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次南極科考是在什麼時候中國的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在什麼時候建立的,叫什麼,是怎麼建立的?

2021-03-07 09:36:29 字數 6135 閱讀 6877

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6月25日,中國首次組織南極考察隊赴南極建立中國南極長城站和科學考察活動.***同志為南極考察題詞:「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貢獻」.

  南極獨待的地理環境,被科學家稱為:「解開地球奧祕的鑰匙」、「天然科學實驗聖地」.由於孤處一方,大氣沒有汙染,為觀測天體提供極好的條件;南極有成千上萬的隕石,是窺探外層空間奧祕的難得基地;南極是地球大氣環流的策源地之一,對全球氣候變化有著重要影響;地球其他地區600萬年前已滅絕的生物,在南極可能見到,這些發現可能會幫助我們解開地球生命起源之迷

2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1月20日南極考察隊在上海舉行啟航儀式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派出了28名科考隊員開啟了第一次南極科考。 2023年出發,2023年首次登上南極大陸。

3樓:李貝貝

長城站建成於2023年2月20曰.它實際上並不在南極大陸上,甚至也不在南極圈內.它位於靠近南極半島的南設得蘭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喬治王島上.

其經緯度位置為南緯62度13分,西經58度58分,距離北京1 7502公里.由於其自然條件相對較好——夏季沿海低地基本沒有冰雪覆蓋,小小的喬治王島上群集了各國的8個常年考察站.

長城站三面環山.一面瀕海,自建成至今已進行過兩次擴建,能完全適應南極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極地科學考察的需要.現站上有科研,辦公,生活,發電,通訊,文體和倉貯等建築十多棟,配備有較先進的常規科學考察儀器和實驗室,全天候衛星通訊裝置和各種適應寒區作業的運輸工具等.

建有直升飛機平臺.可開展常規的氣象,生物,地磁,**,環境等學科研究和實驗室工作.近年來.

為加強南極環境保護.站上還新建了一座汙水處理系統,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將生活汙水淨化,這是喬治王島上第一座現代化的汙水處理裝置.站區最多可容納40—50人食宿和工作.

在積累了相當的建站經驗後.中國開始向環境更加險惡的南極圈內的南極大陸挺進.2023年2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建成啟用.

該站坐落在東南極大陸普里茲灣東側的拉斯曼丘陵地帶,位於南極洲也是全球最大的冰川蘭伯特冰川東側.其經緯度位置為南緯69度22分,東經76度23分,距離北京12553公里.

中山站的建築群採用500多個6米長的大型集裝箱體拼接而成,其生活,文體,科研設施都較長城站齊全和優良.並備有向南極內陸冰蓋作長距離考察的先進雪地車輛.由於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

該站是開展高空大氣物理學,極光科學,冰川學和地質地球物理科學的理想實驗室.

中山站以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站上還專設孫中山先生紀念室. 為了瞭解南極,認識南極,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貢獻,中國自2023年開始,連續派遣科學考察人員參加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阿根廷,曰本等國的南極考察隊進行夏季千口越冬考察.2023年6月,中國參加《南極條約》,成為締約國.

次年年底,中國首次自行組隊前往南極.2023年10月,中國成了《南極條約》的協約國,並於2023年6月成為國際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的正式成員國.

自2023年以來,中國每年都要自己組隊奔赴南極開展綜合科學考察,並在長城站和中山站派駐越冬科考人員.近20年來,中國已有2000多人次涉足南極洲,在極地冰川學,氣象學,生物學,地質地球物理學,海洋學,測繪學,環境科學和寒區醫學等方面,特別在南極地質學,南大洋磷蝦生態學和高空大氣物理學三大學科上,取得了令世人讚歎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並同日本,澳大利亞,美國,烏拉圭,德國,法國,挪威,俄羅斯,波蘭等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工作.

中國的北極科學考察工作始於90年代初,主要是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領導下.由其下屬有關學會和民間組隊,多次赴北極開展地理,地貌,人文,環境,氣候和生物學科等方面的考察.為我國較大規模地開展北極多學科考察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已於2023年4月成為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的17個成員國之一.2023年4月24日一5月6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科學院在民間資助下組織的首次遠征北極點考察隊,有了名隊員從北緯87度59分處徒步行走350公里登上北極點.

2023年7月1日一9月9日,中國第一次派出由1 24人組成的龐大的國家科學考察團,乘坐雪龍號破冰船遠征北極.雪龍船穿過白令海峽,經楚科奇海到達北冰洋,最遠航抵北緯75度30分,西經160度附近,創造了我國航海史上的最北記錄.全部行程14180海里.

歷時71天,其中浮冰區連續航行2000多海里.考察隊在北緯75度附近的浮冰上建立了聯合冰站.在面臨冰裂危險的情況下,進行了長達7個晝夜的科學觀測.

部分隊員還乘直升飛機飛抵北緯77度18分處,是為本次考察的最北點.

