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通,別,圓四教佛,怎麼區別

2021-03-04 05:01:37 字數 5922 閱讀 6243

1樓:匿名使用者

藏通別圓四教, 是如來隨眾生根機,所說相契眾生心機的法。

依此義理, 祖師大德依義而立此專名目。

藏教, 為小乘根屬性, 說經律論之三藏, 故名藏教。大乘亦有三藏, 此單指小乘說。

通教, 乃大乘初門, 以根機不同, 鈍根則通前藏教, 利根則通後別圓。

別教, 別者, 各別, 此教獨菩薩法, 所有教, 理, 智, 斷, 行, 位, 因, 果, 一一各別, 未能如圓教之圓融互攝。

圓教,圓者, 圓滿, 圓融, 以法法圓融, 法法圓具。此教為最上佛法, 乃佛以自己所證所悟之理, 與一切大根菩薩所說者。

請問佛法中說的圓教,通教,別教等等是什麼意思?是不同的法門?宗派?還是菩薩果位?

2樓:帥帥的良

天台宗判一代時教為五時八教。五時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教是:

藏、通、別、圓,頓、漸、祕密、不定。五時是從豎的方面說,把一代時教,分為五個時期;八教是從橫的方面說,把一代時教,分成八種教義。而八教中,頓、漸、祕密、不定四教,是說教時所用的儀式,稱做化儀四教;藏、通、別、圓四教,是教法中所含有的義理,稱做化法四教

藏教,又稱三藏教。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四阿含為經藏(《增一阿含》、《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名四阿含),毗尼為律藏,阿毗曇為論藏。

阿含、毗尼、阿毗曇,都是梵語,其實就是經、律、論。以經、律、論三藏為宗依,所以稱做三藏教。

1。藏教就是小乘教,大小乘都以經、律、論三藏為宗依,而獨稱小乘為藏教,這是有其根據的。《法華經》說:

「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大智度論》說:「處處以摩訶衍(大乘),斥三藏法。

」這裡很明顯地指出,三藏教就是小乘教。而且小乘三藏,部秩各別;大乘經律二藏,混而不分;所以三藏之名,獨歸於小乘。

2。通教,鈍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後別、圓,通前通後,所以叫做通教。

鈍根的人,依通教修行,但能見到真空理性,不能從空中見到不空的道理,結果,還只是灰身泯智,和藏教人證同樣的真諦涅槃,所以說通前藏教。利根的人,依通教修行,非但見到空理,而且還能見到不空的道理,這不空的道理,便是中道佛性。這中道佛性,又分兩種:

一種叫但中,一種叫不但中。但中是超出於空、有二邊的中道,生死是有一邊,涅槃是空一邊,但中是超出生死、涅槃的二邊,獨顯一中,如離卻虛空,別指一月,這樣見到但中,使被接入別教;不但中是即空、有二邊的中道,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涅槃當體便是中道佛性,譬如食蜜,中邊皆甜,這樣見到不但中,便被接入圓教。這種但中、不但中的被接,便是通後別、圓的道理,所以說通後別、圓。

智者大師的《四念處》中說通教有三種意義:

一、因果俱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同稟此教;如《涅槃經》所說三獸渡河,謂象、馬、兔,河喻真空理性;菩薩喻象,菩薩親見真空理性,斷惑時煩惱習氣俱盡,如象渡河,深入河底;辟支佛喻馬,辟支佛也見真空理性,既斷煩惱,更侵習氣,然不能令習氣淨盡,如馬渡河,不及象深;聲聞喻兔,聲聞也見真空理性,僅斷煩惱,不除習氣,如兔渡河,浮於水面。這三乘雖然有斷習氣、不斷習氣等差別,但終是同稟通教,同見空理,同斷見思,同證真諦涅槃,這是因果俱通。

二、因通果不通,就是接入別教的一類人,他們是依通教修行的,這是因通;而能於空中見到不空——但中佛性,結果,卻證到了別教的位次,這是果不通。

三、通別通圓,別、圓二教所修的因和所證的果,都與通教不同,但借通教幻有即空的道理,從空悟入不空,見中道佛性,得入別、圓二教,所以說通教是摩訶衍之初門,這便是通別通圓。

