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當局的認定 審計目標 審計證據 審計程式四者之間的關係

2021-04-19 10:21:47 字數 3391 閱讀 6088

1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具體審計目標確定管理層的認定是否恰當

審計程式是圍繞著審計目標專

設計的,屬審計目標是審計程式的宗旨。

審計程式是通過收集審計證據來實現的,審計證據是審計程式的基礎。

一句話,根據審計目標,確定管理層認定,設計審計程式,獲取審計證據,後面根據審計目標來分析評價審計證據是否充分適當

個人的理解,僅供參考

審計目標、審計證據、審計程式三者之間的對應關係,詳細點,謝謝!

2樓:千魔噬

審計程式是圍繞bai著審計目標設計du的,審計zhi目標是審計程式的宗旨。dao審計程式是通過收專集審屬

計證據來實現的,審計證據是審計程式的基礎。管理當局認定為,存在或發生,完整性,權利與義務 估價與分攤 表達與披露。審計目標可以以管理當局認定為基礎開展工作

審計證據是為審計目標服務的,而審計程式又依賴於需要滿足特定審計目標的審計證據的性質與數量。因此審計程式的計劃與執行在本質上也應該服從於審計目標,審計程式和審計目標並不需要一一對應,有時一項審計程式可以滿足多項審計目標,而有時為了滿足一個特定的審計目標,也許需要一系列的審計程式

綜上,審計程式是圍繞著審計目標設計的,審計目標是審計程式的宗旨。審計程式是通過收集審計證據來實現的,審計證據是審計程式的基礎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審計證據的關係如何

3樓:晴空

一、重要性與審計證據之間的關係

1、重要性的概念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重要性也可以說是---可容忍錯報或漏報的最高界限,超過這個界限的錯、漏報是不能容忍的,而低於這一界限的錯、漏報是可以接受的。 審計過程中必須運用重要性原則,其運用的情形有二:

一是在編制審計計劃時對重要性的水平做出初步評估,以確定擬執行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藉以提高審計效率;二是在評價審計結果時,對重要性進行判斷,以確定已執行的審計程式是否充分,藉以保證審計質量。

2、審計證據的概念 審計證據是指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獲取的,用以證明審計事實真相,形成審計結論的證明材料。其作用是(1)審計意見的支柱(2)是審計人員形成審計結論的基礎 (3)是解除或追究被審計人經濟責任的依據 (4)是控制審計工作質量的關鍵3、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的關係

「在編制審計計劃時對重要性的水平做出初步評估,以確定擬執行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藉以提高審計效率」審計人員之所以要對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斷,其目的就是要確定審計證據的數量,因為重要性是影響審計證據充分性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由於重要性是一種可容忍錯報或漏報的最高界限,因此,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越低,說明可容忍的錯報或漏報程度越小,就要求執行越充分的審計程式,從而獲取越多的審計證據;反之,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越高,說明可容忍的錯報或漏報程度越大,則可執行有限的審計程式,從而所需要的審計證據就可以少些。 由此可見,重要性與審計證據之間成反向關係。

二、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的關係

1、審計風險的概念 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審計人員審計後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可見,審計風險實質上強調的是會計報表中未被查出的重大錯報或漏報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由於審計測試和內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審計人員不可能將所審計報表中所有的錯報或漏報都審查出來,所以審計風險始終存在。

2、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的關係

審計人員在審計測試過程中,總是希望通過執行合理必要的審計程式,儘可能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同時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就需要充分考慮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二者之間的關係。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成相互作用的反向關係。首先,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就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風險就越高。 重要性是決定審計風險水平高低的關鍵因素,審計人員對重要性水平的判斷直接影響審計風險水平的確定。

如果審計人員確定的重要性水平較低,則審計風險就會增加;所以審計人員必須通過執行有關審計程式來降低審計風險。這裡,重要性水平指的是金額的大小,而且是從會計報表使用者的角度來判斷的。 比如,一般來說4萬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萬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萬元,則意味著低於4萬元的錯報與漏報不會影響到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與決策,審計人員僅僅需要通過執行有關審計程式查出高於4萬元的錯報或漏報。

