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謙讓的典故,有關謙讓的名人故事

2021-05-05 12:31:33 字數 4892 閱讀 4481

1樓:攜一夢前行

一、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神童。4歲時,他就能背誦許多詩詞,並且還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

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

「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漢朝。小孔融也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樣。

二、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與澠池會盟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

「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三、觀家書一封只緣牆事聊有所寄

安徽桐城縣發生了一件當朝宰相張英與鄰居葉秀才為了牆基爭地界打官司的奇聞。 因為張英家要蓋房子,地界緊靠葉家。葉秀才提出要張家留出中間一條路以便出入。

但張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寫明「至葉姓牆」,現按地契打牆有什麼不對,即使要留條路,也應該兩家都後退幾尺才行。這時張英在北京為官,其子張廷玉(雍正、乾隆兩朝名臣)也考中進士,在朝為官,老傢俱體事務就由老管家操辦。

俗語說:「宰相家人七品官」,這位老管家覺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總管,況且這樣建牆也有理有據,葉家一個窮秀才的意見不值得答理。於是沿著葉家牆根砌起了新牆。

這個葉秀才是個倔脾氣,一看張家把牆砌上了,咽不下這口氣,秀才自己能動筆,一紙狀文告到了縣衙,打起了官司。

一個窮秀才與當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親朋好友都為葉秀才擔心,怕他吃虧,勸他早點撤訴,但葉秀才就是不聽,堅持把官司打下去。張家管家一看事情鬧大了,就寫信把這事稟告了北京的張英。不久,就接到了張英的回信。

信中沒有多話,只有四句詩:「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這首詩,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來到葉家,告訴葉秀才,張家準備明天拆牆,後退三尺讓路。葉秀才以為是戲弄他,根本不相信這是真話。管家就把張英這首詩給葉秀才看。

葉秀才看了這首詩,十分感動,連說:「宰相肚裡好撐船,張宰相真是好肚量。」

第二天早上,張家就動手拆牆,後退了三尺。葉秀才見了心中也很激動,就把自家的牆拆了也後退了三尺。於是張、葉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條百來米長六尺寬的巷子,被稱為「六尺巷」。

據說,這裡成了桐城縣一處歷史名勝,一直儲存下來。

四、孔子與項橐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於是就問道:「你叫什麼?幾歲啦?

」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

「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五、京劇大師梅蘭芳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

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餘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

可梅蘭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老師。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隻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

幾天後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並題詩道:

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

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

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

」老人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臺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

2樓:末世山村

楊萬里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他知識淵博,很有才華,所寫的詩,一直蜚聲四方。同時他為人低調,一直非常謙虛。

有一名士一向很自負,他常說自己學識淵博,天下沒有人勝得過他。後來他聽說楊萬里很有名,非常不服氣,決定給他一封信,說要親自到楊萬里的家鄉江西吉水拜見他。楊萬里也早就聽說這個人一貫驕傲得不得了,就給他回了一封信,並說:

「我很歡迎您的到來,並冒昧地向您提一個小小的要求,聽說你們家鄉的配鹽幽菽非常有名,很想親口嘗一嘗滋味,請您來時順便捎帶一點。」

那個名士拆信一看,不禁一下子愣住了,什麼是配鹽幽菽呀?自己未曾聽說過啊。他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是什麼東西,他又不願意放下身份去問別人,只好自己在街上到處亂找,但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

後來,他只好兩手空空地來到吉水。他見到了楊萬里後,寒暄了幾句就問:「您信中提到的配鹽幽菽是不是賣的地方比較偏僻,我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實在抱歉!

」楊萬里聽了哈哈大笑起來:「你們那裡家家戶戶都有啊!」說著,他隨手從書架上取下一本《韻略》,翻開當中的一頁。

名士接過來一看,上面明明白白地寫著:「豉,配鹽幽菽也」一行字。他這才明白,原來所謂的配鹽幽菽,就是家庭日常食用的豆豉啊!