又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法皆通,所以叫做通教。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同稟此教,是教通;同見真諦理性,是理通;同得一切智,是智通;同斷見、思惑,是斷通;同乘摩訶衍,是行通;同是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位通;同學般若波羅蜜,是因通;同到薩婆若海,是果通。八法俱通,所以叫做通教。

通教的經典,不比三藏教,有阿含、毗尼、阿毗曇等別部可指;凡是方等、般若部中的經典,有明三乘人共稟共行的,便是屬於通教。

3。別教,是三界外菩薩所修學的法門。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法,別異於前之藏、通二教;別異於後之圓教,所以叫做別教。

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法,相生的次第,是這樣的:沒有言教,就不能說明道理,所以第一是教;言教所以說明道理,所以第二是理;明白了道理,就可以生起智慧,所以第三是智;有了智慧,才可以斷惑,所以第四是斷;斷惑必須修行,所以第五是行;修行就可以證得種種位次,所以第六是位;位次之始,是第七因;位次之終,是第八果。又中道佛性是第七因,妙覺極果是第八果。

所謂八法皆別:一教別,獨被菩薩,不通二乘,是別前藏、通二教;又不是圓教一乘,是別後圓教。

二理別,真、俗、中三諦,隔歷不融,次第而證。藏、通二教,沒有三諦的名稱,是別前二教;又不是圓融三諦,是別後圓教。

三智別,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次第而證。藏、通二教,但有一切智和少分道種智,沒有一切種智,是別前二教;圓教三智一心中得,今既次第,是別後圓教。

四斷別,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三惑次第而斷。藏、通二教,但斷見思惑和少分塵沙惑,無明名字尚不可得聞,何況論斷,是別前二教;圓教不斷而斷,圓斷三惑,今既次第而斷,是別後圓教。

五行別,行謂聖行(戒、定、慧,名聖行)、梵行(慈、悲、喜、舍,名梵行)、天行(依理成行,名天行)、嬰兒行(從天行體,起化他用,示同小善,名嬰兒行)、病行(示同煩惱,名病行),五行次第而修。藏、通二教,但有聖行和少分梵行,沒有天行、嬰兒行、病行,是別前二教;圓教一行一切行,圓修五行,今既次第,是別後圓教。

六位別,有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賢)、十地(十聖)等位次。不同藏教的七方便、四果和緣覺、菩薩三乘的位次,不同通教十地的位次,是別前二教;圓教一位一切位,隨舉一位,即圓具諸位,今位位不能相收相攝,是別後圓教。

七因別,一因迥出,正因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者之外。藏、通二教,不知正因佛性,是別前二教;圓教明正因佛性、緣因佛性、了因佛性同時具足,今既一因迥出,是別後圓教。

八果別,一果不融,位位不相即,直到妙覺極果,方證法身,不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道理。藏、通二教,不知法身,是別前二教;圓教四德(常、樂、我、淨)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同時具足,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今既不然,是別後圓教。

別教的經典,也不比三藏教有別部可指;諸大乘經中,廣說菩薩歷劫修行,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互不相攝等,便是別教之相。

4。圓教,《四教儀》:「圓名圓妙、圓滿、圓足、圓頓,故名圓教也。

」這裡,用四重名義,來解釋圓教。什麼是圓妙呢?《輔巨集記》:

「三諦圓融名圓,不可思議名妙。」三諦,是真諦、俗諦、中諦,真諦泯一切法,俗諦立一切法,中諦統一切法。但舉真諦,真諦中具俗、中二諦;舉俗諦,俗諦中具真、中二諦;舉中諦,中諦中具真、俗二諦;一諦中具三諦,名之為「圓」。

又真諦遍於俗、中二諦,俗諦遍於真、中二諦,中諦遍於真、俗二諦,一諦遍於三諦,名之為「融」。如是互具互遍,不可思議,名之為「妙」,這是圓妙的意義。什麼是圓滿呢?

