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如此耗費國力

2021-04-20 04:55:52 字數 4784 閱讀 9280

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古代copy經濟主要依靠農業,且沒有機械和化學產品的幫助,產量很低,這就導致絕大多數人無法脫離田地。

而戰爭,卻需要從田地中抽調人手,這自然會導致糧食減產。

而且古代戰爭節奏緩慢,這就意味著軍隊需要消耗更多糧食,時間長了當然難以維持。

2樓:魔咒嗜血

因為在冷兵器時代抄人類對自然資源襲瞭解和勘探都十bai分有限;那個

du時代的戰爭打的是車,馬,zhi錢糧以及人力dao資源;現代戰爭打的是國家綜合實力(工業能力)從軍隊的實力到網路世界在到宇宙空間,簡單的說就是;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多的資源從而獲得最大的空間最終取得勝利。

冷兵器時代戰爭是幾維

3樓:匿名使用者

一維!軍事理論考試題正確答案就是一維!

4樓:bob席

二維。原因:冷兵器戰爭只在陸、海平面上,無空戰,因此稱為二維。

為什麼現代戰爭可以拉動內需???古代卻不行???

5樓:無崖子

因為現代是工業時代

在熱兵器時代的現代,一場戰爭需要很多資源,炮彈,飛機,坦克需要很多鋼鐵,煤炭,化工用品,消耗比較大,但消耗國力的同時 ,也在大力拉動內需

古代是農業社會,商業不發達,是冷兵器時代,糧食才是最大的消耗品,對金屬礦石要求不大,但偏偏糧食在古代生產量比較小,反而更容易消耗國力,卻拉動不了內需

中國冷兵器時代戰爭規模最大的朝代是那個?比如動不動就十來萬之類的

6樓:尖草坪區

公元前三世紀的中國是人類冷兵器史上戰爭最頻繁,規模最大,指揮水平最高的時代。

七國戰爭

在戰國的最後六七十年中,僅由秦國發動的戰爭而導致六**隊的**人數就超過了300萬,這還沒有算秦國自身的**和由於敗仗而死亡的人數,第一次邯鄲之圍秦國就損失了20萬,再加上趙奢和李牧的幾次殲滅戰,秦國死傷皆在20萬上下;僅僅十年統一戰爭秦國出動兵力達200多萬人次,六**隊**也超過200萬;白起在其戎馬35年的時間,殲滅六**隊高達100多萬。如果再擴充套件到六國之間的戰爭,如樂毅伐齊,鎬代之戰,馬陵之戰,以及六國對秦的戰爭,如三晉伐秦,齊楚攻秦,和有史記載的5次六國合縱攻秦等。如此算來,七國動用兵力人次總和當在800萬以上,實際兵力數也當在400萬左右,而且還都是常備主力(後來只有明朝達到過200萬)。

就規模而論,戰國後期交戰雙方兵力之和在50萬以上的戰役就至少有三起,即秦趙長平之戰(白起指揮秦軍40餘萬,趙括指揮趙軍60萬),秦滅楚之戰(王翦指揮秦軍60萬,項燕指揮楚軍60萬),秦滅趙之戰(王翦指揮秦軍30萬,李牧指揮趙軍25萬)。以上都是有據可查的,其實象樂毅伐齊,以及有史記載的5次六國合縱攻秦,總兵力保守估記皆應當60萬以上。這一點是世界各國都無法相比的,很多紀錄直到二戰才被打破。

至於小規模的戰爭就更是不計其數,七國之間的大小戰爭不下千次,數十年裡,幾乎無一國無戰事,無一年無**。

在七國爭戰中,雖然大大小小的戰爭無數,但對秦滅六國的程序具有決定意義的主要是「長平之戰」。趙國自趙武靈王時逐漸壯大,滅掉了介於燕、趙之間的中山國,擊敗了北方的林胡、樓煩,到趙惠文王時,由於任用了藺相如、廉頗、趙奢等當時著名的名將和良相,國力已十分強盛。出現了秦、趙抗衡的局面。

公元前262年,秦派王齮進攻長平。駐守長平的趙軍統帥是名將廉頗,他根據秦軍遠道而來、難以持久的形勢,築壘固守,與秦軍相持了三年。但是,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派只會誇誇其談紙上談兵的趙括(趙奢的兒子)替代廉頗。

