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親國戚以及帝王父母兒女的死亡有個特別的稱呼,皇后死了稱什麼

2022-01-26 04:06:37 字數 4376 閱讀 4858

1樓:假裝某人

皇后死了古時稱為「薨(hōng)」

古代對「死」有四種分類:

崩:皇帝的死亡(皇帝死亡,稱為駕崩)

薨(hōng):皇親國戚以及皇帝父母兒女的死亡

卒:朝臣的死亡

死:普通老百姓的死亡

1.聞喪次日,文武百官素服行奉慰禮。

2.在京文武百官於聞喪之次日清晨,素服詣右順門外,具喪服入臨,臨畢,素服行奉慰禮,三日而止。

3.文官一品至三品、武官一品至五品命婦,於聞喪之次日清晨,素服至乾清宮,具喪服入臨行禮,不許用金、珠、銀、翠首飾及施脂粉。喪服用麻布蓋頭、麻布衫、麻布長裙、麻布鞋。

4.在京文武百官及聽除等官,人給布一匹,自制喪服。

5.文武**皆服斬衰,自成服日為始,二十七日而除,仍素服。至百日始服淺淡顏色衣服。

6.在外文武官喪服,與在京官同。聞訃日於公廳成服,三日而除。命婦喪服與在京命婦同,亦三日而除。

7.軍民男女皆素服三日。

8.自聞訃日為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停**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軍民一月。

9.上冊諡祭告太廟。

10.發引,文武百官具喪服詣朝陽門外奉辭。神主還京,文武百官素服迎於朝陽門外。回宮百官行奉慰禮。

11.卒哭行拊廟禮。

12.百日輟朝,祭告几筵殿。百官素服黑角帶,詣中右門行奉慰禮,命婦詣几筵殿祭奠。

13.凡遇時節及忌日,東宮親王祭几筵殿,及詣陵拜祭。

14.小祥,上素服烏犀帶,輟朝三日。是日清晨,詣几筵殿行祭奠禮。

東宮、親王,詣陵拜祭。京城禁**三日,禁屠宰三日。百官前期齋戒,至日素服黑角帶,詣後右門進香,畢,行奉慰禮。

是日,外命婦詣几筵殿行進香禮。

15.東宮、親王熟布練冠九,去首,負版闢領衰,如朝見上及受百官啟見,青服、烏紗帽黑角帶。皇孫熟布冠七,去首,負版闢領衰。

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及皇孫女,熟布蓋頭,去腰。宗室、駙馬,服齊衰三年,練冠,去首。

16.大祥,奉安神主於奉先殿,預期齋戒告廟,百官陪禮畢,行奉慰禮。各王國,禁屠宰三日,停**三日。

2樓:凡筱雲

皇后死了古時稱為「薨」或者「歿」:

薨 : hōng 〔薨薨〕成群的昆蟲一起飛的聲音,如「蟲飛薨薨」。 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皇親國戚以及皇帝父母兒女的死亡或者皇帝的高階妃子或者皇后去世的稱法。

歿 : 歿 mò 死(亦作「沒」):病歿。 亡卒。

嘉慶二年去世的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去世,《史書》記載「為皇后於本月初七日未時薨逝,於奉移前皇帝穿素服七日,輟朝五日"。

譯文:嘉慶二年去世的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去世,史書記載:因為皇后在本月初七未時去世,在執行遷移前皇帝穿素服七天,停止上朝5天。

曹魏以前的皇后死叫薨(hong),曹魏以後皇帝死叫駕崩,皇后死叫殯天了,妃子死叫歿 ,皇太后死叫薨。

在封建時代,帝后的喪葬排場和他們活著時一樣,處處表現出他們至高無上的尊嚴和豪華,極盡驕奢淫侈。在清代,皇帝的喪被稱為「凶禮」,和登基、婚禮、壽辰一樣重要。由禮部、鑾儀衛和內務司共同辦理,所耗用的錢財不計其數。

