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徒步到達南極點的中國人,第一位步行完成南極探險的中國人是

2021-08-17 02:17:12 字數 4735 閱讀 4019

1樓:匿名使用者

世界上大約有3000多入到過南極點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原中國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高欽泉和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學家張坤誠,應美國國家科學院極地研究委員會的邀請,於2023年初抵達南極點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進行友好訪問,他們是最先到達南極點的中國人。   2023年底,高欽泉、張坤誠從北京出發,到達飛往南極點的前進基地——紐西蘭克萊斯特徹奇市,然後換乘lc—130大力神飛機飛往南極。

這種飛機是往返南極點的主要交通工具,儘管機身很重,但效能很好,行動方便靈活。它與一般飛機不同,除起落架外還配有雪橇,因而不論在陸地區還是在冰原上都可以起落,很適宜在南極洲這樣的特殊環境中使用。南極的氣象條件複雜,飛往南極的飛機每隔l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要收聽1次天氣預報。

由於天氣原因,他們飛往南極點的時間表曾改變了好多次。  2023年1月11日,他們終於遇上了好天氣,順利地飛到南極點。在到達南極點的當天,他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親手把中國的五星紅旗升起在南緯90度的上空,同時還把一個指向中國北京的指向標插在南極點上。

2樓:在過去尋找悲傷

根本就沒這人,別找他了

第一位步行完成南極探險的中國人是

3樓:

秦大河,2023年3月3日成為中國第一個徒步橫穿南極大陸的人

4樓:匿名使用者

秦大河秦大河個人簡介

2023年1月4日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地理學博士,國際冰川學會(irs)會員,美國前沿科學協會(aaas)會員,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之氣候與凍圈計劃(clic)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國家有突出貢獻科學家,現任中國氣象局局長、黨組書記。

科學考察經歷:參加過川西、滇北現代冰川,喬戈裡峰冰川,珠穆朗瑪絨布冰川,南極洲等一系列重大科學專案的考察及研究。2023年11月--2023年1月,在南極進行長達一年多的科學考察。

2023年7月,作為國際橫穿南極科學考察隊員之一,徒步橫穿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研究,成為徒步橫穿南極的第一位中國人。曾先後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澳大利南極局冰川研究室和澳大利亞南極凱西站、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冰川與環境地球物理研究所、美國堪薩斯大學空間技術中心、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地球海洋空間研究所、法國原子能研究中心氣候環境模擬實驗室、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等國外著名科研機構進行考察及科學研究。

▉ 最艱難的歷程

童年時的我,富於幻想。記得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老師出了一篇作文題目叫做《我長大要做什麼樣的人》,我寫了《長大要做探險家》。如今還記得,我在作文中寫了這樣一句話:

「我要讓我的腳印,踏遍地球上的任何角落!」20多年以後,當我終於有機會得償所願時,恍然想起,童年時代的夢想,竟然變成了可以實踐的現實!

2023年5月,當我得知南極辦正在物色人員的訊息時,按奈不住躍躍欲試的心情,遞上了申請報告。一切都很順利,經過周詳的準備工作之後,我踏上了征程——5968公里徒步橫穿南極的探險考察,世界上的第一次。

這是一支由美、蘇、法、日、聯邦德國、中六國組成的考察隊,看上去像一個小聯合國。當時的國際社會對於「姓資姓社」的問題還有很深的芥蒂,能夠攜手合作實屬不易,更何況是自南極半島~阿蒙森~斯科特站~東方站~麥克默多的大考察工作,這次機會彌足珍貴,每個人都很珍惜。

2023年7月16日,探險隊的6名隊員和42條狗登上了一架蘇制伊爾76型大型運輸機,機身上貼著六個國家的標誌,分外醒目。隨機乘坐了20名各國記者,外加 40噸探險器材和物資。運輸機徐徐離開美國明立阿卜利斯國際機場,於24日飛抵南極半島的馬爾什基地。

張望機場,能見度很差,400米以外什麼都看不見。按常規,飛機在南極降落要試降幾次,我們焦急地等待安全降落。

突然,感到身上猛然一震,蘇聯機長報告,飛機著陸了。大家走出飛機回頭一看,才發現那架運輸機有點不對勁。機場跑道被飛機砸出一個1米深的大坑。

心中暗想,不愧是蘇聯貨,堅固無比,要是換上另一種客機,我們可能要出演一場「火海餘生」了。

雖然「出師不利」,但並未打擊士氣,隊員們對那即將到來的「危險」全都翹首以待。7月28日清晨,我們——國際橫穿南極探險隊的全體隊員,肅立在三架雪橇邊,等待著那個重大時刻的到來。記者們不停地拍照,他們要把這一人類探險史上的重要行動傳播到全世界。