而秦卻在暗中派名將白起負責指揮秦軍作戰。趙括來到前線後,就立即下令全軍出擊。結果被秦軍分割包圍。

最後,趙括親自出戰,被秦軍亂箭射死。趙軍大敗,40多萬人被俘,並被白起全部坑殺。長平之戰是中國戰國時代規模最大、結局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戰役前後耗時3年,以秦軍勝利,趙軍失敗而告終,被後人認為是戰國形勢的轉折點。自此戰後,其他各國均不再有對抗秦軍的實力。秦統一中國的戰爭從而只剩下時間問題。

長平之戰後,秦採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戰略,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僅用了十年時間,先後派內史騰滅韓,派王賁滅魏,派王翦、蒙武滅楚,派王賁滅燕、趙、齊,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

反秦戰爭:

秦滅六國後,繼續對邊疆地區大規模用兵,先是派尉屠睢率50萬大軍向南方的百越進攻,征服後設定閩中郡、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並遷50萬罪徒謫戍嶺南與越人雜處。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和奪取了大量軍事要地。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發卒五十萬」,修築長城。

再加上建宮室、修馳道等,秦統一後的十年間,全國徵發徭役總數至少在300萬人次以上。秦朝總人口約2000萬,按照通常演算法,其中壯丁不過400萬,可謂是「舉國皆役」。由於秦王朝繁重的徭役、兵役和賦稅,加之又是嚴刑峻法,以致民不聊生,「人人思亂,四海鼎沸,草澤競奮」。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的統治更加酷烈,公元前209年,終於爆發了由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揭開了反秦起義的序幕。原楚國大將項燕後裔項梁、項羽叔侄在吳中殺死會稽郡守,聚集8000江東子弟起兵響應;劉邦在沛縣與蕭何、曹參等人殺死沛縣令,聚集3000人起兵反秦。

陳勝、吳廣起義軍由於內部**,不到半年就被秦軍鎮壓了。陳勝死後,項梁擁立原楚國懷王的孫子為楚王,重新豎起反秦的大旗,分兵出擊,不斷大敗秦軍。由於輕敵,項梁在定陶被秦將章邯夜襲得手,項梁戰死。

項羽率軍在鉅鹿決心背水一戰,「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軍以決死的氣概與秦軍殊死搏鬥,無不以一當十,終於大敗秦軍,並俘虜了秦軍主將王離。鉅鹿之戰一舉摧毀了秦軍主力,使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了反秦義軍一方。

章邯見大勢已去,只好向項羽投降,降卒20萬被項羽全部坑殺。鉅鹿一戰,項羽以三萬破三十萬,創造了冷兵器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如此懸殊的戰果也令無數後世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項羽威名大振之後,被各路義軍推舉為上將軍。

由於項羽軍牽制了秦軍主力,劉邦軍進展順利,加之張良、蕭何等的謀劃,很快進入關中,軍至霸上。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曾經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僅僅存在了15年就灰飛煙滅了。

楚漢戰爭:

項羽自視軍力強大,於公元前206年率軍入函谷關,屠咸陽城,殺已降的秦王子嬰,燒秦宮室,自封西楚霸王,又以盟主的身份,在原有舊王的基礎上,封立隨他入關的主要將領和秦的重要降將為新王,一共封立十八個王,而名義領袖楚懷王(義帝)則被項羽派人殺死,最先入關的劉邦僅封了一個漢王,還受到被封在關中的三個秦降將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的監視。封立不久,新、舊王之間為爭奪地盤而發生了激烈的戰爭。項羽為了維護他所分封的局面,支援新王,也捲入了混戰中。

劉邦趁機自漢中出兵,「暗渡陳倉」,先後擊敗雍、塞、翟三王,以關中為根據地,與項羽爭奪天下的戰爭。劉邦手下大將韓信則出關中,東渡黃河,相繼滅掉魏、趙、代、燕、齊等王國,最後與劉邦夾擊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韓信集40萬大軍會師於垓下合擊楚軍,項羽大敗,逃到烏江自殺。

楚漢戰爭結束,劉邦建立漢朝。

在楚漢戰爭中為劉邦立下奇功的韓信,是世界軍事史上不世出的奇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一代名將,雄才大略,蓋世無雙,用兵如神,百戰百勝,指揮了「井陘口之戰」、「破魏之戰」、「濰水之戰」等一個個以弱克強,奇謀百出的經典戰役,成為舉世公認的一位戰績輝煌的天才軍事家,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他被漢高祖劉邦譽為「連百萬之眾,攻必取,戰必勝」的戰神,出陳倉、定三秦、破魏國、平代國、擒趙王、降燕國、滅齊國、殲項羽,揮師天下,所向披靡,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削平群雄,累計破敵六十萬人以上,打下了大半個漢朝的江山,迅速結束了秦末群雄角逐、連年混戰的局面,輔助劉邦建立了大一統的西漢王朝,也成就了他一代「戰神」的赫赫威名。

為什麼中國古代這麼多戰爭呢?

