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知之難,行之惟艱,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這句話出自哪裡?

2021-03-03 21:21:07 字數 4423 閱讀 2368

1樓:歲月不寒

fēi zhī zhī nán,xíng zhī wéi jiān翻譯:知道它並不難,去做它就難了

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非知之難,行之惟艱;非行之難,終之斯難。」

「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這句話出自**?

2樓:匿名使用者

非知之難

,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

[出處] 唐•吳兢《貞觀政要•慎終》魏徵上疏[註釋] 惟,只有

[意譯] 瞭解它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去做;去做也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善始善終。

[評析] 這句話中知、行、終三者是遞進的關係,強調的重點在「終」。《詩經》中有「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句子,強調的內容與此相近。

3樓:若塵

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 《永樂大典》

最下面有此內容

知之難行之惟難,行之難終之斯難的出處

4樓:舊影離陌

出處:唐•吳兢《貞觀政要•慎終》魏徵上疏

原句: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

意譯:並不是說懂得某個道理就是難得的,而真正難得的是在實踐中運用這個道理;

也並不是說會運用某種理論就是最難得的,最難得的是能有恆心在能這條路上走到盡頭.

評析:這句話中知、行、終三者是遞進的關係,強調的重點在「終」。《詩經》中有「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句子,強調的內容與此相近。

《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家吳兢著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全書十卷四十篇,分類編輯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與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時的問題,大臣們的爭議、勸諫、奏議等。

它和《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有關貞觀政事的記載相比,較為詳細,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徵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資料。

5樓:血刺江湖丶株

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 [出處] 唐吳兢《貞觀政要慎終》魏徵上疏 [註釋] 惟,只有 [意譯] 瞭解它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去做;去做也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善始善終。 [評析] 這句話中知、行、終三者是遞進的關係,強調的重點在「終」。

《詩經》中有「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句子,強調的內容與此相近。 望採納

「非知之難也,惟行之艱也」是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解釋:不是知道難,是做起來難。

出自魏徵的《十漸

不克終疏》

下一句是「非行之難,終之斯難」

《十漸不克終疏》是唐代政論家魏徵所寫的一篇文章,文章列舉了唐太宗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以此警醒統治者要居安思危。

十漸不克終疏

臣觀自古帝王受圖定鼎,皆欲傳之萬代,貽厥孫謀,故其垂拱巖廊,佈政天下,其語道也必先淳樸而抑浮華,其論人也必貴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則絕奢靡而崇儉約,談物產也則重谷帛而賤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後,多反之而敗俗。其故何哉?

豈不以居萬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為而人必從,公道溺於私情,禮節虧於嗜慾故也?語曰:「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

」所言信矣。

伏惟陛下,年甫弱冠,大拯橫流,削平區宇,肇開帝業。貞觀之初,時方克壯,抑損嗜慾,躬行節儉,內外康寧,遂臻至治。**則湯、武不足方;語德則堯、舜未為遠。

臣自抉居左右,十有餘年,每侍帷幄,屢奉明旨。常許仁義之道,守之而不失;儉約之志,終始而不渝。一言興邦,斯之謂也。

德音在耳,敢忘之乎?而頃年已來,稍乖曩志,敦樸之理,漸不克終。謹以所聞,列之如左:

陛下貞觀之初,無為無慾,清靜之化,遠被遐荒。考之於今,其風漸墮,聽言則遠超於上聖,論事則未逾於中主。何以言之?

漢文、晉武俱非上哲,漢文辭千里之馬,晉武焚雉頭之裘。今則求駿馬於萬里,市珍奇於域外,取怪於道路,見輕於戎狄,此其漸不克終,一也。

昔子貢問理人於孔子,孔子曰:「懍乎若配索之馭六馬。」子貢曰:

「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導之,則吾讎也,若何其無畏纂?

」故《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為人上者奈何不敬?

陛下貞觀之始,視人如傷的,恤其勤勞,愛民猶子,每存簡約,無所營為。頃年已來,意在奢縱,忽忘卑儉,輕用人力,乃雲:「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

」自古以來,未有百姓逸樂而致傾敗者也,何有逆畏其驕逸,而故欲勞役者哉?恐非興邦之至言,豈安人之長算?此其漸不克終,二也。

陛下貞觀之初,損己以利物,至於今日,縱慾以勞人,卑儉之跡歲改,驕侈之情日異。雖憂人之言不絕於口,而樂身之事實切於心。或時欲有所營,慮人致諫,乃雲:

「若不為此,不便我身。」人臣之情,何可復爭?此直意在杜諫者之口,豈日擇善而行者乎?

此其漸不克終,三也。

立身成敗,在於所染們,蘭芷鮑魚,與之俱化,慎乎所習,不可不思。陛下貞觀之初,砥礪名節,不私於物,唯善是與,親愛君子,疏斥小人,今則不然,輕褻小人,禮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遠之;輕小人也,狎而近之巧。

近之則不見其非,遠之則莫知其是。莫知其是,則不問而自疏,不見其非,則有時而自暱。暱近小人,非致理之道;疏遠君子,豈興邦之義?

