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太甲歸位大典上太甲以帝王之身對臣子伊伊施行了什麼樣的大禮

2021-06-18 08:19:43 字數 3294 閱讀 9454

1樓:康康楹

公元前2023年,商老臣伊尹立太丁之子、成湯嫡長孫太甲繼位。太甲即位後,「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伊尹屢諫不止。太甲三年,伊尹將太甲囚禁在王都郊外的桐官(今河南偃師),自己則攝政當國,代行天子職權,太甲居桐官三年,在伊尹的耐心開導下,悔過反省,開始棄惡從善,施行仁義。

伊尹便迎太甲歸朝當政。太甲復位後,果然政通人和,諸侯歸順,百姓安居樂業,大有成湯之風。傳說太甲死後,伊尹作《太甲訓》三篇,頌揚太甲,並尊他為太宗。

伊尹為商王朝開國功臣,曾輔佐成湯推翻夏桀,建立政權,又輔佐外丙、仲壬、太甲三王,立下汗馬功勞。有傳說,伊尹名阿衡,地位卑賤,看到湯是個有作為的人,便乘有莘氏嫁女之機,以陪嫁奴僕身份來到商。伊尹善烹調,到商後為湯掌廚,他利用侍奉湯進食的機會,給湯分析天下形勢,歷數夏桀**,進獻滅夏建國的大計。

後來,他得到湯的信任,並被任命為「尹」,即右相,從此跟隨成湯滅夏立商,成為商政權中的赫赫元老。太甲之後,沃丁繼位,伊尹自覺年老,不再參與朝政。沃丁八年,伊尹病死,相傳已有百年之壽。

沃丁以天子之禮隆重地安葬伊尹,用牛羊豕三牲祭祀,並親自臨喪三年,報答他對商王朝的貢獻。伊尹的名字見於甲骨文,記載他歷享後代商王的隆重祭祀。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名臣形象,在商王朝的建立和鞏固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別是他的政治主張對整個商代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2樓:袋泡茶找璽福霖

溥儀在世:2023年—2023年(62歲)

在位:2023年—2023年2月12日(3年)清

歷代商王的名字都是什麼?

3樓:牙牙的弟弟

商朝一共31王,依次為:天乙子履、外丙子勝、仲壬子庸、太甲子至、沃丁子絢、太庚子辯、小甲子高、雍己子密、太戊子伷、仲丁子莊、外壬子發、河亶甲子整、祖乙子滕、祖辛子旦;

沃甲子逾、祖丁子新、南庚子更、陽甲子和、盤庚子旬、小辛子頌、小乙子斂、武丁子昭、祖庚子躍、祖甲子載、廩辛子先、庚丁子囂、武乙子瞿、太丁子託、帝乙子羨、帝辛子受。

1、天乙

天乙(約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023年),即成湯,子姓,名履,古書中說:「湯有七名」。

見於記載的有:湯、成湯、武湯、商湯、天乙、天乙湯殷墟甲骨文稱成、唐、大乙,宗周甲骨與西周金文稱成唐),河南商丘人,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主癸之子,商朝開國君主。

商湯原是夏朝方國商國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輔助下陸續滅掉鄰近的葛國 (今河南寧陵)以及夏朝的方國韋(今河南滑縣,即後來大彭)、顧(今河南範縣)、昆吾(今河南許昌)等。

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成為當時的強國,而後作《湯誓》,與桀大戰於鳴條(今河南封丘東),最終滅夏。

經過三千諸侯大會,湯被推舉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西南),定國號為「商」,成為商朝的開國君主。

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經驗教訓作《湯誥》,要求其臣屬「有功於民,勤力乃事」,否則就要「大罰殛汝」。對那些亡國的夏民,則仍保留「夏社」,並封其後人。

湯注意「以寬治民」,因此在他統治期間,階級矛盾較為緩和,政權較為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

商湯為商國君主17年,作《湯誓》後自號武王,建立商朝後又在位12年。百歲而崩,廟號太祖,因其長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繼位。葬處據傳有六處,說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2、太甲

