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麼形成的??

2023-05-13 23:35:13 字數 4795 閱讀 2934

1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科學還沒有準確答案,只有一些假說。

2樓:**雞取

地球的形成起源於吸積坍縮後剩下的由氣體、冰粒、塵埃形成的直徑為一至十千米的塊狀物。

這些物質經過1000至2000萬年的生長,最終形成原生地球。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漿組成的「海洋」。從太古宙起地球表面開始冷卻凝固,形成堅硬的岩石,火山爆發所釋放的氣體形成了次生大氣。

最初的大氣可能由水汽、二氧化碳、氮氣組成,水汽的蒸發加速了地表的冷卻,待到充分冷卻後,暴雨連續下了成千上萬年,雨水灌滿了盆地,形成了海洋。暴雨在減少空氣中水汽含量的同時,也洗去了大氣中的很多二氧化碳。此外,小行星、原行星和彗星上的水和冰也對是水的**之一。

地球的演變:

在15至45億年後,地球的轉軸傾角可能出現最多90度的變化。據推測,地球表面的複雜生命發展還算年輕,活動能夠繼續達到極盛,維持約5到10億年,不過如果大氣中氮氣完全消失,這個時間將會延長到23億年。

地球在遙遠未來的命運與太陽的進化緊密相連,隨著太陽核心的氫持續核聚變生成氦,太陽光度將持續會緩慢增加,在11億年後增加10%,35億年後則增加40%之多,太陽釋放熱量的速度也將持續增長。

以上內容參考:

3樓:宇宙大**

你可能認為複雜的地球是由無數種不同的物質組成,但實際上它幾乎只包括四種基礎成分,鐵氧矽鎂,這四種元素就佔了地球物質的93%,剩下的只是微量的補充,包括鈣,鋁還有銅等等。

4樓:赤夢露叔佁

原始地球的形成。

在地球形成之前,宇宙中有許多小行星繞著太陽轉,這些行星互相撞擊,形成了原始的地球,當時的地球還是一顆灸熱的大火球,隨著碰撞漸漸減少,地球開始由外往內慢慢冷卻,產生了一層薄薄的硬殼--地殼,這時候地球內部還是呈現熾熱的狀態。地球內部噴出大量氣體,其中帶著大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就形成了一圈包圍在地球外圍的大氣層,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不會太近而致使水蒸氣被太陽蒸乾,地球本身的大小又有足夠的引力將大氣層拉住,所以地球才會有得天獨厚的大氣環境,大氣層形成之後就開始降雨,而形成了原始的海洋。

大約在47億年前,宇宙中塵埃聚集,形成了地球及其所在的太陽系的其他星球。當時的空氣中不含有氧氣,而含有很多二氧化碳(碳酸氣體)、氮氣。

最初的地球很小,但不斷有宇宙中的塵埃及小的星體撞擊,體積不斷增大。而且撞擊時能量聚集,溫度不斷上升,最終融化為液體。

不久,星體撞擊的次數減少,地球表面的溫度降低,形成地殼。這就是今天的地表。但是,地球內部的岩漿不斷噴湧,形成大量的火山。火山灰中的水蒸氣冷卻凝結為水,從而形成海洋。球的形成。

原始地球的形成。

在地球形成之前,宇宙中有許多小行星繞著太陽轉,這些行星互相撞擊,形成了原始的地球,當時的地球還是一顆灸熱的大火球。

隨著碰撞漸漸減少,地球開始由外往內慢慢冷卻,產生了一層薄薄的硬殼--地殼,這時候地球內部還是呈現熾熱的狀態。

大氣與海洋的形成。

地球內部噴出大量氣體,其中帶著大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就形成了一圈包圍在地球外圍的大氣層,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不會太近而致使水蒸氣被太陽蒸乾,地球本身的大小又有足夠的引力將大氣層拉住,所以地球才會有得天獨厚的大氣環境,大氣層形成之後就開始降雨,而形成了原始的海洋。

