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嚐膽的由來

2021-03-20 02:12:42 字數 1508 閱讀 1573

1樓:點點星光帶晨風

《左傳》的「定公」「哀公」兩代君王歷史部分,

大量記述了越王勾踐當政國事,但沒有提過他有臥薪嚐膽之事,《國語》中的《吳語》和《越語》記載了吳越爭鬥經過,卻也沒有勾踐臥薪嚐膽的敘述。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僅記載勾踐:床前懸掛苦膽,坐臥都看得到,吃飯時嚐嚐苦膽的滋味。司馬遷認定勾踐有嘗膽之事,但沒提臥薪之事。什麼時候出現「臥薪嚐膽」這個成語呢?

北宋文學家蘇軾寫過一篇《擬孫權答曹操書》。北宋的蘇軾為三國孫權虛擬一篇書信給曹操,信中,蘇軾發揮想像,戲說孫權「臥薪嚐膽」。這個無中生有的事,與勾踐並不相關。

到南宋時期,呂祖謙在《左氏傳說》中,談到吳王夫差「坐薪嘗膽」。明朝張溥在《春秋列國論》中說,夫差位,為報父仇,臥薪嚐膽激勵自己。這種說法把夫差舉出來,沒勾踐什麼事兒了。

南宋的書籍卻屢屢提到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明末樑魚的《浣溪沙》劇本,又極力渲染勾踐苦心志、勞筋骨臥薪嚐膽的英雄作為。明末作家馮夢龍在自己的歷史**中,也多次提到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

《吳越春秋》中《勾踐歸國外傳》又是如此記載說:王歸國後,磨礪身心,日夜操勞。困極之時,「攻之蓼」。

蓼是非常苦的菜,蓼菜多了,就是蓼薪。勾踐困了,就用苦菜刺激眼睛鼻子,打消睡意。

「嘗膽」是嘴體味苦滋味,「臥薪」則是「目臥則攻之以蓼薪」,不讓眼睛閉上睡覺。後人把「臥薪」說成是臥倒在柴草上,是對《吳越春秋》的誤解。

2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公元前496年,吳國征討越國,吳王闔閭親率大軍前去征戰,雙方大軍在今浙江嘉興一帶決戰。越兵背水一戰,以死相拼,結果大敗吳軍。

吳王也被毒箭射傷,闔閭臨死之前,吩咐立太子夫差為王,一定要為父報仇。夫差勵精圖治,經過三年的努力,吳國逐漸強大起來。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為報越國殺父之仇,親率大軍進攻越國。越王勾踐率軍迎戰,在夫椒對陣。結果,吳軍大敗越軍,越王勾踐帶著五千殘兵敗將逃到會稽山上,被夫差團團包圍。

勾踐無奈,只好派大臣文種帶著大量的禮物向吳軍求和。

文種來到吳軍陣中,跪在夫差面前說:「我奉亡國之君的命令冒昧地向您轉達勾踐的心願,勾踐情願當您的臣子,他的妻子當您的僕人,服侍大王。」夫差沒有同意。

勾踐和他的臣子們又想了個辦法,他們把絕色美女西施送給了夫差,夫差這才同意勾踐的請求。

勾踐在吳國給夫差當了三年的僕人,才得以回到越國。回國後,勾踐一心致力於復國大業。為了使自己不忘恥辱,他決心在打敗吳國前不睡床鋪,只睡柴草,並在睡處懸掛一個豬的苦膽,每天在就寢前都要先嚐嘗這苦膽。

這就是臥薪嚐膽的由來。

同時,勾踐放下國王的架子,謙虛對待百姓,熱情地接待四方賓客。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招募了大量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才。就這樣,經過十年的耐心等待和發憤努力,勾踐終於打敗了吳國,併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

「當你跌落谷底時,別灰心,至少接下來你每跨出的一步都是向上的。」當處於人生的低谷時,你每一步的選擇都是至關重要的。有的人奮起直追,以一種大無畏的勇氣與逆境搏鬥;有的人從此放棄,沮喪頹廢。

挫折只是一場「雷陣雨」,昂起頭闖過去,便會有最美的彩虹出現,這樣的人生即使有無數次的低谷,最終還是會走向成功。

臥薪嚐膽的典故,臥薪嚐膽典故

臥薪嚐膽 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典故。說的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力圖雪恥,激勵自己,在屋內懸一苦膽出人 坐臥都要嚐嚐,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覺時不用床鋪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磨礪,終於使越國強盛起來,打敗了吳國。但是,臥薪嚐膽的典故始於何時?據有關吳越史料的書籍,戰...

臥薪嚐膽的事例概括,臥薪嚐膽概括

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立志報仇雪恥,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嚐一嘗苦味,還問自己 你忘了在楚國受的恥辱了嗎?他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作褥子 最後終於打敗吳國。這就是後來人傳誦的 臥薪嚐膽 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臥薪嚐膽概括 你知道臥薪嚐膽的故事嗎?臥薪嚐膽的故事100字來概括...

臥薪嚐膽的典故是什麼,臥薪嚐膽典故

臥薪嚐膽 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典故。說的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力圖雪恥,激勵自己,在屋內懸一苦膽出人 坐臥都要嚐嚐,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覺時不用床鋪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磨礪,終於使越國強盛起來,打敗了吳國。但是,臥薪嚐膽的典故始於何時?據有關吳越史料的書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