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不是沒有水泥嗎?那麼趙州橋所用石料是如何連線在一起的呢

2021-07-04 05:45:09 字數 7342 閱讀 6604

1樓:中華鬥魚攝影

那時候是用石塊相互契合,以拱形來承受重力。但這種方法石塊都需要精細雕刻成一定形狀,很費工夫,所以不能廣泛採用。

2樓:中兵勘察海外部

這個橋啊,橋底的石料之間沒剪力只有壓力,材料之間不是粘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橋靠的是石頭之間互相擠壓形成穩定的結構,不用粘接。上下摞起來不用粘接。橫向是拱形結構,互相擠住了就行了,兩端是河岸可以靠住。

古代砌築多用石灰,生石灰遇水後形成熟石灰,熟石灰立即使用,過後慢慢吸收二氧化碳變成碳酸鈣就有一定強度了。

4樓:匿名使用者

石砌拱橋不需要水泥也可以的。關鍵是拱橋在荷載作用下主要以受壓為主。石材自重大,難以加工,所以建築物以木材為主

5樓:迷途羔羊阿龍

趙州橋是完全用石頭拼接,沒有黏結材料,靠石頭的自身重力和之間的摩擦力來保持結構的!因此更需要用心拼接啊

6樓:匿名使用者

趙州橋是沒有黏合材料的,完全是石頭拼接的。古代的人用的黏合材料好象是用米粉+灰等混合成的。

7樓:咪咪2魚

糯米等粘性物質

金字塔也是的

古代墓葬有種葬制叫黃腸題湊

用的是樹心挨個拼湊 不加粘合劑 卻是連螞蟻都爬不進去

8樓:

聽說以前用的黏合材料,主要成份有2種,一種是糯米~一種是石灰~當然肯定是離不開水~至於還有沒有其它的就不是很清楚了~為什麼以前的建築很多是用木~因為它的成本比糯米和石灰便宜~

9樓:恆利流通

趙州橋是屬於拱橋,石材安裝時小頭朝下一一排列。互相擠壓、越壓越緊。每塊石材都是經過計算好的。

特別拱頂石材要求相當嚴格。如小頭寬20高20則大頭寬30高30總長80.都是根據拱的大小高低計算的。

所以此橋不一定使用東西連線。即使使用也脫不了石灰+沉澱好的黃泥+蛋清+糯米,有很多古時候的土打牆建築現在仍然矗立。

中國古代四大名橋趙州橋又叫什麼橋?

10樓:冰雪紫玫瑰

中國古代四大名橋趙州橋,又叫安濟橋。

11樓:匿名使用者

又叫安濟橋位於河北省

12樓:匿名使用者

趙州橋丶石拱橋丶安濟橋

13樓:雲夢舊憶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

在石家莊東南約四十多公里趙縣城南2.6公里處,它橫跨洨內水南北兩岸,建於容

隋朝大業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師李春監造。距今已有2023年的歷史。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稱“大石橋”。[1]時隔大約2023年,歐洲才建成類似的石拱橋。

中國古代四大名橋是什麼?

1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發展於隋,興盛於宋。中國古代四大名橋分別是河北趙州橋、福建泉州洛陽橋、廣東潮州廣濟橋、 北京盧溝橋。

一、趙州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城南2.5公里處,它橫跨洨水南北兩岸,建於隋朝大業年間(605-616年),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稱“大石橋”。

二、洛陽橋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樑式大石橋,位於福建省泉州東郊的洛陽江上,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廣濟橋

廣濟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俗稱湘子橋。橫跨浩瀚的韓江,居閩粵交通要津,以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獨特風格,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四、盧溝橋

盧溝橋(lugou bridge)亦作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266.

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

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線,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2023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趙州橋是在什麼時期什麼時候誰主持修建的?它有什麼特點?在歷史上有何重要作用?

15樓:匿名使用者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趙縣人叫大石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建於隋代大業年間(公元605年-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2023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儲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趙州橋是他最偉大的傑作,凝聚了漢族勞動人民智慧與結晶的標誌性建築,開創了中國橋樑建造的嶄新局面。

16樓:無奈

建於隋代大業年間(公元605年-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2023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儲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趙州橋是他最偉大的傑作,凝聚了漢族勞動人民智慧與結晶的標誌性建築,開創了中國橋樑建造的嶄新局面。

用一句話概括趙州橋的特點 它在人類歷史上的地位如何?

17樓:匿名使用者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石拱橋 比法國早了700年

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還知道我國的歷史遺產有?

