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簡要分析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主要性格特徵

2021-04-01 01:24:09 字數 5022 閱讀 2947

1樓:匿名使用者

哈姆雷特是一個人文主義知識分子的典型,在為父報仇過程中優柔寡斷,由於復仇任務的艱鉅和自身力量的不足,同時出於道德、愛情的種種思考,他找不到復仇和變革的途徑,這使得他長於思考,行動遲緩。

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2樓:春風化雨

哈姆雷特是一個人文主義者,有著複雜的性格,崇高的理想,和人類與世界新穎的看法。目光敏銳,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但過於內向,過於審慎;加上勢單力薄的處境,造成行動上的延宕。

有行動的決心,而且不斷督促自己,但最後只能與敵人同歸於盡。

他的理想和嚴酷的現實發生尖銳的矛盾。精神的危機,理想的破滅,使他悲鬱憤懣,痛苦異常,也促使他不斷思索,加深對社會的認識。他從家庭的變故看到宮牆外的社會問題,有強烈的責任感,然而只相信個人的作用,強調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於行動,時時感到憂鬱、茫然,行動猶豫、延宕。

生活在英國新興勢力還處於幼稚階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確的途徑,最後他雖然奮然一擊,與敵人同歸於盡,但憂鬱始終伴隨著他,偉大的理想並未實現,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身上寄託了人文主義的美好理想,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徵和悲劇結局也反映了人文主義的思想危機和致命弱點。

1、其它人物形象分析

克勞狄斯:封建主和暴君的殘忍,陰謀家和野心的陰險,集封建統治者和資產階級陰謀家於一身,代表文藝復興新舊交替時期所有的罪惡。

波格涅斯:圓滑而有瑣碎,愚蠢卻又自認聰明。

喬特魯德:沒有主見,善惡不分,是非不明,性格軟弱,但很疼愛兒子。

奧菲利亞:年輕不諳世事的女孩,純真善良,天生麗質,但保守脆弱。

2、哈姆雷特簡介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2023年至2023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3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維普網

**《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口王一舒新疆教

4樓:穠華

哈姆雷特是一個典型的悲情式英雄,他始終在堅持自己的原則,即便因對復仇的渴望而燃燒起怒火,他卻仍不濫用暴力。

他對生活從充滿信心到迷茫到再次堅定,磨鍊的過程中他通過親身經歷和不斷地思考來提升自己。在磨鍊中他變得堅強不再猶豫,做事果斷,他想通過自己的奮鬥改變命運。

最終他雖為父親報了仇,卻還是為了正義被奸人所害,而他的願想也就落空了。他雖是為正義而死,死得偉大,卻也讓人感到遺憾和惋惜。

從哈姆雷特談莎士比亞的悲劇藝術有什麼特點

5樓:暮紫淺淺

一、語言生動、形象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語言豐富而富於形象性

,被喻為散文詩式的語言,尤其是在戲劇中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明喻、烘托、雙關、隱喻、矛盾、提喻等相互變融又具有個性特色,,把人物形象表達的淋漓盡致。莎士比亞是語言的大師,其在《哈姆雷特》中運用個性化的語言,描繪的人物語言符合人物身份地位及其所處的情境。按照人物的身分與處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語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目的都是為了更有助於表現人物。

克勞狄斯與波洛涅斯,雷歐提斯與奧斯里克,王后與奧菲利婭,哈姆萊特與霍拉旭,所用的語言都各如其人。同是一個哈姆萊特,裝瘋時的語言與平時的也各不同。

如:「抑鬱的心境之下」對世界的描述:「負載萬物的大地,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個不毛的荒岬;這個覆蓋眾生的蒼穹,這一頂壯麗的帳幕,這個金黃色的火球點綴著的莊嚴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汙濁的瘴氣的集合……」,「負載萬物的大地,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個不毛的荒岬;這個覆蓋眾生的蒼穹,這一頂壯麗的帳幕,這個金黃色的火球點綴著的莊嚴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汙濁的瘴氣的集合……」這些都是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真與美將偕汝其昌」完美體現。

二、故事情節波瀾起伏、豐富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情節豐富、波瀾起伏、曲折動人。其複雜的故事情節,通過三條線索相互交織在一起來描繪:哈姆萊特為父復仇而的同封建王權的代麥克勞狄斯之間的驚心動魄的鬥爭,福丁布拉斯和雷歐提斯為洩私憤和報私仇分別所進行的復仇盲舉。