太甲(生卒年不詳),子姓,名至。商湯嫡長孫,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

太甲繼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輔政,伊尹連寫《肆命》、《祖後》等幾篇文章,教導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

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繼位後前兩年,其作為還過得去,但從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發號施令,一味享樂,暴虐百姓,朝政昏亂,又破壞湯制定的法規。

伊尹雖百般規勸,他都聽不進去,伊尹只好將他放逐到商湯墓地附近的桐宮(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湯陵社群),讓他自己反省,自己攝政當國,史稱「伊尹放太甲」。

太甲在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又將他迎回亳都(今亳州市譙城區),還政於他。重新當政的太甲能修德,諸侯都歸順商王,百姓得以安寧。太甲共在位23年,病死,傳說其死後葬於歷城。

3、太戊

太戊,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伷,商王太甲之孫,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商朝第九任君主,在位七十五年 (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023年在位)。

太戊在位時期,勤政修德,治國撫民,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國政,各諸侯紛紛歸順,使商朝再度興盛。太戊與太甲、祖乙並稱三示(即三位有貢獻的君主)。太戊死後,廟號中宗,葬於太戊陵(在今河南省內黃縣亳城鄉劉次範村東側)。

4、仲丁

仲丁(生卒年不詳),亦作中丁,子姓,名莊,商王太戊之子,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在其父太戊死後繼位,在位13年去世。

仲丁即位初年,亳都(今河南商丘谷熟鎮西南)遭遇河決之害,遂將國都自亳西遷於囂(亦作隞;今鄭州滎陽一帶),商朝自此開始第一次遷都。

當時,東南方的夷族興起,其中的蘭夷進攻商朝,仲丁出兵擊退蘭夷。仲丁死後,諸弟爭奪王位,造成九世之亂。

5、武丁

武丁(?-公元前2023年),子姓,名昭,商王盤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 ,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將武丁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023年。

武丁在位時期,勤於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說及甘盤、祖己等賢能之人輔政,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史稱「武丁盛世」。公元前2023年,武丁去世,廟號高宗,死後由其子祖庚繼位。

古代的時候太監見到皇上該怎麼行禮?

4樓:匿名使用者

據文獻記載,大約從夏代起,宮庭中就有了為皇帝及其家族服務的宦官。當時,他們的主要職責是侍奉帝王及其家族的衣食住行,地位十分低下。到了西周,「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

這樣,天子的後宮除了一個嫡妻之外,還有數百位嬪妃和成千上萬的宮女。如此之多的嬪妃、宮女,勢必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員和侍從人員。在宮中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男性被統稱為「宦官」。

最初的宦官可都是純爺們兒。到後來,皇帝為防止宦官出入宮禁而與嬪妃宮女們發生淫亂,就採取了一種絕妙的辦法:割去他們的外***。

所以宦官也稱閹人、奄人、閹宦、豎閹、椓人、私白、淨身等。又由於他們常侍禁中,也被稱寺(侍)人、巷伯、正內、司宮、內侍、內官、中人、中官、內監、內臣、公公、太監等。東漢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不復雜調它士」,大約自此時起,宦官才成為「閹人」的代名詞。

太監見皇帝,清朝以前應該都是彎腰低頭,高呼參見皇上之類的,清朝開始下跪,必須高呼萬歲。

5樓:臥馬看夕陽

你這個是清朝的吧,只有清朝才是這種叫法,我們漢人的朝代沒什麼老佛爺格格阿哥什麼的。在清朝皇宮沒地位的就是太監了,太監不能干預朝政,不不像其他朝代,清朝除了皇室其他都是他們的奴才,對於皇室,這個禮儀倒是和大臣的差不多,兩手一拍袖子,掀起前衣,兩腿一跪,全身都向前拍口喊奴才,奴才給誰誰誰請安,什麼什麼吉祥,什麼恭送。。。。跟宮女,嬤嬤就隨便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