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怎麼才能區分大提琴的把位音

2022-06-30 10:45:26 字數 4696 閱讀 3268

1樓:絞纈

一、弓和絃的準確接觸點至關重要

1.掌握好弓和絃的準確接觸點。宇宙間一切的力都是成對的。

這兩個力,一個在受力的物體上,一個在施力的物體上。在弓和絃的關係中,弓就是施力的物體,弦是受力的物體。運弓就是表現出弓的施力作用,那麼弦受的力是另外一個跟它相等但是方向相反的力。

這一點在大提琴演奏中運弓至弓尖時表現較為突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運弓至中弓之後一直到弓尖這個過程中,演奏者必須在施加適當壓力的同時,為了補償這兩個力的不相等,可以藉助我們的身體,也就是用前胸頂住琴背板向前做相應的推動,使受力體的力增大,進而使這兩個相反的力達到大致「相等」。這樣,一方面身體在主動應用和被動調節的關係上就比較自然;另一方面在上半弓、弓尖運弓發音時,手也不會顫抖,聲音也不會那樣虛弱了。

相反會均勻、舒適省力,在表現**時,就可以得心應手,隨心所欲了。

2.掌握好相對固定的觸弦點。所謂相對固定,即在演奏空弦、某一個長音或某一個把位內的音時,弓在弦上的接觸點是需要相對固定的。

如果這時不能很好地控制住弓子而使其在執行中上下滑動,就會影響琴絃的正常振動進而發出劣質的聲音。

弓在弦上的接觸點又不是不變的,琴絃的粗細,把位的高低,都要求接觸點有所變動。在不改變弓速和弓壓的情況下,琴絃越細,把位越高,接觸點就要越靠近琴碼;反之,接觸點就應適當上移,但以琴碼與指板末端的中點或稍偏上的位置為限。只有當樂曲需要作輕柔、暗淡、虛幻、飄逸的特殊效果時,才允許接觸點靠近指板或在指板上執行。

然而,遺憾的是在初學大提琴演奏的孩子中,演奏時接觸點靠近指板,甚至在指板上執行,這已經成為通病。因為這樣運弓最為省力,幾乎一碰就響,但那是一種什麼樣的聲音啊!因此教師只有嚴格的要求,正確的指導才能改變這種狀況。

3.善於用眼睛注視弓和絃的接觸點。善於用眼睛注視弓和絃的接觸點能幫助我們找到純淨的聲音,要隨時注意弓子在弦上的平穩性,免得使音跑調。

有時我們拉出難聽的音時,一聽便知,準是弓在弦上的接觸點轉移了。還要注意,決不能養成看左手把位找音準的習慣。但是,看著右手還是有必要的。

因為弓和絃的接觸點不是固定不動的。有人講弓和絃的接觸點應在弦上的1/11處,但每把琴的質量都不一樣,振動波幅當然也不相同,所以還應學會用耳朵來幫助校正音準,因為當你拉出最完美的旋律,體現出最完美的音色時,那是你找到每把琴的最佳振動位置。所以,弓在琴碼指板之間自由移動,是保證聲音純淨、音色完美的基本原則,按照這個原則演奏,才能有效運用各種混合弓法,演奏各種不同要求的樂曲。

二、 對**的預先感覺並使這種感覺延續不可忽視

發音的練習同其他的練習一樣至關重要。只有單獨認真地訓練發音,才能夠使自己對錶達不同程度的每個音加以正確的控制,並且能專注地分析發音的每一個細微環節。

1.對**的預先感覺。唐代的張彥遠就曾經講過:「旨在於立意而歸乎用筆。

」作畫,構思是第一位的。我們的演奏也一樣,我們要發出**內容中所要求的一種聲音,那麼我們頭腦中必須事先想象出這種聲音的實質,這就是內心聽覺。由我們的大腦指揮筋骨、肌肉等機能作出反應,探索、追求這種聲音。

一旦聲音發出,即由我們的聽覺加以嚴格的監聽。如果聲音還不完全合乎要求,那麼就應對肌肉等機體的機能再作調整,直到發出使我們滿意的、符合**要求的聲音。

2.對**的預先感覺的延續。每個音在未出來之前,演奏者就應有所準備,做到有條不紊。這樣就為後續音安排了充足的調整時間,免得出現「手忙腳亂」的問題。

長期注意培養對**的預先感覺習慣,並且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就能使心中的歌唱性加強,節奏也就很自然地隨著**而流動,而不會出現搶拍子和拖拍子的現象了。因為腦子總是處在尋找最佳聲音的狀態,這也會減少或避免演奏中走神。另外在演奏時,根據我們頭腦中預先想象好的聲音,還會自動地把各種因素調動起來,協調起來,對聲音加以調整,以適應發音中的審美要求。

