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數學的小知識,有關數學的小知識

2022-04-08 04:56:03 字數 5052 閱讀 2508

1樓:匿名使用者

東方國家的計算過快發動機蓋開放的機會看見的苟富貴廣泛飛回來踢足球

2樓:超級佳佳

數學的起源和早期發展:

數學與其他科學分支一樣,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通過人類的社會實踐和生產活動發展起來的一種智力積累.其主要內容反映了現實世界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和結構.這可以從數學的起源得到印證.

古代非洲的尼羅河、西亞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南亞的印度河和恆河以及東亞的黃河和長江,是數學的發源地.這些地區的先民由於從事農業生產的需要,從控制洪水和灌溉,測量田地的面積、計算倉庫的容積、推算適合農業生產的歷法以及相關的財富計算、產品交換等等長期實踐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逐漸形成了相應的技術知識和有關的數學知識.

數學符號的起源

數學除了記數以外,還需要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和數、數和形的相互關係。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裡就不下20多種。

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

"+"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義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後都變成了"+"號。

"-"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2023年提出的;一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為:

"×"號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2023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

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裡,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

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就從2023年開始使用起來。

2023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2023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號""和中括號"[ ]"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的。

關於數學的小知識

3樓:小胖子不愛洗澡

1,零在很早的時候,以為「1」是「數字字元表」的開始,並且它進一步引出了2,3,4,5等其他數字。這些數字的作用是,對那些真實存在的物體,如蘋果、香蕉、梨等進行計數。直到後來,才學會,當盒子裡邊已經沒有蘋果時,如何計數裡邊的蘋果數。

2,數字系統

數字系統是一種處理「多少」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時代採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從基本的「1,2,3,很多」延伸到今天所使用的高度複雜的十進位制表示方法。

3,ππ是數學中最著名的數。忘記自然界中的所有其他常數也不會忘記它,π總是出現在名單中的第一個位置。如果數字也有奧斯卡獎,那麼π肯定每年都會得獎。

π或者pi,是圓周的周長和它的直徑的比值。它的值,即這兩個長度之間的比值,不取決於圓周的大小。無論圓周是大是小,π的值都是恆定不變的。

π產生於圓周,但是在數學中它卻無處不在,甚至涉及那些和圓周毫不相關的地方。

4,代數

代數給了一種嶄新的解決間題的方式,一種「迴旋」的演年方法。這種「迴旋」是「反向思維」的。讓我們考慮一下這個問題,當給數字25加上17時,結果將是42。

這是正向思維。這些數,需要做的只是把它們加起來。

但是,假如已經知道了答案42,並提出一個不同的問題,即現在想要知道的是什麼數和25相加得42。這裡便需要用到反向思維。想要知道未知數x的值,它滿足等式25+x=42,然後,只需將42減去25便可知道答案。

5,函式

萊昂哈德·尤拉是瑞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尤拉是第一個使用「函式」一詞來描述包含各種引數的表示式的人,例如:y = f(x),他是把微積分應用於物理學的先驅者之一。

4樓:景蔓蔓惲薄

《楊輝三解形》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11

1121

1331

1464

11510

10511

615201561

試著讓學生觀察一下,你從上面發現了什麼?

s1:這些數排列的形狀像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數都是1

s2:從右往左斜著看,第一列是1,1,1,1,1,1,1;第二列是,1,2,3,4,5,6;第三列是1,3,6,10,15;第四列是1,4,10,20;第五列是1,5,15;第六列是1,6……。

