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上講,是先有物質後又意識,但實際工作中是先有思想計劃後有行動,這是否矛盾

2021-04-10 22:19:13 字數 5314 閱讀 3845

1樓:匿名使用者

每一種定義,結論,都應該有一個描述的角度、限定的條件或者評判的標準,否則這句話就不嚴謹;兩句不嚴謹的話放在一起,就很有可能是相互矛盾的。

從物質和意識發源的角度出發,以時間作為標準的話,當然是現有物質後有意識。沒有意識的基礎——生命物質,意識當然無從談起。

從解決現實中的問題角度出發,以能否解決矛盾作為標準,當然是先有思想計劃再有行動,更有利於矛盾的解決。原因在於,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的意識能夠較高層次得反映客觀事實。觀察以往的客觀現象可以從中總結歸納出經驗教訓,從而提取有利於解決矛盾的因素,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這種運用,理所當然得比盲目得以隨機的方式處理矛盾,更能到到我們工作的目的

正因為「從……角度出發」「以……作為標準」這些前提的不同,所以物質和意識的先後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表面上也是前後不符,相互牴觸的。

但是,這又是完全符合客觀現實的。

世界的多樣型,不但在於不同物質執行規律的多樣性,還在於同樣的物質在不同條件下執行規律的多樣性,物質先還是意識先,在不同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2樓:匿名使用者

不矛盾。實際工作中的思想也是有物質基礎的。所以還是先有物質後又意識。

3樓:匿名使用者

意識是物質世界在人頭腦中的反映。你對於工作的計劃只是你對於物質工作的一個反應罷了,如果物質的工作不存在,你就不會去對這個工作有什麼想法。思想計劃後有行動,就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物質是意識的**,意識由要回到物質世界中去指導實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世界觀。

4樓:天品黑膠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是需要有物質基礎!

5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思想計劃來自於何?

從哲學上講,是先有物質後又意識,但實際工作中是先有思想、計劃後有行動,這是否矛 5

6樓:匿名使用者

一點都不矛盾

首先,哲學和實際生活是兩個不同的

概念,很多時候不能簡單地對專照指導。這兩者之間的屬關係本身就是很大的學問。

其次,思想的產生是有現實環境**的,現實從本質上來說還是物質。就像我們產生一個想法,肯定是源於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解決一個什麼問題而產生的,也就是說計劃和準備行動都是為了改變或改善現狀而設定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裡所說的先有計劃是基於客觀存在的事物所產生的計劃于思想。這樣說能理解麼?

8樓:shs1號

不矛盾。

先有物質後又後有行動,是經過:

物質——意識——計劃——後有行動。

計劃是基於客觀存在的事物所產生的。

9樓:麗舍華庭

你說的先有思想計劃後有行動,其實是斷章取義的,從總體來說是先有對應的物質然後產生對應的思想計劃再去行動。

現在你看看,還矛盾嗎。有時候,把東西包容起來看,從外面看過去,會更清楚一些

10樓:匿名使用者

…物質是意識的基礎。沒有物質就不可能產生意識

從哲學上講,是現有物質後有意識,但在實際工作中式先有思想計劃後有行動,著是否矛盾,為什麼?

11樓:百度使用者

哲學的思辯和科學實踐卻告訴我們,在真實的世界中,一切物質都是在相互緊張的壓迫與反抗中存在的,能量就是相互作用中存在的物質緊張程度的一種描述。有序的物體內部物質緊張程度高,它內含的能量就大,無序的物質緊張程度低,它內含的能量就小,不存在什麼沒有能量的物質,也不存在什麼沒有物質的能量,能量是通過連續物質緊張程度的變化進行傳遞的。 自然界的物質是統一的,這種統一就表現在物質上的統一,即自然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同一種物質組成的。