5樓:網友

自202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之後,天體演化的討論才開始步入科學範疇,逐漸形成了諸如星雲說,遭遇說等學說。但事實上,任何關於地球起源的假說都有待證明。地球形成於幾十億年以前,初期的痕跡在地面上已很難找到了,以後的歷史面貌也極為殘缺不全。

若想從地球面貌往前一步一步地推出它的原始情況,困難極大。任何地球起源的假說都包含有待證明的假設。正由於此,不同的假說常常分歧很大。

2000多年來,地球起源的假說曾提出過幾十種。到了人造衛星時代,可直接探測的領域已擴充套件到行星際空間。這個問題的探索也進入到一個新的活躍階段。

6樓:零奕聲校香

地球是由於太陽系剛剛形成的時候,充滿塵埃,又於塵埃慢慢地聚集,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然後質量慢慢的增加,又吸引了附近的塵埃和岩石,最後形成了原始的地球。

7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最權威的說法是:在太陽系形成初期,99%以上的物質向中心聚合成為太陽,周圍還有部分散在的物質碎片圍繞著太陽旋轉,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碰撞和引力作用,散在的碎片逐漸聚合成了九大行星,但那時的地球只是一團混沌的物質,又經過了幾十萬年,物質逐漸冷卻凝固,形成了地球的初步形態,再經過幾十萬年,由於地球的引力作用,由地球內部化學反應所產生的氣體噴出後被儲存在地球周圍,形成了大氣層,並由氫氣和氧氣化合成了水。

8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和太陽一樣都成形於早期的太陽星雲中,這些太陽星雲來自於上一代恆星**之後的殘留。

起初地球只是塊大點的岩石,然後不斷吸引到了塵埃和碎石的撞擊。在經過了7000萬年後,最初的岩石慢慢在引力的作用下吸收其他物質形成了球體,然後再經過演變就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地球。

9樓:匿名使用者

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50億年以前的太陽系。

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形成時期,其時限大致距今4600至億年前誕生時候的地球與21世紀的大不相同。根據科學家推斷,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由熾熱液體物質(主要為岩漿)組成的熾熱的球。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固態的地核逐漸形成。密度大的物質向地心移動,密度小的物質(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這就形成了一個表面主要由岩石組成的地球。

第二階段為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其時限距今4200-543ma。地球自不間斷地向外釋放能量,由高溫岩漿不斷噴發釋放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構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氣層---原始大氣。

隨著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再匯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這樣,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階段為顯生宙時期,其時限由543ma至今。顯生宙延續的時間相對短暫,但這一時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質演化十分迅速,地質作用豐富多彩,加之地質體遍佈全球各地,廣泛儲存,可以極好的對其進行觀察和研究,為地質科學的主要研究物件,並建立起了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10樓:網友

地球本來就是橢圓形的,因為早在小學的時候,我們就上過課文的,所以地球本來就是橢圓形的。

11樓:櫻花不知夏

答:經過複雜的化學變化以及複雜的物理變化歷經n多年形成。

12樓:來自埃及親切的李逍遙

地球是在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中,通過碰撞和結合的過程形成的。大約在45億年前,來自太陽的熱量和能量使得太陽系中的氣體和塵埃開始收縮,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旋轉氣體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雲團越來越密集,並最終形成了太陽和行星。

地球就是其中一顆行星,是通過不斷運動、碰撞和聚合的過程形成的。

科學家們通過對地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得出了這個形成過程的大致輪廓。但是關於地球形成的細節仍然存在許多未知,並且研究人員仍在不斷探索和發現。

13樓:陶大連藻

對於地球起源和演化的問題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始於十八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提出過多種學說。一般認為地球作為一個行星,起源於46億年以前的原始太陽星雲。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經歷了吸積、碰撞這樣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過程。

1、地球的形成。

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質主要是星雲盤的原始物質,其組成主要是氫和氦,它們約佔總質量的98%。此外,還有固體塵埃和太陽早期收縮演化階段丟擲的物質。在地球的形成過程中,由於物質的分化作用,不斷有輕物質隨氫和氦等揮發性物質分離出來,並被太陽光壓和太陽丟擲的物質帶到太陽系的外部,因此,只有重物質或土物質凝聚起來逐漸形成了原始的地球,並演化為今天的地球。

