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長河中南明是朝代嗎,中國歷史長河中南明是一個朝代嗎?

2022-01-17 09:49:39 字數 5681 閱讀 5695

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1、統治區域不足

朝代是王朝之意。沒有統一中國,或是沒有統一中原都不能稱為朝代。南明是明朝京師順天府失陷後,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一系列政權,只能稱為割據勢力,且只存在了39年。

2、流亡政權的定義也不符合

南明的是史學家的稱謂,政權建立在明朝原來的領土上,並不符合流亡政權定義(仍在國內!),所以,仍屬於明朝。

形成經過:崇禎十七年(2023年)李自成起義軍攻破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清軍入主中國北方,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建立政權抵抗清兵。

包括弘光政權、魯王監國、隆武政權、永曆政權及明鄭時期。

永曆十五年(2023年)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索求永曆帝,十二月緬王將永曆帝引渡清軍,次年四月永曆帝朱由榔與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吳三桂所弒,明統始亡。此後明鄭政權繼續沿用永曆年號,但未再擁立明朝宗室稱帝和監國。

永曆三十七年(2023年)延平王鄭克塽降清,清軍佔領臺灣,寧靖王朱術桂自殺殉國,明朔始亡。

2樓:獨自前行

不算吧,它只不過是明朝滅亡後臨時的一個小政權,沒幾年就被清朝滅了,就好像南宋滅亡後文天祥等人擁立的小朝廷,它也不算一個朝代,而且詞典裡幾乎都不提及它

3樓:匿名使用者

南明(1644-2023年)是明朝京師順天府失陷後,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一系列政權。歷經三帝一王,共三十九年。

崇禎十七年(2023年)李自成起義軍攻破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清軍入主中國北方,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建立政權抵抗清兵。包括弘光政權、魯王監國、隆武政權、永曆政權及明鄭時期。

永曆十五年(2023年)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索求永曆帝,十二月緬王將永曆帝引渡清軍,次年四月永曆帝朱由榔與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吳三桂所殺,明統始亡。此後明鄭政權繼續奉永曆年號為正朔。

永曆三十七年(2023年)延平王鄭克塽降清,清軍佔領臺灣,寧靖王朱術桂自殺殉國,明朔始亡。

南明存在了幾十年,為何大家都不承認這個政權是個朝代呢?

4樓:高中數學小王子

說起「南明」,古代很多人都很懵逼,南明是哪個朝代?也許在大家的觀念裡早就認為,明朝自崇禎帝在煤山上吊殉國以後,明朝就已經滅亡了,之後的「南明」沒有人把它算到明朝裡面,也不算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朝代。

可是,南明的的確確也經歷了弘光、隆武、魯監國、永曆四個帝王,前前後後也有18年的時間,為什麼歷史學家不承認南明也算明朝的一部分呢?

「南明」之所以得不到認可,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南明」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能夠滿足作為一個朝代應該具有的條件。

一方面,南明在朝政上幾乎沒有正式的且穩定的行政體系;另一方面,南明在地盤上也沒有穩定的半壁江山;同時,在文化上還沒有任何的建樹。所以說,南明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沒有任何發展,因此,也就不算是一個穩定的政權。

其次,這還要牽涉到兩個政權的後繼王朝的正朔問題。元朝退守漠北後,明朝便否認了它是元朝的繼承者,因此,在明朝人眼中,元朝的皇帝是皇帝,北元的皇帝只部分是一個地方政權的首領,所以,元朝的繼承者是明朝。

相同的問題也發生在清朝和南明之間,如果承認南明就等於承認清朝不是明朝的繼承者的身份,因此,自大順入京之時,大明就已經滅亡了,而南明當然也就是不是明朝的延續,而是「偽朝」,這和後來的「汪偽」、「偽滿洲」的意思沒什麼兩樣。

因此,南明就不能算是明朝,也不能算是清朝。南明之所以能夠存在就是因為清朝並沒有將明朝的殘存勢力全部消滅掉而已,所以,大家只是把南明視為清朝初期的地方上的割據小勢力。

5樓:嫣然

因為南明的領土太小了,就大概是兩廣再加上福建這麼多,而且南明也沒多少人口,也就代表南明能打仗的將軍也沒幾個,所以才會不承認南明是個朝代。

6樓:小小智慧

因為南明領土太小了,人口也少,加上政治力量也相當薄弱,還有南明的起義軍都是反對南明自己的,所以才不承認南明是個朝代。

7樓:luu陽光的

最主要的是南明這個政權的政治軍事力量都比較弱,而且國土面積也是相當小的,所以沒有人承認南明這個政權。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講,南明沒有穩定的政權,只是臨時建立起來的零散政權,統治也短短十九年,加之領土過於狹小,沒有存在的正當性。

9樓:餘溫

因為在軍事上,當時南宋的起義軍,基本都是抗金隊伍,而南明的起義軍,基本都是反對南明自己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原因是因為南明的地方太小了,佔地面積小,再加上當時南明的政治力量也相當弱,所以不承認。

