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和傷寒論的區別,如何學習傷寒論

2021-03-22 05:23:21 字數 5494 閱讀 4511

1樓:摩羯

溫病學與《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並列為四大經典。其理論**於

《黃帝內經》,豐富充實於《傷寒論》,又經過歷代醫家的實踐與發展,最終成熟於明清時期,成為經典。其源自於經典,本身亦是經典學科,從其臨床發展過程中,足以看出其價值所在。

溫病,指感受溫邪,以發熱為主症,熱象偏重、易化燥傷陰為主要特點的急性外感熱病的總稱。根據溫病的定義,凡是臨床上以熱為特徵的疾患,都可以歸屬於溫病範疇,不僅僅限於外感熱病和溫疫,臨床內科中常見疾患,如內科、**、兒科、**科、老年科的多種疾患,都可以歸屬於溫病的範疇,亦可以採用溫病的衛氣營血、三焦辨證的理論來指導臨床辨治。

溫病與傷寒的關係

《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前者傷寒為廣義傷寒,泛指一切外感病,而後者傷寒為狹義傷寒,即《傷寒論》中太陽傷寒證。

從「傷寒有五」的論述來看,古人將外感分為五大類,溫病隸屬於廣義傷寒,即溫病是外感的一種。

古代因醫療條件的限制,消毒滅菌觀念不強、生活條件差、勞動易造成外傷、寒溫失宜、飲食不節等原因,容易造成各類感染性疾病的發生。故臨床上熱病、溫病更常見。如「傷寒有五」的劃分中,溼溫、熱病、溫病都具有「溫」、「熱」的特徵,因此對外感疾患「傷寒有五」的分類中,三種都屬於溫病範疇,就充分說明了古人認識到了溫病發病率之高。

故從「傷寒有五」的分類可看出,古人認為外感病中,更常見的是溫病範疇的外感疾病。

《內經》中,古人對溫病已有論述,可惜未能成系統。《傷寒論》中以六經辨證體系確立了外感**體系,主要包含了「傷寒有五」中的中風和傷寒。但在《傷寒論》太陽篇中亦有關溫病、風溫的論述,如《傷寒論》第6條: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癎,時瘛瘲,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其中,仲景也非常明確地提出了溫病、風溫不可用**傷寒的方法來**。

《傷寒論》的陽明病,按八綱來看為裡實熱證,如清裡熱的白虎湯、攻下腑實的承氣湯等,在溫病學中亦廣泛應用。在某種角度來看,陽明病與溫病在一定程度上是重疊的。但並不能認為溫病等同於傷寒的陽明病。

如何學習傷寒論

2樓:可愛的zzz聖

本篇著重從上述三個方面,談點膚淺的看法。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7383866

一、熟讀熟讀原文,是學好《傷寒論》的基本功。但由於《傷寒論》的文字,受到漢以前的文學影響,承襲了漢以前的「省文」、「倒裝」、「插敘」和「舉賓略主」等文法。因而在閱讀時,必須掌握這些文法,才能讀通弄懂。

所謂「省文法」。論中不少原文是採用省略的筆法寫成的。例如只提一證一脈,以概其餘,這就應當前後文聯絡地讀,領悟原文精神。

如「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為什麼脈浮數者,還可以發汗?而且宜用麻黃湯呢?

這條原文必須與第一條太陽病提綱,第三條「……名為傷寒」的提綱,以及第35條麻黃湯證的主文相互對照,才能搞清楚「脈浮數宜麻黃湯」的道理。此類條文論中甚多,讀時應一隅三反,不然則讀不通。

所謂「倒裝法」,亦稱「倒裝句」。論中的原文多數是按主證、主脈、主方,或提示病機、轉歸、**、禁忌等依次排列,這是順敘,可以一讀便通。但有的條文則不然,不一定是按上述主次順敘排列的,如「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本條小青龍湯主之句,應移在「發熱不渴」的句下,與全文才能銜接,論中此類條文,在理解時應將倒敘文句,按語法原理,換回順敘的意思。

所謂「插敘法」,是在敘述中插入其他脈證,或插敘瘋機.或帶有鑑別診斷的作用等。如「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

也,抵當湯主之」。本條是敘述蓄血發黃的證治,與上下文三條並列,都提出小便利與不利,以茲鑑別蓄血證。這類條文六經皆有,應當明辨。

所謂「舉賓略主」。亦屬「省文」之類。論中六經辨證,在提綱中敘述之主證、主脈,以後的條文中則多有省略,比如,「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爾後凡提「太陽病」三字,則包含本條的脈症。再如「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原文中心意思是討論太陰病的治法。因而「屬太陰」三字,則寓有「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白痛」的主證,其「自利不渴者」,即省略了主證。這種條文必須參合太陰病提綱認識。

以上是論中幾種常見的語法,應當熟練掌握。然而,更重要的讀法,還在於熟讀六經總綱,各經的提綱,有方有證的條文,重要的辨證條文等,必須讀到爛熟。例如桂枝湯證的條文,應把前後桂枝湯的主證、兼證、變證的條文都列舉出來;讀到辨證的條文,如麻黃八證、結胸三證、柴胡四證等的辨證特點,都要讀到滾瓜爛熟對答如流的程度。

