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的寓意,24節氣的含義!

2022-02-11 14:25:43 字數 4169 閱讀 2243

1樓:浪花一問

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夏滿芒夏兩暑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處露秋寒霜降,(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其特定的意義。節氣的名稱便已說明這段時間的氣象條件及萬物之變化。現簡述如下:

夏至、冬至——表示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來。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平分。此兩天晝、夜相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開始的意思。故此四個節氣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

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經過去,降雨開始,雨量開始逐漸增多。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裡冬眠過冬叫入蟄。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蟄。

清明——天氣晴朗、溫暖,草木開始現青。

穀雨——降雨明顯增加,雨水促使穀類作物之生長髮育,古代稱為雨生百穀。

小滿——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但沒有成熟,故稱小滿。

芒種——芒指有芒作物,種是種子。芒種表明小麥、大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暑是炎熱之意。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小暑是開始炎熱,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之意。處暑表示炎熱的夏天快要「躲藏」。

白露——處暑後氣溫降低,夜間溫度已達到成露條件,露水凝結得較多,呈現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也更涼,故稱寒露。

霜降——氣候已漸寒冷,有白霜出現。

小雪、大雪——入冬以後,天氣冷,開始下雪。小雪時,始下雪。大雪時,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積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氣候開始寒冷,稱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稱之為大寒。

24節氣的含義!

2樓:小瀧老師

回答您好

這個中國古代根據氣候對一年進行的節令劃分的,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它是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更多1條

3樓:欽秀花風婉

二十四節氣,是指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24節氣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含義分別為:

立春:就是春天開始的意思,於公曆2月3-5日交節雨水:降雨雨量開始逐漸漸增,於公曆2月18-20日交節驚蟄:就是打雷驚醒沉睡的冬眠動物,於3月05-07日交節。

春分:春天最中間的意思,於公曆3月20-22日交節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於公曆4月04-06日交節穀雨:

雨量充足,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於公曆4月19-21日交節立夏:夏季的開始的意思,於公曆5月05-07日交節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於公曆5月20-27日交節芒種:

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於公曆6月05-07日交節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於公曆6月21-22日交節小暑:炎熱開始的的意思,於公曆7月06-08日交節大暑:

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於公曆7月22-24日交節立秋:秋季到來的開始,於公曆8月07-09日交節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的意思,於公曆8月22-24日交節白露:

天氣轉涼,露凝而白,於公曆9月07-09日交節秋分:白天黑夜平分,於公曆9月22-24日交節寒露:露水已寒,將要結冰,於公曆10月08-09日交節霜降:

天氣漸冷,開始有霜,於公曆10月23-24日交節立冬:冬季的開始,於公曆11月7-8日交節小雪:開始下雪的意思,於公曆11月22-23日交節大雪: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於公曆12月6-8日交節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於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小寒:氣候開始寒冷,於公曆1月5-7日交節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於公曆1月20-21日交節。

24節氣每個節氣的意義

4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中每一個節氣都有其特定的意義。節氣的名稱便已說明這段時間的氣象條件及萬物之變化。現簡述如下:

夏至、冬至:表示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來。中國各地最熱的月份是7月,夏至為6月22日,表示最熱的夏天快要到了;中國各地最冷的月份是1月,冬至是12月23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了,故分別稱為夏至、冬至。

又因夏至日白晝最長,冬至日白晝最短,古代又稱之為日長至和日短至。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平分。此兩天晝、夜相等,古時統稱為日夜分。這兩個節氣又正處在立春與立夏、立秋與立冬之間,把春季與秋季各分兩半,因此也有據此來解釋春分與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國古代天文學上劃分季節的方法,是把四立作為四季之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立夏到立秋為夏,立秋到立冬為秋,立冬到立春為冬。立,是開始的意思。

故此四個節氣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

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過,降雨開始,雨量開始逐漸增多。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裡冬眠過冬叫做入蟄,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人們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蟄。

從驚蟄日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聲震醒,出土活動。

清明:天氣晴朗、溫暖,草木開始現青。清潔明淨的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

穀雨:降雨明顯增多,雨水促使穀類作物之生長髮育,古代稱為雨生百穀。

小滿:夏熟作物子粒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故稱小滿。

芒種:芒指有芒作物,種是種子。芒種表明小麥、大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暑是炎熱之意,是一年當中最熱之季節。小暑是開始炎熱,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之意。處暑表示炎熱的夏天快要「躲藏」。

白露:處暑後氣溫降低,夜間溫度已達到成露條件,露水凝結得較多,呈現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也更涼,故稱寒露。

霜降:氣候已漸寒冷,有白霜出現。

小雪、大雪:入冬以後,天氣冷,開始下雪。小雪時,始下雪;大雪時,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積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氣候開始寒冷,稱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稱之為大寒。

二十四節氣寓意是什麼

5樓:上善若水帝王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迴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

小滿、芒種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來預示春天的迴歸。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望採納】

6樓:幸福

湍一方面絛偈辯明守優勝劣汰一勞永

二十四節氣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7樓:北京創典文化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氣候變化等。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表示寒暑變化;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象徵溫度變化。

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水量;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反應物候或農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開始;白露、寒露、霜降實質上反映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驚蟄、清明反映了自然物候現象。

二十四節氣的傳統含義是什麼?

8樓:同枋懿

24節氣就是四個季節的

二十四節氣的時間和含義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分別有什麼含義?

24節氣分別開什麼花,24節氣,每個節氣分別開什麼花?急用

小寒到穀雨的八個節copy氣各有三種,合稱二十四番花信風,是有明確記載的,其他的不詳 二十四番花信風 小寒 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候水仙 大寒 一候瑞香 二候蘭花 三候山礬 立春 一候迎春 二候櫻桃 三候望春 雨水 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驚蟄 一候桃花 二候棠梨 三候薔薇 春分 一候海棠 二...

24節氣各代表的意義,24節氣各代表的意義

24節氣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 土圭 測日影辦法而定夏至 冬至 春分 秋分。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24節氣由來。名稱和順序是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24節氣歌是怎麼寫的,24節氣歌。怎麼寫?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即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 一個節氣 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