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借問遙招手」,請問這首詩的下一句是什麼

2021-04-08 12:00:50 字數 4386 閱讀 7995

1樓:倪微微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出自唐朝詩人胡令能的古詩作品《小兒垂釣》第三四句,其全詩文如下: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臺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註釋】

1、借問:向人打聽

2、魚驚:魚兒受到驚嚇

3、應:迴應,答應

【翻譯】

一個頭發蓬亂、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問路,小兒向路人招招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迴應過路人!

【賞析】

《小兒垂釣》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詩寫一「蓬頭稚子」學釣魚,「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兒招手,想借問打聽一些事情,那小兒卻「怕得魚驚不應人」(怕驚了魚而不置一詞),真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形神兼備,意趣盎然。其藝術成就絲毫不亞於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詩。

此詩分垂釣和問路兩層,第

一、二句重在寫垂釣(形),第

三、四句重在問路(傳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頭」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綸」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

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髮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學」是這首詩的詩眼。這個小孩子初學釣魚,所以特別小心。

在垂釣時,「側坐」姿態,草映其身,行為情景,如在眼前。「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側坐,而非穩坐,正與小兒初學此道的心境相吻合。

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於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著地面生www.slkj.

org長在陰溼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陽光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晒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後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草映身」,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於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著直接的承接關係──路人之向小兒打問,就因為看得見小兒。

後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當路人問道,小兒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這是從動作和心理方面來刻劃小孩,有心計,有韜略,機警聰明。

小兒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小兒的動作是「遙招手」,說明小兒對路人的問話並非漠不關心。小兒在「招手」以後,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後,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言絕句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

此詩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2樓:

您好。這句的下一句是,怕得魚驚不應人。

「路人借問遙招手」,請問這首詩的下一句

3樓:匿名使用者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出自唐朝詩人胡令能的古詩作品《小兒垂釣》第三四句,其全詩文如下: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臺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註釋】

1、借問:向人打聽

2、魚驚:魚兒受到驚嚇

3、應:迴應,答應

【翻譯】

一個頭發蓬亂、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問路,小兒向路人招招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迴應過路人!

4樓:

雞翅啊磕泡泡徹查額額呵呵別

5樓: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釋義:一個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著大人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迴應過路人。

路人借問遙招手這首詩是誰的

6樓:朝辭白帝彩雲間

小兒垂釣

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7樓:玩轉全球的春天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出自唐朝詩人胡令能的古詩作品《小兒垂釣》第三四句,其全詩文如下: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臺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註釋】

1、借問:向人打聽

2、魚驚:魚兒受到驚嚇

3、應:迴應,答應

【翻譯】

一個頭發蓬亂、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問路,小兒向路人招招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迴應過路人!

【賞析】

《小兒垂釣》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詩寫一「蓬頭稚子」學釣魚,「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兒招手,想借問打聽一些事情,那小兒卻「怕得魚驚不應人」(怕驚了魚而不置一詞),真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形神兼備,意趣盎然。其藝術成就絲毫不亞於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詩。

此詩分垂釣和問路兩層,第

一、二句重在寫垂釣(形),第

三、四句重在問路(傳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頭」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綸」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

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髮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學」是這首詩的詩眼。這個小孩子初學釣魚,所以特別小心。

在垂釣時,「側坐」姿態,草映其身,行為情景,如在眼前。「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側坐,而非穩坐,正與小兒初學此道的心境相吻合。

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於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溼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陽光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晒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後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草映身」,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於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著直接的承接關係──路人之向小兒打問,就因為看得見小兒。

後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當路人問道,小兒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這是從動作和心理方面來刻劃小孩,有心計,有韜略,機警聰明。

小兒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小兒的動作是「遙招手」,說明小兒對路人的問話並非漠不關心。小兒在「招手」以後,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後,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

此詩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是哪首詩句並解釋詩意

8樓:木子侃娛樂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一起來學習小兒垂釣這首詩吧

9樓:

出自唐代詩人胡令能創作的一首詩《小兒垂釣》。

全詩如下: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譯文如下:

一個頭發蓬亂的小孩子正在學垂釣,側身坐在青苔上綠草映襯著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問路,他老遠就招著小手,因為不敢大聲應答,唯恐魚兒被嚇跑。

此詩描寫一個小孩子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通過典型細節的描寫,極其傳神地再現了兒童那種認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10樓:虎鈐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寫一個小孩子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詩人通過描寫典型細節,極其傳神地再現了兒童那種認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前兩句敘述、描寫,從外形著筆,是實寫;後兩句詩側重神態來寫。全詩從形神兩方面刻畫了垂釣小兒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辭流暢,清新活潑,寥寥數語便繪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圖畫,頗具生活情趣。

其大意如下:一個頭發蓬亂、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問路,小兒向路人招招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迴應過路人。

11樓:緣z源

020 二年級上冊 小兒垂釣 唐代 胡令能

12樓:小涼涼

小兒垂釣

胡令能就是說路人在招手問路,怕驚到了魚不迴應路人

13樓:忘記只會痛苦

一個頭發蓬亂、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問路,小兒向路人招招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迴應過路人!

14樓:開白卉

是唐代詩人胡令能寫的。

春曉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春曉請問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春曉 唐 孟浩然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 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註釋譯文作品註釋 曉 早晨,天亮。聞 聽見。啼鳥 鳥鳴。作品譯文春意綿綿好睡覺,不知不覺天亮了 猛然一覺驚醒來,到處是鳥兒啼叫。夜裡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風雨聲 呵風雨風雨,花兒不知吹落了多少?詩的前兩句寫詩人因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

尋求一首詩或詞!請問這首詩的名字是?

上邪 我儂詞 漢樂府民歌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上邪 是一位女子對 君 剖白心跡。註釋 上邪 猶言 天啊 上,指天。邪,音義同 耶 相知 相愛。命 古與 令 字通,使。這兩句是說,我願與你相愛,讓我們的愛情永不衰絕。陵 大土山。...

請問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詩名叫什麼

秋 詞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劉禹錫 秋詞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十枝花。請問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詩名叫什麼?40 是北宋哲學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詩,詩名叫 山村詠懷 山村詠懷 宋代 邵雍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十枝花。譯文 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