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簡介的,季羨林簡介200字的

2021-05-09 17:42:02 字數 4508 閱讀 5249

1樓:匿名使用者

季羨林(2023年8月6日-2023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齊奘,生於山東省臨清市,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北京大學教授、輔仁大學教授。季羨林通曉梵語、巴利語、吐火羅語等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幾位從事吐火羅語研究的學者之一。

季羨林支援聊城大學的發展,曾經幾次來聊城大學,並欣然受聘任名譽校長,與家鄉的這所大學留下了難分難捨之情。

2023年,聊城師範學院正式建立的第二年,季羨林應邀來學院參加新生開學典禮,舉辦了《從比較文學談到中印文化交流》的學術講座,併成為聊城大學發展史上的第一批聘請的校外兼職教授。

2023年10月10日,受聘任該校名譽院長,還熱情洋溢地揮筆寫下了「魯西最高學府,山東璀璨明珠」、「聊城師範學院圖書館」的題詞。

人物軼事:

德國情緣

在季羨林留學德國期間,他通過好友田德望認識了街坊邁耶一家。

他當時正在寫博士**,**需要先打成清稿再送給教授看。可是他沒有打字機,也不會打字,適逢邁耶家的伊姆加德小姐能打字,自己又有打字機,而且她很願意幫助季羨林打字。

他獲得博士學位後,又在德國呆了四五年,其間他又寫了幾篇很長的**,都是請伊姆加德小姐打的字。所以,直至2023年季羨林離開德國前,還經常去她家打字。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季羨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間漸漸產生了感情。季羨林常到邁耶加做客,邁耶太太在安排座位時,總讓季羨林坐在伊姆加德的旁邊。一對異國青年同時墜入了愛河。

但是,季羨內心充滿矛盾與痛苦:自己是一個有妻子、有兒女的人,儘管那是一次沒有愛情的包辦婚姻,但是他必須面對這個現實。與伊姆加德戀愛不僅意味著對妻子、兒女的背叛和拋棄,也意味著把自己的親人推向痛苦的深淵。

然而,放棄這段感情,又會使已經深愛著他的伊姆加德失望和痛苦,自己也會遺憾終生。最終,他做出決定,回到中國,不再與其聯絡。

2樓:

季羨林(1911.8.6~2009.

7.11),山東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惟一的終身教授。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其精於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季羨林作品讀後感(200字)

3樓:匿名使用者

這篇《清塘荷韻》是季羨林於86歲高齡時完成的佳作,可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相媲美。

幾顆來自洪湖的蓮子帶著老人的希冀和憐愛躍入了紅湖,一種頑強而高潔的生命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圍中開始萌芽。

如果說周敦頤筆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潔的隱者,朱自清筆下的荷花是撫慰心靈的舞者,那麼,季老筆下的荷花則應該是張揚生命的強者,是徹悟生命的智者。

我們很難想像,在寂寞的歲月裡,在荒蕪的湖面下,在陰暗的泥沼中,那蓮子是怎樣暗暗地積蓄著力量,是怎樣將生命的嫩芽鑽出了堅硬的外殼。這芽一旦破殼而出,便以一種驚人的力量展示著生命的頑強與美麗。經過了整整兩年的期待後,在第三年,奇蹟終於出現了,水面上露出五六片圓圓的綠葉。

這是生命的使者啊!雖「細弱單薄」「可憐兮兮」,卻足以使那顆本已深感失望的心得到一絲慰藉。一千多個日夜過去了,在經歷了漫長的寂寞後,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盤。

「蟬噪城溝水,芙蓉忽已繁」,原來平臥在水面上的一些荷葉竟躍出了水面,亭亭田田「鋪滿了半個池塘」,放眼望去,滿目的綠荷紅蕖,撩雲逗雨,映日迷霞。再聯想季老的人生遭遇,這種頑強而美麗的生命,這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充套件蔓延的力量」,不正是作者生命歷程的真實寫照嗎?

