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袁紹不敗,袁紹會取代曹操統一天下嗎

2022-02-12 04:32:13 字數 5294 閱讀 7469

1樓:文娛吃瓜

我認為,即便是官渡之戰袁紹不敗,袁紹也難以統一天下。這是因為他身上存在諸多缺點:好大喜功,驕傲自大;不能知人善用,察納雅言。

當然部分原因還包括對手的強大,比如劉備及手下的能臣武將。

東漢末年,是我國動盪的一個時期,各個諸侯躍躍欲試,都想稱帝,統一全國,登上皇帝寶座。但是能力有強有弱,不能一概而論。

當年曹操在官渡一戰打敗袁紹,成為北方霸主。而反觀袁紹,其實即便是他在官渡一戰取勝,也很難統一天下,這是因為:

自身弱點

從官渡一戰中暴露了袁紹很多的缺點,集中體現在:好大喜功、不善用人上。在這一點上,他很像當年楚漢之爭中的項羽,個人能力爆表,但是戰爭並不是比拼的武力,而比拼的是誰的手下更有智謀,誰更能發揮每個人的長處,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而正是袁紹的這些缺點,使得他在主場戰中中連連失利,首先是手下許攸看到他難以取勝,於是投奔了曹操,還有就是自恃自己兵多將廣、糧草充足,定能傻得曹賊片甲不留,而放下了提防心,結果被曹操偷襲了糧草大營。

外部原因

而難以統一全國的另個原因是對手強大。當時劉備已經開始嶄露頭角,而位於東南的孫策、孫權兩兄弟帶兵打仗弄的若火如荼。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即便是曹操這樣的梟雄,也不得不和他們三分天下,更何況是袁紹。

2樓:檸檬玖柒

不會,因為即使袁紹打贏了官渡之戰,他也滅不掉曹操的,等到曹操重振旗鼓時,還是會失敗的,袁紹這個人見小利而忘義,膽小多疑,不會用人,他最終的結果只有失敗。

3樓:魚界

即使官渡之戰袁紹不敗,袁紹也很難取代曹操統一天下,自身原因是關鍵,驕傲自大,對於賢人不能善於運用。

4樓:匿名使用者

就算袁紹在官渡之戰大獲全勝的話,袁紹也是很難統一天下的,袁紹的缺點太多了,像不會用人,自己又好大喜功,最後是把自己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5樓:匿名使用者

袁紹即使贏下了官渡之戰,也很難拿下天下,因為袁紹本人是有著超級大的缺點的,驕傲自滿,這樣的人怎麼一統天下。

6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認為不會,性格決定一切,即使袁紹打敗了曹操,也不能做到一統天下。

7樓:知心小謝

我覺得不會,袁紹身為三軍主將,卻優柔寡斷,昏庸無道,一將無能,連累三軍這才導致袁紹大好的牌,卻在官渡之戰中被兵少將寡的曹操所敗。

8樓:遠方巧之鶴

我認為不會,這是由他自身弱點決定的:好大喜功,驕傲自大;不能知人善用,察納雅言。當然還有對手的強大,比如劉備及手下的能臣武將。

9樓:

我認為不會。即使官渡之戰沒有失敗,袁紹本人的性格缺陷太多了,好大喜功、剛愎自用,根本得不到人心。

10樓:哈哈哈哈

袁紹身為三軍主將,卻優柔寡斷,昏庸無道,驕傲自大不會用人,所以我覺得他不會取代曹操統一天下。

11樓:匿名使用者

還是不會的,個人認為結果已經註定了,不會因為其中一個因素的改變而改變。

12樓:匿名使用者

袁紹優柔寡斷,幹大事而惜身。不能識別良臣勇將。在用人方面比曹操差遠了。焉有不敗之理。就是僥倖戰勝曹操,也難統一天下。

官渡之戰前曹操和袁紹的實力怎麼樣?

13樓:慕容黛曦

曹操、袁紹官渡之戰前的實力對比

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之前,基本上都平定了各自境內的軍閥。二人各自佔領了四個州:袁紹佔據冀州、青州、幽州和幷州,曹操佔據豫州、徐州、司隸和兗州。

袁紹所佔的幽州並不完全,其中遼東等大概有四個郡是公孫度佔領,因此袁紹可能只是佔據了幽州的七個郡,但是公孫度所佔領的四個郡的人口很少,不到整個幽州人口的五分之一。曹操的司隸可能也是不完全的,但是潼關以東都是曹操的,可能只有扶風郡不是曹操的,其餘的六個郡都是曹操的,扶風郡的人口不到整個司隸的十分之一。曹操滅掉袁術之後,佔領了九江郡,九江郡是揚州的,張繡投降曹操,張繡的地盤原來是荊州的南陽郡的一部分,可以說曹操大概有四個州多一點,袁紹則是四個州少一點,在州這個級別上兩個人的實力是相當的。