據有關史料記載,皇帝在生前就要選擇好陵墓地址。清朝自順治帝開始,歷代皇帝和后妃們的陵墓選在東陵(河北遵化縣)和西陵(河北易縣)兩處。他們在位時就營建自己的「地下宮殿」,如慈禧的墓地就進行了長達35年的營建。

至於棺木器廠(皇帝稱「梓宮」)要用雲南的金絲楠木,所花運費要以數十萬兩**計。棺木做成後,要刷上四十九道漆。皇帝嚥氣之後(稱晏駕或駕崩),要擇吉時良辰入殮。

入殮之後,還要不斷地舉行法事和弔唁活動。

在德勝門還要演槓十天,槓夫按正式出殯的規模和要求,先抬著一塊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獨龍木,大約有萬斤,上面放一碗水,要練到走時水灑不出來為止。在演槓時,還要日夜施工,搶修去陵墓的御道。 出靈那天,先用72人將棺木抬出東華門。

此時,皇室官府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接著是皇帝的滷薄儀仗隊,有1628人之多,他們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的紙紮或綢緞製作的「燒活」,浩浩蕩蕩,十分威風。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128人,分三班輪流抬送。

在棺木後面是全副武裝的八旗兵勇。然後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和宗室覺羅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在送葬行列中,還夾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著法衣,手執法器,不斷地吹奏、誦經。

整個送葬隊伍長達十幾裡,從北京到陵地,沿途幾百裡,第段距離還要搭設蘆殿,供停靈和送葬隊伍休息。這種蘆殿也是玉階金瓦,朱碧交映,十分華麗。

3樓:最強大腦花

駕崩:中國古代稱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死為駕崩。

《漢書·外戚傳》「太后持天下八年,病犬禍而崩。」

《後漢書·輿服志》「天子或皇太后出,有大駕、法駕和小駕。」

《史記.呂太后本紀》記載「呂后崩」 。

《宋書 卷十六 志第六 —國學 宋書 沈約》:「三年,孝懿蕭皇后崩,又祔廟。」

《後漢書 志 卷十至十八》:「後四歲,樑皇后崩,樑冀被誅,猛立為皇后,恩寵甚盛。」

《清史稿 列傳一 后妃》:「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禮部尚書恭阿拉女。後事仁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仁宗即位,封貴妃。孝淑皇后崩,高宗敕以後繼位中宮。」

4樓:

皇后是天下之母,也是非常尊貴的人,她的去世曰崩,在《史記》中記載呂后去世,就記載為呂后崩

5樓:喇酷哦是

歿了,皇帝才能稱駕崩,薨,求採納

為什麼清朝皇帝的子女管皇帝叫皇阿瑪,皇后叫皇額娘!為什麼清朝民間的要管父母叫爹孃不叫阿瑪額娘?為什

6樓:匿名使用者

阿瑪、額娘都是滿

copy語,分別是滿語中父親、母親的意思,如果父親為皇帝,則稱呼為「汗阿瑪」,後又稱皇阿瑪,如果母親為皇后,則可稱呼為皇后額涅。

皇額娘是滿族人對母親的稱呼,滿語eniye的音譯。滿語中對母親的稱呼書面語為eme,口語中為eniye,讀法類似於「額涅」,寫成漢語時,考慮到貼近漢語的意義,故寫作「額娘」。

在清前中期的奏摺或正式文件中,均稱「汗阿瑪」,無論滿漢語。或者是「皇父」。所謂「皇阿瑪   」是晚清被漢化後的叫法,溥儀自傳中《我的前半生》中就有這樣的稱呼。

7樓:聖座之龍

阿瑪和額娘都是滿來語,阿瑪漢源譯為父親,額娘為bai母親。清朝民間漢人稱du

呼自己的zhi父母為父親、母親,而滿人則稱dao阿瑪、額娘。你受電視劇的影響太多,才認為民間沒有這種稱呼。

中國歷史上,除了元朝和清朝都是漢族人建立的,當然使用漢語的稱呼,稱為父皇、母后。而滿人直至晚期(道光、咸豐年間)開始,滿族的民間人士才廣泛的使用漢語,但因其為清朝的統治民族,始終努力保持著自己的民族語法和習俗,以表示與漢民的區別,高人一等。皇室更是嚴防全盤漢化,否則與滅族也沒什麼區別了。

