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頭關刀魚苗尾巴發白倒立遊不動死亡是什麼原因

2023-02-20 10:20:15 字數 1368 閱讀 1148

1樓:頂呱花

紅頭關刀魚尾巴變白的死亡原因是因為患了爛尾病。爛尾病是淡水魚的主要病害之一,嚴重時尾部爛掉,骨骼外露,可引起病魚大批死亡。

**辦法:◆保持生活水環境乾淨;

◆放養密度要適當;

◆要加強管理,水的溫度保持在20℃左右,所投餌料要既少且精;

◆ 經常換些乾淨水,及時撈除殘餌,定期排除池底汙物;

◆定期撒生石灰,使池水呈弱鹼性。

2樓:天網通

易感宿主種類:白尾病的宿主是羅氏沼蝦。尚無其他有關已證實或疑似宿主的資料。

宿主易感階段:幼體、仔蝦和稚蝦均易感。成蝦有抵抗力,但可成為病毒攜帶者。

靶器官及感染組織:在除肝胰腺和眼柄之外的許多組織中,均能檢測到mrnv和xsv,如鰓、頭部肌肉、心、腹部肌肉、卵巢、腹肢、尾部肌肉等。 在卵巢中發現這兩種病毒,表明白尾病可通過親蝦垂直傳播給幼體和仔蝦。

媒介:對蝦、滷蟲和水生昆蟲均為白尾病的傳播媒介。

傳播機制:經卵垂直傳播,經水平傳播。

流行:在苗種場、育苗場、繁殖場及浸泡感染實驗中,患病率10%到100%不等。自然感染或試驗感染的仔蝦在出現肉眼可見病變後5~7天內,死亡率可達100%。

地理分佈:白尾病在法屬西印度群島首次爆發,隨後在中國、印度、中國臺北、泰國、澳大利亞等地爆發。

死亡率和發病率:白尾病主要感染羅氏沼蝦的幼體、仔蝦和稚蝦,並引起大量死亡。在出現肉眼可見病變後5~6天死亡率最高。

極少數仔蝦感染白尾病後能存活15天以上,殘存的蝦苗可正常發育,成蝦具有抵抗力,但會攜帶病毒。

環境因素:目前對環境因素所知甚少。鹽度、溫度和ph的劇變可能誘導白尾病爆發。

控制和預防:尚未開展關於控制和預防白尾病的研究工作。適當的預防措施有利於阻止白尾病暴發,如篩選親蝦和仔蝦——通過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等敏感的診斷方法,可篩選出無特定病原體(spf)的親蝦和仔蝦。

診斷方法:臨診症狀:感染的無節幼體外觀白濁,腹部部最為嚴重。

白色濁塊首先出現在第二或第三腹節,並逐漸向前向後同時擴張。嚴重病例可見尾節與尾足退化。出現肉眼可見病變5d後死亡率最高。

行為變化:仔蝦對白尾病高度易感,在出現外觀發白症狀5d後死亡率最高。池中漂浮的空殼(蛻殼)異常,外觀像雲母片。感染無節幼體的攝食及游泳能力逐漸減弱。

肉眼可見病變:由mrnv和xsv引起的羅氏沼蝦白尾病主要通過觀察腹部肌肉白濁進行診斷。

顯微鏡下病變:無節幼體感染最嚴重的組織為頭胸部、腹部和尾部的橫紋肌。組織學特徵為橫紋肌出現以嚴重玻璃樣變性、壞死和肌肉溶解為特徵的急性岑克氏肌肉壞死。

此外,還可觀察到肌細胞中度水腫,並出現異常空泡,胞漿內出現大量橢圓形或不規則的嗜鹼性包涵體。在靶組織胞漿中,組織學分析可觀察到作為特異性症狀的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嗜鹼性包涵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