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這一戰役指的是,十面埋伏出自哪個戰役?

2022-09-11 19:20:23 字數 4340 閱讀 4117

1樓:霖中威風

d.垓下之圍

2樓:

選d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中相當精彩的一種智謀,它的精彩之處在於,以逆向思維的方式,以表面看來捨近求遠的方法,繞開問題的表面現象,從事物的本源上去解決問題,從而取得一招致勝的神奇效果

背水一戰------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白登之圍-------公元前200年西漢建立初期,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垓下之圍-------公元前202年10月,漢王劉邦率本部人馬,追擊向彭城撤退的項羽。追到陽夏的南邊,劉邦下令暫停追擊,派出使者與韓信、彭越等人聯絡,許諾日後與他們共分天下,並把臨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給他們。果然,使者紛紛回報,諸侯即將發兵。

不久,各路諸侯出兵,攻擊項羽軍隊,韓信三十萬兵馬自齊南下,切斷了項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數萬兵馬到達固陵與劉邦會師,擔任主攻;劉賈與英布自壽春率兵北進,切斷項羽南逃之路。項羽軍隊不斷收縮,退至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沱河北岸),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諸侯軍隊蜂擁而至,把項羽軍隊重重包圍了起來。

十面埋伏出自哪個戰役?

3樓:縱橫豎屏

十面埋伏出自: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

十面埋伏,這個成語典故出自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今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東南)。

意思是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發生在徐州市九里山,因九里山的地勢所以為十面埋伏。

典故:楚漢相爭時期,漢王劉邦重用淮陰人韓信,先後活捉魏王豹、趙王歇、燕王臧荼、齊王田廣。他被劉邦封為齊王后率30萬大軍和彭越的軍隊會師,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東南  ),他採取十面埋伏的戰術,逼使項羽在烏江自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4樓:楊子電影

出自於垓下之戰,楚漢之爭項羽軍隊不斷收縮,退至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沱河北岸),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諸侯軍隊蜂擁而至,把項羽軍隊重重包圍了起來。

漢軍「十面埋伏」,形如天網,楚軍固守垓下,勢如鳥雀。此刻,項羽軍的反擊好似困獸猶鬥;劉邦軍的進攻捷報頻傳。 垓下戰場,殺聲震天。

兩軍拚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垓下之戰就這樣了。

「十面埋伏」發生在徐州的九里山。因為《水滸傳》中分明寫著:「九里山前擺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

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所以時至今日,徐州人仍然認為城北「九里山」為漢兵「十面埋伏」的戰場。

在「九里山」的山上,曾經有「磨旗石」,傳說是劉邦的大將樊噲插旗、指揮軍隊的地方。在「九里山」的山下,有村名「八里屯」,傳說是漢王屯兵的地方。

5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與項羽之間的垓下之戰。

中國古典名曲《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哪場戰役?

6樓:匿名使用者

自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

7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典故出自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

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繪的是哪個戰役的情景

8樓:紅葉天

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繪的是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的情景。

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國琵琶大麴,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為上乘的藝術佳作。

9樓:包雨竹

描繪的是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的情景。 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國琵琶大麴,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為上乘的藝術佳作。

琵琶語《十面埋伏》描繪的是哪個戰役的背景

10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

十面埋伏是什麼戰役?

11樓:你爸爸要日天

香港戰役,香港在天王張之後有個第八天魔王叫做eason,江湖人稱k歌之王,他使香港進去了十年之戰,《十面埋伏》戰役是奠定他霸主地位的一場主要戰役,在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役最凶在紅磡打響,他最終征服了他最大的敵人——鴿迷,奠定了他的霸主地位。

十面埋伏出自什麼典故

12樓:布吉島該叫啥

十面埋伏典故:出自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

楚漢相爭時期,漢王劉邦重用淮陰人韓信,先後活捉魏王豹、趙王歇、燕王臧荼、齊王田廣。他被劉邦封為齊王后率30萬大軍和彭越的軍隊會師,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東南 ),他採取十面埋伏的戰術,逼使項羽在烏江自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擴充套件資料

十面埋伏故事梗概:

公元前202年10月,漢王劉邦率本部人馬,追擊向彭城撤退的項羽。追到陽夏的南邊,劉邦下令暫停追擊,派出使者與韓信、彭越等人聯絡,許諾日後與他們共分天下,並把臨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給他們。果然,使者紛紛回報,諸侯即將發兵。

不久,各路諸侯出兵,攻擊項羽軍隊,韓信三十萬兵馬自齊南下,切斷了項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數萬兵馬到達固陵與劉邦會師,擔任主攻;劉賈與英布自壽春率兵北進,切斷項羽南逃之路。項羽軍隊不斷收縮,退至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沱河北岸),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

諸侯軍隊蜂擁而至,把項羽軍隊重重包圍了起來。

漢軍"十面埋伏",形如天網,楚軍固守垓下,勢如鳥雀。此刻,項羽軍的反擊好似困獸猶鬥;劉邦軍的進攻捷報頻傳。 垓下戰場,殺聲震天。

兩軍拚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垓下之戰就這樣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十面埋伏是楚漢相爭末期,著名軍事家韓信分十路軍隊把項羽的楚軍圍在垓下,還專門針對項羽的驍勇採用了步步為營的戰術,終於打敗了項羽,逼迫項羽在烏江自刎.這個陣法一環連一環,內涵九宮八卦,無懈可擊故稱之為十面埋伏,,,

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繪的是哪個戰役的情景?