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萬元,則意味著金額在2萬元到4萬元之間的錯報或漏報仍然會影響到會計報表使用者的決策與判斷,審計人員不僅需要執行有關審計程式查出金額在4萬元以上的錯報或漏報,而且還要通過執行有關審計程式查出金額在2萬元至4萬元之間的錯報或漏報。可見,重要性水平是4萬元的審計風險比重要性水平是2萬元的審計風險低。 在一定程度上,審計風險水平的高低又反作用於重要性水平。

審計人員在對重要性水平進行初步判斷時,應當考慮審計風險這一因素。審計人員對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斷時,應當綜合考慮的重要因素,比如內部控制。如果內部控制越差,評估的審計風險越高,確定的重要性水平就應越低;反之,如果內部控制行之有效,審計風險綜合評估水平較低,則重要性水平可以確定得高一些。

由於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反向關係,所以重要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審計人員對其將要執行的審計程式的確定,進而影響審計工作效率和所面臨的審計風險。如前例,如果原本是4萬元的錯報或漏報才會影響到會計報表使用者的決策,而審計人員將重要性水平評估為2萬元,顯然,重要性水平偏低,這樣會使審計人員誤認為審計風險較高,為了降低較高的審計風險,就會擴大審計程式的範圍或追加審計程式,而實際上沒有必要,只能是浪費時間和人力,降低了審計效率。相反,如果原本2萬元的錯報或漏報就會影響到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而審計人員卻將重要性水平確定為4萬元,重要性水平偏高,這樣會使審計人員誤認為審計風險較低,所執行的審計程式要比原本應當執行的審計程式少,審計範圍小,收集的審計證據不充分,必然導致錯誤的審計結論,其結果是審計人員承受的審計風險增加。

由此可見,重要性水平與審計風險之間成反向關係,這種關係對審計人員將要執行的審計程式的時間、性質、範圍有著直接影響,審計人員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

三、審計風險與審計證據之間的關係

由上所述,由於重要性與審計證據成反向關係,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也成反向關係,所以可以推定審計風險與審計證據之間成正向關係。也就是說,如果審計風險越高,所需收集的審計證據數量也就越多。根據這一關係,審計人員可以根據其對審計風險的評估,來確定審計證據的需要數量,以達到證據充分性和適當性的要求。

如果審計人員初步估計的審計風險水平較高,說明審計物件較為複雜,審計的內容也較為廣泛,審計人員發表恰當審計意見的難度就大,失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這時審計人員就要實施越詳細的實質性測試程式,收集更多的審計證據,以便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反之,如果評估的審計風險水平較低,則審計人員只需要執行有限的審計程式,收集較少的審計證據。例如,被審計單位業務複雜,內部控制差,管理當局品行存在問題,財務狀況惡化,頻繁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等等,均可認為面臨著很高的審計風險,或者將審計風險評估為高水平,審計人員都應獲取更多的審計證據。

審計人員判斷審計證據是否充分適當,應當考慮的因素第一個就是審計風險,可見,審計風險與審計證據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管理目標是什麼 管理的目標是什麼

管理的目標是什麼 摘要。你好,關於你的問題我認為管理的目標是要分行業 專業的 1 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目標是創造一種發揮 人力資源 最大能力 獲得最大價值的工作管理機制。2 企業信用管理的目標是力求企業在實現銷售最大化的同時,將信用風險降低至最低,使企業的效益和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另外,還有學校管...

年報審計五大注意事項中的明確審計目標

以下由中大網校為您解答 年報審計五大注意事項 一 明確審計目標註冊會計師的審計目標是 財務報表是否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 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 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由此可見,註冊會計師審計不是拾遺補缺性的,也不是處罰性的,而是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

風險管理的基本目標是什麼,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什麼?

風險管理的基本目標是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動。風險管理的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與組織及成員的生存和發展。風險管理的基本目標是 企業和組織在面臨風險和意外事故的情形下能夠維持生存,風險管理方案應使企業和組織能夠在面臨損失的情況時得到持續發展。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通過風險管理的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