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的精髓?孫子兵法的思想精髓

2023-05-22 00:25:11 字數 2936 閱讀 1181

1樓:夢裡花開夢裡

《孫子兵法》作為東方智慧的結晶,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高度成就,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創立了系統軍事理論的偉大思想家。特別是蘊涵其中的重道尚智的價值取向,強軍安國的和平追求。最值得一提的是《孫子兵法》雖然研究戰爭,卻不以殺人為目的,而以爭取人心、使國家富強為目的,如「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等哲理深厚的論述。

說明一點,孫子說的「兵者,詭道也」「兵以詐立」,不能簡單的理解為騙人,而是詭詐多變,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使我方無形無跡,難以攻擊,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成功。

2樓:王氣無生

以最小的成本(包括不打仗、利用威懾、妥協等),實現軍事目標和最終的和平,並且令對方沒有階段性反覆。

3樓:先知

孫子兵法 (謀攻篇)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4樓:趙一

那你問什麼呀?你不都打出來了嘛, 不出兵就讓就讓敵人投降。

孫子兵法的思想精髓

5樓:愛靜靜愛圖圖

1)《孫子兵法》在戰略上強調以謀略去戰勝敵人,「上兵伐謀」(《謀攻篇》),第一流的統帥總是要用計謀去佔勝對手而不是逞匹夫之勇,單憑武力那是不解決根本問題的。

孫子在《孫子兵法·計篇》中明確提出,計謀的內容主要是「五事」:道、天、地、將、法;「七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2)強調要能因地制宜地進行部署,安排戰鬥。因為外界的一切因素都處在變化之中,所以決不能生搬硬套,推行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

孫子兵法·虛實篇》中說:「水因地而制流,故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者,謂之神。」

3)強調對內外部資訊的全面把握。「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知天知地,勝乃無窮」。(孫子兵法·地形篇》)

4)在具體的戰術技巧上,主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避實就虛。

孫子兵法·兵勢篇》中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在戰爭中要巧妙地把握奇和正、虛和實,巧妙地運用謀略,迷惑敵人、調動敵人、戰勝敵人。

5)打擊敵人時要在整體的戰略戰術上搶佔先機,掌握主動權,「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孫子兵法·虛實篇》,要使敵人陷於被動。掌握主動的途徑主要有:

以逸待勞:《孫子兵法·虛實篇》說:「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有備無患:《孫子兵法·九變篇》說:「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兵貴神速:《孫子兵法·九地篇》說:「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6)推崇指導戰爭的最高境界不是採取流血和暴力的手段,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兵法·謀攻篇》),能夠利用各種政治外交的手段、利用謀略和智慧,以最小代價獲取戰爭勝利才是成功。

7)要綜合分析戰爭的形勢。《孫子兵法·謀攻篇》提出,影響戰爭勝利的因素有五個:「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孫子兵法?

6樓:網友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023年,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已有2023年曆史,歷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

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漢代版《孫子兵法》竹簡2023年出土於臨沂銀雀山漢墓中。

7樓:網友

孫子兵法就是孫子制定的一套戰爭套路,可以用於現在戰爭,也可以用於商戰。

關於孫子兵法?

8樓:孫小悟空

後之人,有讀武書予解者,因而學之,猶盤中走丸,丸之走盤,橫斜圓直,計於臨時,不可盡知,其必可知者,是知丸不能出於盤也。

意思是後人有讀孫子兵法的人,因而學習,但是學習的時候應該學會隨機應變。

其中之「丸」,所指的是孫武說的臨機應變的戰略。丸會滾來滾去,走到四面八方,大家都想不到丸走向**,但「丸不能出於盤也」,就是說絕對不超出勝利的規則之外。

注孫子》的內容特徵。

第一個是「多方引證」。翻開杜牧《注孫子》,我們發現,杜牧註釋中引用大量的典故來說明《孫子兵法》原文的意思。歐陽修在《孫子後序》稱讚「其學能道春秋戰國時事,甚博而詳」。

杜牧大致從周代到唐·穆宗長慶年間(821-824)的戰爭的故事和兵書裡的文章,總數大概二百多。主要引用《春秋左氏傳》《史記》《漢書》《三國志》等史書和《尉繚子》《司馬法》等兵書所收集的故事。其實,故事的一半都和杜佑《通典》《兵典》所收的故事一致。

顯然,杜牧深受《通典》的影響。但值得注目的是,杜牧仔細分析《通典》所收的故事,如果認為不適合《孫子兵法》本文的意義的話,就不。可以說,杜牧雖然十分誇耀《通典》,但自己作為《孫子兵法》的註釋者,追求了最合適的例證。

第二就是表達持論。有些註解中,杜牧脫離註解者的立場,獨自的兵法理論。比如說,《孫子兵法》虛實篇有一句話: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善於戰的人就能掌握主導權,可以任意操縱敵軍,所以說:「飽能餓之。

敵軍在糧食很豐富的話,我們能導致他們糧食缺乏的狀態。杜牧的註解如此:

我為主,敵為客,則可以絕糧道而飢之。如我為客,敵為主,則如之何?

這是他說明原文的意思之外,還提起一個獨自的問題。而且接下來說:「答曰,飢敵之術,非止絕糧道,但能飢之則是。」

翻譯孫子兵法,孫子兵法的原文及翻譯

譯文 孫子說 地形有通形 掛形 支形 隘形 險形 遠形六種。我可以去 敵也可以來的,叫通形。在通形地區,要搶先佔領隆高朝陽之處駐紮,並確保糧道暢通。這樣再與敵交戰就較有利。可以前往而難以返回的,叫掛形。在掛形地區,敵若無備,就迅速出擊而戰勝它 敵若有備,出擊而不能取勝,又難以返回,就不利了。我方出擊...

《孫子兵法》有哪些主要思想觀點,孫子兵法主要軍事思想有哪些?

齊文化的倫理思想表現於兩個方面 一方面講 仁 禮 但又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 另一方面是重功利。這些,在 管子 一書中體現得很明確。關於前者,是從齊文化與其他地方文化相比較而言的。魯文化把 仁 與 禮 放在首要地位,而三晉文化,特別是秦文化,是很不重視 仁 與 禮 的。齊文化上述兩個方面,在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有什麼區別,孫武和孫臏是什麼關係

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不是同一本書。孫子兵法 即 孫子 又稱作 武經 兵經 孫武兵法 吳孫子兵法 是中國古代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末期的齊國人孫武 字長卿 孫子兵法 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 其作者是孫武 約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