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建立於什麼時候,都江堰建於哪個朝代?

2022-03-21 21:40:36 字數 6331 閱讀 5236

1樓:

都江堰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都江堰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魚嘴即形似魚嘴的分水堤,將岷江在出山口分為內外兩江,根據四六分水原則,平時六成江水流入內江灌溉成都平原,洪水來時則利用彎道動力學原理將六成以上的江水洩入外江。飛沙堰長300米、高2米,平時導岷江水入寶瓶口,洪水來時則在洩洪的同時將進入內江的大部分沙石排入外江。

寶瓶口位於玉壘山末端,劈鑿自然山體而成,以恆定寬度牢牢控制入水量,既保證成都平原用水,又避免江水過量湧入。「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理念,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實。也正因如此,都江堰水利工程雖經近2023年風雨,但渠首工程僅有小調整,從未被顛覆。

2樓:匿名使用者

都江堰興建於公元前256年,這一年是東周最後一年,屬於戰國時期,是由當時的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公元前256年,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該大型水利工程現存至今依舊在灌溉田疇,是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

李冰所建立的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是巧奪天工、造福當代、惠澤未來的水利工程,是區域水利網路化的典範。

3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眾修建的著名水 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

都江堰簡介

都江堰坐落於成都附近,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巖寺等。

都江堰水利建立時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作用。截至2023年,都江堰灌溉面積已達40餘縣,灌溉面積達到到66.

87萬公頃。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洩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猶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灌區範圍的擴大,從2023年開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漿砌卵石技術對渠首工程進行維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設施,古堰的工程佈局和"深淘灘、低作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沒有改變,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世界最佳水資源利用的典範。

根據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二款有關文化遺產定義的規定:「建築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佈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義價值的單體或連線的建築群」。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歷史悠久、規模巨集大、佈局合理、執行科學,與環境和諧結合,在歷史和科學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2023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大會上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名字由來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到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定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到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為什麼又叫都江堰,都江是哪條江呢?《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

」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

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4樓:匿名使用者

距今約2023年的秦昭王時期,秦國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

5樓:傷不起取名好難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256年。由李冰父子主導修建。

7樓:fly劃過的星空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建於哪個朝代?

8樓:暮夏淺眠

都江堰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依然發揮巨大的作用。都江堰周邊的古蹟甚多,主要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橋、玉壘關、鳳棲窩和鬥犀臺等。

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注 1]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整個都江堰樞紐可分為堰首和灌溉水網兩大系統,其中堰首包括魚嘴(分水工程)、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寶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體工程,

此外還有內外金剛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屬建築。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運、城市供水等綜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聞名天下的「天府之國」。

9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

,都江堰興建於公元前256年,這一年是東周最後一年,屬於戰國時期,是由當時的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

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

李冰所建立的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是巧奪天工、造福當代、惠澤未來的水利工程,是區域水利網路化的典範。

10樓:憑欄看劍

戰國時期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於公元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11樓:匿名使用者

都江堰位於岷江上游,距成都市50餘公里,是目前世界上仍在發揮作用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全堰...始建於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由當時的秦國蜀郡守李冰率眾所修,至今已執行2250多年。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我知道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於 公元三世紀 ,是中國戰國時期 秦國 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13樓:摩薩得

準確地說,應該是戰國時代的秦國。

都江堰修建於什麼時候

14樓:逢考必過試題庫

你好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謝謝採納

15樓:fly劃過的星空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16樓:虐心丶誰懂我

戰國秦昭王時期,蜀郡守李冰於公元前227年建立

17樓:簡聖祭蓓

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眾修建的著名水

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

都江堰簡介

都江堰坐落於成都附近,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巖寺等。

都江堰水利建立時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作用。截至2023年,都江堰灌溉面積已達40餘縣,灌溉面積達到到66.

87萬公頃。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洩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猶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灌區範圍的擴大,從2023年開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漿砌卵石技術對渠首工程進行維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設施,古堰的工程佈局和"深淘灘、低作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沒有改變,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世界最佳水資源利用的典範。

根據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二款有關文化遺產定義的規定:「建築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佈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義價值的單體或連線的建築群」。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歷史悠久、規模巨集大、佈局合理、執行科學,與環境和諧結合,在歷史和科學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2023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大會上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名字由來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到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定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到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為什麼又叫都江堰,都江是哪條江呢?《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

」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

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都江堰簡介,都江堰介紹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 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世界文化遺產 名錄 世界自然遺產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 約公元前256 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

有關都江堰的詩句,有關都江堰的詩

1.清人朱bai雲駿有詩 灌縣 雲 du 沃野自茲zhi始,浮雲 喜乍晴。dao江源來絕徼回,嵐翠樸孤城答。廟享尊疏鑿,鐃歌洗甲兵。使君欣舊雨,珍重勸春耕。2.清人呂元亮的 都江堰 齧山噴怒雪,壘石臥寒雲。禹績真堪補,雙流此地分。3.宿都江堰 青城落霞漸收紅,岸上黃桷唱晚風。玉壘森森擁山月,岷江滾滾...

都江堰旅遊線路,都江堰旅遊線路。。

樓主你好,看見一個人都沒回答你,作為都江堰一員,義務給你回答了,你坐高鐵到了都江堰快鐵站後,在外面乘坐公交 4 路 到達終點站就是都江堰景區大門口,玩完了之後到青城山,也在景區大門口乘坐 101 路 公交到達終點站就是青城山景區大門口,其實很方便的。如上的回答已經解決你的所有問題!祝你旅途愉快!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