曹操的司隸有七個郡一百零六個縣,除去扶風外還有六個郡九十一個縣;豫州有六個郡九十九個縣;兗州有八個郡八十個縣;徐州有五個郡六十二個縣。荊州的南陽有三十七個縣,揚州的九江有十四個縣,假如曹操佔領了這兩郡的三分之一,則至少有十七個縣。讓我們來統計一下,則曹操大概有二十五六個郡三百五十個縣左右。

再看袁紹,冀州有九個郡一百個縣,青州有六個郡六十五個縣,幷州有九個郡九十八個縣,幽州有十一個郡九十個縣,除去遼東四個郡四十一個縣,則有七個郡四十九個縣。這樣袁紹當有三十一個郡三百一十二個縣,比曹操多五六個郡,可是縣的數目上就少了三四十個。如果我們比一下人口的話,就會發現曹操的實力要比袁紹強不少。

曹操的司隸有三百一十萬人口,除去扶風的十萬左右人口,有三百萬;豫州有六百一十七萬人口;兗州有四百零五萬人口;徐州有二百七十八萬人口。荊州的南陽有二百四十三萬人口,揚州的九江有四十三萬人口,我們還是按三分之一算,這兩郡有九十五萬人口是曹操的。也就是說曹操的地盤上有一千六百九十五萬人口。

而袁紹的冀州有五百九十三萬人口,青州有三百七十萬人口,幷州則只有七十萬人口,幽州有二百零四萬人口,除去四個郡的三十八萬,則有一百六十六萬人口。總計一千一百九十九萬。這樣一比的話,曹操的地盤上的人口比袁紹多四百九十六萬,大概多了百分之四十。

我們再看看其他的幾個主要軍閥的情況,劉表的荊州有七個郡一百一十七個縣,除去曹操佔據的大概十二三個縣,大概有一百零五個縣,人口有六百三十一萬除去曹操佔據的八十多萬,大概有五百五十萬左右人口。孫權的揚州有六個郡九十二個縣除去曹操佔領的五六個縣,則孫權最多有八十七個縣,揚州可能被曹操佔據的不僅是五六個縣,孫權的人口除去曹操所佔地區的十三四萬之外,有四百一十四五萬。這樣比的話,孫權的實力要比劉表低五分之一。

劉璋有益州除了漢中之外的十一個郡一百零九個縣,益州的人口有七百二十四萬,漢中有二十七萬,則劉璋所佔領的區域中有六百九十七萬,劉璋的實力要比劉表大四分之一。張魯則有漢中一個郡,二十七萬人口。遼東的公孫度公孫康父子有四個郡不到四十萬人口。

馬超、韓遂等佔據的則是涼州十二個郡九十八個縣,涼州比內地的人口要少很多,只有四十六萬。靠近南海的交州有七個郡五十六個縣一百一十一萬人口。這樣的話,全國大概有四千七八百萬人口的樣子,曹操所佔地區的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袁紹的佔四分之一左右,孫權佔十分之一不到,劉表佔十分之一多,劉璋佔七分之一。

以上是按照東漢中期人口算的,漢末天下大亂,中國的人口大減。曹操和袁紹所佔的地區的人口,正是天下人口減的最多的地區。而曹操所佔的地區人口減少的要比袁紹所佔地區人口減少的更多。

如果,按照當時人的說法十不存一,那麼曹操和袁紹各自將有一百五十萬左右人口。一百多萬人口,大概可以有十萬到二十萬的士兵,這和官渡之戰中袁紹的士兵數比較吻合。因此說曹操當時只有萬餘人,大概是靠不住的。

荊州、益州和揚州的混亂程度要小於中原地區,但是也一定有很大的減少,如果按減少五分之四算的話,孫權大概有八十萬人口,劉表大概有一百一十萬人口,劉璋則大概有一百四十萬人口。可能劉璋的益州人口減少的要多一些,因為蜀漢後期的人口是九十四萬,三國時期的人口數要比漢末恢復一些。而曹袁地區的人口算的時候,可能減的太多了。

這樣的話,在三國時期,魏國的人口當比吳蜀兩國的總和還多。後來魏國,和繼承魏國的晉滅掉蜀漢和東吳也就不奇怪了。(這只是我根據《後漢書》中的《郡國志》做的一個粗糙的統計。)

如果官渡之戰中袁紹殺了曹操,歷史會怎麼樣?

14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官渡之戰袁紹殺了曹操,天下會繼續大亂。因為袁紹不是能成大事一統天下的人,也沒有扶助漢帝之心,而且袁紹和袁術的矛盾也不比他和曹操的矛盾小,連親兄弟之間都不能團結,你想他能成事嗎?