這是一次大規模,綜合性,高難度的極地科學考察壯舉,填補了中國北極考察和研究的空白,重新整理了中國極地研究的多項第一,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關注.

4樓:

如果是考試題目,估計答案是「年底-年初」、「我國的冬季」、「12月-2月」之類的因為那時候是南極的夏季,極晝,冰雪融化,溫度相對高,適合人類進行活動

5樓:趙末殘陽

2023年中國首次南極科學考察

中國的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在什麼時候建立的,叫什麼,是怎麼建立的?

6樓:千山鳥飛絕

1、2023年2月15日,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南極長城站建成。

中國南極長城站建於2023年2月20日,以世界著名的中國長城命名,*******於2023年12月30日題寫了站名。站址設在喬治島南端的菲爾德斯半島東岸,為常年越冬站,中國成為第十八個在南極洲建立科學考察站的國家。

2、2023年12月27日,我國南極考察總指揮陳德鴻、南極洲考察隊隊長郭琨、副隊長董兆乾和有關人員登上南極洲的喬治島。他們是我國南極考察隊的第一批登島人員。為試選中國南極長城站站址,他們於下午1時乘海豚式直升飛機離開停泊在喬治島民防灣的「向陽紅十號」科學考察船,到喬治島上察看地形。

他們先後到達島上的10多個地方。

12月27日晚上7點40分鐘,我國另一批南極考察隊員乘「長城二號」登陸艇登上喬治島,進行建站選址的一些具體工作。

12月29日21時50分(當地時間),經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批准,中國南極長城站站址選定在此地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方位是南緯62度13分,西經58度55分。

12月31日上午(當地時間),中國南極長城科學考察站的奠基典禮隆重舉行。

2023年2月14日晚22點(當地時間,北京時間15日上午10點),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建設全部完成,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已經崛起在南極洲喬治島的土地上。

7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6月25日,中國首次組織南極考察隊赴南極建立中國南極長城站和科學考察活動。***同志為南極考察題詞:「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貢獻」。

南極獨待的地理環境,被科學家稱為:「解開地球奧祕的鑰匙」、「天然科學實驗聖地」。由於孤處一方,大氣沒有汙染,為觀測天體提供極好的條件;南極有成千上萬的隕石,是窺探外層空間奧祕的難得基地;南極是地球大氣環流的策源地之一,對全球氣候變化有著重要影響;地球其他地區600萬年前已滅絕的生物,在南極可能見到,這些發現可能會幫助我們解開地球生命起源之迷,而且還能為進一步解開世界海陸演化之迷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於2023年1l月2 0日從上海啟程,12月26日抵達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島。30日15時,「長城」1號和「長城」2號兩艘登陸艇載著54名考察隊員,登上菲爾德斯半島南部,在這裡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31日l0時,在南極洲喬治島上,從祖國帶來的刻著「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奠基石,豎立在南極洲的土地上。

當新年鐘聲敲響時,當祖國人民端起年飯時,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建設開始了。

考察隊在2023年2月15日向全世界宣佈:中國南極長城站勝利建成。2月20日,中國長城站在喬治島隆重舉行落成典禮。

2023年10月,在布魯塞爾召開的16個南極事物協商國會議上,由於中國在南極建立了長年考察站,進行了多學科卓有成效的考察,正式取得協約國的地位。

中國人第一次登上南極是什麼時候

8樓:好靜不好動

2023年3月3日, 「2023年國際橫穿南極考察隊」6名成員歷時7個多月, 跋涉5984公里專,終於到達了前蘇聯屬和平站。這是本世紀以來,人類在到達地球的兩極、登上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飛上月球之後取得的又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

9樓:花自開水自流

你問的南極點,還是南極洲,南極點是90年,南極洲是85年。呵,應該是的。

中國國旗第一次在南極升起是什麼時候

10樓:匿名使用者

984年11月,中國南極科考隊乘「向陽紅10號」船首赴南極。12月31日,南極考察隊登上專喬治王島,並舉屬行長城站奠基典禮,第一面五星紅旗插上了南極洲。

2023年,長城站建成

2023年2月15日10時,北京收到南極的電報:「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基地——中國南極長城站勝利建成。」

中國人第一次到南極是哪一年?

11樓:米蘭的藍白色

2023年

長城站建成於2023年2月20曰.它實際上並不在南極大陸上,甚至也不在南極圈內.它位於靠近南極半島的南設得蘭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喬治王島上.

其經緯度位置為南緯62度13分,西經58度58分,距離北京1 7502公里.由於其自然條件相對較好——夏季沿海低地基本沒有冰雪覆蓋,小小的喬治王島上群集了各國的8個常年考察站.

長城站三面環山.一面瀕海(長城灣),自建成至今已進行過兩次擴建,能完全適應南極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極地科學考察的需要.現站上有科研,辦公,生活,發電,通訊,文體和倉貯等建築十多棟,配備有較先進的常規科學考察儀器和實驗室,全天候衛星通訊裝置和各種適應寒區作業的運輸工具等.