其中,以前者為主線,後者為副線,推動主要情節的發展。在曲折複雜的情節和戲劇衝突中,人物有充分的機會來表現自己的性格。《哈姆雷特》打破了古代戲劇的框框,在一個劇本中把悲劇因素和喜劇結合在一起,加強了情節的生動性,使「崇高和卑賤、恐怖和滑稽、豪邁和詼諧離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

在復仇情節之外,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還寫了哈姆萊特和奧菲利婭之間的不幸的愛情,以及哈姆萊特和霍拉旭之間的真誠的友誼以及羅森格蘭茲、吉爾登斯吞對哈姆萊特的友誼的背叛,同時還有了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間的關係。所有這些又都起著充實、推動主要情節的作用。劇中生活面廣闊,從宮闈到家庭,從深閨到墓地,從軍士守衛到民眾造反等場面都體現了莎士比亞悲劇之中的情節之美。

在描寫生活時,莎士比亞又把喜劇因素和悲劇因素結合在一起,如在奧菲利婭落水淹死的悲慘場面之後,緊接著是掘墳墓者插科打諢的場面。這種「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都強烈而完美地體現了莎劇故事情節之悲劇美。

三、悲劇人物特性完美、和諧

《哈姆雷特》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莎士比亞獨具匠心,其筆下的悲劇人物性格有的是模糊的,在這些人物身上有許多不穩定的性格因素,這些不穩定的性格因素使人物的性格變得更加複雜。哈姆雷特是亦一個集各種矛盾於一體的人,特性格矛盾而複雜,加上深刻的社會背景,更讓人深思,不僅彰顯了人物的個人悲劇,更是那個時代悲劇命運的真實寫照。他建立起了一個巨大的人物畫廊,塑造了一系列各種各樣、性格複雜、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所有的人物都栩栩如生、真實可信。

「他的劇本像一幅巨大的油畫,包羅永珍,五彩繽紛,給人以極為深刻的印象。」

莎士比亞的悲劇既是社會的悲劇又是性格的悲劇。《哈姆雷特》中突出地體現了這一點,造成哈姆雷特悲劇的社會原因是敵對一方是一個封建集團,勢力過於強大;人物性格方面,哈姆雷特具有複雜的性格特徵:一方面,有崇高的理想,符合人類與世界新穎的看法。

目光敏銳,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憂鬱、猶豫、過於內向,過於審慎,加上勢單力薄的處境,造成行動上的延宕。有行動的決心,而且不斷督促自己,最後只能與敵人同歸於盡。

然而,怯懦與勇敢、卑賤與高貴、自私與高尚、不孝與至孝等等積極與消極的複雜性格及矛盾統一於他身上,卻出奇地完美與和諧。

四、人文主義思想濃烈

莎士比亞筆下巨人輩出,如哈姆雷特、李爾王、奧塞羅都具有人文主義理想新人的本質。《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個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的典型形象,他身上體現了人文主義者思想的進步性與侷限性,傾吐了作者對人文主義者的追求與惶惑。人文主義者在認知理性的高度,崇尚冒險,積極主動地征服自然,從而產生渴求知識和理性,促進了科學的發展。

普希金在談到莎士比亞藝術本質時指出:「莎士比亞在悲劇裡所展示的是什麼?悲劇目的是什麼,是人和人民,是人類的命運和人民的命運,這就是莎士比亞之所以偉大的地方。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從人物的正反兩極來分析哈姆雷特,他接受了人文主義的思想,其主導思想應該是肯定的。但又具有消極一面,他相信鬼魂,相信上帝在冥冥之中操縱著人類的生殺大權。他不相信他的叔父是**的,也不相信母親會背棄他的父親。

他天性的善良,使他近於軟弱,因而當把一個重整乾坤的重擔壓在他的肩上時,他很難承擔起來。他就是這樣一個性格存在「缺陷」的人物。而對具有性格缺陷的人類的讚美,還真實於人,還人性於人,正是莎翁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

哈姆雷特是個怎樣的人?

