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吊腳樓》的全文,標點不要錯!幫幫忙吧快點

2021-04-02 02:06:13 字數 5557 閱讀 3478

1樓:呂心寧

中國俗話說「高樓萬丈平地起」,然而有時也會有例外。散佈於湖南湘西的吊腳樓就是這樣。

湘西一帶山多水多,世代聚居在這塊土地上的土家、侗等民族的一切活動也就與這山山水水分不開。去年我在湘西旅遊時所看到的吊腳樓,幾乎都是屹立於山水之上的一種獨特的建築。這種樓房雖然只有二三層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象空中樓閣,建造並不容易。

樓而有「腳」,我雖早有所聞,但直到這一次才知道,原來所謂「腳」者,其實是幾根支撐樓房的粗大木樁。建在水邊的吊腳樓,伸出兩隻長長的前「腳」,深深地插在江水裡,與搭在河岸上的另一邊牆基共同支撐起一棟棟樓房;在山腰上,吊腳樓的前兩隻「腳」則穩穩地頂在低處,與另一邊的牆基共同把樓房支撐平衡。也有一些建在平地上的吊腳樓,那是由幾根長短一樣的木樁把樓房從地面上支撐起來的。

據湖南地方誌記載,吊腳樓的這種構造最早是為了防避毒蛇猛獸的侵擾。

在湘西南,我參觀了侗族聚居的黃土鄉。這個鄉共有20個寨子,5000多人。我去的第一個村子叫新寨村。

這是一個典型的侗家村寨。它座落在一個斜坡上,山谷下是溪流,溪流之上架設了一座大木橋,橋面是一條半封閉的大走廊,不管什麼天氣,過橋都不怕日晒雨淋,因此人稱「風雨橋」。過了橋,路邊有一個稱為「鼓樓」的雕樑畫棟的大涼亭。

這是全寨人選舉寨老、議事、社交和演戲的地方。過了鼓樓,進入寨門,看到的就是一色木結構的吊腳樓。全寨共有三十棟,新舊約各佔一半。

在距寨門不遠的地方,一棟披紅掛綵的即將竣工的新樓吸引了我。當我走進門前時,一箇中年男子迎了上來,邀請我進屋參觀。他就是這棟新樓的主人,叫李先輝。

我祝賀他的新居落成。他說:「我早就想建造這麼一棟樓了,只是一直沒湊夠錢。

近幾年我承包種植村裡的柑桔,每月能收入好幾百塊錢,加上養豬和雞鴨的收入,建樓也就不成為困難了。」言談中流露出了他發自內心的喜悅。

他領著我沿著施工用的顫顫悠悠的木梯子上了二樓。他說,這一層約60多平方米寬,將被隔為廳堂、臥室和廚房。廳堂中間留有一個凹槽,是冬天烤火用的;在一面牆壁上也留下了一處約50平方釐米的凹槽,那是個祭壇,用來祭祀祖先,祈求神靈保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樓的第三層主要作臥室:

底層則是存放糧食、柑桔和農具、雜物的地方。這時已有一串串新收的玉米和辣椒掛在這一層的新樑上吹晾。

我問主人什麼時候可以遷入新居。他說,這房子還有一個月就完工了。按照侗家的規矩,就是房子建好了也不能馬上住人,而是要請人擇個吉日良辰才能入室的。

「哦,吉日良辰?」

「對。我們侗家建新房是有許多講究的。」於是他興致勃勃地從擇吉日選樑、砍樹、破土動工一直說到上樑掛彩、放炮以示吉利的種種規矩。

他說甚至臥室的安排都是有規可循的,即二樓住新婚夫婦,三樓住老人、父母和未婚子女。當然也有隨著時代進步而發生的變化,如過去豬圈、牛圈、廁所都設在底層,現在都已經改在屋外,室內乾淨多了。過去二樓沒有廚房,只有廳裡的一個火爐,不大方便,現在也都改進了。

從新寨村出來,我隨著導遊小黃越過一個個山谷、一道道山樑去訪問最偏遠的一個村寨。據介紹,那裡的吊腳樓多而集中,並且年代久遠。當我爬得滿頭大汗、有點吃力的時候,總算聽見走在前面的小黃叫了起來:

