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皇帝杜宇,給杜鵑花是什麼關係

2021-03-17 20:41:40 字數 3630 閱讀 7710

1樓:

杜宇為傳說中的古蜀國國王。周朝末年,七國稱王,杜宇始稱帝於蜀,號曰望帝。晚年時,洪水為患,蜀民不得安處,乃使其相鱉靈治水。

鱉靈察地形,測水勢,疏導宣洩,水患遂平,蜀民安處。杜宇感其治水之功,讓帝位於鱉靈,號曰開明。

杜宇退而隱居西山,傳說死後化作鵑鳥。每年春耕時節,子鵑鳥鳴,蜀人聞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鵑鳥為杜鵑。一說因通於其相之妻,慚而亡去,其魂化作鵑鳥,後因稱杜鵑為「杜宇」。

原來,這裡面還有一段神奇而又曲折的故事。包含酸甜苦辣,回味無窮。

傳說,當時的四川,在三峽一帶尚處淤塞,四川盆地是一個近乎全封閉的圍嶂。川內又有岷江、涪江等大河,川西雪山過來的大水無處排洩,於是盆地內經常洪水橫流,巴蜀人民終年掙扎在避水逃難中。杜宇雖然竭盡心力,築堤開堰,又帶領人民上山躲避,但治標不治本,依然不能平息災難,杜宇因此憂心忡忡。

後來,從下游的湖北地區,來了一個叫鱉靈的人。他胸懷大志,膽識過人,才略出眾。望帝杜宇見了非常高興,於是任命他為相。

鱉靈擔任蜀相之後,主持政務,興利除弊,將蜀地治理得更好。此時常年的洪水依然是川內的主要災難。鱉靈經過觀察,決定把巫山的峽道開鑿清理,讓川內的河流得以順峽谷而出,不再四處氾濫。

於是他率領川中健兒,在巫山一帶開鑿石壁。經過數年千辛萬苦的努力,終於將今天的巫峽開鑿暢通,使得原本淤塞橫流的川內江河,都從巫峽順勢而出,一瀉萬里,形成奔流不息的滾滾長江。

鱉靈為了治水,不辭辛勞,廢寢忘食,甚至數年之間不曾回家探望。通過治理水患,他在民眾中也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望帝杜宇見狀,便按照當時的慣例,主動把君主之位禪讓給了鱉靈。

鱉靈成為蜀地新的君主,號「開明」,又稱為「叢帝」。

望帝杜宇禪位之後,退居西山。昔日統治全蜀的君主,如今成為閒居的老人,自然難免一點點惆悵。誰知道太平日子沒過多久,四鄉竟然傳來了流言,說杜宇把君主之位禪讓給開明,是因為在開明率眾治水期間,杜宇同開明的妻子發生了私通,所以才羞愧讓位的。

流言傳來,望帝杜宇是又氣又急。想不到一番好意竟然落得這樣的誣衊。那會兒雖然沒啥「封建倫理束縛」,但道德指責的帽子還是很重的。

杜宇原本就上了年紀,又在長期的為政中殫精竭慮,損害了健康,受此打擊,很快一病不起,含恨逝去。

他的魂魄不忍離開蜀地人民,於是化身為鳥,晝夜鳴叫,聲音悽切。而川中人民,也沒有忘記他們的君主,把這種鳥叫做「杜鵑」,以表達對望帝杜宇的懷念。杜鵑鳥的別稱很多,如「望帝、望帝魂、杜宇、杜宇魂、杜魄、杜宇魄、蜀王魄、蜀帝魂、古帝魂、蜀鳥、蜀魄、蜀魂、蜀鵑」等,都是源自這個故事。

而用「望帝啼鵑」比喻冤魂的悲鳴;「杜鵑啼血、子規啼血」等指杜鵑鳥的哀鳴,並表哀怨、愁思之意,也由此而來。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杜宇化鳥固然不可信,開明鑿通巫峽也大大超過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因此只是民間傳說。但蜀地的人民,卻是實實在在的懷念著這兩位給川中人民帶來幸福的先賢。

杜宇的典故是什麼?

2樓:發了瘋的大榴蓮

杜宇化鵑

子規是一種鳥,俗稱杜鵑。也就是布穀鳥。相傳這種鳥是上古時代蜀地的一個帝王變的。

這個帝王人稱望帝,名叫杜宇。他做皇帝之後勵精圖治,非常有德能。後來蜀地發大水,他的丞相巫山治水有功,他自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巫山,於是退位將皇位讓給了巫山,獨自離去。

死後他化作了一隻小鳥,由於思念故土,這隻小鳥整天叫著「不如歸去」,以至於嘴上都啼出血來。人們便稱它為「子規」。地上有一種跟他同名的花叫做杜鵑花,據說就是他啼出的鮮血滴在地上變成的。

李商隱有詩云「望帝春心託杜鵑」。

3樓:書小哥

典故:杜宇化鵑。杜宇讓位鱉靈後隱居西山,傳說死後化作鵑鳥,日日啼鳴。

每年春耕時節,子鵑鳥鳴,蜀人聞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鵑鳥為杜鵑。一說因通於其相之妻,慚而亡去,其魂化作鵑鳥,後因稱杜鵑為「杜宇」。

