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介紹良渚文化,介紹一下良渚文化

2021-03-19 13:23:53 字數 6207 閱讀 5087

1樓:匿名使用者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佈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2023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時期,農業已率先進入犁耕稻作時代;手工業趨於專業化,琢玉工業尤為發達;大型玉禮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禮制社會的序幕;貴族大墓與平民小墓的分野顯示出社會分化的加劇;刻劃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認為是中國成熟文字出的前奏。專家們指出:

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

分佈於餘杭境內的「良渚遺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國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遺址群將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石 器

玉 器

陶 器

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達到了中國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數量之眾多、品種之豐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時期中國乃至環太平洋擁有玉傳統的部族中,獨佔鰲頭。而其深涵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石良渚文化時期,稻作生產已相當發達,從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農具看,良渚人已擺脫一鏟一鍬的耜耕而率先邁入了連續耕作的犁耕階段,從而為當時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陶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稱,胎質細膩、造型規整,器種變化多樣,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壺的組合,構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文字是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單個或成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劃符號,學者們稱之為「原始文字」

介紹一下良渚文化

2樓:若如初見

良渚文化一向被譽為「文明的曙光」。在中國史前文明的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員11月29日在杭州宣佈,一座290多萬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遺址的核心區域被發現。

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等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可稱為「中華第一城」。 (小標題)發現「中華第一城」 良渚文化是分佈於環太湖地區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的良渚遺址是其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從1936年發現至今,在這40餘平方公里的遺址範圍內,考古科研工作一直沒有間斷過, 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為配合良渚遺址重點保護區域內農民住宅外遷安置點基建專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窯葡萄畈遺址一帶發掘時,發現了一條良渚文化時期的南北向河溝。

考古人員順藤摸瓜,以這一發現為基點,開始向南北進行延伸鑽探調查和試掘。經過18個月的努力,考古人員在莫角山四周發現了良渚文化時期完整的古城牆基址。11月29日,考古人員宣佈考古勘探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據介紹,這座古城位於莫角山四周,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古城東西長約1500米-1700米,南北長約1800米-1900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城牆底部普遍鋪墊石塊作為基礎,寬度約40米-60米,石頭基礎以上用較純淨的黃土堆築,部分地段地表還殘留4米多高城牆。

根據城牆外側疊壓的堆積中出土的陶片判斷,良渚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 儘管古城的始築年代還有待於進一步考古工作後判斷,但考古人員發現,古城建城的位置是經過精心勘察與規劃的。良渚古城遺址發現者之

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斌介紹說,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南北與山的距離大致相等,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小山,則分別被用來作為城牆西南角和東北角的制高點。 (小標題)良渚文明找到「都城」 確定文明發展階段 這是一座令考古界期待已久的古城。 在良渚遺址4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多年來已相繼發現墓地、祭壇、制玉作坊、建築基址、防護工程、聚落遺蹟等各類遺蹟135處。

遺址分佈密集、規模巨集大、型別齊備、級差明顯,顯示出一個龐大而完整的帶有史前都城性質的空間形態和聚落佈局。一個疑惑也由此環繞考古學界多年:「遺址規模這麼大,反山、瑤山上又有高規格的墓地,難道沒有中心嗎?

」 良渚古城被認為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其發現串連起良渚遺址中多年來的一系列重要考古發現,令良渚文明最核心區域格局更為清晰。關注良渚文明多年的知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介紹說,古城所環繞的莫角山一直被推測是良渚遺址的中心。

其西北角是反山,其中發掘的12號墓出土過刻有神人獸面紋的大玉琮等500多件玉石制器,據推測是王一級的墓葬;莫家山的東北角是馬金口,出過六七米長的大方墓遺址;山的東南面是鍾家村,出土過重要的大玉璧。「現在看來,這些重要遺址建築都在古城內,城外則分佈著祭壇、高等級陶器作坊、玉器作坊、碼頭等重要遺蹟。」嚴文明說。

之前,考古界一直認為,良渚文化發展水平是即將進入文明或者初步進入文明的階段。如果進入早期文明社會,則應該有個初步的國家組織,以區別於以血緣為單位的氏族社會。都城正是其重要標誌。

嚴文明表示,有明顯職能分工與佈局規劃的良渚古城的發現,猶如畫龍點睛之筆,改變了考古界原來對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認識,標誌良渚文化時期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 (小標題)考古意義相當於發現殷墟 考古學者認為,良渚古城的發現,不僅改變了對良渚文化文明發展階段的認識,對中國乃至世界史前文明研究也產生深遠的影響。 知名考古學家張忠培在實地考察後明確指出,良渚古城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中國目前所發現史前文明時期規模最大的古城,可稱為「中華第一城」,其意義不亞於殷墟的發現。

據介紹,我國已經發現了60多個史前古城,面積一般為10萬至20萬平方米,其中大型古城只有兩個,一座位於湖北天門,面積約120萬平方米,一個是山西南部的陶寺古城,面積約280萬平方米,「不過其西城牆不存在了,所以只是個估數。」嚴文明說。 嚴文明表示,良渚古城的考古意義之所以重大,不止在於其規模第一,更因其是良渚文明的「都城」。