11樓:窮加布

因為南明存在的時間太短了,只有十九年,而且南明裡面並沒有穩定的政權,他其實是明朝滅亡後明朝宗室所建立起來的零散政權。

12樓:魚界

原因是因為南明的地方太小了,佔地面積小,而且政治力量也是很弱的,所以不承認

13樓:匿名使用者

南明佔地面積小,沒有豐富的礦物資源,國內的農耕也不發達,人口少,軍隊力量薄弱,其他國家可以很輕鬆就把它佔領了,所以大家都不承認這個政權是個朝代。

14樓:想去天狼星的灰太狼

動盪不安,和東晉、南朝、南宋的安定相反

15樓:捍衛者

南明都自已人打自己人

16樓:羅素說過

因為南明的領土實在是太小了,人口也比較少,政治力量也相當薄弱,就連南明的起義軍都是反對南明自己的,所以才不承認南明是個朝代。

同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為何南明不能像南宋一樣延續?

17樓:time暖暖暖暖

1、南宋是附近有好幾個"國家",如西夏,遼,蒙古等.南宋還沒到腐朽的不可就要,金也沒到非常強大. 而明就不一樣了,首先明已經很腐朽了,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連皇帝老兒也掛了,就是不得民心了,其次清當時的體制很健全,八騎兵很驍勇,蒙古也是依附清.

明亡是很正常的. 還有主要因為領導人,弘光是個白痴,根本比不上趙構。趙構怎麼說還有指揮排程之才,弘光除了享樂,別無他能。

2、南明必南宋還腐敗得多,趙構不管怎樣還創造了一個治世——紹興之治;他還為岳飛題字「精忠岳飛」,激勵他和抗金將士,而朱由菘和朱由榔等完全是昏君+庸君,只信奸邪,內訌不斷。其次,人民不支援南明政權,橫徵暴斂,痛恨他的腐朽

3、如果南明延續下去,不出30年,滿族就會被趕出關外,2023年,清朝之所以可以入關,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明朝滅亡前3年,國家自然災害嚴重,災民遍地,整個明朝的生產力幾乎已經不能維持一個國家正常武裝力量,內憂外患,外有滿清勾結蒙古,內有李自成張獻忠,主要是自然災害,太多災民了,2023年明朝都城還爆發了鼠疫,幾十萬京師守衛部隊毫無戰鬥力,才讓李自成輕而易舉進了北京城,你想想啊,李自成一群農民一年發展起來的武裝力量能和正規軍比麼,加上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所以滿族才得了天下,另外如果崇禎皇帝不自殺,南下逃亡的話,也行明朝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崇禎自殺,因為皇位正統問題導致南明反清力量自相殘殺,也幫你清軍大忙,還有就是明末馬鈴薯等高產南美食物傳入中國,並大量種植,到清初,高產的糧食保證了國家的生產力,繼而國家迅速安定下來,當然還有清朝的文化控制,削髮易服等等,總的來說2023年清朝很旺。

4、南明**如此大肆蒐括民脂民膏,地方軍隊更是形如強盜,南明之民心從此就已消失殆盡。

諷刺的是,南明弘光朝廷依賴籠絡藩鎮而立,又以藩鎮叛降而亡,他那傾盡國力,耗資巨大所豢養的軍隊,在清軍南侵的時候,一戰未接,大部分都投降。

多鐸初下江南的時候,投降的南明士兵就二十三萬八千三百名。僅這一批在江北投降清朝的南明兵員數目就超過了清兵南侵多鐸、阿濟格兩路兵力的總和。

以後陸續有左良玉之子左夢庚,黃得功部將田雄、馬得功,又是幾十萬的軍力,這些漢將為大清擊潰南明**、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南明重用這樣一些無恥將領,想不滅亡也難了。

南明之滅亡

南明小朝廷的無能腐敗可謂中國歷史之最。

南明**最大的失誤在於弘光朝廷的基本國策――「借虜平寇」。實行的是和大清共同討賊,圖謀劃江而治的天真戰略。

南明**之所以會犯下這種戰略性的重大錯誤,原因是因為自身的腐敗無能、不思進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黨派林立,為爭權奪利紛爭不休。

弘光朝廷建立的時候,正值吳三桂降清,聯兵擊敗大順軍,佔領北京之際。

弘光君臣看到吳三桂借清兵擊敗了「闖賊」,收復神京,一個個興高采烈,稱之為「功在社稷」的「義舉」。

五月二十七日,大學士馬士英疏「陳恢復大計」說:「吳三桂宜速行接濟,在海有粟可挽,有金聲桓可使;而又可因三桂以款虜。原任知縣馬紹愉、陳新甲曾使款奴。

昔下策,今上策也。當諮送督輔以備驅使。」

次日,弘光朝廷即決定「封關門總兵平西伯吳三桂為薊國公,給誥券、祿米,發銀五萬兩、漕米十萬石,差官齎送」。

當政的文武大臣,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以起義農民為敵,而對多次犯中原,這時已經「攘取畿輔等地」的清方則一味退讓,在「借虜平寇」的如意算盤下,圍繞「定策」、「逆案」、「順案」爭權奪利。

