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得到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這件事具體發生過程是怎樣的

2021-05-05 14:59:09 字數 5087 閱讀 4199

1樓:匿名使用者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

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

2樓:貴州衛視故事中國

故事中國:「三顧茅廬」請諸葛亮,讓劉備的事業發生了重大轉折

3樓:楊子電影

管理者要禮賢下士、知人善用。三顧茅廬的故事歷來為世人所稱頌,尤其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讓人深刻。《三國演義》把三顧茅廬這一段寫得極其精彩,既增加了戲劇效果,又達到了妖化諸葛亮的效果。

4樓:匿名使用者

三顧茅廬

劉備屯住新野時,自知蹉跎半生之緣由是身邊雖有關羽,張飛等猛將,而無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謀士,便禮儀賢下士,尋求良輔。在司馬徽和徐庶的薦舉下,劉備與關羽,張飛便來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

第一次來到茅廬時,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見亮好友崔州平;數日後,劉、關、張頂風冒雪,二顧茅廬。途中,遇亮好友石廣元,孟公威。到達茅廬,只見亮弟諸葛均,方知亮已出遊,備留下一箋,表達傾慕之意。

返回時,在隆中山下小橋邊遇見亮岳父黃承彥;過了一段時間,劉備與關羽、張飛三顧茅廬,適逢亮在家,但晝寢未醒。劉備吩咐關、張在門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於階下,直到亮醒後,方才相見。[ 三顧堂:

建於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2023年),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作《隆中對》的紀念堂。]

5樓:黛茜維納

卻說玄德訪孔明兩次不遇,欲再往訪之。關公曰:「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

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兄何惑於斯人之甚也!」玄德曰:

「不然,昔齊桓公欲見東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況吾欲見大賢耶?」張飛曰:

「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今番不須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玄德叱曰:

「汝豈不聞周文王謁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賢,汝何太無禮!今番汝休去,我自與雲長去。

」飛曰:「既兩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後!」玄德曰:

「汝若同往,不可失禮。」飛應諾。

於是三人乘馬引從者往隆中。離草廬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馬步行,正遇諸葛均。玄德忙施禮,問曰:

「令兄在莊否?」均曰:「昨暮方歸。

將軍今日可與相見。」言罷,飄然自去。玄德曰:

「今番僥倖得見先生矣!」張飛曰:「此人無禮!

便引我等到莊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玄德曰:「彼各有事,豈可相強。

」三人來到莊前叩門,童子開門出問。玄德曰:「有勞仙童轉報:

劉備專來拜見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雖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晝寢未醒。

」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報。」分付關、張二人,只在門首等著。

玄德徐步而入,見先生仰臥於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階下。半晌,先生未醒。

關、張在外立久,不見動靜,入見玄德猶然侍立。張飛大怒,謂雲長曰:「這先生如何傲慢!

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雲長再三勸住。

玄德仍命二人出門外等候。望堂上時,見先生翻身將起,忽又朝裡壁睡著。童子欲報。

玄德曰:「且勿驚動。」又立了一個時辰,孔明才醒,口吟詩曰: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孔明吟罷,翻身問童子曰:

「有俗客來否?」童子曰:「劉皇叔在此,立候多時。

」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報!尚容更衣。

」遂轉入後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

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

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南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劉備三顧茅廬於諸葛亮的故事到底發生在**?

6樓:一閃1閃亮晶晶

歷史文獻表明,諸葛亮讀書躬耕於東漢末年荊州南陽郡襄陽縣,所以說諸葛亮在南陽沒錯,但更具體的說是在襄陽,因為漢朝人和我們現在人一樣喜歡說自己是哪個郡的人,哪個市的人,所以襄陽地方小就被忽略了。實際上,南陽郡治所在宛縣,即今南陽宛城區,而諸葛亮是從未去過宛縣的,他兄弟二人隨叔父諸葛玄到襄陽求學,襄陽當時名人薈萃,諸葛亮的眾多好友都是襄陽人,沒一個是宛縣的,他的老婆家也是在襄陽附近。查閱資料又可知,南陽臥龍崗內與諸葛亮相關的遺蹟是隋朝才開始興建的,其實在襄陽古隆中邊上也有個臥龍鎮。