呂岱哭徐厚

三國時的呂岱位高權重,名聲顯赫,但能虛心聽取批評意見。他的朋友徐厚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評呂岱的缺點。呂岱的部屬對徐厚不滿,認為徐厚太狂妄,並將此告訴了呂岱。

可呂岱反而更加尊重和親近徐厚。徐厚死後,呂岱失聲痛哭,邊哭邊訴:「徐厚啊!

以後我從哪兒去聽到自己的過失啊!」

寫我一生的錯誤 粟裕大將在2023年授銜的時候,極力推辭元帥軍銜,最後只是領大將軍銜.

和當代浮躁的國人相比,這個謙虛已經成經典了

3樓:匿名使用者

1、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

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結果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2、孔融讓梨

3、有個皇帝決定要獎賞臣子們每人一隻羊。但那些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要怎樣分配才不至於導致爭議呢?皇帝把這個「難題」拋給了手下的臣子。

第二天早朝時,百官們各抒己見,向皇帝提出了很多的分羊辦法。正當百官爭論得臉紅耳赤時,宰相默默地來到圈羊的地方,把其中一隻最瘦、最小的羊牽走了。於是大家在互相謙讓中很快地就把羊分了下去。

不知道了

4樓:愛好數學

1. 孔融讓梨 婦孺皆知

2. 遵托塔天王晁蓋之遺囑,活捉史文公的盧俊義理應顧為山寨之主,但玉麒麟選擇了謙讓,既顯示出大將風範,又避免了梁山內訌。 無人不曉

3. 藺相如對廉頗的無禮再三謙讓,終使廉頗幡然頓悟,負荊請罪,一致對外。 成為千古美談

4. 清末大學士張英回信勸家人謙讓,導演出桐城六尺巷一段佳話。

5. 諸葛亮「舌戰群儒」,說服孫權共同對抗曹操,也因此引起周瑜的妒忌。面對周瑜的步步進逼,諸葛亮機智地謙讓,終於助東吳擊退來勢洶洶的曹軍而不辱使命。

有關謙讓的名人故事

5樓:空閒的迷茫者

1、蘇格拉底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讚歎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2、唐伯虎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讚。

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讚,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3、貝羅尼

有一天,他在日內瓦湖邊用心畫畫兒,來了三位英國女遊客,看了他的畫兒,便在一旁指手畫腳地批評起來,一個說這兒不好,一個說那兒不對,貝羅尼都一一修改過來,末了還跟她們說了聲"謝謝"。

第二天,貝羅尼有事到另一個地方去,恰巧又碰到昨天那三位婦女,她們正交頭接耳不知在討論些什麼。那三個英國婦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過來,問他:"先生,我們聽說大畫家貝羅尼正在這兒度假,所以特地來拜訪他。

請問你知不知道他現在在什麼地方?"

貝羅尼朝她們微微彎腰,回答說:"不敢當,我就是貝羅尼。"

4、張英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

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結果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5、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

有關逐鹿中原的成語典故,有關歷史典故的成語

東晉時代,十六國中 bai後趙的開國皇帝名叫石du勒。有一zhi天,他設宴招待高麗的使臣dao 喝酒喝得快醉的時候,他大聲地問臣子徐光道 我比得上自古以來的哪一上君王?徐光想了一會兒說 您非凡的才智超過漢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領又賽過魏朝的始祖,從三王五帝以來,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軒轅黃帝第二...

與漢朝有關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有關韓信的成語和歷史典故 韓信作為漢朝的開國元勳,他是歷史上在最短時間內 消滅和打敗敵方數量最多 並且佔領敵方城池和土地最多的軍事家,在某人所著的 中國古代軍事家排行榜 中,共排列了三十位中國古代軍事家,第一是孫武,第二是吳起,第三是唐朝的李靖,韓信被列第四位,諸葛亮列在第二十三位,有關他的成語和歷...

有關積累的名人故事左右急,有關積累的名人故事200字左右急

王亞南苦讀成才 王亞南睡三腳床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 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