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職業教育畢業的學生(就是中國的專科職校那種)工資那

2021-04-03 07:11:33 字數 4664 閱讀 7516

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德國的社會技能認知和社會價值體現的途徑不同於我國。在德國,製造業和直接社會財富生產行業有著無比的社會地位,技術工人和技能人才是社會的財富,他們有著很高的收入,財富的擁有在公平的社會服務體系中,又可以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我們國家是掌握權力可以獲得較高的收入,有人脈資源和辦事能力以及權利就可以獲得優於旁人的社會資源,所以大家都傾心與權利,鄙視操作人員,唾棄服務人員,羨慕權力掌控人員,社會資源也像他們傾斜。

所以呀,中國的職業技術資訊學院成了考不上好學校的學渣的集中地,畢業生成了打工仔的後備軍。可嘆!

德國的教育制度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教育體制——實行12年義務教育,高中階段雙向分流。

由於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各個邦、州在教育上各有一套,所以教育體制複雜,各種情況並存,但都實行12年義務教育。學生從小學到中學,不但免去學費,連書費也不要交。學生用的教材不是自己買的,而是學校發的。

一套教材,上一屆學生用完後,學校收回,再發給下一屆學生用,依次類推。

在德國,國家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家長更有責任讓自己的孩子讀完12年書。其中,小學上6年,前4年相當於我國的初小,後2年相當於我國的高小,德國人稱之為「預備性學習」或「方向性階段」。因為在此階段,家長和學校都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考慮他們今後向哪個方向發展——是升大學,還是上職業學校。

學生小學畢業後,進入初中讀3年,初中畢業後,開始分流:一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進入普通高中再學習4年,一直讀到13年級(其中最後一年不是義務教育,需要交費),以後再升入大學學習。另外一部分學業基礎較差的學生則進入職業學校,再讀3年後就業,也有人進入高等職業學校繼續學習。

這種雙向分流有時也會出現交叉情況,如有學生讀了一階段的普通高中後,常見得學業跟不上,也可轉到職業學校就讀。

二、高校升學制度——無統一的國家高考,由學校根據學生的畢業考試成績推薦上大學。

德國從來不組織全國統一的高等學校入學考試,學生讀完13年(12年)後,是繼續讀大學,還是讀職業高等學校,完全由他們自己選擇決定,學校老師只給予指導。我們不禁提出問題:「如果大多數學生都去搶讀普通高中,都要求升大學怎麼辦?

」當然不會。德國人的觀念和中國人不同:中國人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指望自己的孩子通過考大學來成材。

而德國人看問題很實在,他們知道孩子的學業成績和在學校裡的表現後,決不會硬逼著子女去讀高中、上大學,有的家長甚至反過來勸自己的孩子:「你去讀職高不是很好嗎?何必要去吃那麼多苦讀普高呢?

」由此可,德國人的現實態度。而實際情況:德國的初中畢業生中,大約有30--40%的學生選讀13年制,讀完高中以後上大學;有1/3的學生讀職業高中;還有1/3左右的學生讀完11-12年後,申請讀13年級,以後再升入大學或申請進入專業高等學校學習。

德國沒有高考,但高校卻有名牌大學和一般大學之分,那麼憑什麼來錄取大學新生呢?憑學生在學校裡的高中畢業考試成績。德國的教育行政部門從來不組織統考,畢業考試由本校的教師命題,經州教育局稽核,如考試水平達不到要求則加以修改。

學校組織考試後,教師評分,學生成績記入檔案,各個大學再根據中學對學生的推薦材料進行錄取。

三、課堂教學——小班制對話式上課,注重啟發學生思維。

德國所有的學生都沒有固定的教室。一到了時間,教學樓裡到處都是學生,揹著書包向各個教室跑。走廊的牆上到處可見一排排掛鉤,專門供學生掛書包用,有的學生就坐在地上休息。

學校全是小班制授課,一般每個班的學生在25人左右,最多不超過30人,最少的一個班只有7個學生。教學環境自由寬鬆,學生一邊上課,一邊吃口香糖,教師也不干涉。學生回答問題,可以站起來,也可以坐著講,師生關係融洽,從未發現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產生矛盾的情況。