9點整,隊長一聲號令:前進!急不可待的北極狗,一躍而起,拖動雪橇向前衝去,我們與被狗橇帶翻的兩名記者擦身而過,頭也不回地向前奔去。

南極是一個奇妙的地方。這裡氣候違反常規。它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年平均氣溫為零下50℃,但在夏季,半島沿海地區最高溫度可達零上10℃。

在海邊生長著一些地衣、苔蘚,沒有一棵樹木,僅在盛夏才能看到一兩種美麗的小花。那裡的企鵝、海豹、海鷗佈滿海灘,但內陸幾乎沒有生命。那裡有世界上最清新的空氣,沒有環境汙染,沒有塵世的喧囂,人們友好相處,似乎沒有國籍,像是一個真正的世外桃源。

但我們沒有陶淵明的好運,美麗的「世外桃源」準備了種種艱險,迎接我們這些「闖入者」的到來。

最先讓我頭痛的就是狗橇與滑雪板,這是我們這次穿越南極的主要交通工具。我與它們「搏鬥」了很久,而多日來的訓練還是頗有成效的,雖稱不上是遊刃有餘,但一些基本的路況已經難不倒我了。只是遇到冰裂隙時,還會偶有翻車的情況出現。

冰裂隙在南極冰蓋上隨處可見,更麻煩的是它常常躲在積雪下,讓人栽個措手不及。有時甚至連人帶狗一起往裡陷,跑在最前頭的狗,至少有5次掉了進去。

但比較起來這些困難都還只是小case。9月,在中國人心目中是收穫的季節,到處一片金黃,瓜果飄香。可是在我們的行程中,9月卻成了災難的季節。

沒完沒了的暴風雪使我們的行進日程不得不一再拖延。這裡的雪太軟,有時每天只能行進3公里。為了爭取時間,趕在寒季來臨之前到達終點,隊長下令輕裝前進。

我們不得不把價值十幾萬美元的衣物、裝置埋進一個大坑裡,每人只留2套衣服。以便帶上所剩無幾的食品前進。

我們的食品補給是用飛機預先運送到指定地點的,這種地點叫「食物儲存點」。每250-600公里一處。每一處存放足夠每個人20 天、每條狗l0-l5天的食品。

在儲存點上用掛旗的鋁製標記做出標示,以便尋找。可是有時仍然找不到這些標誌。有一次兩個儲存點都沒有找到,大雪掩埋了一切。

我們只好用無線電呼救。

我們有一臺20瓦的無線電通訊機。偏偏它有一個月幾乎失靈。好不容易來了救援飛機,但能見度太差。

我們明明聽到飛機馬達的隆隆聲,但該死的飛機在頭頂盤旋一兩個小時又扔下我們不管返回去了。他們看不見我們,無法著陸。想著那條悠哉遊哉航行在南大洋的探險船,它的現代化通訊裝置有什麼用,大家直咒罵。

法國隊長苦笑著搖頭,因為那條船是他監造的。

我們開始感到飢餓。從8月起兩個月來,體力一天不如一天,整天想著餓。有時滑雪的路上還在聚精會神地想著吃一頓家鄉蘭州的麵條該是上天堂一樣的滋味了吧!

這時全隊的食物只能再維持兩天,人的口糧只能維持4-5天,狗則只能維持l-2天。我們不得不限制到每天吃定量的1/2,狗只吃1/4。那些狗餓得可憐巴巴。

晚上拉開帳篷向外看去,幾十雙綠森森的眼睛閃著寒光。我們不得不採取防範措施,在睡覺前將它們牢牢地拴在雪橇上,誰知道這些愛斯基摩狗和森林野狼的後代會幹出些什麼蠢事來!

