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詩到底是6句還是4句,曹植《七步詩》究竟是六句還是四句

2021-05-02 16:09:07 字數 5978 閱讀 1010

1樓:西郊有雨

這首詩最早就被記錄在《世說新語》之中,後來流傳的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為在傳播過程中為它是否真出於曹植之手尚難肯定。

然《世說新語》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遠,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據,而且據《世說新語》中引《魏志》中了也說曹植「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曹操曾試之以《登銅雀臺賦》,植援筆立成,而且斐然可觀,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這樣一首好詩也完全是可能的。

擴充套件資料

黃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歲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榮升魏王;同年十月,漢獻帝被迫禪讓帝位,曹丕上位,稱帝為魏文帝。由於爭封太子這段經歷讓曹丕無法釋懷,在他稱帝后,他仍對曹植耿耿於懷。他擔心這個有學識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著法子要除掉他。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無法開脫,只好在極度悲憤中七步之內應聲成詩。據《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殺),應聲便為詩……帝深有慚色。

」《七步詩》的真偽存在很大爭議。餘秋雨認為,以曹丕的智商,不大可能在宮殿上做這樣殘暴而又兒戲式的惡作劇。況且曹丕深知曹植才思敏捷,要刁難他也不會做得這麼笨。

餘秋雨認為這首詩比喻得體,有樂府風味,很可能確實是曹植的手筆,但創作時的戲劇場面,大約就是後人虛構的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系羅貫中偽作,不是七步詩的原文。

2樓:小李娛樂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附:【現代《七步詩》】——是後人所改

【三國·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編輯本段]註釋

漉(lù):過濾。

菽(shū):豆。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萁:豆類植物脫粒後剩下的莖,即豆秸。

釜:鍋。

持:使用、用來。

燃:燃燒,

煎:煎熬。

本:原本。

[編輯本段]翻譯

煮豆子是為了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中哭泣。我們本來是同胞兄弟,為什麼你那麼急迫地加害於我呢?

附註:漉菽以為汁中的「菽」,只要是出自正版的《世說新語》,沒有作「豉」的。至於流傳的其他詩歌版本,可附註說明,不應列在《世說新語》的書名之後。

本自同根生中的「自」,有版本為「是」,疑為今人修改,不如「自」字好!

萁在釜下燃有「在」,有版本作「向」。

另有別本《七步詩》為四句(是後人所改),以《三國演義》為代表,首句為「煮豆燃豆萁」,第三句為「本是同根生」。

蘇教版小學語文,人教大綱版語文課本第十二冊第十課古詩三首中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6句

3樓:匿名使用者

六句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4樓:芷楓兒

據《世說新語.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後, 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後人稱之為《七步詩》。

據說曹丕聽了以後「深有慚色"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了非凡的才華,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於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其實七步詩是有三首的,就是說曹植在七步內作出的是3首,而不是1首,可見其急才,不愧為才高八斗。現在廣為流傳的是其三,然而大家所熟知的4句詩(絕句)也是後人改編的,原本的應該是: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現在流傳的絕句版本: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另外兩首也相當有趣,一時忘了,有興趣的話lz可以自己搜搜看。但是沒有這一首寓意深刻,可見其建安風骨

5樓:匿名使用者

七步詩曹 植煮 豆 燃 豆 萁,

豆 在 釜 中 泣。

本 是 同 根 生,

相 煎 何 太 急?

七步詩》的詩意:

煮豆子正燃著豆秸,因煮熟豆子來做豆豉而使豆子滲出汁水。豆秸在鍋下燃燒著,豆子正在鍋裡哭泣。本來我們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你為什麼要這樣緊緊逼迫呢?

中心:表達了作者對骨肉相殘的厭惡與憎恨.

[註釋]

1.釜(fǔ):古代的一種鍋。

2.煎:煎熬,隱喻**。

[簡析]

據《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曹植,於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時間內做一首詩,做不成就殺頭。結果曹植應聲詠出這首《七步詩》。

詩人以箕豆相煎為比喻,控訴了曹丕對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殘酷**。

前兩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寫出「萁」「豆」的尖銳矛盾,及豆萁對豆子的殘酷**。最後兩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畫龍點睛提示詩歌主題。

「同根」一語雙關,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長起來的,實際上是說自己與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責問曹丕為什麼要對同胞兄弟逼迫得這樣急。

這首詩的比喻十分貼切,淺顯生動。雖然詩歌本身是否真為曹植所作,還難以確定,但這首詩反映曹魏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確實是一首好詩。

七步詩 故事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為嗣, 因其才智高於其兄曹丕。 後曹丕登基(始稱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這首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豆,豆萁,豆豉,都是豆這種植物的各種形態,可以說「本是同根生」。首句為我們描繪了煮豆的場景,以豆萁為燃料製作豆汁。第

三、四句進一步揭示這兩者間的關係。 豆在鍋中忍受豆萁的煎熬, 「咕嘟」的聲音彷彿在哭泣。這暗指兄長對自己的**以及自己悲憤的心情。末兩句卒章顯志,既是控拆,也是反抗。

