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年齡的文言文

2023-01-12 17:55:18 字數 5760 閱讀 2406

1樓:r阿持

古文年齡的說法有:

1,金釵之年:女孩12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歲)。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歲。

及笄(jí jī):指女子15歲。

2,破瓜、碧玉年華:女子16歲。

加冠:指男子20歲。古時男子20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20歲。

3,從心之年:70歲。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

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4,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中壽:指80歲以上。。

上壽:90歲為上壽。

期頤:指百歲高壽。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嬰幼兒時期。

1、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2、孩提:兩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顏師古注:

「嬰兒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本詞中「提」的本義是「抓住小孩兩腋將其向上抱起」這個動作。

「提攜」等為其衍生詞。

二、少年時期。

1、總角: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發結之,即兒童的髮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2、垂髫:髫,古時小孩下垂的頭髮。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3、始齔:齔,兒童換牙,即脫去乳牙長出恆牙。按生理常規,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齔便成了童年的代稱。

4、教數:9歲。

5、外傅:10歲,出外就學。

三、青年時期。

1、金釵之年:女子12歲;

2、舞勺:13歲。豆蔻年華:女子13歲。

3、束髮: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因以束髮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成童指青少年。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

4、笄:指女子15歲。「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及笄:女子15歲;

5、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

6、二八:女子16歲;

7、弱冠:指男子20歲。弱,弱小。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

8、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四、中年時期。

1、而立:指30歲。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2、不惑:指40歲。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

3、艾:指5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老年頭髮蒼白如艾。

五、老年時期。

1、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2、黃髮:指長壽老人。

3、花甲(耳順):指60歲。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

4、古稀:指70歲。

5、喜壽:77歲;

6、耄耋:指80歲。

7、米壽:88歲;

8、鮐背:tái,90歲,指長壽老人。

9、白壽:99歲;

10、期頤:指百歲。

11、茶壽:108歲;

12、上壽:120歲。

13、雙稀:140歲。

3樓:匿名使用者

襁褓 剛出生。

始齔 換牙。

豆蔻 13-14的女孩。

笄年 15歲的女孩。

冠 成年男孩20弱冠。

30 而立。

40 不惑。

50 知天命。

60 花甲。

70 古稀。

80 -90耄耋。

100 期頤。

4樓:棉花棉花滿天飛

1、按問訊,根據對方年紀和性別,有「齒齡」、「芳齡」、「椿齡」的用詞,分別對應青少年、女性、老年人。

2、按不同年歲的人,用詞區分很細:襁褓[qiǎng bǎo]:不滿週歲。

孩提[hái tí] 兩至三歲。

髫年[tiáo nián] :女孩七歲。

始齔[shǐ chèn] 、齠[tiáo] 年:男孩八歲。

(注: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常用「黃口小兒」語)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擷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

「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

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

5樓:女夭犭候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古代年歲的別稱。

楊權 總角:指童年。

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後稱童年為「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垂髫:指童年。

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髮。」

束髮:指青少年。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及笄:指女子15歲。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於國」。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弱冠:指男子2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

人生各個年齡段,用古語是怎麼說的?

6樓:晚夏落飛霜

1、赤子(0歲)

初生嬰兒的**微微泛紅,古人將這時候的孩子稱之為「赤子」。

2、孩提(2-3歲)

「提」,是指大人抓住孩子的兩腋將他抱起來的動作,而「孩」也不是孩子,而是「咳」的古字。

3、垂髫(3-9歲)& 總角(9歲-13歲)

古人會以頭髮命名年紀。孩子在9歲之前不扎辮子,頭髮自然垂下,叫「垂髫」。9歲之後,才把頭髮分兩邊各扎一個結,像兩個羊角,叫「總角」。

4、豆蔻年華(女子13-14歲)

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古代的女孩從12歲開始便可以戴髮飾,裝扮自己。

5、及笄&束髮(15歲)

到了15歲,古時的少男少女要將頭上的兩個「總角」解散,男孩紮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則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齡,要用笄子盤起頭髮,開始學習各種生活技藝。

6、破瓜年華、碧玉年華(女16歲)

女子16歲稱為「破瓜」「及瓜」。「瓜」字可以分剖成兩個「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開,二八一十六,故稱。女子十六歲還可稱「碧玉年」。

7、弱冠(男子20歲)

行冠禮,是古代最隆重的儀式之一。在家族的見證下,年滿20歲的男子在宗廟裡由指定的貴賓加冠,以示成年。由於這個年齡的男子體猶未壯,所以又稱「弱冠」。

8、而立(30歲)

而立的意思是可以自立於世。

9、不惑之年(40歲)

不惑,是「不迷惑、不糊塗」之意。

10、知天命(50歲)

意思是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

11、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60歲)

古時用干支紀年為六甲子。因為它以天干與地支依次迴圈搭配,六十週而復始,所以也稱「花甲子」、或「花甲」。

12、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歲)

13、耄耋之年(80——90歲)

耄耋(mào dié)80~90歲稱耄和耋,也用作對老年人的泛稱。尢以九十歲稱謂多。

14、期頤、人瑞(100歲)

100歲「期頤」。

7樓:小白家裡小白

人生各個年齡段,用古語稱呼:

一、年齡段為童年:

不滿週歲——襁褓;2~3歲——孩提;7歲(女)——髫年;8歲(男)——齠年;幼年泛稱——總角;童年——垂髫;10歲以下——黃口;12歲(女)——金釵之年;13歲(女)——豆蔻年華;13~15歲——舞勺之年;青少年——束髮。

二、年齡段為少年:

15歲(女)——及笄之年;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破瓜之年;15~20歲——舞象之年;20歲(男)——弱冠;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信年華;至出嫁—— 梅之年。

三、年齡段為中年:

30歲(男)——而立之年;40歲(男)——不惑之年;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四、年齡段為老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下壽;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歲——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壽;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背之年。

老年——皓首,又稱「白首」,還有把六十歲以上的人統稱為「耆老」;八十歲以上的人稱為「大耋」;亦有泛稱老人為「龍鍾」、「潦倒之年」的。

五、百歲以上:

100歲——期頤、上壽;120歲——花甲重開;140歲——古稀雙慶。

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方法

世之貪夫,欲壑 無厭,固不足責。至若常人之情,見他人服玩 不能不動,亦是一病。大抵人情慕其所無,厭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竟亦何用?使人歆豔 於我何補?如是思之,貪求自息。若夫天性淡然,或學問已到者,固無待此也。欲壑 慾望大就像谷壑一樣。服玩 華麗的服飾,珍奇的玩好。歆豔 羨慕。世上貪心的人,慾望...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天下有不順從的人,黃帝和 一起討伐他,直到討平了就結束了。你這句話不應該是單獨出現的,因為從字的意思是跟從,可以是跟從一個人一個事或一個道理。比如 黃帝下令不許偷盜。那麼天下有不服從的人,那麼黃帝就根據這個命令去討伐他,直到討平後歸去。以上是我個人理解,也許不對。請後面的朋友指正。這裡的 從 的意思...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就是 把這個養馬的人殺掉 的意思 希望能幫到你 唐太宗聽了皇后這番話怒氣就消了意 神情 神色。解 舒解 緩解。太宗聽到這就打消了殺養馬人的意圖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古文直譯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對譯 移位 增補 刪除 保留等。1 對譯 對譯是按原文詞序,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2 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漢語某些詞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