水星、金星和火星與地球一樣,由於距離太陽較近,可能有類似的形成方式,它們保留了較多的重物質;而木星、土星等外行星,由於離太陽較遠,至今還保留著較多的輕物質。關於形成原始地球的方式,儘管還存在很大的推測性,但大部分研究者的看法一致,即在上述星雲盤形成之後,由於引力的作用和引力的不穩定性,星雲盤內的物質,包括塵埃層,因碰撞吸積,形成許多原小行星或稱為星子,又經過逐漸演化,聚成行星,地球亦就在其中誕生了。根據估計,地球的形成所需時間約為1千萬年至1億年,離太陽較近的行星(類地行星),形成時間較短,離太陽越遠的行星,形成時間越長,甚至可達數億年。

2、地球形成初期的化學性變化。

至於原始的地球到底是高溫的還是低溫的,科學家們也有不同的說法。從古老的地球起源學說出發,大多數人曾相信地球起初是一個熔融體,經過幾十億年的地質演化歷程,至今地球仍保持著它的熱量。現代研究的結果比較傾向地球低溫起源的學說。

地球的早期狀態究竟是高溫的還是低溫的,目前還存在著爭論。然而無論是高溫起源說還是低溫起源說,地球總體上經歷了一個由熱變冷的階段,由於地球內部又含有熱源,因此這種變冷過程是極其緩慢的,地球仍處於繼續變冷的過程中。

地球在剛形成時,溫度比較低,並無分層結構,後來由於隕石等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縮,才使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最後成為粘稠的熔融狀態。在熾熱的火球旋轉和重力作用下,地球內部的物質開始分異。較重的物質漸漸地聚集到地球的中心部位,形成地核;較輕的物質則懸浮於地球的表層,形成地殼;介於兩者之間的物質則構成了地幔。

這樣就具備了所謂的層圈結構。

14樓:合元武冼未

關於地球是怎樣形成的,有許多假說。其中,地球最早由原始太陽星雲的部分物質構成的說法最被認可和接受。

地球是一顆行星,伴隨著太陽系誕生。

太陽系誕生之初,是由塵埃與氣體組成的雲團,巨大且不斷旋轉,雲團由大**所生成的氫與氦組成。

大約46億年前,太陽形成,此後太陽收縮並被加熱,核聚變開始,而因此形成的太陽風則清空了大部分沒有收縮並組成較大個體的物質,只剩下少量的元素。

之後,較重的元素聚集於太陽附近,形成了體積小、密度高的星體,如地球;

較輕的元素則聚集於離太陽較遠的地方,形成了體積大,密度低的星體,如木星。

地球的形成,地球怎麼形成的

地球起源如下 關於地球的起源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理論,但目前還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理論。地球膨裂說提出的新的地球演化史認為,137億年前宇宙星因內部核聚變發生 飛出許多熔融的火球,銀河星就是其中之一 136億年前,銀河星因內部核聚變發生 飛出許多熔融的火球,太陽就是其中之一 46億年前太陽因內部核聚變發...

地球是怎麼形成的?地球形成的時候,出現在地球上的生物是什麼

地球起源問題自18世紀中葉以來同樣存在多種學說。目前較流行的看法是,大約在46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開始分化出原始地球,溫度較低,輕重元素渾然一體,並無分層結構。原始地球一旦形成,有利於繼續吸積太陽星雲物質是體積和質量不斷增大,同時因重力分異和放射性元素蛻變而增加溫度。當原始地球內部物質增溫達到熔融狀...

地球直怎麼形成的,地球怎麼形成的

越50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早期太陽的周圍有一圈吸積盤 有點類似於土星環 裡面都是塵埃。隨時間的推移這些塵埃在萬有引力作用下開始吸聚,形成了多個早期行星 數量可能大於9個甚至更多 在經過互相碰撞合併之後內太陽系就形成了4個比較大而穩定的行星,我們的地球就是第三個,一說當時的地球曾被另一顆相似大小的星體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