三、右手對弓子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1.右手的運弓與握弓

運弓的動作一拉一推,在這個運動中要平衡、均勻、協調、自然、省力、有效。弓與弦始終呈直角,這是整個運弓技巧的基礎。只有當弓與琴絃垂直執行時,琴絃才能產生規則、充分的振動,從而發出優美的聲音來。

如果運弓角度傾斜,一方面弓在弦上容易滑動,還會影響琴絃的規則振動而發出噪音。這種傾斜如果超過50度,琴絃就幾乎不能產生振動而不會發出聲音來。運弓時,手臂各部分是一個有機的、協調的整體,不能是孤立的、機械地為了做動作而動作。

運弓動作的規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有當弓與弦垂直執行時產生的規則振動,才會發出悅耳的聲音,這才是運弓動作的最終目的。

好的聲音來自正確的運弓,同時也離不開正確的握弓、合理的壓力分配與傳遞。

最基本的握弓姿勢,是用右手握住弓柄,弓垂直向上,對準自己的鼻子,弓毛側向左面。右手臂下垂,完全徹底放鬆,然後做準備握弓的姿勢。拇指自然彎曲,放在弓杆和馬尾箱間的犄角上,特別要防止拇指摳在犄角里,只要指尖觸弓即可,不要摳在犄角上邊,不必過深。

角度要微微向弓尖傾斜,不要過分。中指與拇指相對,中指的第二關節與第三關節(靠近指甲的關節)的中間接觸弓杆,指頭稍微彎曲放在馬尾箱的金屬圈部。食指與中指分開一些,第二與第三關節之間接觸弓杆。

無名指挨著中指放在弓杆上,小指擺在花扣接近弓柄的地方,手掌寬的人,無名指可擺在花扣處。整個手指都往弓尖方向稍微傾斜一些,但有時所有的手指與弓幾乎是垂直的。

壓力來自弓子的自然重量與手臂的力量,由於弓子的槓桿原理與手臂的作用,它在弓尖部分重量最輕,越近弓根,重量越大。因此,當你給弓子一個均等的壓力時,它在弦上的壓力就是不均等的。也就是說,音量越近弓尖,越加變得弱小。

所以要想獲得一個均勻的聲音時,手臂給予弓子的壓力必須是不均勻的。也就是當弓子走向弓尖時,應逐漸增加壓力;當弓子走向弓根時,要逐漸減輕壓力。壓力應從肩部和上臂落到手腕上,然後再通過手腕把它重新分配給手和手指,特別是食指和中指。

這裡要特別提到的是,不管來自何處的壓力,都要富於彈性,不可使用僵死的重量,否則,會把弦壓死,使琴絃不能充分振動,發出低劣的聲音。一個好的演奏者,不僅需要一個好的左手,還需要一個善於使用壓力的敏感的、細微而靈巧的右手,演奏者內心深處的感情、個性,都將通過它表現出來。

另外,不可忽視肘部運用在大提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運全弓時,肘部運用是保持聲音完美的重要環節。下弓時,應注意從弓根開始起全弓,肘自然伸出去,把臂的力量從中弓傳到弓尖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肘要向前右方無限伸出去。

這樣,肘向右前方傳遞的力所產生的音,才會很理想地送到聽眾耳朵裡。但不能忘記的是肘部用力的大小要始終如一,不要破壞它的連貫性。上弓時手腕和肘要一致,成一條線,運到弓根時,只需右手指推一下就可以了。

演奏過程如發現僵硬的聲音,一定是肘僵硬了。正如著名大提琴家雅諾什·斯塔克說:「真正的問題是不要破壞肌肉動作的連貫性,不要阻礙力量在身體各部位的執行。

」2.右手的換弓與換弦

換弓換弦就像左手的換把一樣,做得不好就會影響音準。因此要注意不要妨礙弦的振動和力的執行。

換弓要注意弓尖與弓根的換弓。弓尖換弓是在依靠臂肘的支援下,右手隨著回上弓。弓根換弓是在從上弓至下弓換弓和換弦時,肘同小臂的餘力還在繼續走向弓根,但手指內部傳遞轉換的力量一定要使未完的上弓聲音保持住。

另外,從食指轉到中指、無名指時,小指要做迂迴的動作反射。當力量轉到小指時,食指已經在轉向下弓了,如同在水中擺佈,將布的一角向右拉,佈會隨同你手擺動的方向自如地擺動;當向左掉頭時,雖然你的手已經轉回,但布的另一角還有著向右的餘力。換弓這個例子與「水中擺佈」同理,即弓根部換弓送指,往前送和往後拽是同時進行的。

