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身世如何,既然姓氏和皇族有關

2022-02-07 01:04:23 字數 4850 閱讀 3258

1樓:義無反顧

李白在晚年的時候投靠到一個族叔李陽冰,李陽冰受李白之託為他作了《草堂集序》。李陽冰《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

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為名,然自窮蟬至舜,七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

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翻譯過來就是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神龍初年逃歸到蜀漢。 另外在詩文《長安裴長史書》中李白自己曾寫到我本出身金陵,因常年戰亂,先祖蒙難,一度流落咸陽附近。

根據《新唐書》的記載顯示,李白是樑武昭王的第九代世孫,如果按照這個說法的話,那麼李白就和唐太宗李世民是同輩族弟。

2樓:彩虹巧克力糖豆

根據資料的記載,再加之李白詩文的推測可以得知李白是樑武王的第9代世孫。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的族弟。

3樓:一丟丟的人兒

李白自認為自己和皇族同宗,當時朝廷動亂,他為了站穩腳跟,還寫過「小子忝枝葉,亦攀丹桂叢」 ,說自己跟皇室一樣,都是在一株大樹上。

4樓:易水墨月

李白來自碎葉城,現在好像是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也就是說李白嚴格來說是外國人,姓氏更與李姓皇族沒有一點關係

誰知道比較好的論壇或者貼吧,聊聊文學藝術或者歷史民俗故事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推薦兩個論壇:一個是「北大中文論壇」,另一個是「蘆笛文學論壇」。前者比較偏中國語言文學一點,後者主要是討論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

個人以為,後者眼界更為開闊,可能與我本人偏愛這個方向有一定關係。

6樓:真霜舞

我朋友倒是有個論壇,但不是討**學藝術歷史民俗的,不過裡面有兩個人挺愛好內這東西…容…你需要什麼樣的論壇我不知道,不過我從前也去過這些論壇,裡面那群人都太不近人情,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架勢,我麼,最受不了這種腦子裡有點東西就看不上這個瞧不起那個的,所以交流也只是和志同道合的、起碼身心健康的人聊。

新中國成立後,沈從文為什麼放棄了文學創作,轉而投入民俗文化和歷史文物的整理?

7樓:匿名使用者

「沈從文基本上是一個沉醉於詩情的作家。一條綿長千里的湘西水,維繫著他的審美理想和人生寄託。鳳凰古城的風土人情,那揮之不去的遙遠回憶,承載著他的作品主題,呼喚著他的全部情思。

他是一位具有特殊意義的鄉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和反思者。沈從文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他追求**的詩意效果,融寫實、紀夢、象徵於一體,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而都市題材的上流社會的「人性的扭曲」,也是在「人與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燭照下獲得顯現。

正是這獨特的價值尺度,構成了沈從文筆下的都市人生與鄉村世界的橋樑,從而寫出《邊城》、《湘西》這樣的理想生命之歌,寄託了作者民族的和個人的隱痛。這種作品從美學的、歷史的原則出發,遠離政治,超越時空,具有永恆的審美價值。」

沈從文就是這樣一個善良、多情、敏感的人,一個非常特立獨行的作家,和同時代許多描繪現實生活的作家不同,他基本上是一個被過去的記憶吸引住的人。沈從文對湘西鄉土的思念,在潛意識裡催動著他創作的激情,也使他從中得到心靈的慰藉。他說:

「我只想把我生命所走過的痕跡寫到紙上。」所以他的作品內容與當時的時代主潮距離較遠,他的「美在生命」的主張也與新文學主將們相悖,這樣就不斷地受到批評和攻擊,魯迅就曾說他是「自由人」、「第三種人」,他因此感到「寂寞」和「苦悶」。「作為一位作家,他的才思是富有的;作為一個人,他的意志又是脆弱的。

他是唯美的人,他是理想主義者。他總是用一種善良的、含情的微笑來看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他的思想感情如同家鄉沱江的水那樣透明,他經不起在這純潔感情裡摻上褻瀆的汙點。

永遠的湘西是他的一個情結,是他的寫作重心。湘西之魂已經和沈從文融為一體。他想「跳」出來也不大可能。

他對自己的湘西情結與時代精神的需要之間的矛盾困惑不已。這種心理一直纏繞著他。任何打擊都會觸動他孱弱的神經。

」而促使沈從文最終與文學訣別是:北平解放前夕,沈從文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說:「大局玄黃未定……一切終得變。