至於皇額娘和皇阿瑪的說法嘛,實為電影電視的誤導。「皇額娘」一說問題在於,滿語中這兩個詞為同位語關係,母親是不能做皇帝的,所以可以有「汗阿瑪」(電影中誤稱為皇阿瑪),但絕不會有皇額娘。如果父親為皇帝,則稱呼為「起克阿瑪」或「皇阿瑪」。

起克是滿語皇帝的意思。所謂「皇阿瑪」是晚清被被漢化後的叫法,溥儀自傳中《我的前半生》中就有這樣的稱呼。

8樓:毗沙王

因為清朝皇族是滿洲(即今天的滿族)貴族建立的。按照滿洲傳統習慣,就這個稱呼。

9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清朝皇室是滿族人,文化習俗不一樣。

其他朝代大大部分皇室是漢朝人,所以叫父皇,母后。

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0樓:齊殿天下

因為每個朝代不一樣,習俗不一樣

11樓:熱心網友

因為皇家是滿族人,民間是漢人多

古代王爺的兒女如何稱呼自己的父母,在父母面前又自稱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那要看是哪個朝代的了,如果是清朝那應該是阿瑪,下人稱呼子女為世子,格格

13樓:匿名使用者

看哪個朝代呀,不一樣的嘛,有阿碼、額娘、格格、阿哥、公主、小王爺、福晉、太多了呀,說不過來。

14樓:匿名使用者

像什麼阿瑪,爹爹,額負,負親大人,之類的吧

古時都是怎樣稱呼自己的父母兒女以即對方的父母兒女的?

15樓:秋實美奈子

自己的父母:家父、家母,各民族也有不同

自己的兒子:犬子

自己的女兒:小女

對方的父親:令尊

對方的母親:令堂

對方的兒子:令郎

對方的女兒:令愛

16樓:風中飛揚

別發好象沒有了吧,我知道的也就是這樣的稱呼了,沒見過還有其他的了啊

17樓:漫漫戲子

自己的父母:家父,家母

補充一下~

遵義市的古代建設歷史,以及其在古代的名稱和古代其城市佈局??是古代的啊

春秋時期,現遵義市分屬鱉 鰼 巴 蜀和牂牁等國,戰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漢時置郡,唐代改為播州,明朝萬曆年間置遵義軍民府,屬四川。清雍正年間劃歸貴州,改置遵義府。中期設專員公署。遵義之名始於唐貞觀十六年 公元642年 取義於 尚書 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遵義因其歷史和地域獨特的原因,而形成了以酒文化和長征...

求古代青樓茶坊酒樓院落以及江湖門派的名字

少林派 武bai當派du 峨嵋派 崆峒zhi派 dao青城派 點蒼派 內 崑崙派容 全真派 古墓派 丐 幫 大理寺 明 教 天山派 天星派 雪山派 逍遙派 長樂幫 金烏派 華山派 嵩山派 衡山派 恆山派 泰山派 蜀中唐門 冷楓堡 兩儀劍派 絕地十三堡 天狼堡 長歌門 翠煙門 楚天盟 落雁門 四門 天...

關於遠古 古代 近代 現代,以及當代的資訊傳遞方法及缺點要列

時代資訊傳遞的方式 評 價遠古 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傳遞速度慢 不精確 古代靠驛差長途跋涉 傳遞速度慢 資訊形式單一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速度相對快一些 距離遠相對就慢 且費用高 現代電報 速度快 資訊單一文字 當代計算機網路 資訊量大 多樣化,速度極快 不受地域阻隔 根據相關資訊傳遞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