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全文是什麼

2021-05-04 10:54:09 字數 7047 閱讀 7070

1樓:二孃呀

原文: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拓展資料:

譯文: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這一切表現到臉色上,抒發到言語中,然後才被人瞭解。在一個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常導致滅亡。

這就可以說明,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篇短文選自初中文言文大全,不但立論高遠,見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論證明晰,邏輯嚴謹,有不容置辯的說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層層深入,採用舉例和正反對比論證相結合的方**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論點,從個人和國家兩方面,形成壓倒一切的逼人氣勢,在藝術上也很值得稱道。

2樓:詩和遠方呢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戰國)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拓展資料】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

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漢族,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

詞**釋:

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衡於慮:思慮堵塞。衡,通「橫」,梗塞,不順。

入則無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輔佐。

所以動心忍性。 忍,通「韌」,堅韌。

詞類活用

生於憂患(生)名詞作動詞,生存

死於安樂(死)名詞作動詞,死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短文不但立論高遠,見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論證明晰,邏輯嚴謹,有不容置辯的說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層層深入進行論證,形成壓倒一切的逼人氣勢,在藝術上也很值得稱道。

孟子在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圍繞客觀環境與個人和國家命運的關係,闡述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深刻道理。

文中說一個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經歷許多艱難困苦的磨鍊,只有經歷艱難困苦,經風雨,見世面,才能鍛鍊意志,增長才幹,擔當大任。安逸享樂,在溫室裡成長,則不能養成克服困難,擺脫逆境的能力,會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遇挫折、逆境則消沉絕望,往往導致滅亡。所以他得出結論: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3樓:柯玉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註釋:(1)也:語氣助詞,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頓,後半句將加以申說。

(2)苦其心志:使其思想痛苦。心志,思想。 志:意志,感情

(3)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體)勞累。

(4)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以致肌膚消瘦)。

(5)空乏:資財缺乏,即貧困。

(6)他的所不具備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備的能力。曾益:增加。使性格堅韌

(10)恆過:常常犯錯誤。恆,常。過,原意為過失,錯失,此處名詞活用作動詞,是犯過錯的意思。

(11)然後:這樣以後。

(12)困於心:內心困苦。困,被難住。於,在。

(13)衡於慮:思慮阻塞。衡,通「橫」,梗塞,不順。 慮:思緒。

(14)而後作:然後才能奮起。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15)徵於色:表現於臉色。意思是憔悴枯槁,顯露在臉色上。徵,徵驗(顯露,表現)。色,臉色、神色。

(16)發於聲:表現在聲音上。意思是吟詠歎息之氣發於聲音。 發:表現。聲:聲音。

(17)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瞭解他。喻,明白,瞭解。

(18)入則無法家拂(通「弼」)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入:

裡面,此指在國內。則:如果。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王的賢士。

拂(bì),通「弼」,輔佐。

(19)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來的憂患。出:在外面,指在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20)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樣之後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生於憂患:

憂慮禍患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死於安樂:安逸享樂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

(21)畎畝:田間,田地。

(22)動心:使心驚動。

4樓:歌伶漾

《孟子 告子下》全文

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

曰:」禮重。」

」色與禮孰重?」

曰:」禮重。」

曰:」以禮食,則飢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與禮乎?親迎則不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 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

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

金重於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往應之曰:』絲□兄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不絲□,則不得食,則將絲□之乎?逾東家牆而摟其處子,則得妻;不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

孟子曰:」然。」

」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

曰:」奚有於是?亦為之而已矣。

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則為有力人矣。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為烏獲而已矣。夫人豈以不勝為患哉?

