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 8月間,長江中下游地區常受單一的副熱帶高壓氣團控制

2021-04-19 11:34:25 字數 3371 閱讀 1308

1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7.8月間,長江中下游地區常受單一的副熱帶高壓氣團控制,形成伏旱天氣,特點是晴朗乾燥。

所以答案選b晴朗乾燥。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小小蘇比爾

b,7、8月份正值長江中下游伏旱天氣,這一時期高溫少雨。主要原因是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3樓:匿名使用者

b,高壓控制下,晴朗乾燥,也就是俗稱的「伏旱」天氣

高中地理,我們常說78月副高控制長江中下游形成伏旱,為什麼副熱帶高壓不影響長江中上游?

4樓:匿名使用者

7月中旬脊線向北越過北緯25°,主要雨帶就移到黃河流域,使華北進入雨季,這時,江淮流域正處在高壓脊線控制之下,梅雨期結束而進入伏旱期,天氣酷熱少雨一般而言,每年從冬季到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都會有規律地自南向北推移;從夏到冬,又有規律地自北往南撤退。熱帶與溫帶之間過渡地區的暖性高氣壓帶,受海陸分佈的影響,常斷裂成為若干個孤立的暖性高壓,這些孤立的高 壓,統稱為副熱帶高壓。這種高壓是控制熱帶、副熱帶地區 的持久的大型天氣系統,其位置和強度隨季節而變化。

影響 我國的副熱帶高壓主要有西太平洋高壓、青藏高壓和南海高壓(不同高壓影響不同),其中以西太平洋高壓對我國的影響最大,是造成我國夏季旱澇變化的主要天氣系統之一。

在副熱帶高壓的不同部 位,出現的天氣情況是各不相同的。長江彎彎曲曲上游並不在副高維度上,而且主要影響中下游的是被切斷了的西太平洋高壓離中下游近,影響大

望採納!

5樓:ing安靜

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勢力無法深入內陸

長江中上游地區(越過巫山雪峰山之後)的地區處於雲貴高原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區內,氣壓帶勢力減弱無法影響到高海拔地區

6樓:江楓濤

1、長江中上游地區多數屬於高山區,地勢海拔高,大氣稀薄,不利於形成高壓區;

2、海拔高,溫度低,空氣上升氣流較少,不利於形成高壓大氣壓;

綜上,主要是受地形影響。因為副熱帶高壓是因為地球自轉造成太陽直射在南北迴歸線移動造成,在高海拔地區形成斷裂帶。

副熱帶高壓對我國氣候的影響 (簡答題,最好能分條論述)

7樓:匿名使用者

影響我國的副熱帶高壓主要是西太平洋高壓,在副熱帶高壓的不同部位,出現的天氣情況是各不相同的。在副熱帶高壓區內,天氣一般晴朗,7~8月間,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氣;在副熱帶高壓的北側和西北側,會產生大範圍的鋒面雨帶,並且雨帶會隨著副高的推移而移動,我國的華南雨季、江淮的梅雨期、華北雨季等都與西太平洋高壓向北移動有密切關係。副高勢力強的年份,即夏季風強,鋒面很快就推進到北方,易造成南旱北澇,弱的年份,鋒面就在南方徘徊,易出現南澇北旱的現象。

伏旱為什麼只在長江中下游

8樓:匿名使用者

在伏天時期出現的幹

旱,稱為伏(夏)旱,屬於季風區災害性氣候。主要發生在中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

產生原因:

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梅雨靜止鋒已於7月上旬推移到黃河中下游和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氣旋天氣,以下沉氣流為主,日照長,太陽輻射很強,氣溫高,蒸發旺盛。農作物生長也快,農田需水量很大。

但由於氣團單一,除區域性地區的雷陣雨外,無大片雨區,普遍出現乾旱酷暑天氣,故叫「伏旱」。這一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午後氣溫一般達33~35℃,個別地方有高達43~45℃的高溫記錄。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颱風伏旱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乾旱。

主要發生在中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颱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乾旱,降水量顯著少於多年平均值的現象。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伏天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起,大約在每年7月12日之後的10天裡。)