7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實際的躬耕地和劉備三顧草廬的地方只能是南陽臥龍崗。因為諸葛亮在《出師表》上自己對後主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把劉備三顧諸葛亮發生地寫在襄陽隆中。

仔細看看《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內容,劉備三兄弟從新野到襄陽隆中三次拜訪諸葛亮,按理說應該過漢水,怎麼中間不見改乘船過河?漢水可是大河,不可能不提這個情節。所以《三國演義》關於這個三顧草廬發生地的說法令人疑竇叢生。

8樓:匿名使用者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句話確實沒錯,不過這個南陽指的是當時的南陽郡,而不是現在的南陽市,當時的南陽郡包括現在的襄陽和新野,而現在的南陽市,在三國時期屬於曹操的實力範圍,諸葛亮不可能住在**,劉備也不可能跑到曹操的地盤去挖人,如果諸葛亮在南陽,那火燒新野就不會存在,因為新野是在襄陽和南陽的之間,他不可能從北方往南方打 ,這不和邏輯,因為曹操是在北方,劉備在南方,肯定是從南方往北方打,所以只能在襄陽,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 細想就知道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很明顯是河南南陽臥龍崗,臥龍先生何喂臥龍,正是因為諸葛亮青年時期躬耕於南陽臥龍崗,書中已明確說明劉備前往臥龍崗求諸葛亮出山,三顧茅廬也出於此。至於襄陽隆中對是諸葛亮出山後的事情。

10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三顧茅廬的地方位於湖北襄樊的隆中!

(並在那裡發表了著名的《隆中對》)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簡述

11樓:京城「老炮兒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親自敦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興復漢室,前兩次都沒有見到,但劉備誠懇的等到第三次終於請到諸葛亮出山,就是「三顧茅廬」的故事。

12樓:喵喵喵

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

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

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擴充套件資料

主要人物:

1、劉備

字玄德,人稱劉皇叔,被呂布稱為「大耳賊」。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為人忠厚,好結交豪傑。

「仁、善」是他的主要性格特點,有「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之志,愛護百姓,從不允許手下擾民。當陽撤退之時,十幾萬百姓跟隨他渡江,雖然情勢緊急,但他決不棄民先行,博得了百姓的愛戴。他知人善用,對士能推心置腹,始終信任。

在長阪坡,麋芳、張飛都說趙雲去投了曹操,劉備卻毫不懷疑地說:「子龍從我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至於對諸葛亮,從三顧茅廬到白帝城託孤,始終敬愛信任。

重情義是他的另一大特點,關羽被東吳殺害後,劉、張旦夕號泣,誓死復仇,必要伐吳,連諸葛亮、趙雲等心腹之臣也無力勸阻,導致伐吳失利。

2、諸葛亮

字孔明,蜀漢軍師。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智謀過人,是智慧的化身。(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在吳都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祭東風、智料華容道、三氣周瑜、巧擺八卦陣、空城計、製作木牛流馬等,無不顯示其智慧之超人。

三顧茅廬的故事是說諸葛亮還是劉備的

說的是劉備請諸葛亮 出山的典故 三顧茅廬典故 漢末,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 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 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

劉備三顧茅廬的問題,劉備三顧茅廬簡述?

劉備很仰慕諸葛亮的才幹,想請他幫助自己統一國家。一天,三人來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們只好失望而歸。回到新野,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叫人立即備馬。到了草屋,書童說諸葛亮被人請走了。三人怏怏而回。時間過得很快,劉備打算三訪孔明。三人第三次來到隆中,離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便下馬步行。這時,諸葛亮在午睡,...

劉備三顧茅廬簡介,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簡述

出處 三國蜀 諸葛亮 出師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 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 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 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