老天有眼。有一天,天空突然露出幾個藍色的洞來,飛機終於在特大風暴前的間隙及時降落了。考察隊又一次得救。

食品又有了,雖有16條狗嚴重凍傷,不得不空運回基地**,用新的狗替換,但總算人員平安。

我們遇到的另一次巨大威脅來自暴風雪。當時已是2023年3月1日,早上10點左右起床時發現外邊狂風吹雪,我們稱之為「whiteout」。這是南極洲的一種極壞的天氣,出現這種天氣時,室外一片混沌,景物全部消失,天地不分,極易造**員丟失,甚至人身**事故。

而蘇聯和平站的雪上車卻一直不能前來與我們會合。

到了下午時分,風雪更大了,大家都停止了一切活動,留在帳篷裡等待天氣的好轉。晚上宿營後不久突然發現事情不妙,日本人舟津圭三失蹤了,再仔細回想一下,發現沒見到他已經好幾個小時了。頓時,一陣寒意掠過,多次的探險經驗告訴我們,圭三有可能出了意外。

但我們都極不願意相信這個猜測,內心默唸他的平安,希望他此時正呆在某處,只想和我們開個玩笑。謹慎起見,大家傾巢出動,用繩子把彼此相連,在每一個可能的角落尋找圭三的下落,在茫茫雪原上呼喊著舟津圭三的名字。蘇聯的極地「護航」拖拉機也隆隆地駛著來回繞圈子。

車燈在大風雪中閃閃發光。當時已經入夜,能見度又極低,焦急的心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加深。那一晚,我們都在外面來回奔跑,整整13個小時之後,才聽到舟津微弱的回答聲,當時已經是第二天早上六點多了。

我們朝聲音方向找尋過去,發現雪地上有一個小小的洞。挖開雪堆,大家看到了與暴風雪搏鬥了一夜的圭三,人顯得很疲備,臉色蒼白。但幸運的是,圭三手腳均好,沒有凍傷,人也安然無恙,只是右腳兩趾發白,很快也恢復正常了,此時,大家才稍稍放心。

據圭三講,他大約在下午5點左右外出,準備回帳篷喂狗。不料,剛走出去,暴風雪就加速,能見度立時變成了零。沒走幾步,便迷失了方向,既看不到帳篷,又看不到拖拉機,他試圖自救,逆風走了很遠,並看到了拖拉機車印,知道自己在上風方向。

但無法順著車印追蹤,因為車印很快就消失在暴風雪下。舟津看不到目標物,不能冒然行事,怎麼辦?這位機靈的日本人當機立斷,從口袋裡找出一把小鉗子,開始學我挖坑的樣子,在雪地裡挖了一個洞,貓身鑽進去,只露出一個供呼吸的孔。

外面的雪花在吹,想把那個不協調的小孔堵起來;舟津在裡面偏偏不信老天那一套,你堵我就挖,整整挖了一個夜晚,他才得以安然無恙。圭三講,當時自己心裡想的是自己的生命不僅僅屬於自己,他關係到父母、未婚妻秋本恭江……即使再辛苦也不能放棄。

昨天晚上測風速22~24m/s,估計最大風速達30m/s或略高。吹雪十分嚴重。但幸運的是氣溫不是很低,今日凌晨為零下7℃。

如果溫度一直保持在昨晚的-20℃,圭三則萬分危險。當時的他只穿了一套單薄的防寒服,腳上沒有穿鞋,只有兩層襪子。若氣溫繼續下降,那麼雪洞就成了圭三的墓棺了。

這一路上的艱難險阻不計其數,頗有些唐僧取經,歷盡九九八十一難的意味,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終於修成了「正果」,完成了這次6000餘公里的徒步穿越,我也第一次讓中國人的足跡踏過了南極的土地——一

中國人最早的姓氏是什麼

中國人最早的姓氏是上古八大姓,分別有姬 姜 姒 嬴 妘 媯 姚 姞。另一說 姬 姜 姒 嬴 妘 媯 姚 妊。1 姬姓 軒轅氏 青丘氏等上古部落皆為姬姓。司馬遷在 史記.五帝本紀 中說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2 姜姓 姜姓,起源於炎帝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姜為姓,神農氏 共工氏 有邰氏 呂...

中國的人口普查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的中國人口普查數字大約

中國最copy早的人口統計數字見於西晉 通bai典 中 du,稱4000多年前的夏禹時,中國zhi共有人口1350萬。dao儘管不少專家認為這一數字並不可靠,但美籍華裔人口學家段紀憲卻有獨特的 不可知人口數量倒推法 史學界公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較準確的人口普查開展於公元2年,當時全國人口為5960萬...

世界上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的故事

世界上第一個到底北極點的人羅伯特 皮爾 美 2007 12 14 13 35一個世紀以前,英國 為了獎勵北極探險者,曾撥出一筆資金,準備獎給第一個到達北極的探險家。資金雖然不多,但是卻起了很大的激勵作用,許多探險家躍躍欲試,想摘到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桂冠,獲得這一令人心馳神往的歷史的榮譽。這頂桂冠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