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鷓鴣天,賞析《鷓鴣天》辛棄疾

2022-02-24 11:11:34 字數 3233 閱讀 6829

1樓:筆歌墨舞茉莉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崗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此詞上片憶舊,下片感今。上片追摹青年時代一段得意的經歷,激昂發越,聲情並茂。下片轉把如今廢置閒居、髀肉復生的情狀委曲傳出。

前後對照,感慨淋漓,而作者關注民族命運,不因衰老之年而有所減損,這種精神也滲透在字裡行間。

賞析《鷓鴣天》辛棄疾

2樓:匿名使用者

辛棄疾《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簷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這是辛棄疾晚年的作品,那時他正在家中閒居。

一個老英雄,由於朝廷對外堅持投降政策,只落得投閒置散,避世隱居,心情的矛盾苦悶當然可以想見。忽然有人在他跟前慷慨激昂地大談功名事業,這位老英雄禁不住又慨嘆又有點好笑了。想起自己當年何嘗不是如此滿腔熱血,以為天下事情容易得很,**知道並非如此呢!

此詞上片憶舊,下片感今。上片追摹青年時代一段得意的經歷,激昂發越,聲情並茂。下片轉把如今廢置閒居、髀肉復生的情狀委曲傳出。

前後對照,感慨淋漓,而作者關注民族命運,不因衰老之年而有所減損,這種精神也滲透在字裡行間。

辛棄疾二十二歲時,投入山東忠義軍耿京幕下任掌書記。那是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這一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宋金兩軍戰於江淮之間。

明年春,辛棄疾奉表歸宋,目的是使忠義軍與南宋**取得正式聯絡。不料他完成任務北還時,在海州就聽說叛徒張安國已暗殺了耿京,投降金人。辛棄疾立即帶了五十餘騎,連夜奔襲金營,突入敵人營中,擒了張安國,日夜兼程南奔,將張安國押送到行在所,明正國法。

這一英勇果敢的行動,震驚了敵人,大大鼓舞了南方士氣。

上片追述的就是這一件事。「壯歲」句說他在耿京幕下任職(他自己開頭也組織了一支游擊隊伍,手下有兩千人)。

「錦簷突騎」,也就是錦衣快馬,屬於俠士的打扮。「渡江初」,指擒了張安國渡江南下。

然後用色彩濃烈的筆墨描寫擒拿叛徒的經過:

「漢箭朝飛金僕估」,自然是指遠途奔襲敵人。大抵在這次奔襲之中,弓箭(「金僕姑」是古代有名的箭,見《左傳》)曾發揮過有力的作用,所以才拿它進行藝術概括。

至於「夜娖銀胡?」,卻要費一些考證。

胡?是裝箭的箭筒。古代箭筒多用革制,它除了裝箭之外,還另有一種用途,夜間可以探測遠處的音響。

唐人杜佑《通典》卷一五二《守拒法》說:「令人枕空胡祿臥,有人馬行三十里外,東西南北皆響見於胡祿中。名曰地聽,則先防備。

」宋人《武經備要前集》卷六說法相同:「猶慮探聽之不遠,故又選耳聰少睡者,令臥地枕空胡鹿——必以野豬皮為之——凡人馬行在三十里外,東西南北皆響聞其中。」胡祿、胡鹿、胡?

,寫法不同,音義則一。「娖」《集韻》:「謹也」。

是小心翼翼的意思。這裡作動詞用,可以釋為戒備著。「燕兵」自然指金兵。

燕本是戰國七雄之一,據有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地方。五代時屬契丹,北宋時屬遼,淪入異族已久。所以決不是指宋兵。