此其漸不克終,四也。

《書》曰:「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人乃足。犬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獸弗育於國。

」陛下貞觀之初,動遵堯、舜,捐金抵璧,反樸還淳。頃年以來,好尚奇異,難得之貨,無運不臻;珍玩之作,無時能止。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樸,未之有也。

末作滋興,而求豐實,其不可得亦已明矣。此其漸不克終,五也。

貞觀之初,求賢如渴,善人所舉,信而任之,取其所長,恆恐不及。近歲已來,由心好惡弘,或從善舉而用之,要或一人毀而棄之,或積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遠之。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跡,所毀之人,未必可信於所舉;積年之行,不應頓失於一朝。

君子之懷,蹈仁義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讒佞以為身謀,陛下不審察其根源,而輕為之減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幹求者日進,所以人思苟免,莫能盡力。此其漸不克終,六也。

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視,事惟清靜,心無嗜慾,內除畢弋之物,外絕畋獵之源。數載之後,不能固志,雖無十旬之逸,或過三驅之禮,遂使盤遊之娛,見譏於百姓,鷹犬之貢,遠及於四夷。或時教習之處,道路遙遠,侵晨而出,入夜方還,以馳騁為歡,莫慮不虞之變,事之不測,其可救乎?

此其漸不克終,七也。

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然則君之待臣,義不可薄。

陛下初踐大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上達,鹹思竭力,心無所隱。頃年已來,多所忽略,或外官充使,奏事入朝,思睹闕庭,將陳所見,欲言則顏色不接,欲請又恩禮不加,間因所短,詰其細過,雖有聰辯之略,莫能申其忠款,而望上下同心,君臣交泰,不亦難乎?此其漸不克終,八也。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四者,前王所以致福,通賢以為深誡。陛下貞觀之初,孜孜不怠,屈已從人,恆若不足。

頃年已來,微有矜放,恃功業之大,意蔑前王,負聖智之明,心輕當代,此傲之長也。欲有所為,皆取遂意,縱或抑情從諫,終是不能忘懷,此欲之縱也。志在嬉遊,情無厭倦,雖未全妨政事,不復專心治道,此樂將極也。

率土乂安,四夷款服,仍遠勞士馬,問罪遐裔,此志將滿也。親狎者阿旨而不肯言,疏遠者畏威而莫敢諫,積而不已,將虧聖德。此其漸不克終,九也。

昔陶唐、成湯之時非無災患,而稱其聖德者,以其有始有終,無為無慾,遇災則極其憂勤,時安則不驕不逸故也。貞觀之初,頻年霜旱,畿內戶口並就關外,攜負老幼,來往數千,曾無一戶逃亡,一人怨苦,此誠由識陛下矜育之懷,所以至死無攜貳。頃年已來,疾於徭役,關中之人,勞弊尤甚。

雜匠之徒,下日悉留和僱,正兵之輩,上番多別驅使,和市之物絕於鄉閭,遞送之夫相繼於道路。既有所弊,易為驚擾,脫因水旱,谷麥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寧帖。此其漸不克終,十也。

臣聞「禍福無門,唯人所召。人無釁焉,妖不妄作。伏惟陛下統天御宇十有三年,道洽寰中,威加海外,年穀豐稔,禮教聿興,比屋喻於可封如,菽粟同於水火。

暨乎今歲,天災流行,炎氣致旱,乃遠被於郡國;凶醜作孽,忽近起於轂下。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誡如,斯誠陛下驚懼之辰,憂勤之日也。

若見誡而懼,擇善而從,同周文之小心,追殷湯之罪己。前王所以致理者,勤而行之;今時所以敗德者,思而改之。與物更新,易人視聽,則寶祚無疆,普天幸甚,何禍敗之有乎?

然則社稷安危。國家治亂,在於一人而已。當今太平之基,既崇極天之峻;九仞之積,猶虧一簣之功。

千載休期,時難再得,明主可為而不為,微臣所以鬱結而長嘆者也。

臣誠愚鄙,不達事機,略舉所見十條,輒以上聞聖聽。伏願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參以芻蕘之議,冀千慮一得,袞職有補,則死日生年,甘從斧鉞。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拼音怎麼讀

7樓:最愛您好嗎

fēi zhī zhī nán,xíng zhī wéi jiā成語釋義 知道它並不難,去做它就難了成語出處 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非知之難,行之惟艱;非行之難,終之斯難。」感**彩 中性成語結構 複句式成語成語用法 作賓語、分句;用於勸誡人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近義詞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章學誡巜知難》的翻譯知之難乎哉!夫人之所以謂知者,非知其

知之難乎哉 夫人之所以謂知者,非知其姓與名也,亦非知其聲容之與笑貌也 讀其書,知其言,知其所以為言而已矣。出自清朝章學誡 知難 非知其姓與名也中的知什麼意思 知之難乎哉 全文翻譯的內容是什麼?知之難乎哉 的翻譯是什麼?做文章難呢?知道文章難呢?說到人的所謂相知,不是知道他的姓和名,也不是知道他的聲音...

文言文「臣竊以為聖心是之,陛下若以為非,所謂知惡而不去也」翻

我猜測陛下的心意認為這樣做是對的,陛下如果認為不對,那就是所謂知道 而不能摒棄了。貞觀政要卷二納諫第五翻譯 貞觀十二年 638 太宗對魏徵說 近來的朝政得失與政治教化,與以前相比怎麼樣?魏徵答道 如果從朝廷恩德遍及程度 國威遠揚 遠方外國前來朝貢的方面來講,和貞觀初年相比,的確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從陛...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知魚之樂,焉知魚之痛?是什麼意思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知魚之樂焉知魚之痛 出自文言文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即使你知道魚的快樂,又怎麼會知道魚的痛苦呢 子 在文言中是指 你 的意思,其中還有 君,汝 等也是 你 的意思。之 為 的 意思,也可做取消句子獨立性之意。此句譯文為 你並非魚兒,怎麼會了解魚的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