國家文物局曾明確提出,在目前發現的代表中國早期文明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良渚文化可分為三個層次。主體範圍在環太湖流域,政治中心就是莫角山、古城以及外圍的良渚文化遺址群;擴張區則北至江蘇北部,南到浙江南部,西至江西、安徽;影響區則從山西南部的陶寺古城,南到廣東。

「其影響範圍佔了半個中國,並被後世中國的主體文化明顯繼承,如果沒有比較高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嚴文明說,「只有在這個大背景下,古城的意義才充分凸顯。」 據瞭解,考古人員接下來將仔細勘探古城,如找城門、找道路,瞭解裡面的格局,必要時有的部位會進行解剖性的發掘。

給我介紹以下良渚文化的概況和特點吧,謝謝

3樓:匿名使用者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 因 2023年原西湖博物館施昕更先生首先發現於餘杭市良渚鎮而命名。 距今約5300-2023年。

經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在餘杭市良渚、安溪、瓶窯三個鎮地域內,分佈著以莫角山遺址為核心的50餘處 良渚文化遺址,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內涵豐富,範圍廣闊,遺址密集。八十年代以來,反山、瑤山、匯觀山等高臺 土冢與祭壇遺址相複合,以大量殉葬精美玉禮器為特徵的顯貴者專用墓地的發現,莫角山大型建築基址的發現,顯示出良渚遺址 已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並將成為東方文明聖地。

專家們指出,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良渚遺址已成為實證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聖地。

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時期,農業已率先進入犁耕稻作時代;手工業趨於專業化,琢玉工業尤為發達;大型玉禮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禮制社會的序幕;貴族大墓與平民小墓的分野顯示出社會分化的加劇;刻劃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認為是中國成熟文字出的前奏。

分佈於餘杭境內的「良渚遺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國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遺址群將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良渚文化遺址群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群,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它範圍廣闊,內涵豐富,分佈於以莫角山遺址為中心的50餘處。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瑤山祭壇和莫角山土築金字塔等幾處最為重要。

遺址群中發現有分佈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這些遺蹟、遺物的發現,顯示出良渚文化遺址群已成為證實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意 義:

良渚文化遺址群的發現對研究長江下游地區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特徵、性質與影響

良渚文化中物質文化十分發達,以鼎、豆、盤、雙鼻壺、帶流壺、帶流杯、尊、簋為典型器,用於祭禮的玉器更為發達,墓葬規格、聚落佈局體現出嚴格的等級差別。良渚文化遺址主要分佈在東到上海,南至錢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為界,北達寧鎮地區邊緣的長江以南,圍繞太湖大致呈三角狀,其影響達浙東、浙西南、皖南、華南、山東、蘇北等地。

良渚文化源於崧澤文化,由於北進失利及水患,良諸文化主體很快衰落。良渚文化中文字和城址已露端倪,從社會形態特徵來說, 良渚文化第三期已進入原始文明社會。良渚文化剌激了中原地區原始文明的極大發展,併產生劇變,最終形成了中國繁榮的早期文明,夏商文明禮儀制度中的琮、鉞和神人獸面紋即來自良渚文化因素。

良渚博物館中的文物介紹

4樓:匿名使用者

從序廳右轉便進入第一展廳,這裡概貌地介紹了良渚文化的內涵、分佈範圍。整個第一展廳,在以良渚文化時期古老的原始生態環境和日常生活的大幅背景壁畫場景中, 復原了當時的快輪製陶和先民紡織的生動場面。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良渚文化時期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包括石犁、石鏟、石刀、破土器、石鐮以及當時用來狩獵的石鏃和捕魚的網墜,其成套而製作精良的生產工具在同期的考古文化中是最複雜的,並處於領先地位。

從中我們不難想象,良渚先民的生活是相當滋潤的,他們飯稻羹魚、漁獵採集而怡然自得。高度發達的農業為分工明確、專門化的手工業部門的產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產生了諸多的手工業生產門類,並取得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成就。展覽中那典雅的黑陶、充滿經緯之美的織物、神聖而精緻的玉器、珍貴而豔麗的漆器以及發達的竹木器,都將讓你領略良渚先民的獨創性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第二展廳設於博物館主樓二層東側,用6組展櫃展示著良渚文化部分精品器物,有雕琢精美的玉器、磨製精細的石器及製作規整的陶器。每兩組展櫃之間都有一組燈箱**相連,選擇的是一些不收藏在我館的精美玉器、陶器**。在展廳**又立著四組與展廳同高的玻璃屏風來象徵性地阻擋視線,每組玻璃屏風由兩片玻璃夾著一張雙面精美器物**,具有很強的立體感。