7樓:萊茵火夜

1、戰爭相抄對而言不算多了,歐洲那種碎襲片化的才bai是三天兩頭打仗du;

2、王朝變更

速度其zhi實真不算快,長久的王朝200-300年變dao更一次,算是很正常;

3、我國古代有一句話叫「積重難返」,其實用在朝代上也適用,朝代建立初期原本有效的制度也是服務於起自身利益集團的,而利益集團的持續碰上成為古代社會難以解決的問題,最終問題集中爆發形成改朝換代;

4、國力世界前列的原因是因為戰爭少,而且很多都在邊境線附近或者以外,能夠有大量的時間休養生息,自然國力就強了,而像歐洲中東那種領主隔三差五掐架的很難有發展環境;

5、農民起義的本質,是打破原本板結的社會層級結構,而徹底改變社會制度,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打破原本的社會層級壟斷,改變農民起義領導者所在利益集團自身的所屬層級。

8樓:逍遙子家

這是歷史復更替,社會發制展的自然規律,有時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從世界歷史發展來看,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比如歐洲的戰爭一點也不少,遠的有古埃及擴充套件、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擴張,後來的阿拉伯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建立,十字軍東征;近一點的有資產階級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

中國從夏朝立國開始,經歷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中國,兩漢六百年曆史,三國分家,兩晉歸一,五代十國,直至隋唐,宋元明清,都是戰爭打出來的,總是先進生產力代替落後生產力。

歐洲戰爭與中國不同,他們有比較強勢的宗教力量,中國則歷來是無神論國家,不是政治為宗教服務,而是宗教淪為政治統治的工具。

9樓:匿名使用者

有人的地方bai

就有戰爭du,歐洲的戰爭一點也zhi不少,甚至更dao多,遠的有古埃及擴充套件內、亞歷容山大東征、羅馬帝國擴張,後來的阿拉伯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建立,十字軍東征,近的有文藝復興後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歐洲有一點與中國不同,就是他們有比較強勢的宗教力量,所以雖然因宗教也發生過戰爭,但總體而言宗教還是增加了整體認同感,因此而減少的戰爭要更多;中國則歷來是無神論國家,不是政治為宗教服務,而是宗教淪為政治統治的工具,所以自然缺乏認同感了。

至於國力方面,中國人很勤勞,而且中國古代的科技是很發達的,直到歐洲文藝復興,中國的科技才是開始落後的。

中國的冷兵器時代究竟是何時結束的

太平天國前後開始,袁世凱小站練兵後逐步結束。宋朝以前是中國的冷兵器時代,中國冷兵器鼎盛時期是在宋朝為止。希望可以幫到您,望採納,謝謝 冷兵器時代什麼時候結束的 冷兵器時代在清朝末年逐漸的退出了,袁世凱的新兵用槍,就是一個例子,也有武功再好,一槍幹倒的原因在內。隨著清 倒下,孫中山 的建立,槍逐漸佔了...

冷兵器時代的車兵,騎兵,步兵到底哪個厲害

這個不好說,看情況列 在山上那就是步兵的了,車兵在平原是老大也很正常,但是就戰爭本身而言,還是騎兵牛,首先騎兵機動性很強,可以長途奔襲,這點車兵遠遠不急,只要騎兵作戰不以攻城為主,那麼騎兵可以說完全可以虐敵人,因為車兵,步兵根本追之不及。而車兵有很多缺點,要結陣才行,而且不好保養,事實上在重騎兵出現...

冷兵器時代人數多的一方應該更佔優勢,為何遊牧民總能以少勝多

遊牧民族大多數都是騎馬作戰。就好比現在的坦克機動性比較好,而且他們的兵器多數都是以複合弓和彎刀為主。一般遊牧民族的對手基本上都是以步兵為主,步兵的機動能力比較差,對於從小就擅長騎馬打獵的遊牧民族來說,就好比是獵物。冷兵器時代人數多的一方應該更佔優勢,為何還會出現遊牧民橫掃歐亞大陸的局面?那幾個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