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介紹一下顧炎武的主要思想,顧炎武的主要思想觀點是什麼

2021-08-03 14:00:02 字數 6559 閱讀 4650

1樓:加爾基

顧炎武為學以經世致用的鮮明旨趣,樸實歸納的考據方法,創闢路徑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眾多學術領域的成就,終結了晚明空疏的學風,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的先路,給予清代學者以極為有益的影響。

顧炎武還提倡「利國富民」,並認為「善為國者,藏之於民」。他大膽懷疑君權,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啟蒙思想色彩的「眾治」的主張。他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2樓:

顧炎武的主要思想

1.1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和愛國主義思想 顧炎武的世界觀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他認為:「盈天地之間者氣也,氣之盛者為神,神者天地之氣,而人之心也」[1];又述: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器則道無所寓。……雖孔子之天縱,未嘗不求之象數也。」[2]……正是如此,顧炎武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3]的愛國主張,他認為:

「拯斯人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4]。先生認為對自然界是執「物」,對社會是研究客觀的社會關係(雖然先生簡單地把它看作是人倫理關係),並且主張把認識見諸行事,以解決「當務之急」,以「興天下」。顧炎武的「經世致用」觀點、實事求是的治學方法和愛國主義思想對後人的教育影響甚大。

1.2對理學的正面批評 宋明至清,理學作為正統的教育思想一直統治著人們的思想行為。顧炎武生活在明朝覆亡、清朝初興的社會動盪期,通過深入的觀察和調查,對理學的空疏無用較早地提出了強烈的最徹底的批評。

他指出:「今之所謂理學,禪學也,不取之五經,而但資之語錄」、「舍聖人之語錄,而從事於後儒,此之謂不知本矣」[5];並對這種理學教育提出了批評,他指出:「今之君子則不然,聚賓客門人之學者數十百人」,「而一皆與之言心言性,舍多學而識,以求一貫之方,置四海之窮困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說」,「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6]。

他認為「天下」是「匹夫」的「天下」,社會「治亂之關必在人心風俗」[7],對於「正風俗」,顧炎武則提倡了「行己有恥」[8]的道德教育。

1.3「行己有恥」的道德教育觀點 顧炎武認為:「國家治亂之原,生民根本之計」[9]首先在與人人「行己有恥」。

他指出:「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10]而「行己有恥」,則應「不恥惡衣惡食,而恥匹夫匹婦不被其澤」[11];「行己有恥」作為立身之本,應在人的日常生活、行動實踐中形成,即「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之間,皆有恥之事也」[12]。

他認為「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13]。

因此清朝開博學鴻詞科和明史館時,顧炎武堅決不仕,他說「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14];而對**,則告誡曰「不登權門,不涉利路」[15]。

1.4「多學而識」的治學主張 何謂「多學而識」[18]?顧炎武認為:學習在於「博學於文」[17]、「好古敏求」[18],「在於得理而驗於事物」[19]。

「博學於文」即為「自身以至天下國家,皆學之事」[20](《與友人論學書》),應讀「聖人之經典,先儒之註疏與前代之史」[21],應「當求實學,凡天文、地理、兵農、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22],並指出:「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23]。「好古敏求」,應做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24],「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是非之所在」[25]。

顧炎武還認為:學習「在於得理而驗於事物」、「下學而上達」[26]。人若「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終無濟於天下」[27]。

因此,炎武先生一生能「足跡半天下」,能「取天下書遍閱之……,並一一考據」 [28];其所到之處,必尋人「問其曲折」,必「考其山川、風俗、疾苦利病,如指諸掌」[29],「擇其宜於今者手錄」[30]。《日知錄》則是炎武先生盡平生之志,廣求師友,重視實地考據,以筆記形式著作的讀書心得,其內容遍及經義、政事、史地、藝文、兵事、天象、術數等,其考據之精審,見解之卓越,對後世有深刻的影響。

1.5「經世致用」的教育改良主張 顧炎武作為明清民主思想的著名啟蒙者之一,他痛恨「無本之人」[講「空虛之學」。他認為教育應改良人性、改良社會,昌明人道、改變政治,促進天下興,即教育能「經世致用」。

在《病起薊門當事書》中說:「今日者,拯斯人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仁以為己任,死後而已」。

他指出:「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31],「凡不關於六經之旨,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32]。

1.6崇尚創新的獨特見解 炎武先生認為「為學」與「興天下」,皆應勇於開拓,敢於創新。針對當時科舉制度下的教育,他認為「八股文之害,巨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更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33],若「廢天下之生員,而用世之材出矣」[34];他指出:

「天下之才,日生而無窮也,……天下之人,無問生員與否,皆得舉而薦之」[35]。

就「為學」,炎武先生認為:「蓋天下之理無窮,而君子之志在於道,……昔日之得,不足以為矜,後日之成,不容以自限」[36](《初刻日知錄自序》);他指出:「文章無定格」[37],「君詩之病在於有杜,君文之病在於有歡韓、歐。

有此蹊徑於胸中,便終身不脫依傍二字,斷不能登峰造極」[38]。觀先生一生之治學成就,其不僅首創古音學,更重要的是先生以他的治學行為和精神開創了清代「樸學」新風。

3樓:超級木子

略論顧炎武之教育思想

江蘇省崑山市亭林中學 吳大棣

4樓:

顧炎武(1612或1613一1682),明清之際思想家、學者。初名繹,字忠清,曾自署蔣山傭。明亡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江蘇崑山人。

曾參加抗清鬥爭,失敗後,十謁明陵,遍遊華北,致力邊防和西北地理研究。在哲學上,贊成「太虛」、「氣」、「萬物」三者統一的學說。有《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錄》等。

顧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張

5樓:匿名使用者

簡要回答:顧炎武提抄倡「利國富民」,並認為「善為國者,藏之於民」。他大膽懷疑君權,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啟蒙思想色彩的「眾治」的主張。

他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意義和影響深遠,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奮進的精神力量。 他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6樓:瀟君客

顧炎武被稱作是清朝「開國儒師」、「清學開山」始祖,是著名經學家、史地學家、內音韻學家。他學識淵博,在容經學、史學、音韻、小學、金石考古、方誌輿地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較深造詣,建樹了承前啟後之功,成為開啟一代學術先路的傑出大師。他繼承明季學者的反理學思潮,不僅對陸王心學作了清算,而且在性與天道、理氣、道器、知行、天理人慾諸多範疇上,都顯示了與程朱理學迥異的為學旨趣。

顧炎武為學以經世致用的鮮明旨趣,樸實歸納的考據方法,創闢路徑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眾多學術領域的成就,終結了晚明空疏的學風,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的先路,給予清代學者以極為有益的影響。

顧炎武還提倡「利國富民」,並認為「善為國者,藏之於民」。他大膽懷疑君權,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啟蒙思想色彩的「眾治」的主張。他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清末歷史學家錢穆稱其重實用而不尚空談,「能於政事諸端切實發揮其利弊,可謂內聖外王體用兼備之學」。顧炎武強調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

他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意義和影響深遠。

顧炎武的主要思想觀點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顧炎武重視對社會實際情況的瞭解,形成了經世致用的思想。他主張走出家門,到實踐中求真知,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他到過許多州縣,進行實地考查,寫成鉅著《天下郡國利病書》這部書記述了山川形勢、物產風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顧炎武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捨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8樓:匿名使用者

顧炎武為學以經世致用的鮮明旨趣,樸實歸納的考據方法,創闢路徑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眾多學術領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學風的終結,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的先路,給予清代學者以極為有益的影響。顧炎武還提倡「利國富民」,並認為「善為國者,藏之於民」。他大膽懷疑君權,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啟蒙思想色彩的「眾治」的主張。

他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意義和影響深遠,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奮進的精神力量。 他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錢穆稱其重實用而不尚空談,「能於政事諸端切實發揮其利弊,可謂內聖外王體用兼備之學」顧炎武強調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日知錄》卷十三《正始》: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9樓:匿名使用者

顧炎武的主要思想

1.1樸素

的唯物主義觀點和愛國主義思想 顧炎武的世界觀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他認為:「盈天地之間者氣也,氣之盛者為神,神者天地之氣,而人之心也」[1];又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器則道無所寓。

……雖孔子之天縱,未嘗不求之象數也。」[2]……正是如此,顧炎武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3]的愛國主張,他認為:「拯斯人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4]。

先生認為對自然界是執「物」,對社會是研究客觀的社會關係(雖然先生簡單地把它看作是人倫理關係),並且主張把認識見諸行事,以解決「當務之急」,以「興天下」。顧炎武的「經世致用」觀點、實事求是的治學方法和愛國主義思想對後人的教育影響甚大。

1.2對理學的正面批評 宋明至清,理學作為正統的教育思想一直統治著人們的思想行為。顧炎武生活在明朝覆亡、清朝初興的社會動盪期,通過深入的觀察和調查,對理學的空疏無用較早地提出了強烈的最徹底的批評。

他指出:「今之所謂理學,禪學也,不取之五經,而但資之語錄」、「舍聖人之語錄,而從事於後儒,此之謂不知本矣」[5];並對這種理學教育提出了批評,他指出:「今之君子則不然,聚賓客門人之學者數十百人」,「而一皆與之言心言性,舍多學而識,以求一貫之方,置四海之窮困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說」,「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6]。

