毅力,通過一些方法(如行氣、導引、存神、守

一、內丹、外丹等),就可以長生不老。

3、佛教之生死觀

佛教本是印度的宗教,但自東漢時傳入我國,逐漸成為我國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們向來以儒釋道來概括我國的文化,因此,佛教的生死觀也應重視。

佛教對人生看法基本認為人生是苦的,這個看法決定了他們對生死的看法。他們人一生下來,便是要受苦的,世界到處充滿著苦難。他們認為苦難有八種,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盛陰(色、受、想、行、識)。

那麼造成苦的原因是什麼?他們認為是"集",即人們對外物有慾望,慾望得不到滿足,就有苦。因此有種種行為和煩惱,從而處於生死輪迴之中,而得不到解脫。

所以要滅此種種慾望,滅苦即達到解脫,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滅"。"道"即是實現滅"苦"的方式。這就是佛教所說的"四諦"。

佛教主張輪迴,認為人要達不到解脫,就永遠處於輪迴之中。他們認為產生輪迴的原因主要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指無明(愚昧無知)、行(意志活動)、識(心識、精神活動)、名色(精神和形體),六處(眼、耳、鼻、舌、身、意)、觸(觸覺)、受(感受)、愛(愛慾、貪慾)、取(執取)、有(思想行為)、生(來世之生)、老死。

叢生在此十二環節所組成的因果鏈條中"生生於老,輪迴周無窮"。處於生死輪迴不已的苦海之中,叢生應該滅除產生苦果的原因,以求解脫。

他們還認為,人們的不同的行為會造成不同的報應。他們把這種行為稱作"業"。"業"指叢生的身心活動。

這種活動和因果關係結合,會形成產生不同結果的力量,是為"業力",是一種潛在的功能,是創造未來生命的動力。"業",從性質上分,有善、惡、無記三類。善惡招受不同的果報,無記不招果報。

業是人類向上或向下墮落的根據。人只有超越自我、人生、生死,轉化成佛,才能擺脫煩惱和痛苦,實現永恆幸福。

佛教還講"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諸行無常"是說世界上的事物是剎那生滅的,人也一樣。"諸法無我"是說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是沒有自性的。

"涅盤寂靜"則是在此基礎上達到解脫。這是他們的基本主張之一。

從上可知,佛教認為人生是苦的,為什麼呢?因為人有"無明"和"貪慾"。東晉慧遠在《明報應論》中說:

"無明為惑網之源,貪愛為眾累之府。二理俱遊,冥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之動。"正因為"無明"和"貪愛",人們才有苦難。

斷除二者,才能得到解脫。

由此可見,佛教認為人的身體和慾望是人受苦的原因。他們人們的身體是虛而不實的,因為人的身體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他們認為人有貪、瞋、痴"三毒",所以在六道輪迴中不得解脫。

六道是指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只有消除"三毒",才能超脫輪迴,獲得解脫。否則永遠在這六道輪迴之中受苦。可見,佛教認為人之所以受苦在於人執著自己的身體,正因為有身體,所以才有種種的貪求和慾望,才在人間受苦。

他們認為人生的痛苦在於有生,有生則神形結合,精神在涅盤之前的輪迴中受苦。只有神與形離,超脫輪迴才能解脫。所以他們主張"形盡神不滅"。

神滅與神不滅是南北朝時討論的重要的問題,佛教認為身體雖然是有盡的,但精神可以永存,如慧遠在《沙門不敬王者論》中的《形盡神不滅》說:"火之傳於薪,猶神之傳於形;火之傳異薪,猶神之傳異形。"還說神是"精極而靈者",與物不同,是不滅的。

可以說,佛教著重於人死後的安頓,是死後世界的問題。實質上仍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因為如果死亡以後是幸福的,也就沒有必要害怕死亡了。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逐漸對我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不但在下層,而且王公大人甚至皇帝都受到它的影響。例如,梁武帝多次"捨身"同泰寺"為奴",唐代武則天也信佛。

宋代以後雖然有點衰落,但仍有影響。

古代人對自己有哪些稱呼,古人對自己的稱呼有哪些?

對自己 某 餘 吾 竊 愚 俺 灑家 鄙人 敝人 微臣 標下.不才,區區,在下,我 吾 鄙人 在下你 閣下 某君 大人 相公 員外 或者關係好的就稱字!古人對自己的稱呼有哪些?下愚 牛馬走 意為如牛馬般被驅使的僕人,自謙之詞 敝人 僕 老臣 愚 妾 妾 限於女子表示謙卑的自稱,但不僅僅限於具有夫妻關...

古代人對於忠的看法和現代人對於忠的看法有什麼不同

1 古人對 忠 的理解 馬融所著的 忠經 天地神明章第一 中說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忠也者,一其心之謂也 意思是 忠,是人對天地 真理 信仰 職守 國家及他人等都至公無私,始終如一,盡心竭力的負責完成分內義務的美德。忠者,德之正也。從造字可以看到,忠,存心居中,正直不偏,古以不懈於心為敬,故忠從心 ...

古人中臥室的雅稱,古代人對住處的雅稱

古代臥室一般叫 寢室 臥房 內室 睡房 未婚女子的臥室稱為閨房。又被稱作臥房 睡房,分為主臥和次臥,是供人在其內睡覺 休息或進行性活動的房間。臥房不一定有床,不過至少有可供人躺臥之處。有些房子的主臥房有附屬浴室。臥室佈置得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工作和學習,臥室成為家庭裝修設計的重點之一。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