18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的歷史遺產有很多,印象較深的是盧溝橋。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是北京市現存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橋兩側雁翅橋面呈喇叭口狀。

2023年7月7日日本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19樓:匿名使用者

明清皇宮,2北京故宮,3瀋陽故宮,4中國高句麗王城,5王陵及貴族墓葬,6龍門石窟,7雲岡石窟,8黃山,9峨眉山-樂山大佛,10廬山,11岳陽樓,12永樂宮,13盧溝橋,14趙州橋(安濟橋)

20樓:匿名使用者

有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洛陽的龍門石窟。萬里長城,明清皇宮等。

21樓:匿名使用者

一、屬於文化遺產有21處:

1、明清皇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頤和園(北京)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3、長城(北京)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4、天壇(北京)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5、承德避暑山莊(河北承德,包括周圍寺廟)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6、平遙古城(山西平遙)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7、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北京周口店)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8、麗江古城(雲南麗江)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9、蘇州古典園林(江蘇蘇州)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0、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西安)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1、大足石刻(重慶大足縣)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2、武當山古建築(湖北丹江市)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3、莫高窟 (甘肅敦煌市沙鳴山)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4、布達拉宮(**拉薩)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5、龍門石窟 (河南省洛陽市)

2023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6、孔廟、孔林、孔府(山東曲阜)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7、明清皇家陵寢 (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8、青城山-都江堰(四川青城山)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9、皖南古村落 (安徽西遞村)

2023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0、雲岡石窟(山西大同)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1、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集安市、遼寧桓仁縣)2023年7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二、世界自然遺產,共4處:

1、九寨溝 (四川南坪縣)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黃龍(四川松潘縣)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3、武陵源 (湖南武陵)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4、三江並流 (雲南)

2023年7月2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三江並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交匯而形成的壯觀景象。

三、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共4處:

1、泰山(山東泰安)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黃山(湖北省)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3、峨眉山-樂山大佛 (四川峨眉山市)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4、武夷山(福建)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四、文化景觀,共1處:

1、廬山(江西九江市)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共2處:

1、 崑曲(江蘇崑山)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崑曲產生於元末明初江蘇崑山一帶,時間上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2、 古琴

22樓:冀來福鳳燕

您好!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建於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橋長64.

40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因橋兩端肩部各有二個小孔,不是實的,故稱敞肩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

因上述原因,趙州橋便成了我國高貴的歷史遺產。謝謝閱讀!

23樓:匿名使用者

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還知道我國的歷史遺產有?

我來答jxxd2010

lv.6 2018-02-16

一、屬於文化遺產有21處:

1、明清皇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頤和園(北京)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3、長城(北京)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4、天壇(北京)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5、承德避暑山莊(河北承德,包括周圍寺廟)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6、平遙古城(山西平遙)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7、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北京周口店)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8、麗江古城(雲南麗江)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9、蘇州古典園林(江蘇蘇州)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0、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西安)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1、大足石刻(重慶大足縣)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2、武當山古建築(湖北丹江市)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3、莫高窟 (甘肅敦煌市沙鳴山)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4、布達拉宮(**拉薩)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5、龍門石窟 (河南省洛陽市)

2023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6、孔廟、孔林、孔府(山東曲阜)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7、明清皇家陵寢 (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8、青城山-都江堰(四川青城山)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9、皖南古村落 (安徽西遞村)

2023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0、雲岡石窟(山西大同)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1、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集安市、遼寧桓仁縣)2023年7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二、世界自然遺產,共4處:

1、九寨溝 (四川南坪縣)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黃龍(四川松潘縣)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3、武陵源 (湖南武陵)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4、三江並流 (雲南)

2023年7月2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三江並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交匯而形成的壯觀景象。

三、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共4處:

1、泰山(山東泰安)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黃山(湖北省)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3、峨眉山-樂山大佛 (四川峨眉山市)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4、武夷山(福建)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四、文化景觀,共1處:

1、廬山(江西九江市)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共2處:

1、 崑曲(江蘇崑山)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崑曲產生於元末明初江蘇崑山一帶,時間上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2、 古琴

中國古代的時候有沒有獅子,中國古代有獅子嗎?

中國古代最早是沒有獅子的。獅子的故鄉在非洲 印度 南美等地。不過獅子的形象卻早為我們祖先熟知 從宋清兩代蒐集的周代銅器的精繪印本中,已有獅子的立體形象。據說獅子是從西域傳來的。相傳東漢年間,獅子被作為禮物送給中國的皇帝。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被佛教推崇的獅子在人們心目中成了高貴尊嚴的靈獸,中國很快從印...

中國古代有陽曆嗎,中國古代有城堡嗎?

有。陰曆的主要特點是 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即月相來確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月的平均值大致與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6日相等。年的長短則只是歷月的整數倍,而與迴歸年無關。因此,陰曆的月份也與四季寒暑無關。陰曆的日期表示著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 十 五 十六或十七是滿月,即望 初 七 初...

中國古代宮殿有防雷設施嗎,中國古代宮殿具有哪兩方面的功能

古建築防雷其實涉及到很多因素,至少從現有的研究考察來看,我國古代多半還是被動防雷,這與古人對雷電的認識也是相符的。其中建築的位置和周邊自然環境影響比較大,在風水理論中有一定反映,當然多為經驗的產物。而絕緣避雷的效果有限,所謂比西方早許多年的避雷針也只見於零星記載,真實性存疑,至少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