建有直升飛機平臺.可開展常規的氣象,生物,地磁,**,環境等學科研究和實驗室工作.近年來.

為加強南極環境保護.站上還新建了一座汙水處理系統,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將生活汙水淨化,這是喬治王島上第一座現代化的汙水處理裝置.站區最多可容納40—50人食宿和工作.

在積累了相當的建站經驗後.中國開始向環境更加險惡的南極圈內的南極大陸挺進.2023年2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建成啟用.

該站坐落在東南極大陸普里茲灣東側的拉斯曼丘陵地帶,位於南極洲也是全球最大的冰川——蘭伯特冰川東側.其經緯度位置為南緯69度22分,東經76度23分,距離北京12553公里.

中山站的建築群採用500多個6米長的大型集裝箱體拼接而成,其生活,文體,科研設施都較長城站齊全和優良.並備有向南極內陸冰蓋作長距離考察的先進雪地車輛.由於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

該站是開展高空大氣物理學,極光科學,冰川學和地質地球物理科學的理想實驗室.

中山站以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站上還專設孫中山先生紀念室.

中國的極地考察

為了瞭解南極,認識南極,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貢獻,中國自2023年開始,連續派遣科學考察人員參加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阿根廷,曰本等國的南極考察隊進行夏季千口越冬考察.2023年6月,中國參加《南極條約》,成為締約國.次年年底,中國首次自行組隊前往南極.

2023年10月,中國成了《南極條約》的協約國,並於2023年6月成為國際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的正式成員國.

自2023年以來,中國每年都要自己組隊奔赴南極開展綜合科學考察,並在長城站和中山站派駐越冬科考人員.近20年來,中國已有2000多人次涉足南極洲,在極地冰川學,氣象學,生物學,地質地球物理學,海洋學,測繪學,環境科學和寒區醫學等方面,特別在南極地質學,南大洋磷蝦生態學和高空大氣物理學三大學科上,取得了令世人讚歎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並同日本,澳大利亞,美國,烏拉圭,德國,法國,挪威,俄羅斯,波蘭等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工作.

中國的北極科學考察工作始於90年代初,主要是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領導下.由其下屬有關學會和民間組隊,多次赴北極開展地理,地貌,人文,環境,氣候和生物學科等方面的考察.為我國較大規模地開展北極多學科考察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已於2023年4月成為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的17個成員國之一.2023年4月24日一5月6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科學院在民間資助下組織的首次遠征北極點考察隊,有了名隊員從北緯87度59分處徒步行走350公里登上北極點.

2023年7月1日一9月9日,中國第一次派出由1 24人組成的龐大的國家科學考察團,乘坐雪龍號破冰船遠征北極.雪龍船穿過白令海峽,經楚科奇海到達北冰洋,最遠航抵北緯75度30分,西經160度附近,創造了我國航海史上的最北記錄.全部行程14180海里.

歷時71天,其中浮冰區連續航行2000多海里.考察隊在北緯75度附近的浮冰上建立了聯合冰站.在面臨冰裂危險的情況下,進行了長達7個晝夜的科學觀測.

部分隊員還乘直升飛機飛抵北緯77度18分處,是為本次考察的最北點.

這是一次大規模,綜合性,高難度的極地科學考察壯舉,填補了中國北極考察和研究的空白,重新整理了中國極地研究的多項第一,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關注.

你第一次打架是什麼時候,第一次打架是什麼感覺

第一次打架,可能就是在四年級的時候,當時應該算是受到了校園欺凌吧,有一兩個女生圍著自己想動手碰自己的時候,自己也想了反擊,然後兩個人就打了起來。就是小時候吧,看到別人想要欺負自己的妹妹,然後自己很氣,過去的時候就和別人打了起來,雖然打得不是很嚴重,但那是我第一次打架,也比較狠。小時候不懂事,很幼稚,...

中國茶傳播的歷史第一次進入英國在什麼時候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嫁給了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妝不僅包括位於摩洛哥的軍事重鎮丹吉爾 tangier 印度大陸的明珠城市孟買,以及價值80萬英鎊的財寶,還有中國茶具和茶葉。這是英國人最早接觸到茶。請問中國茶葉什麼時候開始傳入英國?樓主您好 中國茶葉是17世紀開始傳入英國 的,由於運費昂貴,...

你第一次坐高鐵是什麼時候,UFO的第一次媒體露相是什麼時候?

您好,預定和查詢車票就上高鐵管家,出票成功率更高,方便您的出行。ufo的第一次 露相是什麼時候?儘管人類的史冊中很早就有關於 飛碟 的記載,但是第一次把它們描述為 飛碟 的報道則始於1947年6月24日。曾經是美國空軍飛行員的尼恩 阿諾德,退役後經營一家滅火器材公司。這天,他駕駛一架私人飛機飛臨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