由於辛棄疾遠道奔襲,擒了叛徒,給金人以重大打擊,金兵不得不加強探聽,小心戒備。(這兩句若釋為:「儘管敵人戒備森嚴,棄疾等仍能突襲成功。

」也未嘗不可。)「夜娖銀胡?」便是這個意思。

這是一段得意的回憶。作者只用四句話,就把一個少年英雄的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

下片卻是眼前情況,對比強烈。「春風不染白髭鬚」,人已經老了。但問題不在於老,而在於「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本來,自己有一套抗戰計劃,不止一次向朝廷提出過(現在他的文集中還存有《美芹十論》《九議》等,都是這一類建議,也就是所謂「平戎策」。)卻沒有得到重視。如今連自己都受到朝廷中某些人物的排擠,平戎策換來了種樹的書(暗指自己廢置家居)。

少年時候那種抱負,只落得一場可笑可嘆的結果了。

由於它是緊緊揉和著對民族命運的關懷而寫的,因此就與只是個人的嘆老嗟卑不同。正如陸游所說的:「報國欲死無戰場」,是愛國者共同的悲慨。

3樓:匿名使用者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

辛棄疾《鷓鴣天》全文

4樓:匿名使用者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是這句嗎? 辛棄疾的詞《鷓鴣天》,全文是: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辛棄疾的鷓鴣天賞析

5樓:匿名使用者

詞的上闋寫仲春田園的美麗風光和詞人由此引發的感喟。仲春時節,一場春雨剛過,平原上開滿了白色的薺採花;在剛翻耕過的土地上,一群群鳥在起落著覓食。面對這一派格調清新、色彩明麗、生機勃勃的克光,詞人的內心深處也似乎有一股湧動的熱情,他是多麼希望為國家「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但想到罷官的現實,又感到無可奈何,他因此而愁苦得白了頭髮,只得在傍晚時到掛有青布酒幌的酒店去賒一點酒喝,好在賒酒很方便。

詞人想借酒澆愁,可這酒又怎能解除他內心的愁呢?

6樓:最後的思想

辛棄疾《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簷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

7樓:yao阿信

鷓鴣天 辛棄疾

8樓:千島雲

辛棄疾的《鷓鴣天·送人》

唱徹陽關淚未乾,

功名餘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無窮樹,

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

只應離合是悲歡?

江頭未是風波惡,

別有人間行路難。

【字句淺釋】

解題:這是一首送人離別之作,但其中頗有世路艱難之感,反映了作者當時已歷經仕途挫折,心中深有感慨。唱徹:

唱盡,唱完。陽關:即《陽關三疊》,是唐代的著名送別歌曲。

餘事:多餘的事,不重要的事。浮天水:

天際的流水。帶雨雲:雨中的陰雲。

幾千般:幾千種。未是:

還不是。別有:另外還有。

人間:人之間,人與人之間。

9樓:手機使用者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

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辛棄疾鷓鴣天 解釋,辛棄疾《鷓鴣天》全文

辛棄疾 鷓鴣天 壯歲旌旗擁萬夫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壯歲旌旗擁萬夫,錦簷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 漢箭朝飛金僕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這是辛棄疾晚年的作品,那時他正在家中閒居。一個老英雄,由於朝廷對外堅持投降政策,只落得投閒置散,避世隱居...

鷓鴣天送人辛棄疾作者在詞中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感情很好的。感情很好的。感情很好的。鷓鴣天送人 辛棄疾 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這是一首送別詞.詞人運用景物烘托 比擬和對照等手法,生動地寫出了依依惜別的深情,並抒發了對社會人生的深沉感慨.辛棄疾的 鷓鴣天 送人 送人?送的是誰 還有意境 作者想表達的感情 等 急用啊 鷓鴣天 送人 唱徹 陽關 淚未...

陸游的《鷓鴣天》翻譯,陸游《鷓鴣天》的翻譯

鷓鴣天 我不願靠近都城學漢初的邵平那樣在長安青門外種瓜,只願過著漁釣生活度過餘生歲月。一對對新春時初來的燕子飛上綠岸,輕盈的鷗鳥翩翩落在傍晚的沙灘上。歌聲飄渺,船上嘈雜。酒像乾淨明澈的露水,鮓魚像花兒。碰到別人問我要回歸 我笑著指向船兒說這就是我的家。這是我自己翻得,不是標準答案,你看看吧。陸游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