課堂教學形式生動活潑,學生成u字形狀環繞教師而坐,便於師生之間交流。課堂教學形式基本上是對話式,一節課的知識容量很小,教師十分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提出問題後,師生共同討論,也有學生引經據典,相互爭辯,雙邊活動頻繁,氣氛十分活躍。德國的教育質量觀與我們中國不同,我們所要求的教學質量是指學生能夠掌握濃厚、紮實的文化知識,並以考試分數來作為衡量標準;而德國的教學質量則著眼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在於學生能否運用學過知識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德國的中學生一般學習三種語言,除學好本國語言外,英語是必修課,另外在西武語和拉丁語中任選一門課。他們在中學階段的學習比較輕鬆,這是國家為了青少年在長身體時自由發展,啟發思維,而一旦進入大學階段,要求將會非常嚴格,學術水平必須達到一定的層次,學生非下苦功不能完成其學業,德國的大學學制起碼是5年,有的是6~7年。

四、職業教育——雙元制的教育體制,理論和實踐並重。

德國的賓士車和工業產品的質量非常優良,這完全得益於該國的良好的職業教育。德國實行雙元制——理論和實踐並重的職業教育體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技術精湛的技工隊伍。

德國的學生完成9年基礎教育後,由教育局和勞動部幫助進入職業學校學習。進校後,首先簽訂兩份合同:第一分是與學校籤的培訓合同。

合同規定經過3年的培訓,學生應達到什麼水平;第二份是在有關部門的安排下,學生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合同規定,學生邊學習邊在企業中實習,從10年級開始拿工資,每月由企業發給學生800馬克。由於學生在學習期間能拿錢,無怪乎能吸引大量的學生上職校。

學生在職業學校上課的時間也隨年級的升高而逐漸減少:第一學年,每週有2天時間到校上課,每天上9節課,其中有3節文化課,6節專業課;第

二、三學年每週在校學習時間只有1天,其餘時間均在企業實習。由此可見,德國的職業學校十分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實踐,而對於文化知識,則是需要什麼學什麼。這種強化學生技能的培訓所產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在德國任何一個賓館飯店裡,看到的每一種擺設、用具,哪怕是一個掛鉤,一個開關,儘管用的材料並不是最好的,但其製作的工藝水平十分精湛,這完全得益於他們重視職業技能培訓。

二戰後德國的職業技術教育是怎樣發展的

3樓:為正義而奮鬥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的職業教育作為戰後經濟重建的一部分,受到極大的重視。德國從健全職業教育法規體系入手,將職教與普教相結合,多形式完備職業教育體系,建立雙元制培訓機制,加強職業指導,進一步促進了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

一、健全職業教育法規體系,以法令形式保證職業教育的實施。2023年,德國憲法就將職業教育定為義務教育。它規定18歲以前完成普通教育而未進高階中學就學的青年必須接受義務職業教育。

戰後的有關各項條款一般是以前法定內容大重申或修訂。特別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社會的發展及科技進步對職業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了使職業教育體系適應經濟走向市場,依法發展,聯邦德國頒佈了十多項有關職業教育的法令,如《職業教育法》、《職業促進法》、《實踐訓練師資規格條例》、《手工業學徒結業考試條例》等。

其中2023年頒佈《的職業教育法》是最基本、最權威的法規。它對當今社會條件下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企業培訓條件作了詳盡的要求;對承認的13類約450個專業(工種)作了具體規定;對社會參與與監督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同時,對各類職業訓練制度、組織、期限和考試製度作了原則性規定,野對原則教育研究工作作出了決定。

依法發展,違法必究,法規體系的健全為職業教育體系的形成和良性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

二、多形式完備職業教育體系。戰後,德國又建立了職業補習學校、繼續進修學校等,組成了德國第二條教育途徑,使德國職業教育具體實施形式多樣。僅教育機構而言。

它既有普通職業教育機構,也有訓練殘疾青少年的特殊職業學校,幾乎社會上所有職業人才都可在相應的職業學校中得到培訓。現有450個職業可培訓後獲得合格證書。就培訓時間而言,有全日制、部分時間制;有白天授課也有夜間授課、函授等。