季老深愛著這滿塘「季荷」,每天數次徜徉於湖畔,默坐靜觀。塘中「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令人萬躁俱寂,陶然於玄思冥想之中。這就是智者與自然的對話,是心靈與自然的交融。

「風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而此時,心中已是沉甸甸的厚實,微風已拂不起半點漪淪。望著墜落的蓮瓣,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寧靜,這便是對生命的徹悟。這瓣荷花,曾飽嘗過孕育的艱辛,也曾感受過生命的快樂,而此時它要悄然離去了,那便順應自然吧。

它走了,走得如此飄逸,如此灑脫。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態面對生命的消逝,荷花實在是徹悟生命的智者。

隨著天氣變寒,翠妝褪盡,滿池殘荷,繼而消逝得了無影蹤。此時也不必傷感哀嘆,該去的終將會離去,該來的必然會到來。待到來年春水溢,又該是翠蓋千疊,滿塘紅豔了……

隨便一篇季羨林散文的讀後感,200字就夠了,謝~!!!

4樓:匿名使用者

讀季羨林的《成功》有感

對於成功的理解,我沒有**過,只是喜歡簡單地把成功理解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做好每件事情就算是成功了。因為每個人給自己設定的成功的標準不一樣,有高有低,所以在我心裡,成功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過了半輩子,雖然並不以為自己很成功,但是也很知足,因為我的經歷告訴我,無論走到什麼體制的單位、無論為誰工作、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學到的東西是別人拿不走的,磨練出的經驗和閱歷是自己的,獲得的成功也是自己的,喜悅也是發自自己內心的,仔細回味很有成就感。

今天看了季羨林先生的《成功》,使得我對成功的含義有更深的理解,這位有著大智慧的老人在啟發我們:如果我們深愛著自己的家人,期望家人一起分享通過奮鬥而成功帶來的愉悅;如果我們為人父母,想給孩子做個榜樣的話,請從現在開始主動選擇勤奮、選擇成功的心態,就一定會實現人生的理想!

5樓:不語娃娃

給你參考一下吧,,最好還是自己寫呢。

入世雜感——讀季羨林《再談人生》有感

寥寥千把字,短小精悍文,足以引起我眼球的停駐。

季老聞名已久,卻一直沒有深入接觸的機會。隨手翻閱季老散文集,無意發現此篇佳作,內心種種得以釋懷。

季老深刻地知曉,人生不是用文字能敘述得完的,故力求精簡。

人生的主題必然是人性。告子有言「食色,性也。」季老毫不避諱的引出此言。

再者,誰又可否認?「食」,解決人生存的問題,「色」,解決人發展的問題。生存和發展是人類存在不變的主題。

對於入世極淺之人來說,如我,這個答案無疑是現實而確切的。

萬物皆通人性,這便有了「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一說。

同樣是生命,或缺水少光而死,或忍辱負重而生。這便是植物的「人生觀」。主動權在自己手裡,何去何從,均由自己掌控。

入世,有些人善始善終,處變不驚,任外界環境對其產生任何影響,始終堅持著既定的道路。從此便又有一道分岔:一種人果不其然地到達了終點,他可以理由充分地向世人宣告,見證自己的明智,但他不會這麼做;另一種人鬼使神差地偏離了航向,甚至不知所從,最終將被人唾棄、恥笑,但他不得不這麼做。

且人性的發展必須有所終止。萬物得以有規律地生存與發展,正應驗了這一道理。從細微處講,凡事都須有個「度」。

一類人人生一世無所不為,張張揚揚地度過了一生,到頭來卻發現忽略了不少致命的細節,遺恨終生。另一類人,與生俱來的退縮性,使得他一生碌碌無為,雖平安無事卻缺乏幾分激情,同樣遺恨終生。此上兩例雖為極端的狀況,只為說明本性的發展不可無度,無度則不成大器。

季老能有這樣的覺悟,完全體現在他自身的為人處世上。自其對語言著迷,就一心鑽研梵文等,終有所就。老來平心靜氣,卻依然為事業奮鬥著,即便在抗擊病魔的病床上,其頑強的毅力依舊展露無遺。

把持有度,便能盡善盡美!