從左往右斜著看,第一列是1,1,1,1,1,1,1;第二列是1,2,3,4,5,6……和前面的看法一樣。我發現這個數列是左右對稱的。

s3:上面兩個數之和就是下面的一行的數。

s4:這行數是第幾行,就是第二個數加一。……

學生能從觀察中,發現很多有趣的知識。筆者繼續提出:「如果我要求得第六行的所有數字之和,你有好辦法麼?」

s5:1+5+10+10+5+1=(1+5+10)×2=32

在學生了解了這些知識之後,再出示《按規律填數》的練習題,就有更多的學生想到了用《楊輝三角形》的方法來分析這題。這是一種正遷移的能力。

5樓:車天曼聶亦

楊輝三角

是一個由數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數表,一般形式如下:11

1121

1331

1464

11510

10511

615201561

172135

352171

…………

…楊輝三角最本質的特徵是,它的兩條斜邊都是由數字1組成的,而其餘的數則是等於它肩上的兩個數之和。其實,中國古代數學家在數學的許多重要領域中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中國古代數學史曾經有自己光輝燦爛的篇章,而楊輝三角的發現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頁。

楊輝,字謙光,北宋時期杭州人。在他2023年所著的《詳解九章演算法》一書中,輯錄瞭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數表,稱之為「開方作法本源」圖。而這樣一個三角在我們的奧數競賽中也是經常用到,最簡單的就是叫你找規律。

現在要求我們用程式設計的方法輸出這樣的數表。

同時這也是多項式(a+b)^n

開啟括號後的各個項的二次項係數的規律即為0

(a+b)^0

(0ncr0)1

(a+b)^1

(1ncr

0)(1

ncr1)

2(a+b)^2

(2ncr

0)(2

ncr1)

(2ncr2)3

(a+b)^3

(3ncr

0)(3

ncr1)

(3ncr

2)(3

ncr3)

....

......

......

因此楊輝三角第x層第y項直接就是

(yncr

x)我們也不難得到

第x層的所有項的總和

為2^x

(即(a+b)^x中a,b都為1的時候)

[上述y^x指y的

x次方;(a

ncrb)

指組合數]

其實,中國古代數學家在數學的許多重要領域中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中國古代數學史曾經有自己光輝燦爛的篇章,而楊輝三角的發現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頁。

楊輝,字謙光,北宋時期杭州人。在他2023年所著的《詳解九章演算法》一書中,輯錄瞭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數表,稱之為「開方作法本源」圖。

而這樣一個三角在我們的奧數競賽中也是經常用到,最簡單的就是叫你找規律。具體的用法我們會在教學內容中講授。

在國外,這也叫做"帕斯卡三角形".

關於數學的小知識?(10個)

6樓:匿名使用者

數學小知識

數學符號的起源

數學除了記數以外,還需要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和數、數和形的相互關係。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裡就不下20多種。

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

"+"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義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後都變成了"+"號。

"-"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2023年提出的;一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為:

"×"號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2023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

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裡,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

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就從2023年開始使用起來。

2023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2023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號""和中括號"[ ]"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

有關世博會的數學知識,有關世博會的數學知識

關於排隊撒。比如說,有幾個入口,原來有多少人,然後每分鐘多少人可以通過檢查,然後每分鐘又來多少人。求多久可以檢查完。也就是牛吃草問題。比如說世博會某入口有10個檢查點,每分鐘一個檢查點可以檢查6個人,現目前有600個人在排隊,平均每分鐘進來30個人,求多少分鐘後沒有人排隊了。現在每分鐘進來30個,每...

跪求有關古詩詞的小知識,關於「古詩」的小知識有哪些?

古詩bai 的含義 古詩是古代中du國詩歌的泛稱,在時zhi 間上指1840年鴉dao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版格律上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 詩經 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

數學有關的成語,與數學有關的成語

一心一意,一馬當先,一敗塗地,一本萬利,一本正經,一絲不苟,一鳴驚人,一成不變,一文不植,一貧如洗,一觸即發,一落千丈 兩面三刀,兩敗俱傷 三長兩短,三顧茅廬,四面八方,四通八達,四平八穩 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五花八門,五彩繽紛 六神無主,六六大順 七嘴八舌,七彩繽紛,七拼八湊 八面玲瓏,八仙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