「到了,到了!」等我趕到山頂,往下看去,眼前出現了一個新奇的世界:在鬱鬱蔥蔥的群山重圍之中,一個個飽經風吹日晒的灰色屋頂,好像一片片寬大的枯葉重重迭迭、錯落有致地從陡峭的山腰一直鋪向山谷深處。

每片屋頂下面都露出兩個粗大的木樁牢牢地釘在山腰上。屋頂上炊煙繚繞,偶而還可以聽到公雞「喔喔」的啼聲。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了童話裡的仙境。

我們從山腰到山谷,串了好幾戶人家的門,居然沒有一戶住新樓的。「是不是山外比山裡更富一些?」我冒昧地問其中的一家。

「那也不一定。你不知道這些舊樓都是住過好幾代人的,是真正的吊腳樓,我們把它看作是祖輩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產,只要沒有損壞,還能住人,我們是決不會拆除的。」樓主人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過誰要以為他們都因懷舊而保守,也許就錯了。

不然怎麼解釋這些很不協調的現象呢:在許多陳舊的吊腳樓頂上都架起了電視天線;在古樸而土氣的木板樓裡,擱置著一臺臺嶄新的收音機、洗衣機、電冰箱。過去很多山裡人一輩子也不知道這山溝的外邊是什麼樣子。

而現在,連十幾歲的女孩子也可以走出閣樓,到沿海的廈門、深圳經濟特區去找活幹了。

當太陽西斜、山霧開始瀰漫的時候,我才與這個陳舊簡陋的吊腳樓群匆匆惜別。

兩天後,我來到了湘西北的土家族居住區。土家人散居在山上和水邊,住著一樣的吊腳樓。然而立足於河邊水上的吊腳樓和與它分不開的周圍的一切,構成了一種與山區截然不同的情調。

江邊小城鳳凰城稱得上是其中的代表。流經城外的沱江只是一條小江流,卻是溝通外界的主要通道。江岸邊,築起了一個小碼頭,緊挨著碼頭就是一排惹人注目的吊腳樓。

其間一條用青石板鋪成的狹長而彎曲的老街,把河岸與城區連結起來,構成了鳳凰城一個繁華的商業區。吊腳樓的斑斑駁駁的木板牆和失去光澤的門扉,以及被挑擔子的小販踩踏得光溜溜的石板路,都告訴人們它們年代的久遠。那時侯,這江邊的吊腳樓是過往商人、船工和船客們的落腳之處,也是娼妓謀生的場所。

每當夜幕降臨,月掛中天,吊腳樓的燈光便留住了沱江上過往的船隻;槳聲燈影裡的沱江邊自然也成了鳳凰人消夜的好去處……

時光像流水逝去,今天的鳳凰城又有了許多發展。當年的這個商業區已經不那麼起眼,依然排列在江邊的吊腳樓越發顯得陳舊、過時。那些身著新潮服、嘴裡哼著流行曲的年輕人對它不屑一顧,而長者卻對它懷有深深的眷戀,而且這種無以名狀的情緒還漸漸地擴散開去,悄悄地感染著那些來自遠方的遊人。

他們不顧千山阻隔,旅途勞累,一次、再次地前來踏訪。一位瑞典學者不但自己多次前來,還在國外組織了旅遊團前來遊覽。

2樓:匿名使用者

湘西吊腳樓

聶鑫森我曾數次叩訪美麗的湘西,山奇水異,令人徘徊不忍歸去。而古香古色、建築風格特殊的吊腳樓,更添得山水幾分韻致。在沈從文先生的故鄉鳳凰城,沱江傍城而過,當地人臨河而居,一幢幢吊腳樓,高高低低參差錯落。