而軍事方面,南明最為倚重的江北四鎮中,二劉之兵皆「虛誇不中用」,惟高傑兵戰鬥力強。高傑凶悍桀驁,卻毅然拒絕清肅王「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的誘降,疏請以己重兵駐歸德,冒大雪,沿黃河築牆,專力防禦清兵,並聯絡河南睢州總兵許定國「以奠中原」,不料許定國暗通清兵,設計於酒後謀害了高傑,渡河降清,並引清兵至儀封。

就在清兵迅速南下,形勢危急之際,擁有數十萬重兵、鎮守武昌的左良玉,發兵南下,要「清君側」、「除馬阮」。馬士英卻公然提出:「寧可君臣皆死於大清,不可死於左良玉之手」。

當時有人抗言:「淮揚最急,應亟防禦。」馬士英命令「有議守淮者斬」,朝議之後,竟詔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

史可法以南明國防大臣的身份督師一年多,卻沒有任何成果,既沒練兵,也沒防禦,更沒有趁大清和大順交戰之際收復失地,一味苟安,最後清軍南下,一敗再敗,退守揚州,以身殉國。

不多久,南明弘光政權滅亡。

因為清朝的推行民族壓迫政策犯下了嚴重錯誤,南明後期得以順勢團結了幾十萬大順軍、張獻忠的歸降部隊,提出反清復明的口號,共同對付清兵,曾經輝煌一時。但是各個將領依舊各自為政,南明的幾個大將,孫可望後期的飛揚跋扈,最終導致眾叛親離,賣身投靠;鄭成功雖然有大志、有軍事才能,卻私心自用,斷送華南抗清大業。之後退守臺灣,一心守護自己鄭家的地盤;李定國也是悲劇,出滇抗清前期遭孫可望妒恨,無法在兩湖、江西戰場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於鄭成功連兵粵、閩,會師北上,得到的卻是鄭成功的虛應,結果導致喪師失地,南明中興從此無望,最後只好死而後已。

南明之滅亡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昏庸的皇帝,肆虐的奸臣,跋扈的將領,無能的督師,明朝的遺毒如黨爭、苛政、文人領兵都被完好無損繼承下來,甚至還有所發揚光大,那麼延續著明朝的滅亡之路走向覆滅也就順理成章了。

金國在滅掉北宋之後,為什麼沒能繼續南進?

有兩方面的原因:

1、西北諸路還有一隻擁有戰鬥力的北宋國防軍--西軍--在抵抗抵抗。雙方戰線犬牙交錯互相有攻防,女直人全軍南下的可能性頗小。四太子南下窮追宋高宗基本已經是動員了所有可以調集的機動部隊。

2、南方宋軍殘部的持續抵抗很頑強。原東京留守司部殘餘部隊岳飛部等都還有一定兵力,能反覆對女直人的側翼和後翼進行牽制作戰,韓世忠部尚有一隻強大的水軍能控制江面,張俊部亦有相當之兵力且在明州打垮女直兩個前鋒萬戶。

綜合這兩方面的原因,女直人繼續南下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由於原北宋軍的持續抵抗,女直南下軍團遭受了嚴重的損失,據說大金國志卷六中四太子宗弼自述,這次南下他「幾不免」,因此回到北方以後一直託詞他事,再不願意南下碰這個釘子。

同時,措置川陝地區已有一段時間的張浚已經開始集結各路西軍人馬,預備發動一次志在光復關中地區的大規模會戰(即後來的富平會戰,此戰雙方戰成平手),因此女直人一旦追擊不利,就必須將人馬抽調回西北地區進行防禦作戰。

因此,女直人不能繼續南下實在是因為事不能也,而非不為也。

中國歷史朝代更替表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中國古代歷史朝代順序 夏 商 西周 東周 秦 西漢 東漢 三國 曹魏 蜀漢 東吳 西晉 東晉 五胡十六國 南朝 劉宋 蕭齊 蕭樑 南陳 北朝 北魏 東魏 北齊 西魏 北周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 北宋 南宋 遼 金 元 明 清。具體如下表,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歌訣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

中國歷史朝代具體順序怎麼排的,中國歷史朝代按時間順序怎麼排列?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中國歷史朝代按時間順序怎麼排列?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中國歷史朝代排序是如何排列的...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開國皇帝,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及開國皇帝?

一 秦漢 1 秦朝始皇帝嬴政 2 西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3 新朝開國皇帝王莽 4 玄漢開國皇帝更始帝劉玄 5 東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二 魏晉 1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 實際奠基者 曹操 2 蜀漢烈祖昭烈皇帝劉備 3 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 奠基者 孫堅 4 西晉世祖武皇帝司馬炎 實際奠基者 司馬懿 5 東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