6樓:匿名使用者

《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極具代表性的悲劇之一。莎士比亞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猶豫、懦弱、多疑、沒有決心的性格人物。通過哈姆雷特的性格缺陷,上演了一出文藝復興時期人的性格悲劇。

哈姆雷特有幾次很好的復仇機會都因為他的猶豫而錯失。最後在比劍中,隨同克勞狄斯、皇后、雷歐提斯的死,自己也因中劍負毒死去。悲慘的氣氛籠罩著丹麥的王宮,陰森的風吹出血腥的氣息,四具王公貴胄屍體躺在橫流的血泊中。

悲劇的產生不僅僅在於人的道德倫理,人的性格或者某種外在的必然性,所以,哈姆雷特的悲劇結局不能簡單的歸結為悲劇主人公性格上的弱點。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哈姆雷特對人類的命運有著強烈的關懷,之所以遲遲沒有復仇,在於他看到了「丹麥像一座監獄」的人類命運的普遍性,但是即使這樣,主人公仍懷有希望,這就是我們從悲劇中所感受到的悲劇精神和力量,即為崇高。

悲劇衝突的結局走向了敵對雙方的失敗和毀滅。由此,我們也不難發現,正是這種正義力量與敵對勢力的抗爭,抗爭演化的具體形態——行動和對抗主體的最終毀滅構成了悲劇哲學的主要內容。

再補一段,與題無關的,也可能你能用上

以《哈姆雷特》為例,分析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藝術特徵。

答:莎士比亞的劇作是歐洲戲劇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

①他的創作基本上是遵循現實主義原則的,由於時代和藝術發展本身的條件所決定,他的現實主義又帶有自己的獨特性。他的劇作的題材絕大部分取之於現成的材料或現成的劇本,並不是取之於現實。他在舊故事的框架中填補了現實生活的血肉,注入了時代精神的靈魂。

他的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浪漫主義的因素仍然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二場中哈姆萊特關於演劇問題的一番談話,可以代表莎士比亞本人的藝術見解。

②莎士比亞戲劇能通過豐富、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現實生活。戲劇情節的生動豐富,還與劇中緊張尖銳的戲劇衝突有關,同時,這種生動性並不是外加的人為的,而是由劇中人物的性格衝突所決定的。《哈姆雷特》的劇本本來是一個宮廷復仇的故事,但莎士比亞的劇本中所寫的生活內容卻遠遠突破了宮牆的限制。

③莎士比亞戲劇情節的生動豐富,還與劇中緊張尖銳的戲劇衝突有關,同時,這種生動性並不是外加的人為的,而是由劇中人物的性格衝突所決定的。《哈姆雷特》情節曲折動人,衝突雙方在鬥爭中的地位不斷變化,形成波瀾起伏富有戲劇性的情節,其間的起伏變化就是由哈姆萊特和克勞狄斯的性格衝突來決定的。

④打破了古代戲劇的框框,在一個劇本中把悲劇因素和喜劇因素結合在一起,這也加強了情節的生動性。他對歐洲戲劇發展的重大貢獻在於他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哈姆雷特》第一幕以哈姆萊特與鬼魂相會的陰森恐怖的場面結束。

第二幕以波洛涅斯派人打探兒子品行的戲劇開場。

⑤莎士比亞對歐洲戲劇的重大貢獻,在於他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

為什麼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悲劇是一

哈姆雷特是文藝抄復興襲時期人文主義思想者的典型。雖然他在劇中一出場就是一個身著黑衣 一臉肅穆的憂鬱王子,但 劇前期 的哈姆雷特可是一個在人文主義思想策源地的威登堡大學學習的快樂王子,他對人類充滿了理性的信念 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能力!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

找出《背影》中作者的幾次流淚,做簡要分析

文章寫了四次作者流淚。第一次我流淚是因為我從北京到徐州見到父親,看到滿院狼籍,又想起祖母剛剛去世,父親失業,禍不單行,家境十分慘淡,於是一股憂傷襲上心頭,難過地流淚了。第二次是在浦口車站望見父親買橘子,他穿過鐵道,爬上月臺,步履蹣跚,行動不便,卻執意買些橘子為我解渴,充分表現了一片真情。第三次是在浦...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本詩虛實結合手法的作用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全詩如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本詩運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 實寫翻山越嶺,走出一座山峰後還有更多的連綿的山峰在前面阻擋,虛寫生活中 人生中的困難一個接著一個,詩人將生活中的困難比喻成山峰,形象生動地告訴人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