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古體詩,近體詩,二者主要區別是什麼

2021-03-19 22:49:37 字數 5948 閱讀 3724

1樓:崩鍋列揪呆咩

古體詩(或「古風」):該名稱始於唐代,唐人把當時新出現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而把產生於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稱為古體詩。後人沿襲唐人說法,把唐以前的樂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以後文人仿照它的體式而寫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

按照詩句的字數,有四言(如《詩經》)、五言(如「漢樂府」詩)、七言(如曹丕《燕歌行》)、雜言(如李白《蜀道難》)等。 古體詩押韻較自由。

近體詩(或「今體詩」):近體詩是唐代出現的新詩體。近體詩有兩種,一種是「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一種則是「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什麼叫古體詩,近體詩,二者主要區別是什麼

2樓:蓬芙弓畫

一古體詩每首的句數可多可少;近體詩每首有定句,規定絕句只有四句,律詩只有八句。排律師句以上,另作別論。

二古體詩的字數不定,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也有雜言的;近體詩句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兩種,不得任意增減。

三古體詩用韻不嚴,它的韻腳可平可仄,中間可換韻;近體詩有嚴格的韻律,一般要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得換韻。

四古體詩對韻的平仄,要求極寬;近體詩對字的平仄,大多數有嚴格的要求。

五古體詩不要求對仗;近體詩除絕句外,則要求按規定的位置對仗。

[注]1

近體詩用韻甚嚴,無論絕句、律詩、排律,必須一韻到底。出韻(又稱「落韻」)是近體詩的大忌。

2近體詩以平韻為正例,用仄韻的絕句與律詩非常罕見。仄雲律詩很象古風,往往也可認為「入律的古風」,因為近體詩畢竟是以平韻為主的。

3五律和七律之外,偶然又有些六言律詩,同五七言三韻小律一樣,都是很罕見的形式。

3樓:厲玉花稱緞

古體詩(或「古風」):該名稱始於唐代,唐人把當時新出現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而把產生於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稱為古體詩。後人沿襲唐人說法,把唐以前的樂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以後文人仿照它的體式而寫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

按照詩句的字數,有四言(如《詩經》)、五言(如「漢樂府」詩)、七言(如曹丕《燕歌行》)、雜言(如李白《蜀道難》)等。

古體詩押韻較自由。

近體詩(或「今體詩」):近體詩是唐代出現的新詩體。近體詩有兩種,一種是「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一種則是「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

4樓:小手只能讓你牽

區別:1.字數不同

古體詩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體,不講對仗,字數較多;而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形式,對仗工整,字數較少。

2.句數不同

古體詩的句數一般較多,基本上都在一百句到兩百局;而近體詩的句數一般較少,多在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3.格律不同

古體詩除需用韻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而近體詩除需用韻之外,受到格律限制。

4.用韻不同

古體詩全首詩可以用一個平聲韻或仄聲韻,有可隨意轉為其他的。而近體詩一首詩限用一個韻,除第一句可以用韻或不用韻之外,其餘句子都是雙數句用韻。

5樓:聞星文廖國

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古體詩多指唐代以前的詩歌,近體詩是指唐初開始形成的,在字數、聲韻、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規定的一種格律等。

6樓:宇靜淑瞿芫

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

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中國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詩體。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

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後的主要詩體,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

在中國詩歌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7樓:亢秀花表歌

1、區別: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包括絕句和律詩。也稱為今體詩。在唐以前的詩稱為古體詩(不包括所謂的「齊梁體」),還有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詩。

那麼古體詩與近體詩有什麼區別呢?總的來說可以從句法、用韻、平仄上來區別。

在句法上,古體詩每句的字數不一,每首詩的句數也可以不一樣。而近體詩只有五言和七言兩種(絕句為四句,律詩為八句。超過八句的為排律或稱為長律。)

在用韻上;古體詩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二個或二個以上的韻,也就是說可以在一首中換韻。而近體詩每首只可以用一個韻,再長的排律也不可以換韻。古體詩可以在偶數句押韻,也可以在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

近體詩只在偶數句上押韻(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體詩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而近體詩一般只可用平聲韻。

在平仄方面,古體詩不講究。而近體詩是十分講究的。

在律詩中,第

一、二句為首聯、

三、四句為頷聯,

五、六句為頸聯,

七、八句是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句形一樣,詞性相對,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實際上

三、四、

五、六就是二副絕好的對聯。

古體詩是與「近體」相對而言的詩體。

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比較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

篇幅長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

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漢魏以來樂府詩原是配合**的,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摹仿前代樂府而作,有沿用樂府古題的如李白《蜀道難》,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題的如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新樂府》,都已不合樂,實屬古體詩範圍。

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為單位的絕句,或稱「古絕句」,唐時也有作者,與講究平仄的近體絕句不同,也屬古體詩一種。

2、聯絡:

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

南北朝後期有一部分詩作開始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體到近體間的過渡形式,或稱「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如王勃《滕王閣》為古體詩,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聲律上近似分押仄、平兩韻的兩首七言絕句。唐代律詩格律定型之後,詩人們的古體作品中更常溶入近體句式。