整首詩據說在七步之內完成,詩人的情感也經歷了一個由平緩到迸發的過程。名為吟物, 實則是一首帶有譏諷的寓言 詩。然而由於詩人與其譴責物件的特殊關係,因而詩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譏諷之中有提醒和規勸。

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襯了曹丕**手足的殘忍。

曹植才高八斗, 文風俊逸剛健。 這首詩在情感上層層推進,且運用了比興手法,從中也可發現樂府詩歌的影響。有的選本沒有

二、三句,但這種風格仍是顯而易見的。三句哦

6樓:匿名使用者

準確為6句: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七步詩》情采並茂,語言精練,用語淺顯。原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後來《漫叟詩話》和《三國演義》把它改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詩》流傳至今有兩個版本,有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世說新語》中是「本是同根生」這個版本,應該更可信一點。

7樓:灰原雨霏

是六句,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里有的.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8樓:銩銩の寶兒

原詩為6句,先經過刪改變為4句,古詩80首上有。

選我吧!這是老師講的啊!

9樓:匿名使用者

有六句。現在人教版的六年級下冊的課本中都是六句,前四句就是解釋了一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這兩句。

10樓:裔遠

全文為六句,兒童版為四句。

11樓:

版本一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詩》究竟是六句還是四句???

12樓:帥氣的小宇宙

魏晉時期曹植的《七步詩》是六句。

原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話譯文:

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裡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麼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麼狠呢?

13樓:滿意請採納喲

曹植《七步詩》是六句。

七步詩[三國·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典故出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曹植七步作詩,不成者行**。應聲便為詩曰: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慚色。

曹植是曹操的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因此受到曹丕嫉妒。曹操死後,曹操大兒子,他的哥哥曹丕繼承當上了魏王,後篡位當了皇帝。因為曹丕擔心留曹植和曹熊(第四子)會有後患,所以便以在其父亡故時沒來看望為由,追問逼迫他們倆。

曹熊因為害怕,自殺了。而曹植則被押進朝廷。最終曹丕四兄弟的母親卞氏開口求情,曹丕勉強給了曹植一個機會,讓他在七步之內脫口一首詩,否則殺無赦。

曹植就作了這首七步詩。

三國時期,魏國武皇帝曹操去世後,他的次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為丞相。

曹植很有才華,精通治國理家,說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絕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謂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曹丕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對曹植產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處處苦苦相逼。眾臣漸也明其中理,阿諛奉承地在皇帝面前說三道四,謠言惑眾:

朝中一日有曹植,宮內雞犬不寧,如他日造反,圖謀篡位,何不為宮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為強,斬草除根,以免日後夜長夢多。

曹丕正好如償所願,借文武百官之口,決意趁早動手。正趕上一樁造反政事,曹丕假控曹植為主謀,正午時分,曹丕傳弟弟曹植到池廳邊相見。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衛隊揮刀截下。

見到曹丕,曹植道:「吾兄傳我有何貴幹?」曹丕道:

「弟弟有所不知,據我朝重臣之意,聞今日事件起謀者你也。是與其於你所作為?「曹植長嘆一聲,道:

「吾兄疑我謀反,謀你河山篡你朝位!如此罪行令吾何以擔當?望吾兄明察秋毫!

」曹丕不好推辭,只得說:「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誼,我命你在七步內作出一首詠頌吾與你的情分之詞,但詞內不可見兄弟二字。不矣,休怪吾大義滅親了!

」「若我不能在七步內作詩一首,任憑你處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說。「你既言如此,吾們一言為定!

」曹丕說完,曹植便邁出了第一步,突然,他聞到了從遠處飄來的陣陣煮豆的香味,靈感陣來,借物抒情,在剛走到第六步時就作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此詩作完,曹植對曹丕說:「我們雖有君臣之分,但畢竟是骨肉相連,何必苦苦相逼?

手足相殘?我無意與你權利相爭,無論誰為君主,我都會忠貞不二地跟隨,毫無怨言!明槍易擋,暗箭難防。

若你要滅我,輕而易舉,何必大費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也難以瞑目啊!」曹丕聽之,被駁得無話可說。(但有記載,曹丕提出此要求後,曹植的詩應聲而完。

曹植七步詩

七步詩典故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曹植知...

關於曹植《七步詩》的故事,曹植寫七步詩的小故事

七步詩 的故事 黃初元年正月,六十六歲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榮升魏王 同年十月,漢獻帝被迫禪讓帝位,曹丕上位,稱帝為魏文帝。由於爭封太子這段經歷讓曹丕無法釋懷,在他稱帝后,他仍對曹植耿耿於懷。他擔心這個有學識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著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無法...

簡述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曹植七步成詩故事

曹操死後長子曹丕繼位。曹丕唯恐幾個弟弟與他爭位,便先下手為強,奪了二弟曹彰的兵權 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時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後以 兄弟 為題即興吟詩一首,但詩中卻不能出現 兄弟 二字,成則罷了,不成便要痛下殺手。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脫口而出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