上下弓換弦,除右指的動作外還要求弓的各部位力度均勻。換弦時,弓尖運弓,肘先抬起來用上力,上下弓的力度就能得到均勻與平衡。

此外,在運弓時,要有一個好的、正確的起奏。因為只有好的,正確的起奏,才能使琴絃產生規則的充分的振動,從而發出優美純正的聲音。起奏的音,有強有弱,當然不能一概而論,安靜柔和的起奏,要以柔和的力度和較少的弓毛,從非常接近琴絃的地方開始運弓;熱情有力的起奏,運弓時可事先加上壓力,並配以快的運弓速度,讓弓「咬」住琴絃,發出剛勁有力的聲音。

總之,大提琴的發音是需要長期體會和練習的,從技術環節到音色的優美,都需要不斷研究和**。只要我們抓住大提琴演奏發音問題的關鍵環節,刻苦訓練,就一定能夠演奏出美妙的**來。

2樓:

兩種方法,一用耳朵聽,練琴久了的人都能聽出琴發出聲音屬於什麼階位,初學者做不到,可以讓你的老師幫你:二用對絃器,專業店都有,一百左右,可以讓老闆教你用法,初學者也容易上手。

3樓:匿名使用者

初學都是粘膠布,只要認真學,最遲一年之後就可以熟練的找準位置。總之一句話,多下功夫。

怎麼正確區分大提琴譜的音符是第幾把位的呢?好像有一些符號有重複的,感覺好難區分。

4樓:匿名使用者

音符在第幾把位演奏,取決於下面幾點:

遇到音符時值較長時,因為要揉弦,所以通常不用空弦;

遇到幾個音連弓時,能不換弦就儘量不換弦;

樂曲需要深沉渾厚的音色時,儘量在低音的弦上演奏,否則相反。

大提琴二三四五六把位分別都在哪?最好有圖

5樓:匿名使用者

學練大提琴,不管初學者還是較好的演奏者,都有必要了解和熟悉該樂器的音域與把位。

大提琴全音域,從帶兩個低音點的1到帶兩個高音點的6,接近五個八度之寬。與音域緊密相關的音位,也從低音譜表直至高音譜表有序排列。儘管大提琴有近五個八度的音域,但其常用音域一般只有三個八度多一點,此音域常用於合奏,而大提琴獨奏的音域要高於常用音域,一般超過四個八度。

大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把位劃分原理基本相同,不過大提琴把位有個半把位之說,另外其把位還可分寬指法、窄指法兩種(其半音距離大於小提琴)。大提琴常用把位一般是第一到第六把位,較難而複雜的獨奏曲會用到更高的把位,把位的具體劃分請見圖表。

初學者請注意,大提琴音域和把位均用半音細分,四根弦定弦與小提琴一樣,也是相鄰的五度關係。此外大提琴每一根弦,都可以採用不同把位奏出完整的音列來。

怎樣學好大提琴,怎麼零基礎的學習大提琴?

現在,有不少人認為大提琴太難學了。的確,要學好大提琴是不容易,但是又有哪一樣樂器是不用努力去練習就能學會的呢?沒有。不管學習什麼樂器,都要努力去練習才能學好。我們如果掌握了一套科學的練習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世界著名大提琴家保羅 托特裡埃在他的 我如何演奏 如何教學 一書裡寫到 大提琴手應把...

大提琴是放在腿上演奏的嗎,大提琴腳下面踩的是什麼

不是,將琴體斜放 將琴頸至於左肩 琴箱放於兩腿之間夾緊 讓琴體不要搖晃就行 調節琴腳的高度 大多數應該都是放地上演奏吧 大提琴腳下面踩的是什麼 俺沒明白你的意思!大提琴有腳?應該是支琴那個東西吧。文藝點叫 防滑墊 普通點叫 撐子 地託 213的話 直接暴力杵地上!大提琴與小提琴的區別是大小的區別。大...

大提琴琴頭斷了還能修嗎,小提琴絃斷了怎麼換弦

能,修不好的話就買新的。找生產廠家換個琴頭好了。1 把斷頸正確地放到原來的位置上,指板和鈕襯墊好夾子座,再用夾子把琴頸固定住。檢查指板的投射高度 傾斜度和與琴碼的對中等,並做好記錄以便修復後查對。2 取下夾子在頸的斷裂面塗上熱膠,把頸正確地粘到原來的位置上。3 選擇一個合適的鑽頭,大提琴需要直徑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