修業年限1—4年不等,招生條件各異,辦學既有私立的、公立的,也有企業單位獨辦的和企業聯合辦的。這種多樣化的職業教育體系,為德國培訓各級各類職業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建立「雙元制培訓體系」。德國建立有職前與職後教育相結合的雙元制教育體系。有為適齡青年接受職業教育的學校,也有為在業人員進修提高的學校。

它們之間相互補充、相互銜接,成為一個完整的職業教育網路,為廣大適齡青年和就業人員提供了廣泛的就業教育和進修提高的機會。為充分調動企業界的積極性,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積極性,德國採取職業培訓與就業制度相結合的方法,促使各行各業都來辦職業教育,廣開了辦學渠道,促進了配套的職業教育網的形成。由於職業培訓與就業制度相結合,培訓與直接的生產過程密切結合,可以利用企業的裝置和人員條件,這樣就節省了學校單獨承擔職業訓練的情況下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

而學徒在訓練過程中可以直接參加物質生產過程,既可達到理論聯絡實際的目的,又能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從而也可以改善本身的學習和生活條件。

四、建立職教與普教相結合的教育體系。戰後德國,職業教育並不是從職業學校才開始的,而是在中學就開始了職業預備教育。有了中學的預備階段,職業教育不是突然進入學生的學習活動,這便於學生自然過渡。

同時,又使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聯絡更緊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戰前,德國實科學校的畢業生都直接就業。戰後,由於普及義務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有關法令規定,實科學校逐漸變為進入職業教育的一種預備教育階段。

後來又增加了主要學校作為職業預備教育。2023年設立的專科高中是專為進入職業教育而又想升入高等學校的學生創辦的。後來設的職業完全中學也是如此,這兩類學校的設立使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得到進一步的溝通。

五、建立系統的職業指導體系。 為了幫助學生在小學後定向分流,及在後來選擇培訓工種中作出比較適合的選擇,德國各州相繼成立了職業指導總局。德國的職業指導,從小學4年級就開始考慮學生適合上哪類中學。

然後,經過兩年的觀察、定向,確定究竟上哪類中學。在中學裡,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指導。到9或10年級最後決定培訓工種。

這樣經歷6年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和家長反覆瞭解擴大視野,比較主動和靈活地確定將來從事的工作。時間是充裕的,指導也很系統。正是由於其完備的指導系統及良好的指導工作,才使得德國職業教育執行至今仍廣受人們的歡迎。

美國職業教育模式與英國德國職業教育有什麼區別

法律 美國,莫雷爾法案 幫助高等職業技術的發展,哈奇法案 和 斯密斯利佛法案 等。史密斯休斯法案 促進美國中等職業的發展 1.簡答題 美國職業教育模式與英國 德國職業教育有什麼區別?我覺得德國的職業教育模式更值得我們學習。因為德國能夠培養出很多的特別先進的技術工人。德國職業教育在國際上什麼地位?德國...

什麼學校是全日制駕駛職業教育的學生

這樣的學校有很多,大多是用於培訓,大車司機的學校,這類學校吃住都可以在校,每天安排不同的課程,學習駕駛技能。比如在河南市場就有豫北駕校這樣的駕校。雲南冶金高階技工學校,年滿18歲,高中以上學歷,經過三年全日制學習,通過考試就能取得a2駕照 請把問題說清楚 全日制一般指學習時間上的一種分類,顧名思義是...

職業學校教的是什麼什麼是職業教育?

職業學校教的主要功課就是工作用的各種技能,當然理論居多,中專或者中技會教一些高中的基礎課程,大專會涉及到大學的一些知識 職業學校主要就是以專業技術教育為主的,包括的專業方向很多,電腦計算機,師範教育,護理,工程類,機械製造等都有。以下列舉的是部分現在職業學校開設專業 計算機專業,電子與通訊工程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