同時,對方劑的組成、主治、功用、禁忌,以及重要方劑的劑量比例,特定的煎服法,都應熟記,這樣才算基本讀熟了。

應當明確,熟讀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和繼承《傷寒論》的辨證論治的精神,掌握辨證論治的思想方法,從而有效地指導臨床。所以,在熟讀原文的基礎上,必須對論中的類病、類證、類方、變證、變法、變方等加以注意,其間所貫穿辨證論治的原則性和靈活性,只有在熟讀中才能理解。例如,在辨證方面,原文說: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自利而渴者,屬少陰」,「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等等,都是「一錘定音」的意義。再如**方面的「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這裡雖只舉一證,但是其主證,因而「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即可以用小柴胡湯**。

又如在用藥方面,大青龍湯中的麻黃用六兩,麻黃湯中只用三兩;麻杏石甘湯中的石膏用半斤,大青龍湯中的石膏如雞子大。真武湯中用生薑,理中湯中用乾薑,同樣都是姜,只是乾鮮之別。如果互換互用,那就失去了制方的原意,凡此種種,只有熟讀之後,臨證才能運用自如,取得讀書的效益。

第一,要了解《傷寒論》的理論淵源及其與《內經》的內在聯絡。因為《傷寒論》是繼承了《內經》和《難經》的理論,同時收集了漢以前的方藥,並聯系臨床實際而寫成的醫學論著。所以,《內經》中陰陽學說、臟腑學說、經絡學說等的具體運用大都落實在《傷寒論》之中,如其中「病發於陽」、「病發於陰」的總綱,實則是陰陽為萬物之綱紀的具體化。

在六經病變中明顯地看出陰陽互根、消長、轉化的道理。六經辨證,三陰三陽分證,三陽之氣盛,三陰之氣衰,三陽為陽熱實證,三陰為陰寒虛證,其病機皆是本源於《內經》。同樣,六經所屬的臟腑生理病理,實源於臟腑學說;六經的經絡循行,乃至病理變化,皆屬於經絡學說的具體運用。

因而學習《傷寒論》,追溯《內經》之源,對加深理解《傷寒論》是有幫助的。

第二,要加深對六經辨證的基本規律的理解。六經辨證的基本規律歸納有二:其一是六經的主證,其二是六經的兼變證。

六經病主證包括太陽病的表寒證,陽明病的裡熱證,少陽病的半表半里證;太陰病的脾陽虛寒證,少陰病腎陽虛寒證,厥陰病寒熱虛實錯雜證。此六經病證,必須從**、病機、證候、治法、方藥等各方面詳細弄清楚。主證既明,理解兼變證就有了基礎。

六經兼變證,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太陽病的轉變,實證多傳陽明,虛證易陷少陰。表寒實證多向陽明發展,即表寒鬱陽一表寒鬱熱一表寒化熱一純熱證,與此相反,太陽表寒虛證則易陷少陰。

因為寒能傷陽,陽氣損傷,又可招致水邪內停。所以,表寒虛證之演變,一則為衛陽不足,在表之陽虛,如桂枝加附子湯證;一則為陽虛停水,如苓桂術甘湯證;以及真武湯證等。由此可知,太陽經的兼變證之所以繁雜,正是仲景據六經生理病理,以及誤治失治,反覆議論,洞悉常中之變,示人以規矩。

還必須指出,要加深理解傷寒的本旨,應選擇適當的注本,瀏覽各家註解,以便進一步幫助深化理解。

其次是讀張志聰的《傷寒論集註》。它採用摘其總綱,明其大旨,匯節分章,理明義了的方法研究《傷寒論》,便於初學者掌握(傷寒論》的概貌。

再次讀柯韻伯的《傷寒來蘇集》,他主張不必孜孜於仲景舊論編次,重要的是學習仲景辨證心法,讀後可加深傷寒方證的理解,於臨證大有益處。

最後還可讀尤在涇的《傷寒貫珠集》,通過臨床實踐,從《傷寒論》條文中研究仲景立法和**。可領悟傷寒確立治法的所以然,甚為實用。總之,成氏溯其源,張氏綜其全,柯氏察其微,尤氏析其法。

若能師其諸法,對《傷寒論》的理解必然會達

到新的境界。

此外,在學習《傷寒論》時,必須結合溫病學說。《傷寒論》詳寒略溫,對六經的寒化證論之甚詳,這是傷寒學說的特長。但對溫熱病的論述殊感不足,必須結合溫病學說,使寒溫兩說融為一體。

後世溫病學家,善治傷寒之學,葉天士的《溫熱論》、薛生白的《溼熱論》、吳鞠通的《溫病條辨》等,是《傷寒論》的最好注本。歷代注傷寒者,多為隨文衍義,囿於傷寒論傷寒,而溫病學家跳出傷寒的圈子,看到了傷寒之不足,闡發傷寒之未備,這種治學方法著眼於學術的發展,難能可貴。