中國哲學史上,曾爭論人性善還是性惡,其實大可不必。「人」和「生」絕對都是被動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賦予它不盡相同的色彩,實現最高的價值。

也許這正是季羨林先生的文學魅力所在,直言不諱,言簡意賅,令人回味。走進文學大師,讓大師指引我們走向成功!

世紀老人季羨林

記得就在上個學期的一堂作業分析課中,老師與我們講起了季羨林。老師說他是「學界泰斗」,可與中國的大熊貓相媲美。我半信半疑,然而自那時起,我便記住他的名字了。

在以後的日子裡,偶爾遇到幾篇出自季羨林之手的文章,比如《清塘荷韻》,我便像發現了寶貝似的,如飢似渴地讀起來。讀著他的文章,並非像別人說的那樣神奇,並沒有飄飄欲仙的感覺,只覺得他的文章宛如一汪明月,樸素清明,平靜恬淡,讓人心境澄澈。

前幾天,我看了一篇談論季老的文章,頗富興致地閱讀,文章講述季羨林的孤獨生活。因為他是季氏家族中唯一的男孩,所以承擔著為季家延續香火,光大門楣的指望。18歲時便被強迫著與只念過小學的彭德華結婚。

強迫的婚姻永遠不會有愛情的甜蜜感覺。的確,以後他對那個家不聞不問。他多次表露了他對那個家的厭惡,對那樁婚姻的無奈。

在他兒子季承的回憶中,季羨林與彭德華的夫妻關係是分居到死。這讓我對季老的崇敬產生了變化,好像在酒裡摻了水似的,很不是滋味,因為在我看來,即便那個人他不喜歡,但畢竟已是結髮夫妻,就不該不聞不問。

今天,我又看了一篇文章,是樑衡先生的一篇關於季羨林的散文。樑衡眼中的季羨林是一面百年明鏡,因為季羨林經歷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其間又經歷了「文革」直到去年才仙逝。他知識淵博、學富五車,是一部近現代歷史書。

讀著這篇文章,我的思想又漸漸發生了改變。我想,孤獨的人,也許更靜得下心來研究學問吧?他對婚姻的冷落,也許是對事業愛得太深吧?

也許世上的人,都有缺點吧?季老的一生是獻身於文學中的,他研究佛教,研究佛經翻譯,研究古代印度和西域的各種語言。試想我們現在學習古漢語已是多麼吃力費解,他卻去讀人家印度還有西域的古語言,還要理出規律來,真是不簡單啊。

季羨林,一位樸素無華的老人,一位有缺點的老人,一位傑出的老人,他真摯從容地向我們走來,又在時光的河流裡隱去,留下無盡的清塘荷韻……

季羨林的簡介,季羨林的資料 季羨林簡介

季羨林先生簡介。季羨林先生生於1911年8月,山東省清平縣人。他上高中時即發表過數篇短篇 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其間發表散文和譯文多篇。1935年,風華正茂的季羨林進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掌握了梵文 巴利文 佛教混合梵文 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在德期間,他發表 多篇,獲得...

季羨林名字的來歷?季羨林的名字?

季羨林先生生於1911年8月,山東省清平縣人。他上高中時即發表過數篇短篇 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其間發表散文和譯文多篇。1935年,風華正茂的季羨林進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掌握了梵文 巴利文 佛教混合梵文 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在德期間,他發表 多篇,獲得國際學術界高度評...

季羨林《成功》讀後感,季羨林《成功》讀後感500字

對於成功的理解,我沒有 過,只是喜歡簡單地把成功理解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做好每件事情就算是成功了。因為每個人給自己設定的成功的標準不一樣,有高有低,所以在我心裡,成功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過了半輩子,雖然並不以為自己很成功,但是也很知足,因為我的經歷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