這些燈箱片和屏風一方面給整個展覽營造了一個適合精品展廳的較好氛圍,另一方面又擴大了展示的容量,豐富了展覽的資訊。

玉器共分二部分,一部分是重型禮器,有玉琮、玉璧和玉鉞;另 良渚文化博物館一部分則主要為裝飾用玉,有三叉形器、冠形器、璜、錐形器、帶鉤、鐲、匙、匕、項飾及鳥、龜、魚、蟬等動物飾件。陶器部分,除展出各種型別的陶器外,還展示了刻有原始文字的陶器,如單把杯、橢圓形豆、罐等,尤以一件刻劃著8個符號的刻文黑陶罐為最,被稱為「前所未見的珍品。」在展廳的末端還介紹了良渚遺址最早考古發掘者施昕更和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驅者何天行兩位先生的簡要事蹟,以及歷年來專家學者研究良渚文化成果的部分資料。

第三展廳設於博物館主樓二層西側,復原展示了一座良渚文化時期的「玉斂葬」大墓,具有很強的視覺震撼,同時在四周牆面展示了不同等級的墓葬出土**,通過豐富的墓葬資料的對比展示來揭示良渚文化社會等級的分化和階級的形成,把良渚文化的詮釋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整個展覽達到了高潮。

三個展廳內容相互映照,各有側重,充分展示了良渚先民所創造出的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說明了中華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時期。

2023年,為紀念良渚文化發現70週年,二三展廳特別舉辦了反山瑤山玉器精品展,共展出玉器600餘件(組)。這是反山、瑤山遺址考古發掘20年來,大量精美玉器在博物館的首次展出。展覽分為四個部分,從不同的角度展示良渚玉器的獨特內涵和功能。

第二展廳,在燈光的對映下,良渚文化玉器散發出獨有的「雞骨白」和「南瓜黃」色,觸目所及,高低錯落、形態各異,蔚為壯觀。第一部分介紹的是良渚社會藏禮於玉的禮制。良渚時期,玉被賦予神聖的品格,展櫃中良渚時期三大禮儀重器:

玉琮、玉璧、玉鉞盡顯高貴與神聖,它們是溝通天地人神的靈物,是神聖的法器,也是維繫社會等級與秩序的重要禮器,更是世俗權力的象徵。第二部分表現的是良 渚人的精工琢玉。良渚先民善於琢玉,從原料選擇、設計定樣、磋切成坯、紋飾雕刻到拋光成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序。

在反山、瑤山遺址中,出土了160餘件表現手法多樣、制琢精緻的刻紋玉器,其合理的佈局、獨特的造型、精美的紋飾無不反映出良渚時期精湛的琢玉技術和獨特匠心。在一件件珍貴文物面前,無不令人駐足停留,以期看清其中的奧祕。那鬼斧神工般的技藝連現代工藝美術大師們都自嘆不如。

第三部分是種類別玉,良渚社會用玉的普遍性和等級化造成了玉器功能的複雜化,目前已知的種類有40多種。為便於區分,在展覽中,我們按照出土情形和器物形制兩方面的差異,從使用方法上將良渚玉器分為單體件與複合件兩類,其中複合件又再分為組裝件、組佩件、穿綴件和鑲嵌件四類,整個展示圖版、文物相互對應,帶你感受先民的精緻生活。

第四部分的內容設在第三展廳,以復原陳列的方式再現了良渚文化反山遺址23號墓。此顯貴者大墓出土遺物包括玉器、嵌玉漆器和陶器,以單件計共467件。其中出土玉璧54件,為良渚文化遺址中隨葬玉璧最豐富的墓葬。

展覽還通過大小墓葬在墓制規模、隨葬品多寡、類別等方面的巨大差異,生動揭示了良渚文化時期貧富的兩極分化和社會的分層。

大禹治水,導致良渚文化從此消失,證據有哪些?

年代都對不上,還要生拉硬套。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理好了洪水。所謂疏導,就是往下游放水,下游也就有了洪水。大禹時期,後來殷商的晚期國都河南安陽和河北地區,都是一片沼澤地,尚書 禹貢 上有記載,洪水消滅了良渚文化。有專家推測,說北上的良渚先民,可能會幫助大禹治水,以期望在事成後,大禹能給他們一個新的家...

良渚文化玉器值錢嗎 最高拍賣成交記錄多少 黃頁88移動版

良諸玉器不允許拍賣的,那來最高多少的事,有可以發 尺寸大小來,給你個 良渚文化玉器值錢嗎?最高拍賣成交記錄多少 要看藏品,工藝及儲存好的才值錢。另,送拍請注意 現在拍賣業內通過估高你拍品價,收鉅額前期費用的公司已佔半數以上,所以只要收前期費用的公司都別送拍,這是最保險的。交了前期費用,拍賣不成交,錢...

良渚文化時期,陶器做工精細,什麼的工藝水準更是達到了鬼斧神工般的超卓高度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而得名,距今約5250 4150年,在1936年被發現,經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遺址分佈於太湖地區。在餘杭市良渚 安溪 瓶窯三個鎮地域內,分佈著以莫角山遺址為核心的50餘處 良渚文化遺址,有村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