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是誰帶人走出來的,與絲綢之路有關的歷史人物有誰

2021-05-04 22:21:19 字數 4772 閱讀 5523

1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公元前138年,他帶著百餘名隨從從長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那時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打仗。

張騫返回長安,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率領使團,帶著上萬頭牛羊和大量絲綢,訪問西域的許多國家。

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曰趨頻繁。

西域都護的設立: 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班超經營西域: 公元73年,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任命為西域都護,他在西域經營30年,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絡。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達波斯灣。

166年,大秦使臣來到洛陽,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的首次直接交往。

2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崑崙山的北麓,經過於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幹),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公元前後的幾個世紀,在亞洲、北非、歐洲曾先後存在過漢代中國、安息、貴霜、薩珊朝波斯、笈多朝印度和羅馬等強大國家。當時有一條橫貫中亞、聯絡歐亞兩洲的交通大道。它對這些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因為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由此道西運,所以這條交通大道在19世紀被歐洲學者稱為「絲綢之路」。後來,這一名稱被普遍接受。絲綢之路所經之地,有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有一望無垠的大漠荒磧和鹽鹼沼澤。

在生產力和交通工具尚不發達的條件下,古代各國勞動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侶等冒流沙、風暴冰雪襲擊的危險,披荊斬棘開通商路,對於加強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了重大貢獻。 絲綢之路與中西交通 公元前4世紀,希臘人克特西阿斯就稱中國為「塞勒斯」(seres),意即絲國。這說明我國的絲織品早就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也說明絲綢之路早有開端。

但有史記載的大規模的交往卻始於漢代張騫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月氏,中遭匈奴扣留,至公元前126年方歸。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派張騫西去聯絡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同時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費爾幹納盆地)和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間)、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特里亞)、安息(帕提亞)、身毒(天竺)各國。

司馬遷《史記·大宛傳》稱他的兩次出使為「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開通的道路。 從公元前2世紀以後,在我國西漢時期,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絲綢之路已有南北兩道。南道,從我國玉門和陽關(今敦煌西),經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帶)沿南山(今阿爾金山、崑崙山)以北循著河流西行,在莎車(今新疆莎車縣)以西越蔥嶺,至大月氏、安息。

在大月氏有多條岔道:向北越媯水(阿姆河),與康居、奄蔡(約在今鹹海至裡海間)道通;向南和印度相通;向西南與罽賓(今克什米爾一帶)、烏弋山離(赫拉特)至條支(喀拉塞涅)之路通;向西則至木鹿、赫卡銅皮洛斯、愛克巴坦那、泰西封直抵敘利亞的安條克,渡海到達希臘、羅馬,或南下經大馬士革、推羅進入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北道,自車師前王庭(今新疆吐魯蕃西)沿北山(今天山)以南,循塔里木河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市),西逾蔥嶺,出大宛、康居、奄蔡,經裡海、黑海以北草原與歐洲相通。

張騫第一次出使,從匈奴脫身,經大宛、康居、大月氏而至大夏,所走的就是北道,返回時,「並(傍)南山」,所走的是南道。此南北兩道都在天山以南。 此外,漢代還有第三條未具體記載的天山以北的西行商道。

這條通道就是取天山以北準噶爾盆地至烏孫、大宛的道路。張騫第二次出使,從內地直至烏孫,走的就是天山以北的通道。他從烏孫分派副使去大宛、康居、月氏、大夏。

東漢時班超經營西域,於公元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到達安息西界(條支)的波斯灣,準備渡海,遭安息船人勸阻,未能實現。這是漢代中國使者在絲綢之路上所達到的最西點。

與絲綢之路有關的歷史人物有誰

3樓:匿名使用者

1、張騫: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

2、班超: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

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迴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3、玄奘:為**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4、甘英:甘英(生卒年不詳),字崇蘭,東漢人。曾於漢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護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羅馬帝國),但僅到達波斯灣一帶,據《後漢書·列傳第七十八·西域》載:

「其王常欲通使於漢,而安息欲以漢繒彩與之交市,故遮閡不得自達。」

5、法顯: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在399年,法顯65歲的高齡從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出發,經西域至天竺尋求戒律,遊歷30餘國,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前後歷時14年。