4樓:逄智宇道彤

是子規非子歸

據《史書.蜀王本紀》載,望帝(「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時間約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時代。

)稱王於蜀,相思於大臣鱉靈的妻子,望帝以其功高,禪位於鱉靈。在這之後,望帝修道,處西山而隱,化為杜鵑鳥,至春則啼,滴血則為杜鵑花。這聲聲啼叫是杜宇對那個夢牽魂繞的佳人的呼喚。

子規是一種鳥,俗稱杜鵑。也就是布穀鳥。相傳這種鳥是上古時代蜀地的一個帝王變的。

這個帝王人稱望帝,名叫杜宇。他做皇帝之後勵精圖治,非常有德能。後來蜀地發大水,他的丞相巫山治水有功,他自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巫山,於是退位將皇位讓給了巫山,獨自離去。

死後他化作了一隻小鳥,由於思念故土,這隻小鳥整天叫著「不如歸去」,以至於嘴上都啼出血來。人們便稱它為「子規」。地上有一種跟他同名的花叫做杜鵑花,據說就是他啼出的鮮血滴在地上變成的。

李商隱有詩云「望帝春心託杜鵑」。

5樓:愛看社會事

蜀王杜宇化為杜鵑鳥,自古有不同記載說法不一,也是杜鵑啼血由來

誰能告訴我有關古蜀帝望帝杜宇的資料?

6樓:匿名使用者

參考資料

古詩裡杜鵑和子規是什麼意向

7樓:匿名使用者

詩是感物而起興的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了。

這杜鵑不是故鄉的花嗎?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了。

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鳥就開始啼鳴了。子規鳥,又名杜鵑,花與鳥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詩人聯想的一個原因。這鳥,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

杜宇號稱望帝,他自以為德薄,於是禪讓了帝位而出亡,死後化為杜鵑鳥。暮春時節,它就悲鳴起來,鳴聲彷彿是呼叫著:「不如歸去!

不如歸去 !」晝夜不止 ,一直啼叫得嘴邊淌出血來。此刻,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鳥的蹄叫聲,一聲聲地呼喚他歸去。

詩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對仗,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這兩句的語序倒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才聯想到蜀國的子規鳥,詩人卻將它倒了過來,先寫回憶中的虛景,後寫眼前的實景。

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鬱積於心,今日一旦勾起,大為悽苦強烈。然而,被鄉思苦苦折磨著的詩人,眼下怎能回到故鄉去呢?青年時代 ,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要到故鄉之外的廣闊天地中去實現巨集偉抱負。

本想功成名退再榮歸故里。誰料功業無成,老來竟落到這步田地,他有何面目見蜀中父老呢?何況,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著老邁的病體,也無法踏上旅途。

飄泊終生的詩人,到頭來不但政治與事業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託,遙望著千里之外的故鄉,他心中的悲慼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別承接

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鳥的俗名,就叫斷腸鳥,「一叫一回腸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

末句點明時令 ,用「三春三月」四字,補敘第二句;「憶三巴」三字,則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於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詩的

三、四句看似對仗,其實對得又不甚工。詩句把「一 」「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迴,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叫聲好像在啼血一樣 所以一般指示 悲涼 悽慘

如 望帝春心託杜鵑

又聞子規啼夜月 愁空山

三星堆遺址的發掘對古蜀文明的探索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三星堆遺址的發掘,更加肯定了古蜀國。的存在 一是有助於進一步填補我國歷史學 美學 青銅器學等諸多領域的重要歷史空白,大大增加三星堆文明的厚度和重要性,使其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使世界重新認識到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和豐富性。第二,有助於進一步瞭解古代四川的文化結構。隨著三星堆的出現和大量青銅器...

古言 想要女主開始是小宮女的,男主最好是皇帝,以別的身份和女主在一起的。謝謝

帝凰重生文 bai,女主前世男主妃子,但du是被人殺掉zhi了,重生回來想看看dao男主,也想找 版 重生之權 後是一個普通的小宮女。男主是皇帝。結局在一起。女主不是小白花也不是瑪麗蘇。文筆很好,劇情也很縝密。本宮只要一紙休書 穿越文,女主前世殺手,這世穿越到一個小宮女身上,男主皇帝。少見的低調穿越...

找一本古穿今的小說,女主和皇帝都穿越到現代,但皇帝不是男主

修天作者bai 快樂皇子 簡介 大學du學生因意外被巨zhi大龍蛋砸中dao而墜落懸崖,數月之內後,他卻因容 禍得福的得到千年祕籍 神龍決 並且順利將龍孵化,從此踏上修真的道路,實力亦是不斷的攀升,從此他的人生充滿傳奇色彩,激烈的打鬥場景,挑戰尺度的yy,纏綿悱惻的愛恨糾葛,定讓你看得爽歪歪!求 書...