吊腳樓的一端以河岸為支撐點,另一端則懸在水面,高高的懸柱立於水中作為撐持,充滿著一種力量的美。

湘西吊腳樓建築形式活潑,可臨水,也可依山傍谷,或就建在田壩邊。稍稍開鑿修砌,選上好木料支撐起一座座或者一排排的吊樓來,旁邊飾以幾叢茂林修竹,省時又省工,溫馨而有畫境。這種樓飛簷翹角,三面環廊,「吊」著幾根八菱形、四方形刻有繡球或金瓜的懸柱,壁板漆得光亮光亮的,並嵌有花窗,通風向陽。

花窗也往往用意極深,鏤有「雙鳳朝陽」、「喜鵲戀梅」等圖案,古樸而秀雅。

吊腳樓的妙處,一是防潮避溼,通風乾爽;二是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三是依山傍水或靠著田壩而建的吊腳樓,懸柱之間往往留有一定的空地,可餵養家畜,「人家吊腳樓下有小羊叫」(沈從文《鴨窠圍的夜》)。

古老的黑瓦木結構吊腳樓,堂屋很敞亮,溫暖而親切。我曾有幸叩訪,熱情的湘西人泡茶篩酒,擺出種種野味,令人賓至如歸。

湘西吊腳樓,屬於古代幹闌式建築的範疇。所謂幹闌式建築,即是「體量較大,下屋架空,上層鋪木板作居住用的」(莊裕光《幹闌建築》)一種房屋。這種建築形式主要分佈在南方,特別是長江流域地區,以及山區。

因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氣和地層溼度大,由於幹闌式建築是底層架空,對防潮和通風極為有利。

土家族吊腳樓的特點

3樓:烏輝辜睿慈

吊腳樓就是土家文化中的一個富有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吊腳樓這一古老民居,為「幹欄」建築的一種主要形式,是鄂、渝、湘、黔地區土家族普遍使用的一種建築模式。傳統吊腳樓屬純木結構建築,採用穿鬥式,不用一釘一鉚,樑、柱、枋、板、椽、檁、榫均以木加工而成,一般依山就勢,以吊腳之高低來適應地形之變化並將樓房與平房結為一體,故有人稱之為「半乾欄式建築」。

但隨著社會變遷的加劇,尤其是近年來土家族社會的巨大變遷,吊腳樓在用材上也開始使用現代建築材料。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傳統土家族吊腳樓的現代轉型與調適。吊腳樓的形式多種多樣,按其平面大體分為五種型別:

「一」字型、「l」型、「撮箕口」型、「回」字型、「複合」型和「現代」型等。

4樓:泡影果果

土家族吊腳樓的特點:吊腳樓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吊腳樓半為陸地,半為水。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

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臥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杆。「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

5樓:晏祖井憐雙

吊腳樓是分佈在鄂、渝、湘、黔交匯山區土家族的獨特建築形式,它是結合當地山多嶺陡、木多土少、潮溼多雨、夏熱冬冷等生態特點而建造的具有典型生態適應性特徵的傳統山地建築,它同時也是土家族民風民俗、藝術審美等多種文化取向的具體實物載體。深藏於鄂西恩施州宣恩縣大山中

以鄂西彭家寨的吊腳樓群為例,在建築實地測繪基礎上,從建築選址、空間佈局、建造技術、文化傳承等角度對土家族吊腳樓這一獨特而優美的傳統建築形式進行描述。

6樓:百度使用者

一、別緻的形式和風格給人一種極強的審美感受。吊腳樓作為審美物件的建築,它除了體現一般藝術所具有的審美個性品格外,更主要的是它們具有別致的形式美和豐富多彩的審美個性品格。土家吊腳樓外形多樣,有單吊、雙吊、兩層吊等多種形式,千樓自別,相互競秀,因各棟吊腳樓構架內部空間處理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型別的吊腳樓,幾乎都各有特色,風格別緻,各有千秋。

從巨集觀上看,吊腳樓是長方形和三角形的組合,這種幾何形體穩定而莊重,給人一種靜而剛的感覺,這靜表現了一種典雅靈秀之美,這剛則表現一種挺拔健勁之美。其內部構架,無論樑、柱、枋、檁,它們之間都是互為垂直相交的,構成了一個在三維空間上的相互垂直的網路體系,整個屋蓋從橫向觀察則是一個三稜體,屋頂的正脊雖然用的直線,但在覆蓋脊瓦時,對正脊的兩山頭則加瓦起翹,從橫向觀察則變成了弧線,在視覺上給人端莊、雄健的感覺。另外,吊腳樓一般設有走欄,大多用鑲花欄杆做作美人靠,走欄的吊柱懸掛於空,一般將其雕刻成金瓜或荷花,使之剛柔相濟,和諧而優美。