他認為「天下」是「匹夫」的「天下」,社會「治亂之關必在人心風俗」[7],對於「正風俗」,顧炎武則提倡了「行己有恥」[8]的道德教育。

1.3「行己有恥」的道德教育觀點 顧炎武認為:「國家治亂之原,生民根本之計」[9]首先在與人人「行己有恥」。

他指出:「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10]而「行己有恥」,則應「不恥惡衣惡食,而恥匹夫匹婦不被其澤」[11];「行己有恥」作為立身之本,應在人的日常生活、行動實踐中形成,即「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之間,皆有恥之事也」[12]。

他認為「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13]。

因此清朝開博學鴻詞科和明史館時,顧炎武堅決不仕,他說「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14];而對**,則告誡曰「不登權門,不涉利路」[15]。

1.4「多學而識」的治學主張 何謂「多學而識」[18]?顧炎武認為:學習在於「博學於文」[17]、「好古敏求」[18],「在於得理而驗於事物」[19]。

「博學於文」即為「自身以至天下國家,皆學之事」[20](《與友人論學書》),應讀「聖人之經典,先儒之註疏與前代之史」[21],應「當求實學,凡天文、地理、兵農、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22],並指出:「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23]。「好古敏求」,應做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24],「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是非之所在」[25]。

顧炎武還認為:學習「在於得理而驗於事物」、「下學而上達」[26]。人若「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終無濟於天下」[27]。

因此,炎武先生一生能「足跡半天下」,能「取天下書遍閱之……,並一一考據」 [28];其所到之處,必尋人「問其曲折」,必「考其山川、風俗、疾苦利病,如指諸掌」[29],「擇其宜於今者手錄」[30]。《日知錄》則是炎武先生盡平生之志,廣求師友,重視實地考據,以筆記形式著作的讀書心得,其內容遍及經義、政事、史地、藝文、兵事、天象、術數等,其考據之精審,見解之卓越,對後世有深刻的影響。

1.5「經世致用」的教育改良主張 顧炎武作為明清民主思想的著名啟蒙者之一,他痛恨「無本之人」[講「空虛之學」。他認為教育應改良人性、改良社會,昌明人道、改變政治,促進天下興,即教育能「經世致用」。

在《病起薊門當事書》中說:「今日者,拯斯人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仁以為己任,死後而已」。

他指出:「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31],「凡不關於六經之旨,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32]。

1.6崇尚創新的獨特見解 炎武先生認為「為學」與「興天下」,皆應勇於開拓,敢於創新。針對當時科舉制度下的教育,他認為「八股文之害,巨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更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33],若「廢天下之生員,而用世之材出矣」[34];他指出:

「天下之才,日生而無窮也,……天下之人,無問生員與否,皆得舉而薦之」[35]。

就「為學」,炎武先生認為:「蓋天下之理無窮,而君子之志在於道,……昔日之得,不足以為矜,後日之成,不容以自限」[36](《初刻日知錄自序》);他指出:「文章無定格」[37],「君詩之病在於有杜,君文之病在於有歡韓、歐。

有此蹊徑於胸中,便終身不脫依傍二字,斷不能登峰造極」[38]。觀先生一生之治學成就,其不僅首創古音學,更重要的是先生以他的治學行為和精神開創了清代「樸學」新風。

介紹一下倫敦,誰能介紹一下倫敦

2.精英地理網 3.世界地理網 http 無憂無慮地理網 http dl.地理網 com 6.行政區劃網 http 倫敦 london 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簡稱英國 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 紐倫港 1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

誰能介紹一下凱文 樂福,誰能介紹一下TDSCDMA

凱文 樂福 kevin love 42身高 2.07米 體重 116公斤 256 磅 生日 1988 09 07 球隊 明尼蘇達森林狼 選秀 2008年第1輪第5位 學校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大一國籍 美國 08 09賽季工資 264萬美元 合同情況 4年 1234萬,2008 7 12籤...

誰能介紹一下賴貴山酒的由來,誰能介紹一下賴貴山酒的歷史

這個品牌的歷史淵源比較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間,賴氏祖先研究出了賴家白酒的釀製工藝,並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後來到了賴貴山兄弟繼承賴家白酒的年代,機緣巧合下就把賴家白酒發揚光大了,並正式命名為賴茅。後來賴茅被國家收購合併成了茅臺酒,賴貴山就把賴茅的工藝改進一下,變成了賴貴山酒。誰能介紹一下賴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