應該說,絕大多數人對此是懷疑頗深的,因為在我們所能觀察到的世界中,物質是豐富多樣的,這絕不是可以由同一種物質的堆砌所能造就的,於是想像這個世界是由多種基本粒子組成的是理所當然地想法。不過,在我們理解了物質的本性以後就可以明白,同一種物質組成豐富多樣的世界並非是不可想像的,關鍵在於我們認識的物質是死寂不變的還是充滿生命力的。如果物質是死寂不變的,那麼「統一」和「多樣」之間的矛盾是難以解決的,但如果物質本身就充滿著生命力,那麼「統一」和「多樣」之間的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統一和連續是分不開的,統一的物質就充溢著無限的宇宙空間。連續的物質並不是死寂不變的,而是充滿著緊張、反抗和生命力,簡單地說就是物質和能量是不可分的,物質本身就充滿著能量,而能量就在物質相互緊張的壓迫之中表現出來的,能量大小所表現的就是物質的緊張程度。顯然,在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世界中,物質本身都內含著一種精神,這就是對周圍物質運動的反抗。

也正是有了這種精神,區域性的物質才有可能在反抗外在世界的變化中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個秩序存在的整體,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就是由一個個這樣的實體組成的。 從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可以看出,我們的一切思想都是來自於外在世界的變化,沒有外在世界的變化,人就不可能產生並存在,當然也就沒有意識這種現象了,意識是人體對外在世界變化的一種客觀反映。不過,儘管意識產生於外在世界的變化,但人畢竟不是鏡子,它不可能對所有外在資訊都產生反應,因為意識在每時每刻只有一個,而此時的資訊卻是數不勝數,人體總是根據整體的意志對所有這些資訊進行優選,最後選擇一個與整體意志相和拍的資訊並由它主宰全身統一的運動。

由此可以看出,意識不僅是外在世界變化的資訊在人體的一種客觀反映,而且還是整體意志的一種體現。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也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人,這主要是由於最初的生成環境不同,是它決定了眾多細胞之間的競爭結果,不同的細胞有不同的特性,同時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意識是人體對所有外在世界變化的資訊進行選擇的結果,不同的人決定了不同的選擇結果,同時也決定了不同的反應。

顯然,我們對外在世界認識結果的不同主要是取決於我們立足點的不同,如果我們把自己撥高或擺低,都會影響我們對外在世界的客觀認識。只有我們客觀地認識了自己,才能客觀地認識世界。但人之本性決定了它只願意接受那些迎合人虛榮心的東西,而拒絕真正的哲學,這使得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真正地把握世界。

許多哲學家都說過,人只要認識了自己,也就認識了世界。這裡的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人和萬物一樣都是由同一種料子做出來的,也由同一個規律所支配。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了自己存在與發展的規律,那麼我們就可以用這個規律來理解萬物的存在。

顯然,這並不是來自於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觀察,而是對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關係的把握。因此,哲學家們無不把認識自我當做一切知識的出發點。或者說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命題。

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物質決定意識。二是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物質決定意識表明,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又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載體,意識的內容源於客觀事物。意識具有能動作用表明,首先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物質的決定作用和意識的反作用兩個方面不可分割。

這兩種不同性質的作用,地位不同,不能把它們並列起來,等量齊觀。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這一原理在方**上的要求是:處理好主觀與客觀的關係,既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號客觀,又要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

從哲學上講,是現有物質後有意識,但在現實工作中是先有思想後有行動,這是否矛盾

12樓:匿名使用者

你理解偏了。哲學上講的先有物質後有意識,指的是世界上物質和意識誰先產生。唯心主義認為意識先於物質產生。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先於意識產生。討論物質和意識的關係時,首先要弄清什麼是物質,什麼是意識?這個在馬哲中都有詳細說明。

我在這也不多說。我只點明,地球有四十五億年的歷史,從地球誕生到人類出現也有四十四億多年,人類的出現也就是這最近幾百萬年,頂多一千萬年的事。意識依賴於人的存在,以前沒人類,所以沒意識。

但以前有物質,所以物質先於意識產生。

樓主說現實工作中是先有思想後有行動,這是似乎與馬哲的理論有矛盾。其實沒有,樓主學習馬哲時要深刻理解其理論,馬哲的抽象性很大,在說事物的規律和道理時,總是抽象的說、概括的說的。我們理解是甚至要調動我們所有的知識去理解它,甚至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種學科知識。