三、運用從實踐的觀點出發,落實在一個「用」字上,這是學習《傷寒論》的最終目的。日本學者淺井偵庵在指導門人時說:「學習《傷寒論》時,要把它看成是病人,病人就是《傷寒論》,把《傷寒論》同病人看成一體來學。

」豐浦元偵強調,要在病人基礎上讀《傷寒論》。日本人對《傷寒論》的學習,務求落在臨床實處。這實際是一個提高的過程。

陳修園主張白天看病,夜晚讀書,也是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臨床上運用傷寒方,要一個一個方去摸索,掌握每一個方的病機和適應證,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比如: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據此,「手足厥寒,脈細欲絕」的脈證,其病機是「血虛肝寒」,常用於凍瘡。但從「血虛肝寒」的病機推論,筆者用本方治痛經、無脈證,以及脫疽等都取得較好的療效。特別是遇一例「烏嘴病」,患者每於寒冬季節,嘴脣四周、鼻樑、耳郭、兩手指掌關節均紫黑,一直到次年春來,烏黑的**才漸漸恢復正常。

病情年復一年,經用補氣活血法**無效。據其臨床證候,冬寒發作,血虛寒滯,故用當歸四逆湯原方。服25劑後一切正常,當年即未**。

本方之所以用於各種不同病例均能獲效,病證雖殊,而「血虛肝寒」的病機則是一致的,故能異病同治。

在實踐運用中,對論中之方還要一類一類比較,找出一類方中的代表方。如苓桂劑類方中有茯苓甘草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五苓散、苓桂術甘湯等,此類方共同都能溫陽利水,補脾滲溼。而在具體運用時,應將每一方的藥物組成,主治功用,結合臨床反覆驗證,取得理論與實踐相印證的資料,進而在類方中挑選出代表方。

這一類方中,苓桂術甘湯可以推為苓桂劑的首方,用其治腦積水,可配固腎藥,或加瀉水藥;治肺心病可合二陳湯,或配真武湯;治胃液瀦留,可配六君子湯;**腸炎,可加健脾固澀藥等。若從其組方原則來看,陽虛者加附子,氣虛者加參、芪,脾虛者重用術,溼甚者加利水藥,隨其證加減,這樣以一方為中心,權宜應變,反覆驗證,方劑就用得活,用得精。

再則,在運用時必須摸索其臨床特徵,以便掌握每個方的指徵。例如:半夏瀉心湯的病機,是脾胃同病,溼熱並存,氣機阻滯,用其治痞滿證,舌苔必然黃白相兼略膩,這是重要體徵之一,因為全方辛開苦降,辛有半夏、乾薑,若舌苔黃則姜夏之辛當禁;若舌苔少質偏紅,寓有陰虛伏熱,絕不可妄施。

所以,臨床上用半夏瀉心湯,多宜於消化系統疾病,病性寒熱夾雜。如胃十二指腸潰瘍、肝炎、膽囊炎、慢性腸炎等。凡呈現溼熱並存,舌苔黃白相兼是用本方的特徵。

還必須指出,臨床運用傷寒方,劑量的比例應參照原方用量,如桂枝湯的桂枝與白芍的用量,大青龍湯的麻黃與石膏的比例,都有其特定的意義。煎服法也是很重要的,如附子瀉心湯應泡「三黃」,煎附子,一者取其薄味,一者取其濃汁。若不按其煎法,勢必失去制方的意義而影響療效。

總而言之,學習《傷寒論》,運用傷寒方,應持之以恆,反覆體驗,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俗話說:「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

因而學習《傷寒論》,密切與臨床結合,邊學邊用,學用一致,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問世後,在醫學方面有著怎樣的

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 的問世,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前述的疾病認識問題,它在 病機 疾病的突發轉變,以及診斷 等方面都摸出一套完整的規律,不僅對 當時發熱性傳染病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我國後世醫學的發展創造了良好開端。中國古代在醫學上有什麼重大成就?戰國時期我國醫學就有很高成就,有了醫學分科 扁鵲提...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在醫學歷史發展史上有什麼巨大影響

張仲景還完成了來 傷寒雜病論源 16卷。這部醫書熔理 法 方 藥於一爐,開辨證論治之先河,形成了獨特的我國醫學思想體系,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 傷寒雜病論 中,張仲景還提出 舍脈從證,舍證從脈 的靈活辨證方法,在討論 中要根據病情的標本緩急,運用先表后里 先裡後表以及表裡兼治的方法...

荀子的性惡論和孟子的性善論的區別

自古以來,人性善惡問題就為中外思想家所關注。孟軻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系統提出人性理論的思想家。荀況創立的 性惡論 開中國思想史性惡理論研究之先河,直接與孟子的性善論對立。兩大理論的共通與相異之處究竟表現在 作者旨在對此分析的基礎上,淺略總結這兩大思想,以便助於我們當代社會的道德建設。一 人性的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