從大處看發展,中國行將進入一個嶄新時代,則無可懷疑。」正是基於這種信念,他留在了北平。但不久,北京大學卻貼出壁報,全文抄轉了郭沫若發表於香港的《斥反動文人》,指責沈從文「一直是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存心不良,意在蠱惑讀者,軟化人們的鬥爭情緒」。

郭沫若一文對沈從文的「作為反動派」的階級定性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給本來對批評就敏感的沈從文以沉重的打擊。由此帶來的巨大壓力,使得沈從文竟致於一度神經錯亂。北平解放後,沈從文作為**家或大學教授都已不合時宜,一個最迫切的問題就是:

改行。從此中國的文壇少了一個沈從文,中國的文物界多了一個沈從文,這是中國文壇的憾事,卻是文物界的幸事。沈從文離開了北大,安排到了中國歷史博物館。這一年沈從文四十七歲。

他從最低的博物館講解員做起,一講就是10年。做文物研究工作是件很寂寞的事,有時冷板凳要坐一輩子。這因為有了這樣的選擇,「他在遼遠塵封的文物角落耕種,雖然辛苦,卻避開了陸續發生的一場又一場的文壇爭鬥。

當噩夢醒來,塵埃落定,許多人因命運蹭蹬、光陰虛度而懊悔,沈先生卻意外地以文博考識著作等身。沈從文退出熱鬧的文壇而遁入冷清的「空門」,是他後半生的最佳選擇。事實證明他有先見之明,睿智而不虛榮,懦弱恰含剛強。

他沒有背叛自己的人格和良知,沒有虛擲寶貴的光陰,他以文化苦行僧的態度,平靜而執著地走完了他的生命歷程,實現了真正的人生價值。曾與沈從文同屬「京派」作家的最後一位傳人汪曾祺後來說他:「這一番改行,可真是亦悲亦喜,悲喜難言;亦得亦失,得失難言。

步入冷徑仍採花,花非昨日花,人非昨日人。」

其實,沈從文對文物也是有感情的,否則他不會改行到博物館。沈從文與文物的最早接觸,按《從文自傳》的說法,是十幾歲在湘西「統領官身邊作書記」時,登記其收藏的舊畫古董。抗戰時期在昆明西南聯大,流連於工藝品之美,時時在地攤上撿一點價廉物美的東西,大多是後來他經常提到並傾注心力的「花花朵朵、罈罈罐罐」。

四十年代末,北大籌建博物館,他就自願去幫忙,那時已是頗具眼光了。就是如此,五十年代轉入中國歷史博物館後,他還是主動當了十年的「講解員」。這種艱苦的實物學習以及不為人知同樣刻苦的文獻披覽,使他具備了罕見的綜合文物研究的能力。

這是他個人悟性與努力的結果。

沈從文所走的文物研究之路,與同時代的文物專家不同,他不是正統文物科班出身,也沒有經歷過家傳古玩的薰陶、古玩經營的歷練,可他像自己個性一樣,以自己的獨特,走自己的文物研究之路:他照例十分認真地研究文物制度,並掌握了廣泛的雜文物知識,尤其使衣著器物方面的全面瞭解,每每於定論有異樣的看法,「不僅是這些搞字畫的專家的『權威』,對於一般文物常識少興趣,即搞博物館的同行中大專家『權威』。看不起文物常識,不相信常識能解決問題、推翻迷信」(《用常識破傳統迷信》)。

關鍵處就是「專家知識」有時沒有「常識輔導」,結果走不通,而有「知識」少「常識」的專家,憑的是書本和成見、經驗和感覺,因為不瞭解或不願下功夫去了解便看不起文物「常識」。他們的權威地位隔斷了這些極具意義的「常識」對學術發展的作用,而沈從文的後半生就是鍥而不捨地為「常識」的普及而奮鬥。沈從文的身體力行對當今的文玩研究與鑑定是否有現實意義?