9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這樣的。首先你要搞清楚伏旱的成因。明顯地,伏

旱是與副熱帶高氣壓帶有著密切關係,所以,伏旱只出現在30°n附近地區,例如,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長江流域省份。

你老師說的也對,試想一下,當伏旱時30°n附近地區為高壓區,那30°n以北及以南地區無疑就相對成為低壓區,只不過其以南地區緯度較低,氣溫較高,氣壓差不明顯,因此這裡先不作討論;但是其以北地區相對於它(30°n附近地區)來說,氣壓低,氣流便從30°n附近地區往北流動,從而遇到氣溫比較低的北方氣團,從而形成鋒面雨。

10樓:加俐獵

伏旱產生的原因就是受到副熱帶高壓控製造成的。每年7、8月份副熱帶高壓會移到長江中下游一帶,而副熱帶高壓周邊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降雨。

11樓:肖融和

華南是沿海地區,降水豐富,所以不會伏旱,長江中下游就不行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你老師說錯了,只是南方受颱風的影響伏旱不強烈罷了

13樓:時方仲孫曄

伏旱:盛夏時期的乾旱。它是我國南方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氣候現象。

盛夏也叫「長夏」,在我國古代陰陽五行學說看來,長夏時期天地間的陽氣熾盛,「伏」是潛伏的意思,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伏旱在我國主要出現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則主要分佈在地中海氣候區。我國其他地方沒有伏旱的原因主要是季風因素:

夏季風與冬季風一樣,都是高氣壓,在它們單獨穩定控制的情況下,很難形成降水。季風區的降水一般是以鋒面雨的形式出現的,鋒面的位置實際是兩種高氣壓的邊界區。夏季風一般是每年五月在我國南部登陸,六月北進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七月以後到達華北東北。

當夏季風影響到華北和東北地區的時候,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正好處在副熱帶高壓穩定的控制下,所以降水很少。

你可能會問:東南丘陵和沿海也在副熱帶高壓的穩定控制下,為什麼這些地區和華北地區都沒有伏旱?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不難獲得答案:

華北地區的維度偏高,副熱帶高壓沒有那麼大的能耐,**帶是它的地盤,溫帶是它的勢力的邊緣;東南地區在它的控制下,本來也該出現伏旱的,可是,熱帶太平洋海域的高溫高溼環境,很容易在大氣擾動中生成颱風,颱風和一般的熱帶風暴經常會給東南地區帶來大量降水,這樣,伏旱能夠輕易解除了。

為什麼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7,8月受副高控制

14樓:胡楊永不言棄

從地抄理位置上講,我國長江中下襲

遊地區地處北緯30°左右,而7、8月太陽直射

點已經南移動至太平洋上(6月22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此時海洋的氣溫高氣壓低,而內陸氣溫相對較低形成高壓。由於受海陸熱力差影響,7、8月在我國沿海一帶很容易刮颱風。

長江中下游地區從哪到哪,長江中下游是哪些地方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 湖南洞庭湖平原 合稱兩湖平原 江西鄱陽湖平原 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 皖中平原 以及江蘇 浙江...

長江中下游地區7 8月被高壓控制,可是北半球夏季不是陸地低壓

南半球的高壓越過赤道向右偏轉形成東南季風。那是副熱帶高氣壓帶被切斷僅保留在海洋上 7.8月時長江中下游伏旱是因為受副高控制,但夏天陸地不是低壓嗎,為什麼會高壓?7.8月時長江中下游伏旱是因為受副高控制 對 但夏天陸地不是低壓嗎,為什麼會高壓?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海上啊,盛夏時它的西部就位於長江口外 其...

影響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兩種特殊天氣是A梅雨B沙

a 夏初,江淮地來區常源 常陰雨連綿 梅雨來臨的早遲 持續時間的長短 雨量的多少,都會影響到江淮流域的農業生產 故a符合題意 b 由於我國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植被比較稀少,沙質土壤較多,寒潮大風天氣頻繁,在氣候比較乾燥的春季,很容易出現沙塵暴天氣 故b不符合題意 c 主要影響中國東南沿海的海南 廣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