《輔巨集記》:「三一相即為圓,無有缺減故滿。」一諦即是三諦,三諦即是一諦,名為「三一相即」,一諦中具足三諦,全三諦即是一諦,名為「無有缺減」,這是圓滿的意義。

什麼是圓足呢?《輔巨集記》:「圓見事理名圓,一念具足為足。

」理具事造,兩重三千(這些道理,後面詳述),於一念中見,名為「圓見事理」,一念心中,具足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名為「一念具足」,這是圓足的意義。什麼是圓頓呢?《輔巨集記》:

「教體本週名圓,非漸次成名頓。」三諦為立教之體,遍於一切,名為「教體本週」,三諦乃天然之性德,非造作所成,是為「非漸次成」,這是圓頓的意義。通而言之,自從初發心時,直至成佛,都具有這四重意義。

若別而言之,則圓妙、圓足、圓頓三重意義,初發心時,便已具備;圓滿一義,唯屬於佛。因為色心本妙(圓妙),本具萬法(圓足),天然之德,非造作所成(圓頓),所以初發心時,便已具備;而惑無不盡,德無不滿(圓滿),就必須屬於妙覺極果了。

再說圓教的功用,所謂圓伏、圓信、圓斷、圓行、圓位、圓自在莊嚴、圓建立眾生。圓伏,是圓伏五住。(五住是五種惑,

一、一切見住地惑,就是三界分別見惑,謂諸眾生,用意根對法塵,分別而起種種邪見,住著三界,這是一切見住地惑。

二、欲愛住地惑,就是欲界的思惑,謂諸眾生,用五根對五塵,起貪愛心,住著欲界生死,這是欲愛住地惑。

三、色愛住地惑,就是色界的思惑,謂諸眾生,不了此惑,住著色界禪定,不能出離,這是色愛住地惑。

四、有愛住地惑,就是無色界的思惑,謂諸眾生,不了此感,住著無色界禪定,不能出離,這是有愛住地惑。

五、無明住地惑,就是根本無明惑,謂聲聞、緣覺,不了此惑,沉空滯寂,不能廣修六度萬行,住在方便有餘土;大乘菩薩,能斷此惑,然猶未盡,住在實報莊嚴土,這是無明住地惑。)圓教人初聞圓教名字,開悟圓教道理,便能用一心三觀,觀一境三諦,境智相應,五住惑不伏而伏,名為圓伏。

圓信,是圓常正信。《止觀》:「云何圓信?

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無一二三,而一二三。無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無遮無照,皆究竟清淨自在。

聞深不怖,聞廣不疑,聞非深非廣意而有勇,是名圓信。」上面所說,使是一境三諦的道理。一切諸法,當體即空,本無所有,不可執著(空);然而因緣和合,成種種法,如夢如幻,不無虛相(假);究竟唯是一心(中);但舉一法,無不具有三諦之理。

三諦之理,本悉空寂,所以說「無一二三」,無便是遮,一切都遮,纖塵不立,顯真空義;三諦之理,宛然具備,所以說:「而一二三」,而便是照,一切顯現,萬法具彰,明妙有義;無遮無照,究竟清淨自在,明真空、妙有,兩不相礙,非但不礙,而復相融,一切究竟,一切清淨,一切自在,這是一境三諦的道理。徹法底源,所以為「深」,包含法界,所以為「廣」,畢竟不可思議,所以為「非深非廣」,對於這種道理,能夠徹底信入,不怖,不疑,亦不怯弱,名為圓信。

圓斷,是一斷一切斷。五住惑本來無性,全即法界。既信一境三諦之理,從此進修,便能不斷而斷,斷五住惑,開佛知見,住大涅槃,名為圓斷。

圓行:是一行一切行。《止觀》:

「云何圓行?一向專求無上菩提,即邊而中,不餘趣向,三諦圓修,不為無邊所寂,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圓行。」這也是依一境三諦而修,隨觀一境,皆即三諦,所以隨修一行,即具一切諸行。

不如二乘為無邊所寂,不如凡夫為有邊所動,不動不寂,念念與中道第一義諦相應,名為圓行。

圓位,是一住一切位。《止觀》:「云何入圓位?入初住時,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淨,一切自在,是名圓位。」證初住時,即具一切諸位功德,位位相攝,行布不礙圓融,名為圓位。