我們不得不佩服沈從文研究文物的獨到和眼力,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不管他在什麼位置,總能有驚人的表現與成就,從2023年到2023年,他發表了大量的學術文章,並且撰寫出版了《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戰國漆器》、《明錦》、《中國的瓷器》等學術專著。

2023年,受胡喬木的關懷,沈從文調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並配了助手。2023年,一部從「文革」前就嘔心瀝血的八開本煌煌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由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精印出版。胡喬木致函祝賀:

「以一人之力,歷時十餘載,幾經艱阻,數易其稿,幸獲此鴻篇鉅製,實為我國學術界一重大貢獻,極為可賀。」這部著作成為領導人出訪贈送外國元首的禮物,同時填補了我國文化史上的空白,從而奠定了沈從文由著名作家到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代服飾學家的地位。

他的另一個貢獻就是對前人和他人用力甚少或是根本沒注意過的雜文物乃至於「非文物」的關注與研究。用現在的觀點看,早先的沈從文是很不入流的,以自己的趣味和喜好買些大路貨,看完就到處送人,因為原本就不值錢,但沈從文卻能從它們身上看出價值,所以他會對那些堆積文物庫房永遠不能展出或是出土後毫不引人注目的東西報以熱情,在他看來,「貨幣價值既不高,很多又缺少文物價值」的器物,「惟有能夠把它當作古代物質發展史的地下材料看,才會覺得這裡有豐富的內容,值得我們用一種新的態度來發現,來研究,來理解」(《我們從古漆器可學些什麼》)。只有理解他的這種學術關懷,才能明白他的期待和選擇。

他的目光所關注的雜文物有:綢緞、漆工藝、玉工藝、陶瓷加工、金屬加工、前期山水畫、圖案、鏡子、扇子、燈、屏風、飲食用具、地毯、紙、車輛、肩輿、船、兵器、馬的應用和裝備、馬技與馬戲、馬球以及其它球類、雜伎、舞樂、獅與獅子舞、熊經鳥伸、玻璃、琉璃等等,其中也有「金石瓷玉」,不過他的角度是工藝而非單純器物鑑定。這些繁多而有趣的課題由於各種原因,沈從文只留下一些片段,過多的干擾衝抵了他的勤奮與努力,這是他留給我們的另一個遺憾,否則我們就能有幸看到他更多的成就。

時至今日,我們再看沈從文所創作的湘西系列,那種鄉村生命形式的美麗,以及與它的對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結構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本於自然,迴歸自然的哲學。「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創作要負載的內容。我們不禁要驚歎,沈從文的文學理想不正是我們當今這個時代所極力倡導的理念嗎?

我們再回首一下他的文物研究的方法與成就,是否依然對當今火爆的古玩市場,有著某種警示和借鑑作用?

8樓:懶蟲天天

原因無外乎兩條

1)大的政治方向變了,沈從文沒有變。沈從文的文章,與時代格格不入,也不被欣賞。沈從文字質是書生,不是投機家或者政客,他也沒有鑽營 能力和習慣,也不能改行做宣傳。

2)當時「統治」文壇的主要是周揚丁玲一類的人。沈從文和周揚是格格不入,丁玲和沈從文很有交情,但是如今的丁玲看不起沈從文這樣的書生。他們打擊沈從文,沈從文找不到「單位」啊。

實際上他倒是通過湖南老鄉的關係,給上邊疏通過,打算做北京作協的主席之類,最終還沒有成功。

李白有一句關於自己身世的詩,李白記得自己寫的詩嗎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

李白和王維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嗎,李白和王維是什麼關係?

沒有哪一本書上提到過王維和李白的關係.那就說明他們只間沒有什麼關係.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李白到長安來的時候王維恰好不在長安,兩人根本就沒見過面.二,就算兩人都同時在長安,從兩人的名聲,地為和背景來說也不可能主動去結識對方.兩人在詩歌方面都很自負,有意識無意識的避開對方的可能性反倒成在.都是寫詩的,都...

李白寫給杜甫的詩有幾首,李白和杜甫互贈的詩有哪些

時年三十四歲的杜甫,對於長他十歲的李白,仰慕之心,不一而足.他們同行同止,同唱同和專,同飲同酌,同醉同酣,似乎給杜甫屬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當時,還有另一位詩人高適,也和他們在一起.後來,杜甫總是在詩中提到這次齊魯之行的愉快經歷,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 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 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