劉備也很難成事,因為他也不可能把曹操手下那些才俊都招攬到自己麾下,但是劉備的處境會更好些,可能他會成為當時最大的割據勢力之一。

孫權是守成之人,沒有開創更大局面的能力,在軍事上更是低能,魏將張遼在逍遙津僅率八百人就沖垮亂了孫權親率的十萬大軍,加上後續部隊也不過幾千人,把孫權打得屁滾尿流,幾十年裡始終懼怕張遼。

15樓:海上名門

歷史沒有如果,難以揣測。

假如官渡之戰是袁紹贏了後世會怎麼評價曹操和袁紹?現在評價袁紹是剛愎自用,外寬內妒。評價曹操是大度

16樓:情感答疑梁山伯

假如官渡之戰是袁紹贏了後世會怎麼評價曹操和袁紹?現在評價袁紹是剛愎自用,外寬內妒。評價曹操是大度

歷史都是成功者書寫的,那袁本初就是不世出的英雄了

17樓:好的未來從早上做起

這個很正常大家都是成王敗寇的思想,卻忘了袁紹曾經一個人在朝堂之上公然對著董卓拔劍相向的這份膽量,也忘記了曾經的他一個人出走靠著一己之力奪得天下糧倉的冀州,後期更是滅了稱霸北方的公孫瓚!!雖然最後他的官渡之戰失敗了,但是還沒有到分崩離析的地步,要不是他這個時候死了的話他的兒子也不會內訌,也不可能一下就被曹操各個擊破

官渡之戰袁紹戰略遠勝曹操,為何還是輸了?

18樓:乾三老師

因為袁紹沒有聽取郭圖的寶貴意見。談及漢末三國最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天下英傑」,魏武帝曹操,堪稱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在《三國志》作者陳壽的口中,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在後世文人士子的口中,他時而是全能英雄,時而是「奸詐小人」。

不過誰也無法否認,他所向披靡的軍事指揮能力,堪稱天下無人可及。他一生中,最亮眼的戰績就是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曹操以劣勢兵力,擊敗了河北霸主袁紹,奠定了統一中原的基礎。

很多人「以成敗論英雄」,把官渡之戰的結果全部歸咎於袁紹的愚蠢:但是假如我們真正翻開史書的話,就能發現,袁紹在官渡之戰中體現出的大智大勇,恐怕還在曹操之上。他先是分兵白馬,延津,讓曹操首尾不能相顧;雖然後者以「關羽」這張王牌依次破去兩路袁軍,豈不料袁紹分兵偷襲是假,「一鼓作氣」方是真。

袁紹玩了一手聲東擊西的花活,以顏良文丑為棄子,直接率領主軍殺進了官渡。曹操無奈之下,只能回兵自救;此時的局勢,尚且完全在袁紹控制之下。為什麼他最後卻是以失敗為結局呢?

這就不得不提袁紹賬下的「第一奇才」郭圖了。很多人想起袁軍謀士,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田豐,沮授,許攸等人,殊不知他們都只不過是另一位「謀主」的小弟罷了:這位謀主正是郭圖。

官渡之戰時期,郭圖擔任袁紹的「軍師中郎將」,據民間祕本《三國志》記載,正是郭圖以奇畫策算,料中了曹操的戰略部署,袁紹才下了前文之中的「妙棋」。可惜,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因為許攸等人的讒言,開始懷疑起郭圖來。

郭圖的計劃環環相扣,可惜袁紹並沒有繼續採納下去,反而把郭圖逐出了中軍大帳。如果他真的能夠放下心結,重用郭圖的話,恐怕官渡之戰的結果就要改寫了。

秦為何能統一天下呢,為什麼秦國能統一天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帝,史稱 秦始皇 秦朝建立,中國的歷史翻開新的一頁。雖然秦朝二世而亡,但在秦始皇之前,秦國先君們的奮鬥史還是非常勵志的,自秦孝公釋出 求賢令 求來商鞅變法強秦起,秦國從不被六國放在眼裡的貧弱國,逐漸崛起成為六國的眼中釘肉中刺,憑的到底是啥?可以肯定的是,秦國的強大是一個逐漸...

幫助李世民統一天下的28將都是誰

一定能,不過沒有瓦崗軍降唐,可能沒有現在的成果.李靖 尉遲敬德 李孝恭 孫無忌 杜如晦 房玄齡 高士廉 李靖 蕭禹 段志玄 劉弘基 屈突通 殷開山 柴紹 長孫順德 張公謹 虞世南 劉政會 唐儉 這樣的陣容足以平定中原一統天下.而貞觀之治的最大功臣魏徵 房玄齡 杜如晦三人,只有魏徵來自瓦崗,如果沒有他...

戰國時期,為何最終是秦國統一天下

因為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國力大大增強,而且採用了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一步步剿滅了六國。因為秦國進行了變法,最終導致他們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因為秦國幾代帝王都在勵精圖治,努力把秦國打造得最為強大,所以統一六國的是秦國。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秦國並不強大,為何最後卻能一統天下?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秦朝歷經幾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