圓自在莊嚴,以一境三諦為所莊嚴,一心三觀為能莊嚴。《止觀》:「圓自在莊嚴者,或於此根入正受(正定),或於彼根起出說(出定說法),或於一根雙入出,或於一根不入出,餘一一根亦如是;或於此塵入正受,或於彼塵起出說,或於一塵雙入出,或於一塵不入出,餘一一塵亦如是;或於此方入正受,或於彼方起出說,或於一方雙入出,或於一方不入出;或於一物入正受,或於一物起出說,或於一物雙入出,或於一物不入出。

若委說者,只於一根一塵,即入即出,即雙入出,即不入出;於正報中,一一自在;於依報中,亦復如是;是名圓自在莊嚴。」於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說法,入出無礙;一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說法,亦入出無礙;或雙入出,或不入出,亦無礙;入正受是空功德,出說法是假功德,雙入出、不入出是中功德。根中如是,塵中亦然,正報如是,依報亦然。

根、塵、依、正,無諸障礙,名為圓自在莊嚴。

圓建立眾生,以四悉檀,普益眾生。《止觀》:「云何圓建立眾生?

或放一光,能令眾生,得即空、即假、即中益,得入出、雙入出、不入出益,歷行、住、坐、臥、語、默、作、止亦如是,是名圓建立眾生。」於一光中,令諸眾生,得四悉檀益,所謂歡喜益、生善益、滅惡益、入理益。得即空益,悟入真諦;得即假益,悟入俗締;得即中益,悟入中諦。

得入出益,於此光中入正受,於彼光中起出說法等,眾生蒙益;得雙入出益,於一光中入正受、起出說法等,眾生蒙益;得不入出益,於一光中,不入正受,亦不起出說法等,眾生蒙益;光中如是,根、塵、依、正,一切法中,無不如是,悉令眾生,得種種益,名為圓建立眾生。

具備上述的四重意義,所謂圓妙、圓滿、圓足、圓頓;和七種功用,所謂圓伏、圓信、圓斷、圓行、圓位、圓自在莊嚴、圓建立眾生,名為圓教。這是諸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但化最上利根之人。這是如來稱性直談,最後付囑,《法華經》:

「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就是正指圓教。《法華經》又說:

「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藏、通、別三教,都是方便引逗,唯此圓教,才是真實之說。所以經中用付財、系珠等種種譬喻,說明佛之知見。

經中說:「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所以我們對於圓教教義,必須特別注意,方為不負如來出世的一大事因緣。

圓瑛法師註解楞嚴經!一心三藏 空如來藏 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

一心三藏 空如來藏 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來藏。因生萬法,故立空如來藏 即立即破,故言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來藏,是滅一切心,非是空不空,亦無如來藏。中道無道,是一乘寂滅場地。還是圓瑛法師解的最好。什麼是一心三藏?一心三藏是佛學的主要思想,凡夫迷惑於 黑夢所組成的的茫茫大夢中,醉生夢死 死死生生 生生死...

藏頭思,我愛四妹

我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你 愛上你或許早已成了宿命 四秒想你一次一次想四秒 妹紙我喜歡你你可否明白 我夜入夢難,爰雲思詩送,四海春風湖,妹君戀春方。對方是女孩,求藏頭情詩,要有 我喜歡你 四個字,稍微有些內涵,請附上詩句的意思,謝謝.我欲暫棄手中劍 好拂君面拭淚止 喜色隨詞扶搖上 歡聲更響遍五洲 你似正...

哪些詞語帶有藏字,帶有「藏」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藏書 躲藏 蘊藏 埋藏 儲藏 收藏 珍藏 寶藏 貯藏 藏匿 潛藏 藏族 窖藏 庫藏 冷藏 掩藏 私藏 三藏 藏藍 窩藏 藏曆 藏蹤 昂藏 道藏 包藏 暗藏 藏香 藏拙 館藏 藏青 遮藏 釋藏 藏掖 藏鋒 礦藏 藏戲 冬藏 藏身 藏躲 匿藏。形近字組詞。宜 適宜 宣 宣傳 嫌 嫌棄 謙 謙虛 框 畫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