14樓:啊哈哈嗨

楚漢戰爭垓下決戰。

在楚漢戰爭中,楚漢兩軍在垓下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垓下之戰。垓下之戰,漢軍適時發起戰略追擊,積極調集援兵,多路圍攻,以絕對優勢兵力全殲楚軍,創造了中國古代大規模追擊戰的成功戰例。

垓下之戰,是楚漢之爭中起決定性的戰役,垓下之戰,劉邦勝利,項項羽烏江自刎,至此以後劉邦開始了漢王朝的統治。

15樓:我姓空山

《十面埋伏》是我國傳統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傑出代表作。在琵琶的**歷史中可以分為兩種題材——文曲和武曲。文曲多表現對自然景色的讚美、對文藝作品的讚歎以及表達內心細膩的情感,旋律抒情優美,節奏輕緩;而武曲多表現富有殺伐氣息的戰爭場面,情緒激烈,氣勢雄偉,慷慨激昂。

《十面埋伏》表現的就是我國著名的戰役——垓下之戰的場景。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在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的猛烈打擊下,秦王朝宣告滅亡。此時,劉邦的漢軍和項羽的楚軍了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鬥爭,即發生在自己家鄉的著名戰役——垓下之戰。

十面埋伏」,顧名思義,是四面八方廣佈伏兵的意思,表現一種不可逆轉的軍事形勢。漢軍十面埋伏,形如天網;楚軍固守垓下,勢如鳥雀。為了動搖和瓦解楚軍軍心,一天夜裡,劉邦讓漢軍四面唱起楚歌。

楚軍聽了,益發思念自己的家鄉,心情苦悶。項羽唱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大勢已去,「烏江自刎」。

劉邦運用歌的策略,便展現了**的力量,打動人心,同樣也能渙散人心,它支撐著人們心中的信仰,也代表著人們的精神所在。雖然這場戰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但卻留下了千古不朽的**來記錄英雄的故事。為了紀念垓下之戰,為了懷念一個偉大的靈魂,《十面埋伏》應運而生。

十面埋伏是指哪十面

16樓:野畫

古代戰爭依據易經八卦部署軍隊,八卦中八個方位代表八面埋伏,由人組成,陰陽裡的天地代表自然界的二面埋伏,面對八面軍隊的碾壓既上不了天也入不了地項羽只有死路了。

17樓:暗夜_舞

十面指的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上,下

十面埋伏

18樓:歲月不寒

十面指的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上,下。

19樓:心若菩提

東,西,南,北,上,中,下,左,右,最重要的是裡面-心 。

20樓:小魚球

十面埋伏」是四面八方廣佈伏兵的意思,東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後

十面埋伏是誰寫的,歌曲《十面埋伏》的創作背景內容是什麼

上網找下不就知道了,歌曲 十面埋伏 的創作背景內容是什麼 十面埋伏是誰寫的 古曲,沒有什麼人寫的的記載 巜十面埋伏 是誰的作品 我的作品之一,還有一個是 生化危機頌 十面埋伏誰寫的,謝謝!傳統琵琶曲 十面埋伏 又名 睢陽平楚 關於 十面埋伏 產生於何時迄今尚無定說,曲譜最早見於 華秋頻琵琶譜 181...

陳奕迅的十面埋伏怎麼唱好?感覺其他的歌還好,也不是高音上不去

感情是第bai一位,所以要多 du聽,然後zhi 就是氣息,如果沒有 dao底氣,任何歌都很難唱 回好,換氣也很重答要,其實eason唱歌的技巧並不是很細膩,他並不是沒有那麼好的技巧,只是他不願意那麼唱,不願意用那種方式去演繹,他更注重情感和即興的發揮,這也是為什麼他的歌其他人很難模仿的原因,總之不...

陝西出土的「十面巨石」,為什麼會被稱為國寶

唐貞觀元年 公元627年 在陝西鳳翔府陳倉山 今寶雞市石鼓山 的北阪,一牧羊老人發現了10面怪異的花崗岩大石。每一個都圓而見方,上窄下寬,高約3尺,中間微凸,模樣奇特。因為形狀像鼓,發現地又在陳倉山,所以當時人們稱這10面巨石為 陳倉石鼓 陳倉石鼓上面的文字雖自成篇章,但又有一定的聯絡,將秦國國君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