弗為耳。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

所不為也。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

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見於鄒君,可以假館,願留而受業於門。」

曰:」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

公孫丑問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詩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為詩也!有人於此,越人關弓而射之,則己談笑而道之;無他,疏之也。

其兄關弓而射之,則己垂涕泣而道之;無他,戚之也。小弁之怨,親親也。親親,仁也。

固矣夫,高叟之為詩也!」

曰:」《凱風》何以不怨?」

曰:」《凱風》親之過小者也;《小弁》,親之過大者也。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

愈疏,不孝也;不可磯,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宋牼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將何之?」曰:」吾聞秦楚構兵,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楚王不悅,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二王我將有所遇焉。」

曰:」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說之將何如?」

曰:」我將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則大矣,先生之號則不可。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利也。

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仁義,而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仁義也。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孟子居鄒,季任為任處守,以幣交,受之而不報。處於平陸,儲子為相,以幣交,受之而不報。他日,由鄒之任,見季子;由平陸之齊,不見儲子。

屋廬子喜曰:」連得間矣。」問曰:

」夫人之任,見季子;之齊,不見儲子,為其為相與?」

曰:」非也;《書》曰:』享多儀,儀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於享。』為其不成享也。」

屋廬子悅。或問之。屋廬子曰:」季子不得之鄒,儲子得之平陸。」

淳于髡曰:」先名實者,為人也;後名實者,自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實未加於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惡汙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

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曰:」魯繆公之時,公儀子為政,子柳、子思為臣,魯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賢者之無益於國也!」

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賢則亡,削何可得歟?」

曰:」昔者王豹處於淇,而河西善謳;綿駒處於高唐,而齊右善歌;華周、樑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有諸內,必形諸外。為其事而無其功者,髡未嘗睹之也。是故無賢者也;有則髡必識之。」

曰:」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不稅冕而行。不知者以為為肉也,其知者以為為無禮也。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不欲為苟去。君子之所為,眾人固不識也。」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

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入其疆,土地闢,田野治,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慶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蕪,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有讓。

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是故天子討而不伐,諸侯伐而不討。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五霸,桓公為盛。葵丘之會,諸侯束牲載書而不歃血。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

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

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今之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

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惡,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

魯欲使慎子為將軍。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堯舜之世。一戰勝齊,遂有南陽,然且不可。」

慎子勃然不悅曰:」此則滑釐所不識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諸侯。

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儉於百里。太公之封於齊也,亦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儉於百里。

今魯方百里者五,子以為有王者作,則魯在所損乎,在所益乎?徒取諸彼以與此,然且仁者不為,況於殺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務引其君以當道,志於仁而已。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為君闢土地,充府庫。』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為之強戰,是輔桀也。由今之道,無變今之俗,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萬室之國,一人陶,則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穀不生,惟黍生之;無城郭、宮室、宗廟、祭祀之禮,無諸侯幣帛饔飧,無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國,去人倫,無君子,如之何其可也?

陶以寡,且不可以為國,況無君子乎?欲輕之於堯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於堯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

孟子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

魯欲使樂正子為政。孟子曰:」吾聞之,喜而不寐。」

公孫丑曰:「樂正子強乎?」

曰:」否。」

」有知慮乎?」

曰:」否。」

」多聞識乎?」

曰:」否。」

」然則奚為喜而不寐?」

曰:」其為人也好善。」

」好善足乎?」

曰:」好善優於天下,而況魯國乎?夫苟好善,則四海之內皆將輕千里而來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則人將曰:

』訑□,予既已知之矣。』訑□之聲音顏色距人於千里之外,士止於千里之外,則讒諂面謏之人至矣。與讒諂而諛人之人居,國欲治,可得乎?

」陳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則仕?」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禮;言,將行其言也,則就之。

禮貌未衰,言弗行也,則去之。其次,雖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禮,則就之。禮貌衰,則去之。

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飢餓不能出門戶,君聞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從其言也,使飢餓於我土地,吾恥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曰:」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全文

選自 孟子 戰國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之出處,天降大任於斯人也意思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選自 孟子 戰國 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徵於色,發於...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

1 出處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選自 孟子 告子下 創作年代 戰國 2 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