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班超,班彪三人是什麼關係,班超班彪班固是什麼關係

2022-03-22 03:41:11 字數 2202 閱讀 2670

1樓:匿名使用者

班彪是班固和班超的父親,班超和班固是兄弟。

在【後漢書 班超傳】中,班超,班彪,班固這三個人是什麼關係?

2樓:明演姝林

三人中,班彪與班固、班超是父子關係。班固與班超是兄弟關係。

班彪,字叔皮。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出生於官宦世家。

西漢末年,為避戰亂至天水,依附於隗囂,欲勸說隗囂歸依漢室,作《王命論》感化之,結果未能如願。後至河西(今河西走廊一帶 ) , 為大將軍竇融從事 , 勸竇融支援光武帝。東漢初,舉茂才,任徐縣令,因病免官。

班彪學博才高,專力從事於史學著述。寫成《後傳》60餘篇,斟酌前史,糾正得失,為後世所重。其子班固修成《漢書》,史料多依班彪,實際上是他修史工作的繼續。

其女班昭等又補充固所未及完成者。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扶風安陵人(今陝西咸陽東北)。東漢官吏、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子,潛心二十餘年,修成《漢書》,當世重之,遷玄武司馬,撰《白虎通德論》,徵匈奴為中護軍,兵敗受牽連,死獄中,善辭賦,有《兩都賦》等。

班超,是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學家班固的弟弟,班彪的幼子。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

他曾出使西域,為評定西域,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3樓:匿名使用者

班超,東漢扶風平陵人,父親班彪,兄長班固,妹妹班昭。

班固,班超,班彪三人是什麼關係?

4樓:其穎包書雲

班超是東漢扶風平陵人。他的父親班彪,兄班固、妹班昭,是歷史學和文學上名家。班固繼父志仿照司馬遷《史記》體而作《漢書》。

班固死,東漢和帝命班昭輯校並續成該書共一百二十卷。在班氏門中班超獨以武功名於後世。他曾經馳騁於西域三十一年,平定西域五十餘國。

他曾親歷天山南北路的許多地方,東西六千多裡南北一千多裡,到處都有他的足跡。

班超班彪班固是什麼關係

5樓:宰磬敏恆

1)班彪與班固、班超是父子關係,班固與班超是兄弟關係.

(2)胸有大志;孝順父母,在家常做辛苦勞累之事,而且不認為是羞恥的.

班超與班固是什麼關係

6樓:匿名使用者

班超是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居家常親事勤苦之役,不恥勞辱。

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能夠權衡輕重,審察事理。

7樓:匿名使用者

班固和班超是兄弟關係.

根據文意,梳理班超,班彪,班固是什麼關係,並寫出文中的成語

8樓:cvt無級變速器

班彪與班超,班固是父子關係,班固與班超是兄弟關係,投筆從戎

班超和班固,班昭是什麼關係啊?是一家人還是?

9樓:

班超和班固,班昭是一家人。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收復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迴歸,做出了巨大貢獻。

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

班固與班超什麼關係

10樓:匿名使用者

班固是東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 .

班超是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外交家.

班固和班超是兄弟關係,他們的父親是班彪。

班固是弟弟,班超是哥哥~

漢朝班婕妤班彪班固班超是什麼關係?

11樓:西塞山前白鷺飛

班婕妤是班超班固班昭的姑奶奶。是班彪的姑姑。

12樓:匿名使用者

班婕妤是班固和班超的祖姑,也就是班彪的姑母。班彪是班固和班超的父親。

13樓:匿名使用者

班婕妤是班彪的姑姑,班彪是班固班超的父親,所以班婕妤是班超班固的祖姑

金屬騎士 驅動騎士 傑諾斯三人到底是什麼關係

我覺得他們仨就是一類的吧,因為他們都是機械類的人。而且傑諾斯是被博士救回來的,修好的。我覺得他們三個人的關係是很複雜的,金屬騎士和驅動騎士之間是有過節的,而傑諾斯是應該也是和他們倆有競爭關係的。他們三個人都是互相勾心鬥角,互相競爭的關係。無非大家都是改造機械人,每個人都為了最強改造人的稱號而努力。什...

方大同《三人遊》歌詞是什麼

作曲 方大同 填詞 崔惟楷 luke skywaller tsui編曲 方大同 監製 edward chan charles lee 方大同有些話你選擇不對他說 你說某種脆弱我才感同身受 我永遠都願意當個聽眾安慰你的痛 保護著你從始至終 就算你的愛屬於他了 就算你的手他還牽著 就算你累了我會在這 一...

人和植物是什麼關係,人與植物有哪些關係?

人類與植物互相依賴 生存。植物考古在中國的發展伴隨著10年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趙志軍和同事 學生們對距今5000到3000年間 6個不同區域的遺址留下的植物遺存進行了採集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代表觀點便是他在 中華文明形成時期的農業經濟發展特點 中提出的 在漢朝的文獻中記載的 五穀豐登 並不是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