如王維、李頎、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頗有律句、律聯。歌行體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詩作者則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韓愈等均有所創造。

後來明、清學者自覺注意到古詩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現象。清代王士□更認為古詩有平仄,於是趙執信、翁方綱等人專門研究古詩聲調。他們的研究,對於詩歌創

作時自覺區別古體、近體聲律不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因此頗有牽強,以至被譏為「不見以為祕訣,見之則無用」(崔旭《念堂詩話》)

8樓:匿名使用者

古體詩(或「古風」):該名稱始於唐代,唐人把當時新出現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而把產生於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稱為古體詩。後人沿襲唐人說法,把唐以前的樂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以後文人仿照它的體式而寫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

按照詩句的字數,有四言(如《詩經》)、五言(如「漢樂府」詩)、七言(如曹丕《燕歌行》)、雜言(如李白《蜀道難》)等。 古體詩押韻較自由。

近體詩(或「今體詩」):近體詩是唐代出現的新詩體。近體詩有兩種,一種是「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一種則是「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

9樓:co**erst童話咒

兩者的區別:

1.字數不同

古體詩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體,不講對仗,字數較多;而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形式,對仗工整,字數較少。

2.句數不同

古體詩的句數一般較多,基本上都在一百句到兩百局;而近體詩的句數一般較少,多在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10樓:聽雨軒

最簡單的區分,古體詩字數不限,不講格律,押韻較寬,近體詩一般為五言七言,講究嚴格的格律平仄和韻腳

11樓:匿名使用者

古體詩近體詩如何區分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主要區別在**?

12樓:書語蝶暴磬

1、區別: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包括絕句和律詩。也稱為今體詩。在唐以前的詩稱為古體詩(不包括所謂的「齊梁體」),還有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詩。

那麼古體詩與近體詩有什麼區別呢?總的來說可以從句法、用韻、平仄上來區別。

在句法上,古體詩每句的字數不一,每首詩的句數也可以不一樣。而近體詩只有五言和七言兩種(絕句為四句,律詩為八句。超過八句的為排律或稱為長律。)

在用韻上;古體詩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二個或二個以上的韻,也就是說可以在一首中換韻。而近體詩每首只可以用一個韻,再長的排律也不可以換韻。古體詩可以在偶數句押韻,也可以在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

近體詩只在偶數句上押韻(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體詩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而近體詩一般只可用平聲韻。

在平仄方面,古體詩不講究。而近體詩是十分講究的。

在律詩中,第

一、二句為首聯、

三、四句為頷聯,

五、六句為頸聯,

七、八句是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句形一樣,詞性相對,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實際上

三、四、

五、六就是二副絕好的對聯。

古體詩是與「近體」相對而言的詩體。

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比較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

篇幅長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

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漢魏以來樂府詩原是配合**的,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摹仿前代樂府而作,有沿用樂府古題的如李白《蜀道難》,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題的如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新樂府》,都已不合樂,實屬古體詩範圍。

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為單位的絕句,或稱「古絕句」,唐時也有作者,與講究平仄的近體絕句不同,也屬古體詩一種。

2、聯絡:

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

南北朝後期有一部分詩作開始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體到近體間的過渡形式,或稱「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如王勃《滕王閣》為古體詩,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聲律上近似分押仄、平兩韻的兩首七言絕句。唐代律詩格律定型之後,詩人們的古體作品中更常溶入近體句式。

如王維、李頎、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頗有律句、律聯。歌行體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詩作者則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韓愈等均有所創造。

後來明、清學者自覺注意到古詩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現象。清代王士□更認為古詩有平仄,於是趙執信、翁方綱等人專門研究古詩聲調。他們的研究,對於詩歌創

作時自覺區別古體、近體聲律不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因此頗有牽強,以至被譏為「不見以為祕訣,見之則無用」(崔旭《念堂詩話》)

近體詩和古體詩有哪些,什麼是古體詩,什麼是近體詩?

古體詩是指來 先秦以來自的,對格律要求bai比較鬆的詩 歌,如du 詩經 楚辭 zhi 樂府詩 民歌等等dao。近體詩則是隋唐以後成熟的格律詩,如律詩 絕句等,因為是唐朝人的定義,所以唐流行的格律詩被稱為近體詩,而更古老的詩歌則稱為古體詩。近體詩 春望 暮江吟 春曉 絕句 次北固山下 赤壁 七夕 望...

什麼是古體詩和近體詩,區別,例子有

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 古風。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 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 五言 六言 七言體和雜言體。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 古 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 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 魏 晉仍...

什麼叫不易淬火鋼和易淬火鋼?二者有何區別?哪個焊接性比較好

不易淬火鋼是bai指不容易du得到高碳馬氏體zhi組織的鋼 反之,則是dao指容易得到馬專氏體組織的鋼屬。一般情況下,不易淬火鋼是指低碳鋼,易淬火鋼是指中 高碳鋼。不易淬火鋼,快速冷卻 淬火 時,不會變硬,焊縫塑性好,而易淬火鋼快速冷卻則會變硬,塑性就差。焊縫塑性好,抗裂紋能力就強,因此,不易淬火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