現實工作中當然是先有思想後有行動的。理解這個東西時,你要整體的看。人是地球的高等生物。

人有大腦,所以會有記憶、思維等能力。我們這些生命奇蹟的出現是在物質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產生的,而且是很長時間。由於我們的出現,才有意識的出現。

那我們這些新生事物,對世界上已經存在了的事物必然會產生聯絡和影響(事物的普遍聯絡原理和事物的永恆發展原理)。我們的出現,我們意識的出現對其他事物的影響,也就是對物質的影響是意識反作用於物質。先有思想後有行動說的是人的主觀能動行。

其中也是包含有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的觀念的,只是它是隱性的。人之所以有思想,是因為我們有生理基礎和前人的經驗。我們的生理基礎是在物質發展到足夠多的時間後才演化出來的(也就是我們人類的身體),而人類的經驗是在生理基礎的條件下,探索得的符合客觀規律的一些知識。

所以人們的思想**是從物質中來的,如果沒有先前的物質演化和客觀探索,怎麼會有人的思想呢?更不會有思想後的行動了。所以你看,這句現實工作中是先有思想後有行動是不與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矛盾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先有物質後有意識是真的嗎……從學習馬哲時我就有疑問……

14樓:夏日傾情良

物質與意識無所謂先與後

而在於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物質決定意識,另一種說法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馬哲中,意識,精神,靈魂,意志,目的這些概念是混淆不清的,人在實踐中形成意識但在意識形成之前人已有精神靈魂比如嬰兒。人在實踐中形成意識觀念,形成規律,然後運用這些規律,使事物的發展方向朝向人類的方向目的。

規律具有普遍性,所以具有無限可重複性。所以同樣的事情可以無數次重演。所謂人的行動,不過是自然規律的重演而已。

人的因素只是事物發展的一個因素,人並不能改變規律。先有思想,後有行動,這是眾人皆知的道理。但思想不是意識,請注意這裡思想指意圖目的目標,而不是他的本來意義。

我覺得學哲學的人一定要注意中國語言的這種特點,概念清晰,邏輯嚴密,是一個學哲學的人必須牢記的。

所以並不矛盾。

15樓:雪落冰初

不矛盾。因為工作思想也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由你以前的具體經歷或前人

經驗,憑自己的需要進行再加工而得到。所以,「現實工作中是先有思想後有行

動」中的思想確實在行動前,但它也是物質的衍生物。

16樓:一知齋

哲學上也沒有說是先有物質,後有意識啊! 你說的那只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西方社會的主流哲學家都是形而上學主義者,也就是說,意識是世界的本質的思想,是西方哲學思想的主流.

同時也是東方哲學思想的主流,也包括印度的佛學.中國的道家認為,道是世界的本質,那麼什麼是道呢? ----形而上者謂之道.

什麼叫形而上?就是西方的形而上學主義者所說的世界的本體.佛學也認為,世界的本體不是有(物質),也不是無(非物質)而是空,那麼空又是什麼?

------提供點線索,僅供參考!

在經濟學上是先有需求還是先有供給

在經濟學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黃海洲教授認為先有供給,後有需求,而且需求是不足的。需求 需求指的是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的各種可能的 下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的數量。而需要指的是消費者想得到某種商品的願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觀的願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2個條件 消費者有慾望的購買和有能力的購...

哲學從本質上講是晦澀難懂的嗎

不是。1 哲學家方面的因素 理論體系本身缺乏真理性和邏輯性 語言表達形式缺乏可讀性和趣味性。2 普通人方面的因素 知識結構不夠合理。哲學是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和精神科學的概括和總結,理解哲學理論需要科學基礎。學習方法不夠得當。哲學既要研究深奧性問題,也要 實用性方法,學習哲學理論需要聯絡實際 學以致用...

從哲學上看,為什麼GDP不是衡量生活質量的恰當標準

從哲學上看,gdp是衡量經濟總量大小的指標,是單一的,不全面的,片面的。所以,從整體與部分,系統與要素的辯證關係看,部分是區域性的,不起主導作用,沒有統率作用。所以,gdp不是衡量生活質量的恰當標準。gdp為什麼不是完美衡量國民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指標 gdp只能片面的衡量國民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