二、流動的視覺效果給人一種浪漫情調。首先,吊腳樓的外部造型從縱向看,形成了「佔天不佔地」、「天平地不平」的剖面,這些剖面的形成多是採用架空、懸挑、掉層、疊落等手法進行處理,因此,在觀察這些吊腳樓時,你會感到生動活潑,毫無生澀呆滯的痕跡。吊腳樓之所以會弔腳,就是因為在二層上出挑,一般出挑1至1.5米,然後再加上屋面的出簷,形成「頭重腳輕」的格局,使人感到不穩定,但當它同建在實地上的正屋連在一起時則互相呼應,從而使整個建築物輕重協調,形態莊重,富有彈性和節奏感,給人一種粗獷灑脫、淳樸深沉的藝術美感。

其次,土家吊腳樓從整體佈局看,可稱為不規則彈性組群,房屋佈局自由靈活,有的依山順勢,層疊而上;有的繞彎淄脊,錯落有致;有的背山佔崖,居高臨下;有的沿溝環谷,生動活潑;有的雄居山巔,氣勢壯觀。彷彿就像一隻只展翅高飛的雄鷹,翱翔于山嶺之中,雖是靜物,卻使人感到極強的動感。加之這些吊腳樓多依山而建,山勢的蜿蜒起伏常常使人領略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從而獲得變幻的視覺效果,這與我國園林建築中「借景」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建築技術美與藝術美結合的古樸典範。主要體現在實用性、地區性、技術性三個方面。從實用性來說,土家吊腳樓作為民族物質文化的標誌,不但充分滿足了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滿足了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從地區性來說,土家吊腳樓總是以它別緻、優美的形式和藝術特色點綴所在的自然環境美,不但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通過互相映襯、烘托和照應,使整個土家山寨的景物向美的境界昇華;從技術性來說,土家吊腳樓博採我國木構建築井榦式、穿鬥式、抬樑式優點,具美觀、堅固、實用於一體,整個構架,均以榫穿卯相連,無釘無栓,並且從構思、設計到每一道工序的完成,不用圖紙,其形式及數百根瓜柱樑枋的大小長短和開卯作榫的部位,以及複雜的力學估計等資料,皆胸有成竹,表現出土家匠師們精湛的建築技術和別具匠心的創作精神,實現了技術效能與審美效能的有效結合。

正因如此,土家吊腳樓在中國建築民族形式中的地位,值得刮目相看。

土家族吊腳樓的文章,600 800字 急!

結構 依山的吊角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 上層通風 乾燥 防潮,是居室 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模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 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 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 ...

位於湖南湘西的張家界被譽為什麼,湘西和張家界是什麼關係張家界是屬於湘西嗎?

您好,張家界玲子為您解答 位於湖南湘西的張家界被譽為 縮小的仙境 擴大的盆景,也是世界第一氧吧 因為整個張家界城市氧氣負離子含量非常高 人間仙境,此處有神仙 湘西和張家界是什麼關係 張家界是屬於湘西嗎?湘西是對包括張家界市 湘西自治州 懷化市以及邵陽市西部諸縣 綏寧等 在內的整個湖南西部地區的統稱。...

湘西趕屍真的有這回事嗎,湘西趕屍是真實的嗎?

呵呵 聽到這些 我笑了 我湘西永順的 那我問樓上的朋友!你大楷是在白度裡面收的吧!笑死人 我先問你 如果死人腐化怎麼辦 呵呵!你懂麼 不懂別在這裝蒜!侮辱我們湘西的文化!沒有!那是販毒人員運毒的一種方法!這是我在報紙上看到的!湘西趕屍是真實的嗎?所謂 趕屍 其實就是 背屍 而已。趕屍匠找人將屍體分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