4樓:溜溜達達

張騫,馬可波羅,王玄策,韓羊皮,法顯,玄奘,甘英,班超 。「陸上絲綢之路」是連線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通道,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

張騫漢族,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與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拓展資料: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5樓:式微夭之沃沃

哪些著名人物與絲綢之路有關

(1)張騫(約公元前164~前114年),漢族,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與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 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西域諸國當時無史籍記載,張騫所報道,備載於《史記》、《漢書》中,是研究中亞史所根據的原始資料,具有重要價值。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2)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漢族,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

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

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迴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邁請求回國。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達洛陽,被拜為長水校尉。

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死後葬於洛陽邙山之上。

(3)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從而溝通了東西方之間的陸路文化 ,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增進了東西方國家間的互相瞭解和友誼。

(4)玄奘,629年玄奘到天竺(印度)遊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玄奘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

他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並從天竺帶回諸多經書,為中國的佛教發展做出貢獻。646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經書657部。

拓展資料:

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之前西域的位置

「西域」一詞,最早見於《漢書·西域傳》,是和張騫的名字分不開的。

西漢時期,狹義的西域是指玉門關、陽關(今甘肅敦煌西)以西,蔥嶺(帕米爾高原)以東,崑崙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即漢代西域都護府的轄地。廣義的西域還包括蔥嶺以西的中亞細亞、羅馬帝國等地,包括今阿富汗、伊朗、烏茲別克至地中海沿岸一帶。

地理位置:西域以天山為界分為南北兩個部分,百姓大都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圍。西漢初年,有「三十六國」:

南緣有樓蘭(鄯善,在羅布泊附近)、菇羌、且末、于闐(今和田)、莎車等,習稱「南道諸國」;北緣有姑師(後分前、後車師,在今吐魯番)、尉犁、焉耆、龜茲(今庫車)、溫宿、姑墨(今阿克蘇)、疏勒(今喀什)等,習稱「北道諸國」。

此外,天山北麓有前、後蒲額和東西且彌等。它們面積不大,多數是沙漠綠洲,也有山谷或盆地。

人口:人口不多,一般兩三萬人,最大的龜茲是八萬人,小的只有一兩千人。

生產:居民從事農業和畜牧業。除生產穀物以外,有的地方如且末又盛產葡萄等水果和最好的飼草苜蓿。

畜牧業有驢、馬、駱駝。此外,還有玉石、銅、鐵等礦產,有的地方居民已懂得用銅鐵鑄造兵器。天山南北各國,雖然很小,但大都有城郭。

各國國王以下設有官職和占人口比重很大的軍隊。公元前二世紀,張騫出使西域以前,匈奴貴族勢力伸展到西域,在焉耆等國設有幢僕都尉,向各國徵收繁重的賦稅,「賦稅諸國,取畜給焉」(注:《漢書·西域傳上》:

「賦稅諸國,取富給焉。」,竊以為此處應為「富」,請核對。),對這些小國進行奴役和剝削。

新絲綢之路是誰提出,中國再推新絲綢之路的意義是什麼

2013年bai9月7日上午,du習在哈薩克斯 zhi坦納扎爾巴耶夫大dao學作重要演講,提出內共同建設 絲綢之路經濟容帶 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絡更加緊密 相互合作更加深入 發展空間更加廣闊,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 絲綢之路經濟帶 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一 新一 西北開發戰略 二...

絲綢之路的人物有哪些與絲綢之路有關的歷史人物有誰

有 西漢 張騫 漢武帝時期大將李廣利 征伐西域的大宛國 東漢 班超,甘英。唐代 玄奘。元代 馬可波羅。蒙古 成吉思汗西征 您好。博望bai 侯張騫 du 約公元前164 前114年 漢族,zhi字子文,漢中郡城dao固 今陝西版省城固縣 人,中權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 旅行家與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

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是哪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分別是哪裡

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終點站在歐洲。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的東南沿海,在漢代是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島。後來發展到了波斯灣地區。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 前202年 8年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