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關於春節習俗的調查報告,求一篇關於春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2021-04-09 18:52:08 字數 4869 閱讀 7882

1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教育資料庫

寫一篇關於春節的調查報告

求春節習俗社會調查報告一篇

2樓:手機使用者

一、問題的提出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民族傳統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流傳至今,但由於社會發展的加快,過年方式也不再單一,而開始向多元化發展,針對現今人們的過年方式,我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過年的雜誌,閱讀報紙,上網瀏覽,瞭解現今人們的過年方式是怎樣的。

2、通過實地採訪、調查,瞭解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百姓是怎樣過年的。

3、通過多種途徑,瞭解各種民間傳統過年風俗。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我採訪了十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調查資料如下:

1、回家和父母家人一起過。9人(90%)

回不了家不能和家人一起過。1人(10%)

2、除夕夜會看央視春晚。8人(80%)

除夕夜不會看央視春晚。2人(20%)

3、年夜飯在家吃,家裡人做。9人(90%)

年夜飯找人做或出去吃或訂餐送到家裡。1人(10%)

4、家裡還完整地保留著「守歲」、「接財神」、「送灶神」等過年風俗。

1人(10%)

家裡還保留著部分過年風俗。8人(80%)

家裡基本上不怎麼重視過年風俗。1人(10%)

四、結論

1、從調查資料來看,大部分春節活動仍然沒有很大的變化。團聚依舊是春節時期最為關鍵、最為核心的一部分,這說明在人們心目中,過年所代表的「團圓」、與親人團聚的傳統意義仍沒有變,春節在人們心中的重要作用和神聖的價值沒有變。除夕夜看央視春晚,已逐漸成為了人們的習慣,甚至成為傳統,但隨著社會變化的加快,人們對春晚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雖然時代在變遷,可除夕之夜吃年夜飯的傳統卻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除夕之夜,一大家子圍在一起吃飯,這是多麼愜意、溫暖的事啊!

2、通過閱讀報刊、上網瀏覽等方式,我整理出以下幾條老百姓過年方式逐漸多元化的原因:

①在大環境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中,改革開放不僅鼓了人們的腰包,也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文化的發展也提高了人們的口味。

②經過改革開放的人們也成為了社會中的主體。思想解放的人們也逐漸打破一些舊俗,為春節活動的多元化創造了條件。

③經濟上的發展,政治上的穩定,文化上的繁榮,都對春節活動的多元化提供了條件,奠定了基礎,如果沒有百姓的安居樂業,那過年豐富多彩的活動又從何談起?過年方式多元化其實也就是國家穩定發展的表現,也只有國家的穩定發展才有現在以及將來豐富多彩的過年方式。

3、各地的過年方式五花八門,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民間傳統的過年風俗。

守歲:除夕守歲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全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暢飲。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起於南北朝,以後逐漸盛行。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

貼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

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就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拜年: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初一早晨,晚輩要先向長輩拜年。

長輩受拜以後,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

4、傳統過年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體現,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傳承千載的民風、民俗是老百姓情感的載體,是生生不息的一泓清泉,是中華民族化不掉的根。就讓我們把傳統的過年風俗繼續發揚下去。

求一份關於春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3樓:匿名使用者

一.過年長輩為什麼要給孩子壓歲錢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將會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為什麼過春節的時候要給孩子壓歲錢呢?

這裡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傳說,古時候有一種身**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三下,孩子嚇得哭起來,然後就發燒,講囈語而從此得病,幾天後熱退病去,但聰明機靈的孩子卻變成了痴呆瘋癲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團坐不睡,稱為"守祟"。

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逼著孩子玩。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包上,包上又拆開,一直玩到睡下,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到枕頭邊。

夫妻倆不敢閤眼,挨著孩子長夜守祟。半夜裡,一陣巨風吹開了房門,吹滅了燈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進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縮回手尖叫著逃跑了。管氏夫婦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

大家也都學著在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果然以後祟就再也不敢來害小孩子了。原來,這八枚銅錢是由八仙變的,在暗中幫助孩子把祟嚇退,因而,人們把這錢叫"壓祟錢",又因"祟"與"歲"諧音,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稱為"壓歲錢"了。

在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壓歲錢。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這種錢幣形式的佩帶物品最早是在漢代出現的,有的正面鑄有錢幣上的文字和各種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鬥劍、星斗等。

唐代,宮廷裡春日散錢之風盛行。當時春節是"立春日",是宮內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間並沒有這一習俗。《資治通鑑》第二十六卷記載了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之事。

這裡說的洗兒錢除了賀喜外,更重要的意義是長輩給新生兒的避邪去魔的護身符。

宋元以後,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稱為春節。不少原來屬於立春日的風俗也移到了春節。春日散錢的風俗就演變成為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是這樣記載壓歲錢的:"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

亦謂壓歲錢。"

到了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以後,則演變為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義為"長命百歲",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裡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徵著"財源茂盛"、"一本萬利"。貨幣改為鈔票後,家長們喜歡選用號碼相聯的新鈔票賜給孩子們,因為"聯"與"連"諧音,預示著後代"連連發財"、"連連高升"。

從上面的敘述中不難發現,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

二.過年時為什麼要吃餃子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

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

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

「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

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

臺灣人吃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

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麵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少數民族是怎樣過春節的

中國傳統的春節不僅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少數民族和漢族同胞一樣,舉行各種民間活動,豐富多彩,喜氣洋洋。

沒安格式,自己編吧

4樓:不能夠恢復

掃塵 「臘月copy

二十四,撣bai

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du,我zhi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dao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調查報告對聯的歷史,求一篇對聯的調查報告

可以做一個問卷的形式,用表單大師把問卷做出來,然後把連結發到網上,讓來參加調研,然後後臺對資料進行分析生成一個視覺化的報表,像這樣的 求一篇對聯的調查報告 蒐集10副春聯,並調查春聯來歷寫一篇報告 春聯的含義 發展史 要求 特點等等 快呀,我要做綜合實踐報告,詳細點的最好!對聯 對聯,又叫對子 楹聯...

各地春節的節日習俗的調查報告,春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原發布者 教育教學文庫 春節民風民俗調查報告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 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時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閤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以下是由xx為大家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參...

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拜託,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拜託!!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一 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範化的標題格式,即 發文主題 加 文種 基本格式為 關於 的調查報告 關於 的調查報告 調查 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 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二 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 主體 結尾三部分。1 前言。有幾種寫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